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MB
  • 2021-07-02 发布

2017届二轮复习化学与生活专题练习课件(共46张)(全国通用)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 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化学与生活 专题练习 A 1. 下列物质既可以做防腐剂,又可以做调味剂的是 (    ) A .食盐 B .纯碱 C .甘氨酸 D .味精 【 解析 】 食盐能维持细胞组织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具有防腐、调味、合成胃酸、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等功能。 【 答案 】A 2. 因为自然界的水含有很多杂质,要经过一定处理措施后才能饮用。下列处理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过滤悬浮物质 B .投药品,消毒杀菌 C .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D .制成蒸馏水 【 解析 】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据此可知,选项 ACD 是物理变化, B 是化学变化,答案选 C 。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 【 答案 】B B 3. 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尾气中,尚还有少量未被吸收的 NO 和 NO 2 ,如果不加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为消除氮氧的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变废为宝,常用碱液 (NaOH) 吸收尾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使之转化为相应的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依据上述原理,判断下列混合气体不可能被 NaOH 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 A.1 mol O 2 和 4 mol NO 2 B.1 mol NO 和 4 mol NO 2 C.1 mol O 2 和 4 mol NO D.4 mol NO 和 9 mol NO 2 C 【 解析 】 由于下列反应能发生: 2NO 2 +2NaOH====NaNO 3 +NaNO 2 +H 2 O NO 2 +NO+2NaOH====2NaNO 2 +H 2 O 所以 V(NO 2 ) ∶ V(NO) ≥ 1 ∶ 1 时,混合气体能被 NaOH(aq) 完全吸收。 A 项为 NO 2 和 O 2 的混合物,发生下列反应,混合气体完全被吸收: 4NO 2 +O 2 +2H 2 O====4HNO 3 (HNO 3 +NaOH====NaNO 3 +H 2 O) B 项中, V(NO 2 ) ∶ V(NO)=4 ∶ 1 > 1 ∶ 1, 混合气体能被完全吸收。 C 项为 NO 和 O 2 的混合物,发生下列反应, NO 有剩余,不能完全被吸收。 4NO+3O 2 +2H 2 O====4HNO 3 (NaOH+HNO 3 ====NaNO 3 +H 2 O) D 项中, V(NO 2 ) ∶ V(NO)=9 ∶ 4 > 1 ∶ 1, 混合气体能够完全被吸收。 【 答案 】C 4.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是 ( ) A .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是石灰石 B .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 .棉纱和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 D .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 【 解析 】 陶瓷不需要石灰石, A 不正确;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不正确; D 不正确,应该是聚乙烯塑料,答案选 B 。 考点:考查材料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 答案 】B B 5. 下列有关“白色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白色污染主要是由白色材料的废弃物造成的 B. 白色污染仅影响环境卫生,其他没有危害 C. 治理白色污染主要应从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开始 D. 使用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最理想的方法 AB 【 解析 】 白色污染主要是塑料形成的污染, A 错误;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等, B 错误。 考点:白色污染 点评:白色污染引起的危害还有: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发泡剂,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废弃塑料会危害动物,每年都会有许多动物因吞食塑料而死亡,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不仅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还因缠绕在潜移默化的螺旋桨上酿成海难事故等等。 【 答案 】AB 6.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②用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 ③只用淀粉溶液就能检验出食盐中是否加碘 ④使用明矾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 ⑤硫酸钡是一种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盐,可用作 X 光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③④ D .③④⑤ C 【 解析 】 ③淀粉溶液遇到碘单质变蓝色,而食盐中的碘是以 KIO 3 形式存在的,因此说法错误。④明矾 不能杀菌消毒。明矾只能用来吸附水中的杂质灰尘。原理是 Al 3+ 的水解: Al 3+ + 3H 2 O Al(OH) 3 + 3H + ,生成的 Al(OH) 3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灰尘。但是杀菌消毒就不行了,要用氯气才行,因此说法错误。故选 C 。 考点:化学与生活 点评:该踢体现了学化学、用化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思想。平时多积累化学与生活这方面的知识。 【 答案 】C 7. 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铁、氟应理解为 ( )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氧化物 【 解析 】 物质组成中涉及到的含氟、补铁等说法,都是关注物质的组成元素,而与该元素具体的存在形态无关,所以都是指元素. 解答:解: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等商品,这些商品中所强调的氟、钙、碘、铁、硒,都是说明这些物质的存在,而不关注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 故选 B . 【 答案 】B B 8.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加热能杀死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②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③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④结构陶瓷碳化硼 (B 4 C 3 ) 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原子晶体 ⑤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⑥ 玻璃、水泥的生产都要用石灰石做原料 ⑦ Na 2 O 2 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A. ①⑤⑦ B. ④⑥⑦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B 【 解析 】 加热杀死病毒是因为加热时蛋白质发生了变性,①正确;铝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与铝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②错误;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③错误;金刚石的组成元素是碳元素的单质可以与氧气反应, ⑤错误;所以答案选 B 。 【 答案 】B 9. 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下列材料不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是 (    ) A .用于生产光盘等产品的光敏高分子材料 B .用于制造 CPU 芯片的良好半导体材料单晶硅 C .能用于生产“尿不湿”的高吸水性树脂 D .能导电的掺杂聚乙炔 【 解析 】 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光敏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导电高分子材料均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 答案 】B B 10. 食品添加剂关系到大家健康,下列物质中的添加剂作用不正确的是 (    ) A 【 解析 】 A. 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不能防治高血压; A 项错误; B. 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B 项正确; C. 白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可做甜味剂, C 项正确; D. 亚硝酸钠为食品防腐剂, D 项正确;选 A 。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 【 答案 】A 11. 下列对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含 H + 的废水用中和法处理 B .含 Cu 2+ 、 Fe 3+ 的废水用沉淀法处理 C .含有细菌的废水用臭氧杀菌处理 D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用明矾处理 【 解析 】 A 、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含 H + 的废水用中和法处理,正确; B 、 Cu 2+ 、 Fe 3+ 易生成沉淀除去,所以含 Cu 2+ 、 Fe 3+ 的废水用沉淀法处理,正确; C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细菌,正确; D 、明矾中的铝离子只具有吸附作用,不能将重金属离子除去,错误,答案选 D 。 考点:考查不同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判断 【 答案 】D D 12.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日本核泄漏事故释放出放射性核素碘 -131 ,极微量碘 -131 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B .瘦肉精能提高猪肉的瘦肉率,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A 【 解析 】 A .正确; B .不正确,瘦肉精有毒,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 .不正确,在规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D. 不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 , 又能防止污染;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 R ”上:第一是 Reduction 一一“减量”,即减少“三废”排放;第二是 Reuse—— “重复使用”,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这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第三是 Recycling—— “回收”,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第四是 Regeneration—— “再生”,即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第五是 Rejection —— “拒用” , 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这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方法。 【 答案 】A 13.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越小。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 A .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B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D .铜和浓硝酸制备硝酸铜 【 解析 】 A 中乙烯制备聚乙烯属于加聚反应,无副产物因此原子利用率高所以选 A ,制备一氯甲烷外还有氯化氢,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副产物生成,所以 B 错,制取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SiO 2 +2C=Si+2CO Si+2Cl 2 =SiCl 4 SiCl 4 +2H 2 =Si+4HCl 有副产物 CO 和 HCl 生成所以 C 错。制备硝酸铜有副产物 NO 2 生成因此 D 错。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 答案 】A A 14. 下列药品对应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    ) A. 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 NaHCO 3 B.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 麻黄碱适合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 D. 服用麻黄碱的不良反应是有时出现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所导致的不安、失眠等 C 【 解析 】 A 正确,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 NaHCO 3 ; B 正确,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 错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习惯性支气管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对严重支气管哮喘病人效果则不及肾上腺素。 D 错,服用麻黄碱的不良反应是有时出现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所导致的不安、失眠等 【 答案 】C 15. 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D .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解析 】 A .衣料中的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蚕丝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A 错误; B .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分别是 I 和 Fe , B 正确; C .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 C 错误; D .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仍然会造成空气污染, D 错误,答案选 B 。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 【 答案 】B B 16. 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 4 萃取溴水改为 CCl 4 萃取碘水 ②在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④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 ⑤将用铜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改为先将铜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制得氧化铜,再将氧化铜溶解在稀硫酸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D 【 解析 】 ①溴水易挥发出有毒的溴蒸气,改用碘水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挥发;②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产生有毒的 NO 2 气体,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可及时终止反应,减少 NO 2 气体的排放量;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可以减少对水的污染;④用双氧水制氧气副产物为水,不产生污染;⑤既杜绝了产生 SO 2 而导致的污染,又提高了硫原子的利用率。以上过程均做到了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 答案 】D D 【 解析 】 A 、臭氧消毒利用了臭氧的强氧化性,而明矾净水则利用胶体的吸附作用,两者原理不同,错误; B 、氧气不能用于消毒,错误; C 、 BrO 3 - 是由 O 3 氧化生成的,故氧化性比 O 3 弱,错误; D 、溴酸盐是可能致癌物,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氧化还原知识。 【 答案 】D 18. 21 世纪时海洋的世纪,海水的综合利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1) 沿海缺水城市获取淡水的方法之一时海水淡化,列举出工业上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 (2) 氯碱工业上用离子膜电解槽生产中,透过离子膜的离子为     , 氢氧化钠产生于    ( 填“阳极”或“阴极” ) ; (3) 氯化钠是工业制纯碱 ( 候氏制碱法 ) 的主要原料.简述反应过程中析出 NaHCO 3 的原因是     ,候 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除提高食盐利用率、无氯化钙生成的优势外还有    、     ,从 而综合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 【 解析 】 【 考点 】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元素及其化合物. 【 分析 】 (1) 淡化海水,应降低水中的离子浓度,可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 (2)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气,图中铁应为阴极,应用阳离子交换膜; (3) 氨气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先通入氨气生成了碱,再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析出晶体;侯氏制碱法的工艺由制碱和制氯化铵两个过程组成,形成纯碱与氯化铵的循环. (3) 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之更多地转化为 HCO 3 ﹣ ,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铵,随反应进行碳酸氢钠析出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NaCl+NH 3 +CO 2 +H 2 O ═ NaHCO 3 ↓ +NH 4 Cl ,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侯氏制碱法的生产工艺由两部分组成,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纯碱,母液中加氯化钠降温得到氯化铵,氯化铵是一种氮肥,综合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之更多地转化为 HCO 3 ﹣ ,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铵,随反应进行碳酸氢钠析出晶体;侯氏制碱法的工艺由制碱和制氯化铵两个过程组成;形成纯碱与氯化铵的循环. 【 点评 】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食盐的工业应用,注意把握工业制备原理和操作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牢固把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 答案 】 (1) 蒸馏法 、 离子交换法 (2) Na + 和 H +   阴极  (3) 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之更多地转化为 HCO 3 ﹣ ,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铵,随反应进行碳酸氢钠析出晶体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由制碱和制氯化铵两个过程组成 、 形成纯碱与氯化铵的循环  已知:浸出液的 pH<2 ,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Mn2+ ,还含有少量的 Fe 2 + 、 Al 3 + 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下表: 请回答: 含 Al 3 + 的盐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________________ ; ②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氧化过程中加入 MnO 2 粉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用石灰浆调节 pH , pH 应调节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 】 ( 1 )①该装置属于固液或液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 A 、 Na 2 SO 3 溶液与 HNO 3 反应时,硝酸会氧化亚硫酸钠本身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故 A 不符合; B 、 Na 2 SO 3 固体与浓硫酸不加热反应,利用浓硫酸难挥发性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 B 符合; C .硫燃烧不需要分液漏斗,故 C 不符合; D .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故 D 不符合; 故选 B ; ② a 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答案:分液漏斗; ③如图,尾气吸收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b 接 (d) 接 (c) 接 e 。答案: d c 。 故答案为: SO 2 + MnO 2 = MnSO 4 ;③杂质离子中只有 Fe 2 + 具有还原性,可以被 MnO 2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成 Fe 3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 2 + +MnO 2 +4H + =2Fe 3 + +Mn 2 + +2H 2 O , 故答案为:将 Fe 2 + 氧化为 Fe 3 + 2Fe 2 + + MnO 2 + 4H + = 2Fe 3 + + Mn 2 + + 2H 2 O ;④溶液中加入石灰浆来调节 pH ,其作用是除去杂质中含有 Fe 3 + 、 Al 3 + 阳离子,从图表以看出,大于 4.7 可以将 Fe 3 + 和 Al 3 + 除去,小于 8.3 是防止 Mn 2 + 也沉淀,所以只要调节 pH 值在 4.7 ~ 8.3 间即可, 故答案为: 4.7 ≤ pH < 8.3 ;⑤ Fe 3 + 、 Al 3 + 阳离子通过调 pH 值,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同时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所以滤渣主要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硫酸钙. 故答案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硫酸钙 考点: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工业回收利用 SO 2 废气 20. 工业上常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取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 反应原理 】 【 物质性质 】 【 实验流程 】 ( 1 )物质制备:向大试管中依次加入 2 g 水杨酸、 5 mL 乙酸酐(密度为 1.08g/mL )、 5 滴浓硫酸,振荡大试管至水杨酸全部溶解,将其放入盛有热水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在 85 ℃~ 90 ℃条件下加热 5 ~ 10 min 。装置如下图: ( 2 )产品结晶:取下大试管,置于冷水中冷却 10 min 。待晶体完全析出, …… 抽滤,再洗涤晶体,抽干。 ( 3 )产品提纯:将粗产品转移至 150 mL 烧杯中,向其中慢慢加入试剂 NaHCO 3 并不断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进一步提纯最终获得乙酰水杨酸 1.8 g 。 ( 4 )纯度检验:取少许产品加入盛有 5 mL 水的试管中,加入 1 ~ 2 滴 FeCl 3 溶液,溶液呈浅紫色。 【 问题讨论 】 ( 1 )写出水杨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 )写出水杨酸与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后含苯环的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 ( 3 )流程( 1 )装置图中长导管的作用 。 ( 4 )控制反应温度 85 ℃~ 90 ℃的原因 。 ( 5 )流程( 2 )中证明晶体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 。 ( 6 )流程( 4 )中溶液显紫色,可能的原因是 。 ( 7 ) 1mol 乙酰水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最多消耗 mol NaOH 。 ( 8 )实验中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 (已知: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138 和 180 )。 ( 4 )乙酸酐的沸点是 139 ℃,温度太高,则反应物易挥发,而温度太低,则反应速率太慢,所以既保证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又减少物质的挥发,选择采取 85 ℃~ 90 ℃的反应温度; ( 5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钡,再滴加稀盐酸若无沉淀出现则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 6 )加入 1 ~ 2 滴 FeCl 3 溶液,溶液呈浅紫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只有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所以可能的原因是产品中仍含有水杨酸。 ( 7 )根据水杨酸的结构简式,该分子中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酯基,它们都能消耗 NaOH ,酯基与 NaOH 反应后生成酚羟基和羧基钠,而酚羟基能继续与 NaOH 反应,所以 1mol 乙酰水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最多消耗 3 mol NaOH 。 ( 8 )根据水杨酸、乙酸酐的质量可知乙酸酐过量,按照水杨酸的质量进行计算,根据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关系,可知 4g 的水杨酸理论上可制取 4g/138×180=5.2g 的乙酰水杨酸,所以实验中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 3.6g/5.2g×100%=69%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制取实验的分析与判断,产率的计算,基本操作的判断 ( 3 )流程( 1 )装置图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冷凝回流。 ( 4 )既保证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又减少物质的挥发; ( 5 )该反应有硫酸参与,要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只需检验是否存在 SO 4 2- 就行,具体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钡,再滴加稀盐酸若无沉淀出现则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 6 )产品中仍然可能含有水杨酸。 ( 7 ) 3 ( 8 ) 6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