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50 KB
- 2021-07-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填空题两部分共24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A.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
B.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
B.的比例模型:
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D.甲烷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CH4+10OH- -8e- =CO32- +7H2O
3.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脱落酸 B.乙烯 C.生长素 D.甲烷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和加聚反应
C.分子中最多有10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5mol 发生加成反应
5.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6.已知一定温度时:,当生成2mol SO3时,放出热量197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Q=197 kJ B. Q<197×2 kJ C. Q<197 kJ D. Q>197 kJ
7.淀粉水解后,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取淀粉再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①加热;
②滴入稀硫酸;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③①④① D.③④①②①
8.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 HNO3 B. CaCl2 C. NH4Cl D. H2SO4
9.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10.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 ℃和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11.我国在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 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12.某新型甲醚( CH3OCH3)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由b电极向a电极迁移,b极周围的pH变大
B.多孔碳a能增大气固接触面积,该电极为电池负极
C.甲醚直接燃烧的能量效率比燃料电池高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为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
B.1mol 与4mol 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2
C.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转移电子数为2
D.标准状况下,2.24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
14.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应:①N2O+Fe+→FeO++N2、②FeO++CO→Fe++CO2,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反应△H<0
B.反应①过程中,N2O中的化学键发生了断裂
C.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5.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提纯时加试剂Na2CO3必须在BaCl2之前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制得无水MgCl2是物理变化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mol Br-一定需消耗2.24L Cl2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浊问题
16.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17.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的简单离子与含有相同的电子数,b原子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 >
c
B.原子半径:b>a>c>d
C. 工业上可以电解熔融的a的氧化物来制得a的单质
D.中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6H25O5 B.C14H16O4 C.C14H18O5 D.C16H25O5
19.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A的同分异构体中带苯环的化合物(烯醇结构除外)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0.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以下表格的“图像”中,若纵坐标代表不同物理量,其他条件一定, 甲和乙代表某一条件的改变,针对该反应的相关 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选项
纵坐标
甲
乙
图像
A
的体积分数
未使用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
B
NO(g)的物质的量
400℃
500℃
C
平衡常数
D
NO的转化率
CO(g)与N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O(g)与NO (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第Ⅱ卷 填空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在CO2中通入H2,二者可发生以下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Ⅰ CO2(g)+3H2(g) CH3OH(g)+H2O(g) =-53.7 kJ·mol-1
反应Ⅱ CO2(g)+H2(g) CO(g)+H2O(g) =+41.2 kJ·mol-1
⑴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Ⅱ,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
A. 体系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 生成n mol CO的同时消耗
C.混合气的密度不再改变
D. 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3)某实验室控制一定的CO2和H2初始投料比,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的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其中“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反应序号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①
543
Cu/ZnO纳米棒
12.3
42.3
②
543
Cu/ZnO纳米片
10.9
72.7
③
553
Cu/ZnO纳米棒
15.3
39.1
④
553
Cu/ZnO纳米片
12.0
71.6
1)对比表中①和③可发现:同样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升高, 而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请解释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对比表中①、②可发现,在同样温度下,采用Cu/ZnO纳米片使CO2转化率降低, 而甲醇的选择性却提高,请解释甲醇的选择性提高的可能原因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 ___。
a.使用Cu/ZnO纳米棒做催化剂 b.使用Cu/ZnO纳米片做催化剂
c.降低反应温度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4)反应混合气体经过降温加压可分离出甲醇,剩余气体可再次充入反应器继续反应,经过多次循环往复后混合气体中CO的含量已经很高,可以在另外容器中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使CO和H2反应合成CH3OH(g),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某芳香烃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已知:。
请写出A与稀、冷的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23.A、B、C、D、E五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B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气体密度是氢气的14倍。
根据图示
(1)试写出A、C、E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__________; A→B:__________。
24.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中注入10mL ,同温同压下乙中注入50mL ,将乙中气体推入甲中,将该装置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②反应结束后,甲管活塞向内移动;③甲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
(3)反应后,用于吸收甲中剩余气体的试剂最好为( )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D.饱和食盐水
(4)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2.答案:D3.答案:B4.答案:B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B
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C18.答案:C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1) (2) AC
(3)1)反应Ⅰ为生成甲醇的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因此甲醇的产率减小,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2)因为在该时间段内,使用Cu/ZnO纳米片催化剂使反应Ⅰ比反应Ⅱ速率更快,因此测得该时间段内得到的甲醇较多,甲醇选择性提高
3)cd
(4)CO(g)+2H2(g)CH3OH(g) =-94.9 kJ·mol-1
22.答案:(1);(2);加成反应;(3) ;(4)
23.答案:(1)A 、 C、 E、
(2) ;
24.答案:(1)②③
(2)取代反应
(3)B
(4)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