• 201.00 KB
  • 2021-07-02 发布

【化学】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原子相对质量:H:1 He:3 Na:23 O:16 S:32 C:12 Cu:64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 H2O、H2CO3、NH3都是氧化物 B. 食用醋、冰红茶、加碘盐都是混合物 C. 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D. 液氧、氨水、铁都是常用纯净物 ‎【答案】B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H2CO3、NH3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加碘盐是NaCl和KIO3的混合物,故食用醋、冰红茶、加碘盐都是混合物,故B正确; C、纯碱Na2CO3是盐不是碱,故C错误; D、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答案选B。‎ ‎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了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 B. 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5∶22∶5‎ C. 1 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 L D. 1 mol青蒿素中含11 mol H2‎ ‎【答案】A ‎【详解】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故A正确;B.青蒿素中C、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2:5,故B错误 ;C.青蒿素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C错误,D.青蒿素中不含H2,故D错误;本题选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B. 酒精、次氯酸钠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答案】B ‎【详解】A.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故A正确;‎ B.乙醇能够杀菌消毒,但乙醇不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 C.蛋白质溶液为胶体,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 D.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故D正确;‎ 答案选B。‎ ‎4.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SO32—水解 C.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 D.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 ‎【答案】B ‎【详解】A. 明矾电离出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A项正确;‎ B. 雨水放置一段时间后,H2SO3被氧化成强酸H2SO4,所以pH变小,B项错误;‎ C. Fe3+在沸水中水解生成Fe(OH)3胶体,C项正确;‎ D. 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D项正确;‎ 答案选B。‎ ‎5.从浓度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试剂瓶中取出10 mL的浓硫酸,然后稀释至1 L,则所得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84mol·L-1 B. 18.4mol·L-1 ‎ C. 0.184mol·L-1 D. 0.0184mol·L-1‎ ‎【答案】C ‎【详解】10mL 浓度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0.184mol,将取出的10mL溶液稀释至1L过程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184mol/L,故答案为C。‎ ‎6.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详解】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7.关于0.1mol·L-1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0.5 L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 B. 1 L该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小于0.1NA(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 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的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D. 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答案】C ‎【详解】A.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2=0.2mol/L,故A正确;‎ B.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的水解,则1 L该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小于0.1NA,故B正确;‎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故C错误;‎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8.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 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3—数目为0.1NA C.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 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答案】B ‎【详解】A.3g3He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3He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故A正确;‎ B.磷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所以1L0.1mol•-1L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3-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 C.K2Cr2O7中铬由+6价变成+3价,所以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故C正确;‎ D.每个CO和N2分子内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个,则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固体含有离子数目为3NA B. 1mol S和O2的摩尔质量都是32 g C. 1 mol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D. 22.4L CO2气体中含有3NA个原子 ‎【答案】A ‎【详解】A.Na2O2的电子式为,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离子数目为3NA,故A正确;‎ B.S和O2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大小无关,二者摩尔质量都是32g/mol,故B错误;‎ C.构成气体分子可以是单原子、双原子和多原子分子,则1mol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不是标准状况下,22.4L 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是0℃,101kPa,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10.100 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0 mol·L-1 B. 0.25 mol·L-1‎ C. 0.40 mol·L-1 D. 0.50 mol·L-1‎ ‎【答案】C ‎【分析】根据n=cV计算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各自含有SO42-离子物质的量,两溶质含有的SO4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混合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公式c=来计算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100mL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0.3mol/L×0.1L=0.03mol,50mL0.2mol•L-1Al2(SO4)3溶液中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0.2mol/L×0.05L×3=0.03mol,混合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06mol,则混合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故选C。‎ ‎11.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B.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通路 D.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或石膏制成豆腐 ‎【答案】A ‎【详解】A.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 ‎3↓+3NaCl,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A符合;‎ B.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B不符合;‎ C.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C不符合;‎ D.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硫酸钙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D不符合;‎ 答案选A。‎ ‎12.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m)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钴酞菁”分子均匀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 “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小 D. “钴酞菁”分子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详解】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错误;‎ B.“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Na+半径小于1nm,故C错误;‎ D.“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故D正确;‎ 答案选D。‎ ‎13.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0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方案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容量瓶容积 溶质质量 实验操作 A ‎480mL 硫酸铜:7.68g 加入 500mL水 B ‎480mL 胆矾:12.0g 配成500mL溶液 C ‎500mL 硫酸铜:8.0g 加入500mL水 D ‎500mL 胆矾:12.5g 配成500mL溶液 ‎【答案】D ‎14.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BaCl2+ H2SO4=== BaSO4↓+ 2HCl B. Ba(OH)2+ H2SO4===BaSO4↓+ 2H2O C. 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 D. Zn + H2SO4===ZnSO4+ H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钡是可溶性的钡盐,硫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符合题意要求,A正确; B.Ba(OH)2+ H2SO4=== BaSO4↓+ 2H2O,离子方程式应为:2OH-+Ba2++2H++SO42—==BaSO4↓+2H2O,B错误;C.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离子方程式应为:CO32-+2H+= H2O + CO2↑,C错误;D.Zn + H2SO4=== ZnSO4+ H2↑,离子方程式应为:Zn + 2H+===Zn2++ H2↑,D错误;选A。‎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的反应:Ba2++SO42—=BaSO4↓‎ B. 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OH-+H+=H2O C. Na2CO3溶液与硫酸的反应:CO32—+2H+=CO2↑+H2O D.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O32—+2H+=CO2↑+H2O ‎【答案】D ‎【详解】A.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A正确;‎ B.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B正确;‎ C.Na2CO3溶液与硫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故C正确;‎ D.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化铁和铜反应:Fe3++Cu=Fe2++Cu2+‎ B. 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C. 铁与稀盐酸溶液反应:2Fe+6H+=2Fe3++3H2↑‎ D.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答案】B ‎【详解】A.氯化铁和铜反应,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故A错误;‎ B.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故B正确;‎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Fe+2H+═Fe2++H2↑,故C错误;‎ D.钠和冷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现有下列13种物质:①Fe;②CO2;③空气;④CaO;⑤HNO3;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乙醇;⑩NaHCO3;⑪Fe(OH)3胶体;⑫合金;⑬盐酸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3)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 ‎(4)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 ‎(5)属于盐的是_______;‎ ‎(6)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 ‎(7)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______。‎ ‎【答案】(1). ③ ⑦⑪⑫⑬ (2). ② ④ (3). ⑤ (4). ⑥ (5). ⑧ ⑩ (6). ⑪ (7). ④ ⑤ ⑥ ⑧ ⑩ (8). ⑨‎ ‎【详解】(1)属于混合物的是③空气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⑦碘酒是碘单质溶于酒精形成的混合物;⑪Fe(OH)3胶体是分散系为混合物;⑫合金是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混合物;⑬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答案为:③⑦‎ ‎⑪⑫⑬;‎ ‎(2)②CO2,④CaO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②④;‎ ‎(3)⑤HNO3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为酸,故答案为:⑤;‎ ‎(4)⑥Ca(OH)2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为碱,故答案为:⑥;‎ ‎(5)⑧CuSO4•5H2O,⑩NaHCO3 ,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故答案为:⑧⑩;‎ ‎(6)⑪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⑪;‎ ‎(7)凡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常见的酸、碱、盐及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如④CaO、⑤HNO3、⑥Ca(OH)2、⑧CuSO4·5H2O、⑩NaHCO3均为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⑤⑥⑧⑩;凡是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常见的有机物及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如⑨乙醇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⑨。‎ ‎18.有下列词语:①渗析 ②盐析 ③聚沉 ④溶胶 ⑤凝胶 ⑥电泳 ⑦丁达尔效应 ⑧中和 ⑨水解,选出适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往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或固体食盐),肥皂凝聚,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3)使热的浓肥皂水冷却并完全固化后的物质叫________。‎ ‎(4)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变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________。‎ ‎(5)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6)用半透膜把制取Fe(OH)3胶体中生成的氯化钠分离出的方法叫做________。‎ ‎(7)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 ‎【答案】(1). ② (2). ⑦ (3). ⑤ (4). ⑨ (5). ③ (6). ① (7). ⑥‎ ‎【详解】(1)肥皂水是高级脂肪酸盐的水溶液,分散质粒子较大,为胶体。NaCl使其凝聚的过程叫盐析。故答案为②;(2)肥皂水中透过强光,看到光带,此现象为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⑦;(3)块状肥皂是凝胶。故答案为⑤;(4)高级脂肪酸是弱酸,其钠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呈碱性。故答案为⑨;(5)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NH4)2SO4时发生聚沉。故答案为③;(6)用半透膜将胶体提纯,此过程叫渗析。故答案为①;(7)水泥和治金厂产生的气溶胶,其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利用电泳现象,使烟尘在高压直流电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达到除尘目的。故答案为⑥。‎ ‎19.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写出B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2). CuO (3).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分析】根据题意,铜铜绿ACu(OH)2BCu,铜被腐蚀生成铜绿,铜绿溶于盐酸生成铜盐,然后加碱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CuO,最后氢气还原CuO得到Cu。‎ ‎【详解】(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所以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故答案为:C;‎ ‎(2)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Cu(OH)2→④,所以B是CuO;‎ ‎(3)依据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⑤Cu的变化过程,反应②为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20.“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 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mol/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某同学量取100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mol/L。‎ ‎(3)该同学参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 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填仪器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A B C D E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__。‎ 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 ‎④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称取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答案】(1). 3.8 (2). 0.038 (3). CDE (4). 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5). bcde (6). ace (7). 141.6 (8). AC ‎【详解】(1)c(NaClO)===3.8mol·L-1;‎ ‎(2)稀释后c(NaClO)=3.8 mol·L-1=0.038mol·L-1,c(Na+)=c(NaClO)=0.038mol·L-1;‎ ‎(3)①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需要的是CDE,还需要的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故a不选;b.容量瓶不能贮存溶液,只能用于配制,配制完成后要尽快装瓶,故b选;c.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故c选;d.容量瓶不能受热,而浓溶液的稀释容易放热,故不能用于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故d选;e.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故e选;故答案为bcde;‎ ‎③容量瓶上需标有温度、容量及刻度线,不需要注明浓度和压强,故答案为ace;‎ ‎④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的浓度为3.8mol/L,由于实验室无480 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 mL容量瓶,而配制出500 mL溶液,故所需的质量m=cVM=3.8mol/L×0.5 L×74.5 g/mol=141.6g;‎ ‎(4)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容易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A正确;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C.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C正确;D.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则吸出的不只是溶剂,还有溶质,故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AC。‎ ‎【点睛】要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常见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紧抓c=分析,如: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n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再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绝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导致V偏小,浓度偏大,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等。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