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00 KB
  • 2021-07-03 发布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宣威民中2022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16小题,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性质的角度分类,SO2和NO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 从在水中是否发生电离的角度,SO2和NO2都属于电解质 C. 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类,SO2和NO2都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D. 从对大气及环境影响和颜色的角度,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都是有色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属于酸性氧化物,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 B.SO2和NO2均属于非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得到的酸发生电离产生可自由移动的离子,SO2和NO2自身在水中并不会电离,熔融状态也不会电离,B项错误;‎ C.SO2中的S元素属于中间价态,NO2中的N元素也属于中间价态,所以都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C项正确;‎ D.SO2是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D项错误; ‎ 答案选C。‎ ‎2.选择合理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 NH3 B. H‎2 ‎C. SO2 D. N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的导管应为短进长出,故A错误;‎ B. 因H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的导管应为短进长出,另外多余的氢气一般用点燃或者收集的方法处理,故B错误;‎ C. Na2SO3固体与70%的浓H2SO4反应生成SO2,经干燥后,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多余的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故C正确;‎ D.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 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生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1价)化合价有升降,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2Al2O34Al+3O2↑中铝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有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N2(g)+3H2(g)2NH3(g)中,N元素、氢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实验室用NH4Cl 和Ca(OH)2制备NH3,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都正确的是( )‎ A. 分液时取出下层液体 B. 存放浓硝酸 C. 收集NO气体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液时,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故A错误; B.浓硝酸可氧化橡胶,不能使用橡胶塞,应使用玻璃塞,故B错误; C.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漏斗下端液面与烧瓶中液面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高度不变,则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有关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O2可由N2与O2放电反应直接制备 B. NO2有毒,但因其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C. 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D. NO2为红棕色气体,因此将NO2通入水中,溶液显红棕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和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反应生成NO,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直接生成,A错误;‎ B.NO2是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酸雨、引起光化学烟雾,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B错误;‎ C.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说明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C正确;‎ D.NO2通入水中,生成NO和HNO3,溶液无色,D错误; ‎ 答案选C。‎ ‎【点睛】二氧化氮不但能形成酸雨,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还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人们称它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都有很大的危害。‎ ‎6.针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与用 KClO3 制取O2 的装置相同 B. 可以用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干燥制得的氨气 C. 可用单孔橡皮塞代替棉花 D. 所用的铵盐不能是 NH4NO3,所用的碱可以是 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要使用加热固体反应物的装置,实验室制取氨气也是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二者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相同,故A正确;‎ 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用碱石灰干燥,但无水氯化钙可与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故B错误;‎ C.用单孔橡皮塞代替棉花,导致试管内密封,无法收集氨气,故C错误;‎ D.NH4NO3属于硝酸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氮氧化物,使制取的气体不纯,NaOH是强碱,可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实验装置,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无水氯化钙不能用于干燥氨气,它几乎能干燥除氨气外大多数气体。‎ ‎7.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 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 与金属铁反应,都有氢气生成 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难挥发性、酸性大等性质,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易挥发性、酸性等性质,据此解答。‎ ‎【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反应,但是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浓硫酸液的质量增重,浓硝酸溶液质量减轻,故B错误;‎ C.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都能使铁发生钝化,高温下可与铁反应,生成其气体分别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随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浓度降低,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C错误;‎ D.因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溶质减少,浓度减小,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度减小,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比较它们的性质差异,从理性质上比较,浓硝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注意浓硝酸或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 ‎8.为了验证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气体产物,某同学选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 B. C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SO2生成 C. D装置中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 F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生成SO2、CO2和水。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会变蓝;再通过品红,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溴水,二氧化硫可以和溴水反应以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 A.B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正确;‎ B.C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SO2生成,正确;‎ C.D装置中溴水和SO2反应:Br2+2H2O+SO2=H2SO4+2HBr,溴水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错误; ‎ D.F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正确;‎ 故选C。‎ ‎【点睛】SO2使溴水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SO2和溴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r2+2H2O+SO2=H2SO4+2HBr,同理,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体现了SO2的还原性,SO2把KMnO4还原为Mn2+,从而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SO2的漂白性体现在能使品红褪色,或使鲜花、湿润的红布条等有机物褪色。‎ ‎9.二氧化硫的下列化学性质中,体现二氧化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A. SO2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转化为SO3‎ B. 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褪色 C. 溶于水形成不稳定的亚硫酸 D. 与碱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 SO2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转化为SO3,S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因此二氧化硫作还原剂,A项正确;‎ B. 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项错误;‎ C. 溶于水形成不稳定的亚硫酸,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 D. 与碱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A。‎ ‎10.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所用下列装置、药品等正确的是 A. 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 ②是氨气发生装置 C. ③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D. ④是氨气吸收装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A. ①氨气发生装置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应使用NH4Cl和Ca(OH)2,A项错误;‎ B. ②是氨气发生装置采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生石灰遇浓氨水,首先会生成Ca(OH)2抑制氨水的电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降低氨气的溶解度,B项正确;‎ C. ③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氨气比空气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故采用向下排气法,导气管应伸入试管底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与空气对流,用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验满,C项错误;‎ D. ④是氨气吸收装置,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吸收氨气需要有防倒吸装置,倒置的漏斗完全伸入水中,相当于导气管,没有防倒吸作用,D项错误;‎ 答案选B。‎ ‎1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氨是纯净物 B. 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是加热NH4Cl C. 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D. 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氨即液态的氨,只含有氨分子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A项正确;‎ B.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采用NH4Cl与Ca(OH)2共热的方法;直接加热NH4Cl无法获得氨气,B项错误;‎ C.氨易液化,液氨变为气体会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C项正确;‎ D.由于氨极易溶于水,会使喷泉实验中的圆底烧瓶内的气压迅速减小,产生喷泉现象,D项正确;‎ 答案选B ‎12.NO2溶于水时,与水反应,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2∶1 B. 1∶‎2 ‎C. 3∶1 D. 1∶3‎ ‎【答案】B ‎【解析】‎ ‎【详解】NO2与水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NO2中的+4价升至HNO3中的+5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NO2中的+4价降至NO中的+2价,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选B。‎ ‎13.在实验室完成下列实验时,不需要考虑尾气处理的是(  )‎ A.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D. 2KClO32KCl+3O2↑‎ ‎【答案】D ‎【解析】‎ ‎【详解】NO2、SO2、NO均为有毒气体,应有尾气处理装置,而氧气无需处理,故D正确;‎ 故选D。‎ ‎14.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 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故A正确;‎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 C、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C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并且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会使试管中液滴飞溅,发生危险,故D错误。‎ 答案选D。‎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硫单质是一种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 B.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存在 C. 硫跟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D. 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常压下硫单质是一种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故A正确;‎ B.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游离态的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硫还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故B正确;‎ C.硫的氧化性比较弱,所以跟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故C正确;‎ D.硫和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即使氧气过量,也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硫和氧气反应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和此反应相似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有:铁和氯气反应,即使铁过量,也只能生成氯化铁;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放电时反应,即使氧气过量,生成物也只能是NO。‎ ‎16.将一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最后试管中恰好充满水,则通入的与原NO气体的体积比为 A. 4:3 B. 3:‎4 ‎C. 4:1 D. 1:4‎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方程式4NO + 3O2 + 2H2O = 4HNO3,最后试管中恰好充满水,则通入的O2与原NO气体的体积比为3:4,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B。‎ ‎【点睛】4NO + 3O2 + 2H2O = 4HNO3,4NO2 + O2 + 2H2O = 4HNO3,根据反应方程式来分析气体的体积比。‎ ‎17.下列关于NO和N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 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 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 NO2可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故B错误;‎ C.一个NO和CO分子中均只含一个O原子,所以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故C正确;‎ D.N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根据下列装置完成系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与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一样需要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B. BaCl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BaSO3‎ C. H2S溶液中会出现黄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D. 为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A试管中的试剂可以是KMnO4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浓硝酸氧化性更强,常温下就能和铜反应,而浓硫酸需加热,故A错误;‎ B. 因为SO2的水溶液即亚硫酸的酸性较盐酸弱,不发生反应,故B错误;‎ C.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气体与H2S溶液常温下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体现了SO2的氧化性,故C错误;‎ D.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当A中KMnO4溶液没有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经完全除尽,避免了二氧化硫和可溶性硅酸盐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可溶性硅酸盐反应析出硅酸白色沉淀,说明碳酸能制取硅酸,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19.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Cl2、NO、NO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充满NO2的试管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A试管中应充满NH3,NH3极易溶于水,更易溶于盐酸,所以溶液会充满整只试管;‎ B.B试管中应充满NO2,NO2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3体积NO2反应后生成1体积NO,所以反应结束后进入试管中的液体体积应占试管容积的;‎ C.C试管中应充满Cl2,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溶液基本上不能进入试管;‎ D.D试管中应充满NO,NO不溶于水,所以水不会进入试管;‎ 故选B。‎ ‎20.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 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A正确;‎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B正确;‎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二者发生钝化,但钝化是化学变化,C错误;‎ D.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D正确;‎ 答案选C。‎ ‎21.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 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 B. 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红色消失 C. SO2通入加有NaOH的酚酞溶液后,红色消失 D. 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性KMnO4具有氧化性,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紫色消失,说明SO2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 B.品红通入SO2后,红色消失,是因为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项正确;‎ C.SO2通入加有NaOH的酚酞溶液后,红色消失,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SO2少量),SO2+NaOH=NaHSO3(SO2过量),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 D.Br2具有氧化性,通入SO2,橙色消失,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2.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 ‎(1)写出A、B、C、E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________。‎ ‎【答案】 (1). Na (2). NaOH (3). NH4Cl (4). H2 (5). H2+Cl22HCl (6). NH4Cl + NaOHNaCl +H2O +NH3 ↑ (7). 盐酸小液滴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金属,该金属能和水反应生成溶液B和气体E,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B是碱,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所以B是NaOH,根据元素守恒知A是Na,E是H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则F是HCl,氢氧化钠溶液和C反应生成D,D、F相遇会产生白烟,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则D是NH3,C是NH4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是Na,B是NaOH,C是NH4Cl,E是H2;‎ ‎(2) E→F为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 B→D为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H4Cl + NaOHNaCl +H2O +NH3 ↑;‎ ‎(3) F是HCl,HCl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所以氯化氢在空气中遇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 ‎23.某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通入足量SO2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3)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的试剂有________(填字母)。‎ a.浓H2SO4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Cl溶液 ‎【答案】 (1).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2). 2Fe3++SO2+2H2O===SO42-+4H++2Fe2+ (3). 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人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4). 不合理 (5). 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实验 (6). 防止溶液倒吸 (7). bc ‎【解析】‎ ‎【分析】‎ 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中的浓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过装置B为安全瓶,通过装置C中的氯化铁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氯化铁被还原为氯化亚铁,最后过量的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判断。‎ ‎【详解】(1)通入足量SO2时C中发生二氧化硫与氯化铁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2)①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亚铁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SO2+2H2O=SO42-+4H++2Fe2+;‎ ‎②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铁离子,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则检验有Fe2+生成的实验方法为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③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硫酸,干扰试验,所以做法不合理;‎ ‎(3)因尾气易溶于NaOH溶液,则倒置漏斗的作用为防止NaOH溶液倒吸;‎ ‎(4)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或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而与浓硫酸、NaCl不反应,答案为b、c。‎ ‎【点睛】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装置综合,为高频考点,把握装置中发生的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24.在Cu+HNO3 ———— Cu(NO3)2+NO↑+4H2O反应中, ‎ ‎(1) ______ 元素被氧化, ______ 是氧化剂; ‎ ‎(2) ______ 是氧化产物, ______ 发生氧化反应; ‎ ‎(3)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 ‎(4)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8HNO3=3Cu(NO3)2+2NO↑+4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有8mol HNO3被还原时,反应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6)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铜 (2). HNO3 (3). Cu(NO3)2 (4). Cu (5). 1:4 (6). (7). 24NA (8). 3Cu+8H++2NO3-=3Cu2++2NO↑+4H2O ‎【解析】‎ ‎【分析】‎ 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部分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其得失电子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铜是还原剂、部分硝酸是氧化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该反应中Cu元素失电子被氧化,HNO3中部分N元素被还原,故HNO3是氧化剂;‎ 答案为:铜;HNO3; ‎ ‎(2)该反应中铜是还原剂,则氧化产物是Cu(NO3)2,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铜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为:Cu(NO3)2;Cu;‎ ‎(3)配平后的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被还原的硝酸是生成NO的硝酸,则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2:8=1:4;‎ 答案为:1:4;‎ ‎(4)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部分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其得失电子最小公倍数是6,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答案为:;‎ ‎(5)作氧化剂的HNO3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故有8mol HNO3被还原时,转移电子数为:8mol×3×NA mol-1=24NA;‎ 答案为:24NA;‎ ‎(6)硝酸为一元强酸,硝酸铜为可溶性盐,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拆分,故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5.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品红溶液________,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 ‎(2)已知反应:SO2+Cl2+2H2O ═ 2HCl+H2SO4,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 ‎(3)木炭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若生成0.5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4)工业上可以通过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下列关于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 B.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C.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汽车尾气常含有NO、NO2、CO等,会污染空气。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褪色 (2). 变红 (3). H2SO4 (4). 2 (5). AD (6).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 (7). 2CO+2NON2+2CO2‎ ‎【解析】‎ ‎【分析】‎ ‎(1)SO2具有漂白性,但漂白是有选择的、暂时性的,加热后无色产物会分解,重新生成品红。‎ ‎(2)反应SO2+Cl2+2H2O ═ 2HCl+H2SO4中,氧化产物是含有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 ‎(3)在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中,有如下关系:CO2——4e-,由此可计算出生成0.5 mol 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4) A.氨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以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 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氨水呈碱性,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时,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也可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6) 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则气体应为N2和CO2。‎ ‎【详解】(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无色物质分解,重新生成品红,所以溶液颜色变红。答案为:褪色;变红;‎ ‎(2)已知反应:SO2+Cl2+2H2O ═ 2HCl+H2SO4,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含有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所以应为H2SO4。答案为:H2SO4;‎ ‎(3)在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中,有如下关系:CO2——4e-,生成0.5 mol 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4=2mol。答案为:2;‎ ‎(4)A.氨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以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A正确;‎ 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 C.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错误;‎ D.氨水呈碱性,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故选AD。答案为:AD;‎ ‎(5)‎ 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 ‎(6) 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则气体应为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答案为:2CO+2NON2+2CO2。‎ ‎【点睛】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有条件的、暂时性的,它能使品红溶液和有色布条褪色,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往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为红色,继续通入二氧化硫至过量,溶液仍为红色。‎ ‎26.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该图利用“______和核心元素的_____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建立。‎ ‎(2)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在横线上把图虚框内连接装置图不全的部分画出。_____‎ ‎ ‎ ‎(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所示:‎ ‎ ‎ 写出NH3→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将X转化为HNO3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6)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O2 B.Na C.NH4Cl D.NO2‎ ‎【答案】 (1). 物质类别 (2). 化合价 (3).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4). (5). 4NH3+5O24NO+6H2O (6). N2O5 (7). 非氧化还原 (8). AD ‎【解析】‎ ‎【分析】‎ ‎(1)观察图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 ‎(2)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共热制取氨气;‎ ‎(3)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据此判断导气管的长短;‎ ‎(4)由流程知,NH3→NO是氨气被氧气催化氧化,据此写化学方程式;‎ ‎(5)从图1找到X的位置,分析X的化合价及物质类型,即可求X化学式;从而书写X转化为HNO3的反应方程式、判断其反应类型;‎ ‎(6)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具有氧化性的试剂可行;‎ ‎【详解】(1)由图知横、纵坐标的意义:物质类别、化合价;‎ 答案为:物质类别;化合价;‎ ‎(2)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与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答案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3)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为短管进气长管出气,;‎ 答案为:;‎ ‎(4)氨气的催化氧化,即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答案为:4NH3+5O24NO+6H2O;‎ ‎(5)图1分析可知X化合价与硝酸相同为+5价,物质类型为氧化物,X化学式为:N2O5‎ ‎,从物质性质上看,X属于酸性氧化物:N2O5+2H2O=2HNO3,转化为HNO3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为:N2O5;非氧化还原;‎ ‎(6)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具有氧化性的试剂可行;‎ A.O2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 B.Na只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NH4Cl与氨气不反应,故C错误;‎ D.NO2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答案为:AD。‎ ‎27.Ⅰ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 下图所示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足量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B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其可被还原为__________(填标号)。‎ A.Na2S B.S C.H2SO3 D.Na2SO4 E.H2SO4‎ ‎(4)将A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5)D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D显示酸性和______________。‎ Ⅱ.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1)硫酸具有A-D所示的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那些性质?‎ 请将选项字母填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 ‎ A强酸性 B 吸水性 C 脱水性 D 强氧化性 ‎ ‎①浓硫酸使木条变黑__________‎ ‎②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__________ ‎ ‎(2)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答案】 (1). SO2 (2). 溶液变红色 (3). 2SO2+O2 2SO3 (4). AB (5). 1:2 (6).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7). 强氧化性或氧化性 (8). C (9). AD (10). ②④⑥ (11). 100mL容量瓶、 玻璃棒 ‎【解析】‎ ‎【分析】‎ I.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分类可知:A是H2S,B是SO2,C是Na2SO3,D是H2SO4;‎ ‎(1)然后结合物质微粒的构成,判断其属性;‎ ‎(2)SO2溶于水,发生反应产生亚硫酸H2SO3;硫元素化合价可从+‎4升到+6,故具有还原性;‎ ‎(3) C是Na2SO3,作氧化剂时会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 ‎(4)A是H2S,H2S与SO2反应,根据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分析;‎ ‎(5)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金属氧化为相应的盐,它本身被还原为SO2,根据其中S元素化合价分析其作用。‎ Ⅱ.(1)按具体的变化分析浓硫酸的性质;‎ ‎(2)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详解】I..(1) H2S的水溶液俗称氢硫酸,是二元弱酸;SO2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H2SO3,电离出阴阳离子可以导电,但SO2本身不能电离产生离子,属于非电解质;C是Na2SO3,是盐,属于电解质;D是H2SO4是酸,属于电解质,故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SO2;‎ 答案为:SO2;‎ ‎(2)B是SO2,易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亚硫酸H2SO3,H2SO3‎ 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答案为:溶液变红色;‎ 硫元素化合价可从+‎4升到+6,故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例如2SO2+O2 2SO3;‎ 答案为:2SO2+O2 2SO3;‎ ‎(3)C是Na2SO3,S元素化合价为+4价,由于+4价处于S元素的最低-2价和最高+6价之间,所以它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当它作氧化剂时,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A.Na2S中S为-2价,有可能被还原产生,A正确; ‎ B.S化合价为0价,有可能被还原产生,B正确;‎ C.H2SO3中S价态没有变化,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 D.Na2SO4中S价态为+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Na2SO3作还原剂,不符合题意,D错误; ‎ E.H2SO4中S价态为+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Na2SO3作还原剂,不符合题意,E错误; ‎ 答案为:AB;‎ ‎(4) X为H2S,将X为H2S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在反应中H2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S单质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S作还原剂;SO2中+4价变化为S单质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SO2作氧化剂,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为:1:2 ; ‎ ‎(5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遇Cu发生反应:2H2SO4(浓)+CuCuSO4+2H2O+SO2↑,S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H2SO4中的+6价变为反应后SO2中+4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H2SO4作氧化剂;还有一部分硫酸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硫酸起酸的作用,与金属阳离子结合形成盐,所以在该反应中硫酸的作用是显示酸性和氧化性;‎ 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2H2O+SO2↑;强氧化性或氧化性; ‎ II.(1)按具体变化分析①浓硫酸使木条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②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二氧化硫,硫酸部分被还原,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 答案为:C;AD;‎ ‎(2)用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 的稀硫酸,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用量筒量取后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水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定到终点,需要的仪器为:①胶头滴管、③烧杯、⑤量筒、玻璃棒, 100mL容量瓶,不需要的⑥托盘天平、④药匙、②烧瓶,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 答案为:②④⑥;玻璃棒、100mL容量瓶。‎ ‎【点睛】最后一格——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容易出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准确控制溶液的最终体积,可用容量瓶来实现,本实验需要配制100mL溶液,则需选择100mL的容量瓶,同学往往只记得容量瓶,而忽视其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