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3 M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盐类
水解及其应用
[
考试标准
]
考点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考情分析
盐类水解
的原理
盐类的水解原理,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
a
b
2015.10T11
、
2016.4T23
、
2017.4T18
、
2017.11T9
、
2018.4T4
、
23
盐类水解的简单应用
b
b
2015.10T11
、
2016.10T5
、
18
、
2017.4T23
、
24.2017.11T23
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盐类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b
2018.6T12
多元弱酸盐的分步水解
b
2018.6T12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b
2016.10T23
、
2018.4T23
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b
2016.10T13
、
2018.4T23
、
2017.11T23
(
1
)在水溶液中,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在水溶液中,水解后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二: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
(
2016·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期末)
下列各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解析
A
项,
CO
2
不是
“
弱离子
”
,此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
B
项,
HS
-
与
OH
-
反应生成
S
2
-
和
H
2
O
,实质是中和反应;
C
项,该反应为
HS
-
的电离不是水解。
答案
D
考点三:盐类的水解规律
3.
(
2017·
浙江温州二外语学校)
某温度下,
pH
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
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Ⅰ
为氯化铵稀释时
pH
变化曲线,
Ⅱ
为盐酸稀释时
pH
变化曲线
B.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
d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但两点的
K
w
相同
C.a
点时,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反应,消耗的
NaOH
量相同
D.c
点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
b
点溶液导电能力强
解析
A.
由于氯化铵溶液存在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
pH
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相同倍数时,氯化铵溶液
pH
增大的程度小于盐酸溶液,所以图中曲线
Ⅰ
代表盐酸,曲线
Ⅱ
代表氯化铵溶液,故
A
错误;
B.b
点的
pH
小于
d
点
pH
,说明
b
点氢离子浓度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即
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
d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K
w
只与温度有关,因此两点的
K
w
相等,故
B
错误;
C.
由于氯化铵溶液存在铵根的水解平衡,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降低了氢离子的浓度,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生成了更多的氢离子,因此
a
点时,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反应,氯化铵溶液消耗的
NaOH
多,故
C
错误;
D.b
、
c
两点相比较氯离子浓度
c
点大,
c
点氯化铵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
b
点盐酸溶液氢离子浓度,而且氯化铵溶液中还含有铵根离子,所以
c
点溶液离子浓度大,导电性强,故
D
正确。
答案
D
A.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B.
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C.
溶液中
H
+
浓度不变
D.Fe
3
+
的水解程度增大
解析
增加
Fe
3
+
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后溶液中
H
+
浓度增大,但
Fe
3
+
的水解程度减小。
答案
A
考点五:盐类水解的应用
5.
(
2016·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下期末)
已知
H
2
O
2
、
KMnO
4
、
NaClO
、
K
2
Cr
2
O
7
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
Cu
2
+
、
Fe
2
+
、
Fe
3
+
沉淀为氢氧化物,所需溶液的
pH
分别为
6.4
、
8.4
、
3.7
。现有含
FeCl
2
杂质的氯化铜晶体(
CuCl
2
·2H
2
O
),为制取纯净的
CuCl
2
·2H
2
O
,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
X
是
(填序号)。
A.K
2
Cr
2
O
7
B.NaClO
C.H
2
O
2
D.KMnO
4
(
2
)物质
Y
是
。
(
3
)本实验用加碱沉淀法能不能达到目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除去
Fe
3
+
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加氧化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
)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
CuCl
2
·2H
2
O
晶体?
,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1
)
C
(
2
)
CuO
、
Cu
(
OH
)
2
或
CuCO
3
(
3
)不能 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
Cu
2
+
生成
Cu
(
OH
)
2
沉淀
(
4
)
Fe
3
+
+
3H
2
O
Fe
(
OH
)
3
+
3H
+
,
CuO
+
2H
+
===Cu
2
+
+
H
2
O
(
5
)将
Fe
2
+
氧化为
Fe
3
+
,便于
Fe
3
+
生成沉淀而与
Cu
2
+
分离
(
6
)不能 应在
HCl
气流中加热蒸发
考点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6.
(
2018·
浙江省温州高三适应性二模)
25
℃
时,一定量的
Na
2
CO
3
与盐酸混合所得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
α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D
易错点一 水解平衡移动常见的思维误区
1.
误认为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离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如向
FeCl
3
溶液中加入少量
FeCl
3
固体,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但
Fe
3
+
的水解程度减小。
2.
由于加热可促进盐类水解,错误地认为可水解的盐溶液在蒸干后都得不到原溶质。其实不一定,对于那些水解程度不是很大,水解产物离不开平衡体系的情况
[
如
Al
2
(
SO
4
)
3
、
NaAlO
2
、
Na
2
CO
3
]
来说,溶液蒸干仍得原溶质。
[
易错训练
1]
(
2016·
浙江乐成寄宿学校高二下
3
月月考)
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
向
Na
2
CO
3
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
2
后,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得
NaHCO
3
晶体
B.
加热蒸发
AlCl
3
饱和溶液得纯净的
AlCl
3
晶体
C.
向
FeBr
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
FeCl
3
晶体
D.
向
FeCl
3
溶液里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
Fe
2
O
3
答案
D
易错点二 不能从定性、定量两角度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
盐类水解易受温度、浓度、溶液的酸碱性等因素的影响,以氯化铁水解为例,当改变条件如升温、通入
HCl
气体、加水、加铁粉、加碳酸氢钠等时,应从平衡移动方向、
pH
的变化、水解程度、现象等方面归纳总结,加以分析掌握。
2.
水解平衡常数(
K
h
)只受温度的影响,它与
K
a
(或
K
b
)、
K
w
的定量关系为
K
a
·
K
h
=
K
w
或
K
b
·
K
h
=
K
w
。
[
易错训练
2]
(
2016·
浙江省温州市
3
月选考模拟)
10
℃
时,在烧杯中加入
0.1 mol·L
-
1
的
NaHCO
3
溶液
400 mL
,加热,测得该溶液的
pH
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
℃
10
20
30
50
70
pH
8.3
8.4
8.5
8.9
9.4
(
3
)丙同学认为,要确定上述哪种说法合理,只要把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
10
℃
后再测定溶液的
pH
即可,若
pH
8.3
(填
“
>
”
、
“
<
”
或
“
=
”
),说明甲同学的观点正确;若
pH
8.3
(填
“
>
”
、
“
<
”
或
“
=
”
),说明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
4
)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甲、乙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
NaHCO
3
溶液,发现试管
A
中产生沉淀,说明
(填
“
甲
”
或
“
乙
”
)同学的观点正确。
[
易错训练
3]
(
2018·
浙江宁波高三适应性测试)
常温下用
0.100 0 mol/L
的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到
20.00 mL 0.100 0 mol/L
的三种一元碱
MOH
、
XOH
、
YOH
溶液中,溶液的
p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OH
为强碱,
MOH
、
YOH
均为弱碱
B.
V
(
HCl
)=
15.00 mL
时,三份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小顺序:
XOH>MOH>YOH
C.
当盐酸滴加至
20.00 mL
时,三条曲线刚好相交
D.
在逐滴加入盐酸至
40.00 mL
的过程中,三份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A.
由图像可知,
0.100 0 mol/L
的三种一元碱
XOH
、
MOH
、
YOH
溶液的
pH
分别为
13
、
11
、
9
,所以
XOH
为强碱,
MOH
、
YOH
均为弱碱,即
A
正确;
B.
当
V
(
HCl
)=
15.00 mL
时,三份溶液中
c
(
Cl
-
)相等,由溶液的
pH
可知其
c
(
OH
-
)大小顺序为
XOH>MOH>YOH
,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Cl
-
和
OH
-
,所以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小顺序也是
XOH>MOH>YOH
,故
B
正确;
C.
当盐酸滴加至
20.00 mL
时,三者都恰好完全反应,但由于三种碱的强弱不同,生成的盐中
XCl
不水解,
MCl
和
YCl
的水解程度不同,所以三种盐溶液的
pH
不同,三条曲线不会相交,故
C
不正确;
D.
当逐滴加入盐酸至
40.00 mL
的过程中,开始在盐酸逐渐与三种碱反应生成盐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随着过量盐酸的逐渐增多,增大了抑制水电离的程度,使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
D
正确。本题答案为
C
。
答案
C
易错点四 不能正确运用几个守恒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1.
电荷守恒
→
注意溶液呈电中性
2.
物料守恒
→
注意溶液中某元素的原子守恒
3.
质子守恒
→
溶液中得失
H
+
数目相等
[
易错训练
4]
(
2018·
金华十校联盟)
H
2
S
酸为二元弱酸。
20
℃
时,向
0.100 mol·L
-
1
的
Na
2
S
溶液中缓慢通入
HCl
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
H
2
S
的挥发)。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通入
HCl
气体之前
c
(
S
2
-
)
>
c
(
HS
-
)
>
c
(
OH
-
)
>
c
(
H
+
)
B.pH
=
7
的溶液中:
c
(
Cl
-
)
>
c
(
HS
-
)+
2
c
(
H
2
S
)
C.
c
(
HS
-
)=
c
(
S
2
-
)的碱性溶液中:
c
(
Cl
-
)+
c
(
HS
-
)
>0.100 mol·L
-
1
+
c
(
H
2
S
)
D.
c
(
Cl
-
)=
0.100 mol·L
-
1
的溶液中:
c
(
OH
-
)-(
H
+
)=
c
(
H
2
S
)-(
S
2
-
)
解析
A.H
2
S
为二元弱酸,在
0.100 mol·L
-
1
的
Na
2
S
溶液中存在硫离子的水解反应,
c
(
S
2
-
)>
c
(
OH
-
)>
c
(
HS
-
)>
c
(
H
+
),故
A
错误;
B.
根据电荷守恒,
pH
=
7
的溶液中存在
c
(
Na
+
)+
c
(
H
+
)=
c
(
Cl
-
)+
c
(
HS
-
)+
2
c
(
S
2
-
)+
c
(
OH
-
),则
c
(
Na
+
)=
c
(
Cl
-
)+
c
(
HS
-
)+
2
c
(
S
2
-
),根据物料守恒,
c
(
Na
+
)=
2
c
(
H
2
S
)+
2
c
(
HS
-
)+
2
c
(
S
2
-
),则
c
(
Cl
-
)=
c
(
HS
-
)+
2
c
(
H
2
S
),故
B
错误;
C.
根据电荷守恒,
c
(
Cl
-
)+
c
(
HS
-
)=
c
(
Na
+
)+
c
(
H
+
)-
2
c
(
S
2
-
)-
c
(
OH
-
)=
2
c
(
H
2
S
)+
2
c
(
HS
-
)+
c
(
H
+
)-
c
(
OH
-
),因为
c
(
HS
-
)=
c
(
S
2
-
),碱性溶液中
c
(
H
+
)<
c
(
OH
-
),所以
c
(
Cl
-
)+
c
(
HS
-
)=
2
c
(
H
2
S
)+
c
(
HS
-
)+
c
(
S
2
-
)+
c
(
H
+
)-
c
(
OH
-
)
<
c
(
H
2
S
)+
c
(
HS
-
)+
c
(
S
2
-
)+
c
(
H
2
S
)=
0.100 mol·L
-
1
+
c
(
H
2
S
),故
C
错误;
D.
根据
C
的分析,
c
(
Cl
-
)+
c
(
HS
-
)=
2
c
(
H
2
S
)+
2
c
(
HS
-
)+
c
(
H
+
)
-
c
(
OH
-
),则
c
(
OH
-
)-
c
(
H
+
)=
2
c
(
H
2
S
)+
2
c
(
HS
-
)-
c
(
Cl
-
)-
c
(
HS
-
)=
2
c
(
H
2
S
)+
c
(
HS
-
)-
c
(
Cl
-
)=
c
(
H
2
S
)+
c
(
HS
-
)+
c
(
S
2
-
)+
c
(
H
2
S
)-
c
(
Cl
-
)-
c
(
S
2
-
)=
0.100 mol·L
-
1
-
0.100 mol·L
-
1
+
c
(
H
2
S
)-
c
(
S
2
-
)=
c
(
H
2
S
)-
c
(
S
2
-
),故
D
正确。
答案
D
易错点五 不能巧妙利用
“
关键点
”
突破图像问题
1.
抓反应
“
一半
”
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
抓
“
恰好
”
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
抓溶液
“
中性
”
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
抓反应
“
过量
”
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
易错训练
5]
(
2018·
浙江绍兴选考适应性测试)
25
℃
时,
向
10 mL
0.1 mol/LNa
2
CO
3
溶液中逐滴加入
20 mL 0.1 mol/L
的盐酸,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