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3.00 KB
  • 2021-07-03 发布

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科目联考化学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学测科目联考试卷化学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I: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2019年11月28日电(记者 邹多为)中国生态环境部27日“晒”出的2018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成绩单”显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不断,中国提前完成任务,并彰显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担当。下列气体能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是 A. H2 B. CO2 C. N2 D. 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2不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不能使地球气温明显升高,A不合题意;‎ B. CO2是温室气体,能使地球气温升高,B符合题意;‎ C. N2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不够强烈,地球气温没有明显升高,C不合题意;‎ D. O2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对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吸收能力不强,不能使地球表面温度明显升高,D不合题意。‎ 故选B。‎ ‎2.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Og,中文名称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118 B. 中子数为176‎ C. 核外电子数为118 D. 质量数为4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原子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因而质子数为118,A正确;‎ B. 中子数为294-118=176,B正确;‎ C. 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8,C正确;‎ D. 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为294,D错误。‎ 故选D。‎ ‎3.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高炉炼铁 B. 盐酸除锈 C. 石油分馏 D. 海带提碘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高炉炼铁,发生反应为Fe2O3+3CO2Fe+3CO2,属于化学变化,A不合题意;‎ B. 盐酸除锈,发生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属于化学变化,B不合题意;‎ C. 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的差异,将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 海带提碘,是利用氯水或双氧水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不合题意。‎ 故选C。‎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HCl溶液 B. NaOH溶液 C. K2SO4溶液 D. 淀粉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光束通过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进行判断 ‎【详解】A. HCl溶液不属于胶体,光束通过不会产生达尔效应,故A错误;B. NaOH溶液不属于胶体,光束通过不会产生达尔效应,故B错误;C. K2SO4溶液不属于胶体,光束通过不会产生达尔效应,故C错误;D. 光束通过淀粉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答案:D。‎ ‎5.2018年8月7日,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关于玉米生物固氮的研究,为减少化肥使用和发展绿色农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固氮通常指将氮元素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下列变化属于固氮的是 A. NH3→NO B. N2 → NH3‎ C. NO →NO2 D. NO2→H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NH3→NO,氮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A不合题意;‎ B. N2 → NH3,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B符合题意;‎ C. NO →NO2,氮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C不合题意;‎ D. NO2→HNO3,氮元素由化合态转化化合态,D不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和 B. 正丁烷和异丁烷 C. CH4和C2H6 D. O2和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两者互为同位素,A符合题意;‎ B.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不合题意;‎ C. CH4和C2H6互为同系物,C不合题意;‎ D.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D不合题意。‎ 故选A。‎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化氢的电子式:H:Cl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次氯酸钙的电离方程式:Ca(ClO)2===Ca2++Cl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氯化氢电子式为,A错误;‎ B. CH3CH2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B正确;‎ C. 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错误;‎ D. 次氯酸钙的电离方程式为Ca(ClO)2==Ca2++2ClO-,D错误。‎ 故选B。‎ ‎8.中药连翘酚(C15H18O7)具有抗菌作用。连翘酚属于 A. 酸 B. 氧化物 C. 碱 D. 有机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连翘酚属于酚类,不属于酸,A不正确;‎ B.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而连翘酚含有三种元素,所以连翘酚不属于氧化物,B不正确;‎ C. 碱是能电离出OH-的纯净物,而连翘酚不能电离出OH-,所以不属于碱,C不正确;‎ D. 连翘酚含有碳元素,且结构、性质与无机物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它属于有机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9.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石膏-Ca(OH)2 B. 冰醋酸——CH3COOH C. 葡萄糖—C12H22O11 D. 苏打——Na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A错误;‎ B. 冰醋酸就是纯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B正确;‎ C.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C错误;‎ D. 苏打的化学式为Na2CO3,D错误。‎ 故选B。‎ ‎10.实验室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海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得到淡水,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晴】侧重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明确物质性质与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性质选取合适的分离方法;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小结:‎ ‎ ‎ 方法 ‎ 适用范围 ‎ 主要仪器 ‎ 注意点 ‎ 实例 ‎ 固+液 ‎ 蒸发 ‎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 NaCl(H2O) ‎ 固+固 ‎ 结晶 ‎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 NaCl(KNO3) ‎ 升华 ‎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 酒精灯 ‎ ‎ ‎ I2(NaCl) ‎ 固+液 ‎ 过滤 ‎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 漏斗、烧杯 ‎ ‎①一贴、二低、三靠;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 NaCl(CaCO3) Fe粉(A1粉) ‎ 液+液 ‎ 萃取 ‎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 分液漏斗 ‎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从溴水中提取Br2 ‎ 分液 ‎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 分液漏斗 ‎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 蒸馏 ‎ 分离 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 乙醇和水、 I2和CCl4 ‎ 渗析 ‎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 半透膜 ‎ 更换蒸馏水 ‎ 淀粉与NaCl ‎ 盐析 ‎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 烧杯 ‎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 蛋白质溶液、 硬脂酸钠和甘油 ‎ 气+气 ‎ 洗气 ‎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 洗气瓶 ‎ 长进短出 ‎ CO2(HCl)、 CO (CO2) ‎ 液化 ‎ 沸点不同气分开 ‎ U形管 ‎ 常用冰水 ‎ NO2(N2O4) ‎ ‎11.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Ba2+、OHˉ、Na+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 NH4+ B. CO32- C. Clˉ D. 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H4+与OH-会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弱电解质,A不合题意;‎ B. CO32-与Ba2+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B不合题意;‎ C. Clˉ与Ba2+、OHˉ、Na+ 都不反应,C符合题意;‎ D. SO42-与Ba2+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简单来说,离子能共存,就是离子间不发生反应。离子反应包括离子间直接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也可以是离子间发生成分的互换反应,如HSO3-与CO32-能发生反应,生成SO32-和HCO3-。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 ‎12.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aO B. H2O C. HCl D. NH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aO由Ca2+和O2-构成,含有离子键,A符合题意;‎ B. H2O由H原子和O氧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B不合题意;‎ C. HCl由H原子和Cl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C不合题意;‎ D. NH3由N原子和H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D不合题意。‎ 故选A。‎ ‎13.下列物质能使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 FeCl2 溶液 B. CuCl2溶液 C. 氯水 D. FeCl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KSCN溶液是用来检验Fe3+的专用试剂,FeCl2溶液、CuCl2溶液、氯水与KSCN溶液不反应。故选D。‎ ‎14.下列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NH3 B. HCl C. O2 D. S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H3极易溶于水,用排水法不能收集到该气体,A不合题意;‎ B. HCl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不合题意;‎ C. O2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符合题意;‎ D. SO2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不合题意。‎ 故选C。‎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B. 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C.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CO3固体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A不正确;‎ B、操作正确;‎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则实验必须重新配制,C不正确。‎ D、如果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不正确。‎ 正确的答案选B。‎ ‎16.下列有关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B. 能与水互溶 C. 常温下物质为气态 D. 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 苯分子结构对称,分子没有极性,不溶于水,B错误;‎ C. 常温下苯为液态,C错误;‎ D. 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与溴水不反应,D错误。‎ 故选A。‎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汽车彻底改变了我们生活,成为我们的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尾气系统中的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的CO、NO和NO2等向大气的排放,在催化转化器的前半部发生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 ‎17. 上述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 ‎18. 关于反应2CO(g)+2NO(g)2CO2(g)+N2(g)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作氧化剂 B. CO发生氧化反应 C. NO被氧化 D. NO作还原剂 ‎19. 已知汽车尾气处理反应能量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形成N≡N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0. 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减缓反应速率 C. 达到平衡时,CO能100%转化为CO2‎ D.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答案】17. D 18. B 19. A 20. B ‎【解析】‎ ‎【17题详解】‎ A. 复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而此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是单质,A不合题意;‎ B. 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只有一种,而此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B不合题意;‎ C. 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而此反应的反应物都为化合物,C不合题意;‎ D. 2CO(g)+2NO(g)2CO2(g)+N2(g)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因而它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18题详解】‎ 在反应2CO(g)+2NO(g)2CO2(g)+N2(g)中,C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N元素由+2价降低到0价。‎ A. CO中所含C元素价态升高,作还原剂,A错误;‎ B. CO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 NO中所含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C错误;‎ D. NO得电子,作氧化剂,D错误。‎ 故选B。‎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 由A的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 C. 形成N≡N化学键,能够放出能量,C错误;‎ D. 由图中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错误。‎ 故选A。‎ ‎【20题详解】‎ A.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 B.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CO不能100%转化为CO2,C错误;‎ D.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时所需的能量,从而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正确。‎ 故选D。‎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ˉ=BaSO4↓‎ B. 向AlCl3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 C. 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Cu +Fe2+‎ D. 碳酸钠与盐酸溶液反应:CO32- +H+===CO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有Ba2++SO42ˉ=BaSO4↓,又有H++OH-=H2O的反应发生,A错误;‎ B. 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改写成离子的形式,B错误;‎ C. 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将Cu2+还原为Cu,本身被氧化为Fe2+,C正确;‎ D. 在CO32- +H+===CO2↑+H2O中,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D错误。‎ 故选C。‎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需考察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②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③看是否可拆成离子;④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2.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铜片作负极 B. 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D ‎【解析】‎ A、锌作负极,铜为正极,选项A错误;B、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项B错误;C、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错误;D、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溶液中酸性的变化。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 ‎23.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4+Cl2CH3Cl+HCl B. CH2=CH2+HBrCH3CH2Br C. D. CH4+2O2CO2+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H4 + Cl2CH3Cl + HCl为烷烃的取代反应,A项错误;‎ B. CH2=CH2 + HBr CH3CH2Br为烯烃的加成反应,B项正确;‎ C. +HNO3 +H2O为苯的取代反应,C项错误;‎ D. CH4+2O2 CO2+H2O是甲烷的燃烧(氧化)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常考点,其中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特点很显著,判断依据可归纳为:若为取代反应,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为例,甲烷分子内的一个H被取代,消耗一个Cl2,同时产生一个无机小分子HCl;若为加成反应,以CH2=CH2与Br2反应为例,其原理是:C=C中的双键断开其中一个,两个C分别与Br 原子结合成键,其特点就是双键变单键,不饱和变饱和。依据两者的区别,本题的B选项显然为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因此抓住有机反应类型的主要特点才能万变不离其宗,解答此类题型时游刃有余。‎ ‎24.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B. 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 实验室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D. 氯气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浓硫酸显酸性,氨气显碱性,二者会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A错误;‎ B. NaOH溶液既能吸收HCl气体,又能吸收CO2气体,B错误;‎ C. SO2能使品红褪色,而CO2不能使品红褪色,C正确;‎ D. 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D错误。‎ 故选C。‎ ‎【点睛】中学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为浓硫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浓硫酸为酸性、强氧化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NH3)、还原性气体(H2S、HBr、HI等);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HCl、CO2、SO2、NO2、Cl2等);氯化钙又叫万能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3,因为CaCl2能与NH3反应,生成CaCl2∙8NH3。‎ ‎2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与Z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 原子半径:r(Y)<r(Z)<r(W)‎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碱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信息推知,X为原子半径最小的H,则Z为Na;Y和W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2,由此可推出Y为O,W为S。‎ A. Y与Z能形成Na2O、Na2O2两种化合物,A错误;‎ B. 原子半径Z(Na)>W(S),B错误;‎ C. S的非金属性比O弱,所以S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O的弱,C错误;‎ D. Z(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是碱,D正确。‎ 故选D。‎ ‎【点睛】在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时,我们要牢记重要信息,如“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H)、在空气中含量居第一位(N)或第二位(O)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O)、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同主族元素等”。在进行元素推断时,可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画在演草纸上,以便于与元素周期表进行对照分析。在备选项中,原子半径的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比较,几乎是必考点,需加强规律的记忆与应用。‎ ‎26.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肯定有SO42-‎ B. 利用NaOH溶液可以鉴别Na2SO4、MgCl2和Fe2(SO4)3三种溶液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热,若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中肯定有NH4+‎ D. 利用焰色反应可以将NaCl、KCl二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Ag+、SO32-、CO32-等,A不正确;‎ B. NaOH与MgCl2和Fe2(SO4)3反应,分别得到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Na2SO4与NaOH溶液不反应,B正确;‎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热,若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必为NH3,从而得出该溶液中肯定有NH4+,C正确;‎ D. NaCl、KCl的焰色分别为黄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用焰色反应进行区分,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22分)。‎ ‎27.阿司匹林(结构如图)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1)阿司匹林水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 ‎(2)阿司匹林分子中虚线框内官能团的名称______(填名称)。‎ ‎(3)阿司匹林必须密闭干燥存储,以防止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发生_______ 生成乙酸和水杨酸( )‎ A.水解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 ‎(4)向阿司匹林水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 ‎【答案】 (1). 酸性 (2). 羧基 (3). A (4).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解析】‎ ‎【分析】‎ ‎(1)阿司匹林分子里含有羧基和酯基,羧基显酸性。‎ ‎(2)阿司匹林分子中虚线框内官能团为-COOH。‎ ‎(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CH3COOH和水杨酸( )‎ 显然发生水解反应。‎ ‎(4)阿司匹林水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CO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 ‎【详解】(1)阿司匹林分子里含有羧基和酯基,羧基显酸性,所以阿司匹林水溶液呈酸性。答案为:酸性;‎ ‎(2)阿司匹林分子中虚线框内官能团为羧基。答案为:羧基;‎ ‎(3)+H2OCH3COOH+ ,发生水解反应。答案为:A;‎ ‎(4)阿司匹林水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CO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从而产生气泡。答案为: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点睛】NaHCO3溶液显碱性,但不能促进阿司匹林的水解,所以阿司匹林的酯基不发生反应。如果我们考虑到碱性溶液中,酯基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酚,虽然最终仍然有气泡逸出,但问题被复杂化了。如果试题让我们用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则会写出一个错误的方程式。‎ ‎28.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利用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gCO3,并含有MnCO3、SiO2)制取MgSO4·7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Mn2++ClOˉ+H2O=MnO2↓+Clˉ+2H+‎ ‎(1)过滤1的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 ‎(2)酸浸时MgCO3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1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才可得到产品,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SiO2 (2). MgCO3 +2H+===Mg2+ + CO2↑+H2O (3). 取最后几滴洗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已洗涤干净 ‎【解析】‎ ‎【分析】‎ ‎(1)在菱镁矿石中,MgCO3、MnCO3与硫酸都能反应,但SiO2不反应,从而得出过滤1的滤渣主要成分。‎ ‎(2)酸浸时Mg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操作1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才可得到产品,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检验Cl-是否存在。‎ ‎【详解】(1)在菱镁矿石中,MgCO3、MnCO3与硫酸都能反应,但SiO2不反应,从而得出过滤1的滤渣主要成分是SiO2。答案为:SiO2;‎ ‎(2)酸浸时Mg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CO3+2H+==Mg2+ + CO2↑+H2O。答案为:MgCO3+2H+==Mg2+ + CO2↑+H2O;‎ ‎(3)操作1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才可得到产品,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 方法是取最后几滴洗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已洗涤干净。答案为:取最后几滴洗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已洗涤干净。‎ ‎【点睛】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时,检验离子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滤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离子有Na+、Cl-、SO42-,在实际操作中,既可检验Cl-,也可检验SO42-,但不能检验Na+,因为钠离子浓度较小时,焰色反应的现象不明显,这也是我们在做题时,易出错的地方。‎ ‎29.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N2O4),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1)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如下:4xNH3+6 NOx(2x + 3)N2 + 6xH2O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下:‎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2)工业上也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 (I)‎ ‎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II)‎ ‎①将1molNOx通入Na2CO3溶液中,被完全吸收时,溶液中生成的NO3ˉ、NO2ˉ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x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图中线段a表示______离子随x值变化的关系;‎ ‎②为了检测吸收液中NaNO2含量,某兴趣小组取100ml该吸收液,用0.005 mol·L–1‎ 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16.00 mL。(已知:2MnO4–+5NO2–+6H+=2Mn2++5NO3–+3H2O)。则吸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__________‎ ‎【答案】 (1). 2NH4Cl +Ca(OH)2CaCl2 + 2NH3↑ + 2H2O (2). 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3). NO2– (4). 0.002mol·L–1‎ ‎【解析】‎ ‎【分析】‎ ‎(1)①装置A中,NH4Cl 与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l2 、NH3、H2O。‎ ‎②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2)①当x=0.5时,气体的平均组成为NO1.5,此时NO、NO2按体积比为1:1混合,只发生反应(I),随着x的不断增大,NO2的含量不断增多,此时不仅发生反应(I),还发生反应(II)。只有发生反应(II)后,溶液中才生成NO3ˉ,由此可得出图中线段a表示的离子;‎ ‎②设NaNO2的物质的量为x ‎=0.0002mol,再求c(NaNO2)。‎ ‎【详解】(1)①装置A中,NH4Cl 与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l2 、NH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 + 2NH3↑ + 2H2O。答案为:2NH4Cl +Ca(OH)2CaCl2 + 2NH3↑ + 2H2O;‎ ‎②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气(或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答案为: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2)①当x=0.5时,气体的平均组成为NO1.5,此时NO、NO2按体积比为1:1混合,只发生反应(I),随着x的不断增大,NO2的含量不断增多,此时不仅发生反应(I),还发生反应(II)。只有发生反应(II)后,溶液中才生成NO3ˉ,由此可得出图中线段a表示的离子为NO2–;答案为:NO2–;‎ ‎②设NaNO2的物质的量为x ‎=0.0002mol,再求c(NaNO2)==0.002mol·L–1。答案为:0.002mol·L–1。‎ ‎【点睛】在B装置中,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因为装置内存在空气,所以一部分NO被氧化为NO2,但在C装置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硝酸与氨水发生了反应,所以逸出的气体仍为NO、NH3、水蒸气的混合气,此时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只吸收水蒸气。若我们忽视了这一细节,则得出碱石灰不仅吸收混合气中的水蒸气,还吸收NO2的错误结论。‎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