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0 K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向X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X溶液中有Fe3+,无Fe2+
B.用盐酸酸化Y溶液,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Y溶液中含有SO
C.用玻璃棒蘸取Z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无紫色,则Z溶液中含有Na+,无K+
D.用盐酸酸化W溶液,无现象,再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W溶液中含有Cl-
解析:选B。A项,亚铁离子与KSCN不反应,不能鉴别,若检验亚铁离子,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错误;B项,能与Ba2+反应生成沉淀的可能是CO、SO、SO,先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可以排除CO、SO的干扰,然后加入硝酸钡,如果产生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正确;C项,玻璃中含有钠离子, 故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钠离子,错误;D项,盐酸中也含有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错误。
2.(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下列各组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遇KSCN变红色的溶液中:Na+、Mg2+、CH3COOH、Cl-
B.某无色溶液中:OH-、K+、HClO、Ba2+
C.0.1 mol/L Na2S溶液中:K+、NH、NO、Al3+
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CO、SO
解析:选A。遇KSCN变红色的溶液中有Fe3+,Fe3+、Na+、Mg2+、CH3COOH、Cl-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OH-和HClO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Na2S溶液中S2-和Al3+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20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当溶液呈酸性时,CO会和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3.(2020·黄山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Ba2+、K+、Cl-、NO
B.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Na+、Mg2+、SO、HCO
C.c(OH-)/c(H+)=1012的溶液中:K+、Na+、NO、HCO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H、Mg2+、NO、SO
解析:选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Ba2+、K+、Cl-、NO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与HCO能发生相互促进
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OH-)/c(H+)=1012的溶液呈碱性,OH-与HCO反应生成CO和H2O,C项错误;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碱性条件下NH、Mg2+都能与OH-反应,D项错误。
4.(2020·抚州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调研)对某无色溶液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
解析:选D。A项,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镁,原溶液中可能存在Mg2+,不一定含有Al3+,错误;B项,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不一定含有Cl-,错误;C项,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不一定含有SO,错误;D项,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正确。
5.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或离子共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8H+===2Fe3++Fe2++4H2O
B.用肥皂(主要成分C17H35COONa)检验含有较多钙离子的硬水:2C17H35COO-+Ca2+===(C17H35COO)2Ca↓
C.在0.1 mol·L-1 FeCl2溶液中:K+、Mg2+、SO、MnO能大量共存
D.在NaClO溶液中:SO、OH-、Cl-、K+能大量共存
解析:选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生成FeI2、I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I===3FeI2+I2+4H2O,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I-===3Fe2++I2+4H2O,A项错误;C17H35COO-与硬水中的Ca2+形成难溶于水的(C17H35COO)2Ca,B项正确;MnO可以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NaClO具有强氧化性,SO具有还原性,在NaClO溶液中SO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6.下列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SO、Cl-
B.常温下,c(H+)=1×10-13 mol·L-1的溶液:Na+、Ca2+、SO、CO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SCN-
D.含有大量NO的溶液:H+、Fe2+、SO、Cl-
解析:选A。B项,SO、CO会与Ca2+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SCN-和Fe3+会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H+、Fe2+、NO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7.(2020·海南中学月考)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⑥SO、⑦Fe2+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Ⅰ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Ⅱ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
Ⅲ
取Ⅱ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Ⅳ
将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解析:选A。根据步骤Ⅰ,该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所以一定存在SO,则一定不存在Ba2+;在碱性的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能是Na+;步骤Ⅱ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Br-,氯气与Br-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是橙红色;步骤Ⅲ不能说明有SO存在,因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加入氯水后SO被氧化为SO,与Ba(NO3)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步骤Ⅳ不能确定Cl-的存在,因为加入的氯水中含有Cl-。因此一定存在的离子是①④⑤,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②⑦,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故A正确。
8.(2018·浙江4月选考)某绿色溶液A含有H+、Na+、Mg2+、Fe2+、Cu2+、SO、Cl-、CO和HCO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 mol·L-1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2+、CO和HCO,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 Ag2CO3
D.溶液A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解析:选B。根据步骤①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可知原溶液中必然含有SO和H+,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则一定不存在CO和HCO;根据步骤②得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原溶液中必然含有Cl-,白色沉淀为AgCl,
故A、C项正确;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Mg2+,故B项不正确;绿色溶液A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Fe2+、Cu2+与NaOH反应的现象不同,故可用NaOH溶液判断,故D项正确。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K+、Mg2+、HCO、SO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 mol·L-1的溶液:NH、Fe2+、NO、Cl-
C.=1012的溶液:K+、Fe3+、Cl-、SO
D.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CH3COO-、Cu2+、SO
解析:选C。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HCO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水电离出来的c(H+)=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NO将Fe2+氧化为Fe3+,Fe2+和NO(H+)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NH、Fe2+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1012的溶液呈酸性,K+、Fe3+、Cl-、SO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正确;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CH3COO-与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碱性条件下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无色透明溶液:Al3+、NH、Cl-、S2-
B.中性溶液:Al3+、Fe3+、SO、NO
C.=1×10-13 mol·L-1的溶液:Na+、K+、SO、CO
D.0.1 mol·L-1的NaClO溶液:Mg2+、Fe2+、SO、SCN-
解析:选C。Al3+与S2-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Al3+、Fe3+不能在中性溶液中大量存在,B项错误;常温下,=1×10-13 mol·L-1的溶液呈碱性,Na+、K+、SO、CO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ClO-会将Fe2+氧化为Fe3+,生成的Fe3+会与SCN-反应,D项错误。
11.某溶液X呈无色,且仅可能含有Ba2+、Na+、NH、H+、Cl-、I-、SO、SO八种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水的电离),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所得溶液仍为无色。下列关于溶液X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不含Cl- B.肯定不含H+
C.肯定不含NH D.肯定不含SO
解析:选CD。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SO。相应地,不含有与SO发生反应的Ba2+、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c(SO)=0.1 mol·L-1,为了满足电荷守恒,肯定含有Na+、NH,c(Na+)=c(NH)=0.1 mol·L-1,肯定不含Cl-、I-、SO。
三、非选择题
12.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离子。取一定量该地酸雨分成A、B、C、D四份,进行如下探究:
阳离子
Na+、Mg2+、NH
阴离子
Cl-、SO、SO、N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能证明该阴离子是否存在的简单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NO是否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NO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四份酸雨中,A中加入溴水,溴水不褪色,说明没有还原性离子,即没有SO;B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C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有NH;D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氧化性离子将I-氧化成了I2,即有NO。(1)根据上述分析肯定存在的离子为SO、NO、NH。(2)由上述分析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是Cl-。(3)酸雨溶液为酸性,含有NO,会氧化I-,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可得离子方程式。(4)NO、O2和水生成硝酸,硝酸氧化SO2成硫酸,再次变成NO,所以反应前后NO没有变化,即NO起催化作用。
答案:(1)SO、NO、NH
(2)Cl-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存在Cl-
(3)6I-+2NO+8H+===3I2+2NO↑+4H2O
(4)催化作用
13.(2020·沈阳检测)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Ba2+、Fe2+、Cl-、NO、CO、SO。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A生成,溶液B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据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实验②中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又有沉淀出现,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F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根据实验③现象该同学认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有其他同学认为其结论不合理,又进行了后续实验④,最终确定原溶液中含有SO,试写出实验④可行的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l-、Fe2+、NO CO
(2)H++HCO===CO2↑+H2O
Fe3++3HCO===3CO2↑+Fe(OH)3↓
(3)NH3
(4)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未完全溶解[或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4.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
实验及操作
现象
装置
试管
滴管
0.1 mol·L-1
Fe(NO3)2溶液
先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再滴加1.0 mol·L-1 H2SO4溶液
Ⅰ.加碱时________;加酸后得到棕黄色溶液
新制饱和氯水
Ⅱ.
加碱时溶液变为无色;加酸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Ⅰ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
实验及操作
现象
装置
试管
滴管
0.1 mol·L-1
Fe(NO3)2
溶液
先滴加1.0 mol·L-1 H2SO4溶液;再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
Ⅲ.加酸时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明显变化
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
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请将上述操作补充完整)
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Ⅰ中加碱时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出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2)Ⅱ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这是因为ClO-+Cl-+2H+===Cl2↑+H2O。(3)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氧化;b.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答案:(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ClO-+Cl-+2H+===Cl2↑+H2O
(3)①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 ②a.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氧化 b.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