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00 KB
- 2021-07-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u-64 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硫酸、纯碱、食盐 B. 次氯酸、烧碱、硫酸铜
C. 碳酸、氧化铁、碳酸钠 D. 醋酸、熟石灰、苛性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盐、不是碱,故A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是酸、烧碱是氢氧化钠,是碱、硫酸铜是盐,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不是碱,故C不符合题意;
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不是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 NaCl、HCl、H2O、NaOH
B. Cl2、Na2S、HCl、SO2
C. HBr、CO2、H2O、CS2
D. Na2O2、H2O2、H2O、O3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族、第IIA族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详解】A.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H2O、HCl中只存在共价键,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Cl2、HCl、SO2中只存在共价键,Na2S中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选项B不符合题意;
C.HBr、CO2、H2O、CS2中只存在共价键,选项C符合题意;
D.H2O2、H2O、O3中只存在共价键,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的结构示意图:
B.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C. N2的结构式:N≡N
D. H2O2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总数为10,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的质量数=131,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I,故B错误;
C.N2分子中含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氮氮三键结构,氮气的结构式为N≡N,故C正确;
D.H2O2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4.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或铁丝)
C. 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故B正确;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避免钠元素的干扰,其他元素的焰色反应不需要,故C错误;
D.NaCl与Na2CO3固体均含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焰色试验不能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gH2含2molH
B. 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C. 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摩尔质量的两倍
D. 1H、2H、 3H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2g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2mol,故A正确;
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故B错误;
C.水的摩尔质量表示1mol水分子具有的质量,与物质的量无关,故C错误;
D.1H、2H、 3H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
A. 将40g氢氧化钠溶解于1L水中
B. 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 将1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 将10.6g碳酸钠溶解于水得到100m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所得溶液的体积不一定为1 L,选项A错误;
B、没有指明氯化氢处于标准状况下,选项B错误;
C、两种溶液混合后的体积不一定是二者的体积之和,选项C错误。
D、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2CO3)= =1mol/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某元素阳离子(X+)的质量数为23,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该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3 B. 12 C. 11 D. 10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阳离子X+带一个正电荷,含有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23-12=11,再根据X+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计算。
【详解】阳离子X+带1个正电荷,含有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23-12=11,X+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1-1=10,答案选D。
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弱
B. 钠与水反应比锂(Li)与水反应剧烈
C. 砹(At2)单质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D. 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答案】A
【解析】
【详解】A.非金属性: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故A错误;
B.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故B正确;
C.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熔沸点逐渐升高,则砹(At2)为有色固体,卤化银中除AgF外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故C正确;
D.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故D正确;
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OH)3胶体可以透过滤纸 B. 氯化钠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C. BaSO4为强电解质 D. 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强
【答案】AC
【解析】
【详解】A.Fe(OH)3胶体中的胶体微粒和溶液中的分子、离子都可以透过滤纸,故A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硫酸钡属于盐,溶于水的部分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正确;
D.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D错误;
故选AC。
10.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1NA
C. 标准状况下,1 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大约为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2 NA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A. 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
B. 1.06 g碳酸钠物质的量为0.01 mol,含有0.02 mol钠离子;
C. 标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D. 缺少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
【详解】A. 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水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
B. 1.06 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0.01 mol碳酸钠中含有0.02mol钠离子,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故B项错误;
C. 1 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标准状况下1 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 L,故C项正确;
D.
题中没有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1.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有HCl4mo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1mol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
A. ①比②多 B. ②比①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用含HCl 4mo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降低,变成稀盐酸后不与二氧化锰反应,所以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②用1mol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浓盐酸足量,二氧化锰完全反应,依据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故选B。
12.有关氯气和氯水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B. 饱和氯水久置时Cl-增多,酸性增强
C.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D. 用pH试纸无法测定出氯水的pH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氯水中氯气、HClO都具有强氧化性,都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故A错误;
B.饱和氯水久置时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使平衡Cl2+H2O⇌HCl+HClO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l-增多、酸性增强,故B正确;
C.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在水溶液中铁才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C错误;
D.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故D正确;
故选AC。
13.在下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 )
A. 加入足量铁粉后的Fe2(SO4)3溶液 B. Fe在Cl2中燃烧所得产物的水溶液
C.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 D. 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后的FeSO4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Fe2(SO4)3被还原为Fe2+,溶液中没有Fe3+,所以加KSCN溶液后不显红色,故A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FeCl3溶液中存在 Fe3+,所以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
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溶液中的Fe2+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所以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FeSO4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后,Fe2+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Fe3+,所以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H2T<H2R
B. 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
D.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答案】BC
【解析】
【分析】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可以得知M是Al,R是S,T是O,Q是Be,L是Mg。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即H2T>H2R,故A错误;
B、M是Al,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B正确;
C、金属镁的活泼性强于铍,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Mg>Be,即Q<L,故C正确;
D、镁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0,硫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8,二者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Ⅱ卷(60分)
1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CaBr2 ②H2O ③NH4Cl ④H2O2 ⑤Na2O2 ⑥Ca(OH)2 ⑦HClO ⑧CO2
(1)写出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ClO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CO2的结构式_______。
(3)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填序号)
(4)用电子式表示CaBr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2). 离子键、非极性键(共价键) (3). (4). O=C=O (5). ③⑤⑥ (6).
【解析】
【分析】(1)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O-O非极性键;
(2)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氯原子、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据此书写电子式,CO2的电子式为,据此书写结构式;
(3)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4) CaBr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据此书写CaBr2的形成过程。
【详解】(1)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含离子键和O-O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HClO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CO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O=C=O,故答案为:;O=C=O;
(3)①CaBr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②H2O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③NH4
Cl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和共价键,④H2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⑤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和共价键,⑥Ca(OH)2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和共价键,⑦HClO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⑧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其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③⑤⑥,故答案为:③⑤⑥;
(4) CaBr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aBr2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
16.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还原产物为______,稀HNO3体现的性质______。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
(2)每当生成1mol的N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个。
【答案】(1). NO (2). 氧化性、酸性 (3). 3:2 (4). 3NA
【解析】
【分析】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解答。
【详解】(1)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u为还原剂,被氧化,对应的Cu(NO3)2为氧化产物;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NO3为氧化剂,被还原,则NO为还原产物,稀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部分不变,体现了硝酸的氧化性和酸性;8份硝酸参加反应时,只有2份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答案为: NO;氧化性、酸性;3:2;
(2)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价,每当生成1mol的NO,转移3mol电子,数目为3NA,故答案为:3NA。
17.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指的转化都是一步完成)。
(1)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A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2NA (2). 6Na + 6H2O + 2Fe3+= 2Fe(OH)3↓+3H2↑ + 6Na+ (3). H++OH-=H2O
【解析】
【分析】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B为过氧化钠,则A为钠,C为氢氧化钠,D为钠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钠,B为过氧化钠,C为氢氧化钠,D为钠盐。
(1)过氧化钠在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 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Na与FeCl3溶液的反应是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所以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Na+6H2O+2Fe3+=2Fe(OH)3↓+6Na++3H2↑,故答案为:2NA;6Na+6H2O+2Fe3+=2Fe(OH)3↓+6Na++3H2↑;
(2)D为钠盐,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NaOH+HCl=NaCl+H2O等,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
18.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附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采取下列步骤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
操作Ⅰ和Ⅱ的操作使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滤渣③含有的单质有______。通入气体⑥的化学式为______。
(3)若某腐蚀液中含1.5mol·L-1CuCl2、3.0mol·L-1FeCl2、1.0mol·L-1FeCl3,取200mL腐蚀液按上述步骤回收铜,为充分回收铜,加入①的质量最小为______。
【答案】(1). Cu+2Fe3+=Cu2++2Fe2+ (2). 漏斗、玻璃棒、烧杯 (3). Cu,Fe (4). Cl2 (5). 22.4g
【解析】
【分析】(1)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据此分析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腐蚀废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由工艺流程可知,滤渣③中含有金属铜,故应是废液与过量的Fe反应,滤液②中含有氯化亚铁,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氯化铁;滤渣③
中含有金属铜、未反应的铁,加入盐酸,过滤,回收铜,滤液⑤中含有氯化亚铁,与滤液②合并,制备氯化铁,据此分析解答;
(3)由于氧化性Fe3+>Cu2+,故先发生反应:2Fe3++Fe=3Fe2+,然后再发生反应:Cu2++Fe=Fe2++Cu,结合方程式计算需要加入Fe的物质的量和质量。
【详解】(1)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故答案为:Cu+2Fe3+=Cu2++2Fe2+;
(2)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由工艺流程可知,滤渣③中含有金属铜,故应是废液与过量的Fe反应,滤液②中含有氯化亚铁,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氯化铁,滤渣③中含有金属铜、未反应的铁,加入盐酸,过滤,回收铜,滤液⑤中含有氯化亚铁,与滤液②合并,制备氯化铁。操作Ⅰ和Ⅱ都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滤渣③含有的单质有铜、铁,将氯化亚铁转化为氯化铁可以通入Cl2,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铜、铁;Cl2;
(3)溶液中CuCl2为0.2L×1.5mol/L=0.3mol,FeCl2为0.2L×3mol/L=0.6mol,FeCl3为0.2L×1.0mol/L=0.2mol,为充分回收铜,加入的铁依次发生2个反应:2 Fe3++Fe=3 Fe2+和Cu2++Fe=Fe2++Cu,要将铜全部回收,加入Fe粉的质量应不少于(0.2mol×+0.3mol)×56g/mol=22.4g,故答案为:22.4g。
19.下表为短周期元素,表中所列序号分别代表一种元素。(除说明外都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
(2)①和②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较(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元素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为_________;写出⑤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描述H2在⑧单质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上表中某一种元素,其单质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②和③对应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
(6)写出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1). 钠 (2). 氟 (3). NH3Na+ (9). (10). 离子键、极性键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P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Ar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是Na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名称分别是钠、氟,故答案为:钠;氟;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①和②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Na+,故答案为:F->Na+;
(6)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20.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K2CO3、KNO3中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KCl和K2CO3 (2). KNO3 (3). Ag++Cl-=AgCl↓,2Ag++CO32-=Ag2CO3↓,Ag2CO3+2H+=2Ag++H2O+CO2↑
【解析】
【分析】由②产生白色沉淀知,可能含有K2CO3和KCl中的一种或两种;由③沉淀量减少且有气泡生成知,一定含有K2CO3;又由沉淀不完全消失可知,一定含有KCl。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KCl和K2CO3,可能含有KNO3。故答案为KCl和K2CO3,KNO3;
(2)KCl和K2CO3都可以和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碳酸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Cl-=AgCl↓,2Ag++CO32-=Ag2CO3↓,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而碳酸银溶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CO3+2H+=2Ag++H2O+CO2↑。故答案为Ag++Cl-=AgCl↓,2Ag++CO32-=Ag2CO3↓,Ag2CO3+2H+=2Ag++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