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0 K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N-14 H-1 O-16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 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某一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错误;
B、燃烧全部是放热反应,正确;
C、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产生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正确;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正确;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来回答。
【详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正确;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把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D.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C、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回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以及常见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4.l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O2(g)=CO2(g) △H=+393.5kJ/mol
B. C(s)+1/2O2(g)=CO(g) △H=﹣393.5kJ/mol
C. C+O2=CO2 △H=﹣393.5kJ/mol
D. C(s)+O2(g)=CO2(g) △H=﹣393.5kJ/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热△H应小于0,为负值,A项错误;
B、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B项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C项错误;
D、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反应放热,△H<0,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H=393.5kJ/mol,D项正确。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B.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C.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
D.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是指0℃、101 kPa,而热化学方程式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指的是25℃、101 kPa。B错误,答案选B。
6.埋在地下的输油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土壤中
D. 在含碳颗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铁易生锈;铁的锈蚀速度很快;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铁不易生锈;
D、在含碳量较高的潮湿土壤中,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
答案选C。
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可以加快氢气生成的是( )
A. 加入少量的硫酸钾固体 B. 加入浓硝酸
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改用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铁与稀硫酸反应实质是铁与氢离子之间的反应,所以加入少量的硫酸钾固体对反应无影响,A项错误;
B. 加入浓硝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生成氮的氧化物,不生成氢气,B项错误;
C. 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铁将铜置换出来与铁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C项正确;
D. 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在铁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反应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C。
8.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 mol·L-1 NaCl溶液中,可能发生的是( )
①碳棒上有氢气析出 ②碳棒附近产生OH- ③ 碳棒上有氧气析出 ④铁钉被氧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起来后浸入食盐溶液中,电解质属于中性溶液,
铁发生吸氧腐蚀:铁钉为负极,负极反应为:2Fe-4e- = 2Fe2+;
碳棒为正极,正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电极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把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起来后浸入食盐溶液中,电解质属于中性溶液,
铁发生吸氧腐蚀:铁钉为负极,失电子被氧化,负极反应式为:2Fe-4e- = 2Fe2+;
碳棒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 4OH-,电极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D项正确;
答案选D。
9. 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 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 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答案】D
【解析】
电化学腐蚀是形成原电池,而加速金属的腐蚀。ABC构成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D、银质奖牌生锈为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学腐蚀。
10.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未构成闭合回路,A错误;
B、酒精不能导电,未形成闭合回路,B错误;
C、锌能与硫酸反应且构成闭合回路,C正确;
D、未构成闭合回路,D错误;
故选C。
【点睛】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形成闭合回路。
11.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负极反应为Zn-2e-===Zn2+
B. 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D. 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答案】C
【解析】
在原电池中,负极为较活泼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反应的总方程式为:Zn+Cu2+=Zn2++Cu。A. Zn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A正确;B. 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故B正确;C.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故C错误;D.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故D正确;答案选C。
12.
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 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
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 A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流计指针偏转,证明形成了原电池,由于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是原电池的负极,B是原电池的正极,正确;
B.A是负极,B是正极,负极金属活动性大于正极,而且在正极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可能是酸,是H+得到电子,变为H2逸出,因此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正确;
C.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C中阳离子向正极B极移动,错误;
D.电极A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故选C。
1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 ΔH<0
B.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0
C. 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
D. 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ΔH<0
【答案】A
【解析】
【详解】理论上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A项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答案选A。
14.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形成原电池时,负极失电子,作还原剂,正极得电子,则负极的还原性大于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还原性:a>b;
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d为正极,还原性:c>d;
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c极上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作正极,还原性:a> c;
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b极上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作正极,还原性:d>b;
综上所述,a>c>d>b,答案为B。
15.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 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依据装置图可知,铜离子移向的电极为阴极,阴极和电源负极相连,a为负极,故A正确;
B、通电氯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铜,电离是氯化铜离解为阴阳离子,故B错误;
C、与b连接的电极是阳极,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C错误;
D、通电一段时间后,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阳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 电解法精练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 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用铁作阳极,阳极上铁放电,失电子被氧化,生成亚铁离子,移动向阴极,开始时阴极还能析出少量铝,一段时间后阴极生成铁,应用惰性电极,不符合生产实际,A项错误;
B. 电解法精炼粗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符合生产实际,B项正确;
C. 碳钢网有一定的强度,也可得到更大的表面积,从而提高电解效率,涂镍是为了防止碳钢网被腐蚀,因为在不通电时,碳钢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易形成原电池,会加速腐蚀,且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阴极材料不反应,阳极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符合生产实际,C项正确;
D. 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用锌作阳极,电解液为含有锌离子的电解质溶液,符合生产实际,D项正确;
答案选A。
【点睛】1. 若为活性电极做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中铁作阳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其会移动向阴极,并优先铝离子得电子,阴极会析出铁,这是学生们的易忘点。
2. 关于电冶金,是学生们的易忘点,
钠、镁、铝还原性强,用电解的方法进行冶炼,根据阴极的放电顺序(K+Ca2+Na+Al3+
H+)可知,电解它们的盐溶液均不能得到三种金属单质,应用电解熔融氧化物或者熔融盐的方法冶炼。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金属钠;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而不能是电解熔融氯化铝,因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电解熔融氧化镁冶炼金属镁。
17.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 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 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 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装置①中a电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b是阴极。粗铜精炼时,粗铜是阳极,纯铜是阴极,所以选项A正确;
B、装置②是原电池,铁的金属性强于铜的,所以铁是负极,失去电子。铜是正极,溶液中的铁离子得到电子,选项B不正确;
C、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所以选项C正确;
D、装置④中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因此耐腐蚀,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8.据统计,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总和,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下面金属的防腐措施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 汽车底盘喷涂油漆 B. 地下钢管连接锌块
C. 钢闸门连接电源负极 D. 掺防腐的金属制成不锈钢菜刀
【答案】B
【解析】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就是在需要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个易被腐蚀的金属,组成原电池,则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由上所述,选项B错误。其余选项中,选项A的方法是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涂保护层;选项C的方法是组成电解池,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保护起来;选项D的方法是制成防腐的合金。
19.下列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的是( )
A. 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 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金属合金
C. 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锭
D. 金属表面喷漆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能形成铁锌原电池,锌为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答案选C。
20.下列四个试管中,发生如下反应:CaCO3+ 2HCl=CaCl2+H2O+CO2↑,产生气体的速率最快的是
试管
CaCO3的状态
盐酸的浓度
温度
A
块状
1mol·L-1
20℃
B
粉末状
1mol·L-1
20℃
C
块状
2mol·L-1
40℃
D
粉末状
2mol·L-1
40℃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温度越高,盐酸浓度越大,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选D。
21.(1)肼(N2H4)又称联氨,在常温下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 kPa时,1 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H2O(l),放出19.5 kJ热量(25 ℃时),表示N2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27.05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 和1mol H2O (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N2H4(l)+O2(g)===N2(g)+2H2O(l) ΔH=-624 kJ·mol-1 (2). 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7.625 kJ·mol-1 (3). 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4). C3H8(g)+5O2(g)=3CO2(g) +4H2O(l) ΔH=-2215.0 kJ·mol-1
【解析】
【分析】
(1)1mol肼质量为32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9.5kJ×32=624kJ热量,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计算1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时放出热量,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先写出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根据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计算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4)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一般,C→CO2(g),S→SO2(g),H→H2O(l)。1mol 丙烷燃烧生成4mol水,根据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反应放热 △H=−553.75kJ/mol,则1mol 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53.75kJ×4=2215.0kJ的热量,据此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1)已知在101 kPa时,1 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H2O(l),放出19.5 kJ
热量(25 ℃时),则1mol肼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9.5kJ×32=624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 ΔH=-624 kJ·mol-1;
故答案为:N2H4(l)+O2(g)===N2(g)+2H2O(l) ΔH=-624 kJ·mol-1;
(2)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27.05kJ的热量,则1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H2O2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7.625 kJ·mol-1;
故答案为: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7.625 kJ·mol-1;
(3)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 H-H键,1mol 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则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2254kJ-2346kJ=-92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4)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一般,C→CO2(g),S→SO2(g),H→H2O(l)。1mol 丙烷燃烧生成4mol水,根据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反应放热 △H=−553.75kJ/mol,则1mol 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53.75kJ×4=2215.0kJ的热量,则丙烷燃烧热的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 +4H2O(l) ΔH=-2215.0 kJ·mol-1;
故答案为:C3H8(g)+5O2(g)=3CO2(g) +4H2O(l) ΔH=-2215.0 kJ·mol-1。
【点睛】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一般,C→CO2(g),S→SO2(g),H→H2O(l)。在写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以可燃物的系数为1进行配平。
2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则:
(1)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2H++2e-=H2↑ (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3). 2Cl--2e-=Cl2↑ (4).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
【解析】
【详解】由题意或图像可知,此池为电解池,X极为阴极,Y极为阳极。电极为惰性电极,饱和NaCl溶液中存在Na+、Cl-、H+、OH-,在阴极上,H+放电能力强于Na+,故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因而导致X极附近有气体放出,溶液呈碱性,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在阳极上,Cl-放电能力强于OH-,故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2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2e-=A2+ (2). Cu2++2e-=Cu (3). 变大 (4). D>A>B>C
【解析】
【分析】
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结合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1)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动性A>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2e-=A2+;
(2)乙中C极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动性B>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3)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动性D>A,随着H+的消耗,溶液pH逐渐变大。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24.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了解钢铁腐蚀的原因与防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钢铁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
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①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件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__处。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
【答案】 (1). N (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
【解析】
【分析】
①若X为碳棒,由于Fe比较活泼,为减缓铁的腐蚀,应使Fe连接电源的负极,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被腐蚀,Fe为正极被保护。
【详解】①若X为碳棒,由于Fe比较活泼,为减缓铁的腐蚀,应使Fe作电解池的阴极,即连接电源的负极,故K连接N处;
故答案为:N;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被腐蚀,Fe为正极被保护,该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故答案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5.将4 mol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
(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
(2)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
(3)2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_____。
(4)2s时物质A的浓度为_____。
【答案】 (1). 0.3mol·L-1·s-1 (2). 0.15mol·L-1·s-1 (3). 30% (4). 1.4 mol·L-1
【解析】
【分析】
(1)根据C的平衡浓度计算C的生成速率,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A消耗速率;
(2)根据C的平衡浓度计算C的生成速率,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B消耗速率
(3)根据反应式计算B的平衡物质的量,转化率=×100%;
(4)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2s时物质A的浓度;
【详解】(1)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则C的生成速率为v(C)== 0.3mol·L-1·s-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A)=v(C)=0.3mol·L-1·s-1;
(2)v(B):v(C)=1:2,所以v(B)=0.15mol·L-1·s-1;
(3)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
起始(mol)4 2 0
转化(mol)1.2 0.6 1.2
平衡(mol)2.8 1.2 1.2
则2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30%。
(4)根据(3)得出,2秒后,C(A)==1.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