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57 KB
- 2021-07-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N14 S32 Al27 Cl35.5 Mg24 Fe56 Cu64
第I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B.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者简单分数
C.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 ,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D. 同一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不同ΔH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多,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和放出的热量越多,故A不符合题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者简单分数,不能表示分子的个数,故B不符合题意;
C.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室温常压下数据,故C符合题意;
D.ΔH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 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可燃物的燃烧反应,A选项错误;
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选项错误;
D.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B. 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17 kJ/mol ,则白磷比红磷更稳定
C. 已知2H2(g)+O2(g) ===2H2O(l) △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D.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3.7 kJ/mol ,将含1 mol CH3COOH与含1 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3.7 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的ΔH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错误;
B、红磷转化成白磷吸热,说明红磷的总能量小于白磷的总能量,则红磷比白磷稳定,错误;
C、由热化学方程式知1molH2完全燃烧生成H2O(l)放出285.8kJ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正确;
D、CH3COOH为弱酸,CH3COOH电离吸热,含1 mol CH3COOH与含1 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小于53.7 kJ,错误;
答案选C。
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D.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片和铁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2e-=H2↑,铜片表面出现气泡,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待镀金属铁做阴极,镀层金属锌作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Zn2++2e-=Zn,故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几滴氯化铜,锌先把铜置换出来,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生反应是2+Cu=2+,铜的金属活泼性弱于铁,铜不会将铁置换出来,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 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H2O中H—O键
O2中O=O 键
H2中H—H键
H2O2中O—O键
H2O2中O—H键
键能kJ/mol
463
496
436
138
463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总反应为2H2O2H2↑+O2↑
B. 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
C. 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
D. 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H2↑+O2↑,故A正确;
B.过程I为2molH2O分子变成2mol氢原子和2mol羟基的过程,吸收的能量=463 kJ×2=926 kJ,故B正确;
C.过程II为2mol氢原子和2mol羟基生成1mol氢气和1mol过氧化氢,放出的能量=436 kJ +138kJ=574 kJ,故C正确;
D.过程Ⅲ为1mol过氧化氢变成1mol氧气和1mol氢气,断开1molH2O2中2molH—O键和1molO—O键,形成1molO2中O=O 键和1molH2中H—H键,吸收的能量=463 kJ×2 +138 kJ =1064kJ,放出的能量=496 kJ +436 kJ =932 kJ,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该过程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图中化学键的变化,分别计算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在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6.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
D. 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ΔH=-297.3 kJ/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等,错误;
B. 水蒸气转变为液态水放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的热量多,错误;
C. 硫酸为强酸,NaOH为强碱,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正确;
D. 物质的聚集状态没有注明,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 (g)ΔH=-297.3 kJ/mol,错误;
答案选C。
7.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B.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温度计水银柱上升,说明混合溶液温度升高,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选;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一定为放热反应,故B不选;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试管内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选;
D.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氢气,使体系内压强增大,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并不能说明反应放热,故D选;
故答案为D。
8. H2和O2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模型图表示如下(“—”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 过程III是放热过程
C. 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D. 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过程Ⅰ是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故A正确;
B选项,过程III是形成化学键,放热过程,故B正确;
C选项,该反应可通过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选项,该反应过程Ⅰ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过程III都形成了新化学键,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大小关系。
9.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 K2S(s)+ N2(g)+3CO2 (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 △H2=b kJ·mol-1
2K(s)+N2 (g)+3O2(g)=2KNO3(s) △H3= c kJ·mol-1;则x为( )
A. 3a+b-c B. c-3a-b C. a+b-c D. c-a-b
【答案】A
【解析】
【详解】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
S(s)+2K(s)═K2S(s)△H2=b kJ•mol-1②
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
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故答案为A。
10. 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2(g)+3H2(g)=2NH3(l) △H=2(a-b-c)kJ/mol
B. N2(g)+3H2(g)=2NH3(g) △H=2(b-a)kJ/mol
C. 1/2 N2(g)+3/2H2(g)=NH3(l) △H=(b+c-a)kJ/mol
D. 1/2 N2(g)+3/2H2(g)=NH3(g) △H=(a+b)kJ/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像,molN2(g)+molH2(g)的能量比1molNH3(g)的能量大(b-a)kJ,因此N2(g)+H2(g)=NH3(g) △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
放出的热量为ckJ,所以有:N2(g)+H2(g)=NH3(l) △H=(a-b-c)kJ/mol,即:N2(g)+3H2(g)=2NH3(1) △H=2(a-b-c)kJ•mol-1,故选A。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B.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H2应作为负极,但没说明具体的电解质溶液,则无法书写电极方程式,故A不选;
B.电解饱和食盐水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反应为,故选B;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故C不选;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较普遍的是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D不选。
本题选B。
12.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得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已知:氧化性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