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50 KB
  • 2021-07-03 发布

贵州省仁怀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仁怀市第四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1.0分)‎ ‎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 ‎【详解】A. 蒸馏是在密闭容器中给溶液加热,收集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馏分的操作,不合题意;‎ B. 升华是固体受热后,不经过液态而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符合题意;‎ C. 干馏是以煤或木材为原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不合题意;‎ D.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萃取剂与原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入萃取剂的过程,不合题意。‎ 答案选B。‎ ‎2.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 B. 过滤 C. 蒸馏 D. 分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需要的仪器为蒸发皿,不能选烧杯, A错误;‎ B.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B错误;‎ 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却水应下口进水,C错误;‎ D.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分层的液体混合物,图中分液操作装置合理,D正确;‎ 故选D。‎ ‎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⑤③②①⑤④ B. ⑤③①②⑤④ C. ⑤②③①⑤④ D. ⑤②①③⑤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粗盐提纯的步骤:只要碳酸钠、氢氧化钠加入的顺序在氯化钡之后的,都可以。盐酸最后一步加入,加盐酸之前的一步骤是过滤,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粗盐提纯的相关知识点。‎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碳含有的原子数等于1.5NA B.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所含分子数NA C. 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含原子数为NA D. 常温常压下,48gO2与O3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原子数小于1.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故B错误;‎ 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为三原子分子,故18g水所含原子数为3NA,故C错误;‎ 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48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3mol,故含氧原子数为3NA,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等。难度不大,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解答的关键。易错点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生成的是Fe(OH)3沉淀,不能制备Fe(OH)3胶体;‎ B.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时,由于发生生水解且水解产物易挥发或易分解,故不能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B不能达到;‎ C. 加入稀硝酸溶液, Cu粉及其中混有的CuO全部溶解,不能达到;‎ D.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以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D能达到。‎ 故选D。‎ ‎6.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03+H2C204+H2S04=2Cl02↑+K2S04+2C02↑+2H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 B. KClO3在反应中被还原 C. H2C204的还原性强于Cl02‎ D. CO2是H2C2O4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所以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A错误;‎ B、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氯酸钾得到电子被还原,B正确;‎ C、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H2C204的还原性强于Cl02,C正确;‎ D、碳元素化合价升高,H2C2O4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CO2是H2C2O4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反应中相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分析思路,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B. 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C.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D. 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NaCl可以导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酸钡虽然不溶于水,但是熔融的硫酸钡能够导电,硫酸钡是电解质,A不正确;‎ B.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虽然导电,但不是电解质,B不正确;‎ C.同样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氯化氢是电解质,C不正确;‎ D.固态Na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熔融状态的NaCl离子键被破坏,电离出阴阳离子,可以导电,D正确;‎ 答案选D。‎ ‎8.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 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 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D. 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碳酸钙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导电性与其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无关,故B错误;‎ C.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在溶液中导电性较弱,但是硫酸钡所以强电解质,故C错误;‎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证明氟化氢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氟化氢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 B. 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NH4+、Na+、Cl-、OH-‎ C. 在强碱性溶液中:Na+、K+、SO42-、HCO3-‎ D. 在强酸性溶液中:K+、Fe2+、Cl-、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2+为有色离子,且Fe2+、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H4+、OH-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H+,K+、Fe2+、Cl-、SO4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滴加在铜片上:Cu +2H+=Cu2++H2↑‎ B. 氧化铁粉末溶于稀盐酸:Fe2O3+ 6H+=2Fe3+ + 3H2O C 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H++ OH-=H2O D.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的后边,不能把酸中的H置换出来,错误;‎ B.氧化铁粉末溶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正确;‎ C.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SO42-+ Ba2++2OH-= BaSO4↓+2H2O,错误;‎ 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HCO3-+2H+=CO2↑+H2O,错误。‎ 答案选B。‎ ‎11.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 A. 1:1 B. 2:1 C. 1:2 D. 3:2‎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剂和氧化剂都是S,反应中S→K2S,S化合价降低,则S被还原,S为氧化剂,S→K2SO3,S化合价升高,则S被氧化,S为还原剂,由生成物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1:2,‎ 故选C。‎ ‎【点睛】该反应中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属于歧化反应,根据生成物中原子数目比计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2.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A、萃取分液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___,‎ ‎(2)精制Fe(OH)3胶体含有NaCl溶液___,‎ ‎(3)分离相溶的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110.6℃)的混合物___,‎ ‎(4)从碘水里提取碘____。‎ ‎【答案】 (1). F (2). G (3). E (4). A ‎【解析】‎ ‎【详解】(1)泥沙不溶于水,分离不溶物和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F;‎ ‎(2)氢氧化铁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G;‎ ‎(3)四氯化碳和甲苯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分离,故答案为:E;‎ ‎(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方法分离,然后分液,故答案为:A。‎ ‎13.(1)下列物质:①Na ②盐酸 ③熔融Na2O ④CCl4 ⑤CO2 ⑥NaHCO3 ⑦NaCl溶液 ⑧H2S ⑨纯醋酸 ⑩氨水(填序号)‎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能导电的是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____,‎ H2SO4_____,‎ NaHCO3___。‎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__,原因:___,随后___,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 ‎【答案】 (1). ③⑥⑧⑨ (2). ④⑤ (3). ①②③⑦⑩ (4). NaHSO4=Na++H++SO42- (5). H2SO4=2H++SO42- (6). NaHCO3=Na++HCO3- (7). 红褐色沉淀 (8). 电解质盐酸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9). 红褐色沉淀溶解 (10). Fe(OH)3+3H+=Fe3++3H2O ‎【解析】‎ ‎【详解】(1)①Na是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盐酸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熔融Na2O能导电,是电解质;‎ ‎④CCl4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⑤CO2不能导电,且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⑥NaHCO3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固体不导电;‎ ‎⑦NaCl溶液能导电,但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⑧H2S溶于水可导电,是电解质;‎ ‎⑨纯醋酸溶于水可导电,电解质,液态不导电;‎ ‎⑩氨水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⑥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能导电的是①②③⑦⑩,故答案为:③⑥⑧⑨;④⑤;①②③⑦⑩;‎ ‎(2)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H2SO4是二元强酸,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碳酸氢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H2SO4=2H++SO42-;NaHCO3=Na++HCO3-;‎ ‎(3)电解质盐酸电离出的Cl-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继续加入硫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红褐色沉淀溶解,生成氯化铁和水,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故答案:红褐色沉淀;电解质盐酸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红褐色沉淀溶解;Fe(OH)3+3H+=Fe3++3H2O。‎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以及跟导电的关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胶体的性质,根据其概念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为易错点。‎ ‎14.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写出离子方程式)___;‎ ‎(2)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写出离子方程式)__;‎ ‎(3)氧化铜和稀盐酸(写出离子方程式)__;‎ ‎(4)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CO32-+2H+=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 ‎【答案】 (1). Fe+2H+=Fe2++H2↑ (2). Ba2++2OH-+2H++SO42-=BaSO4↓+2H2O (3). CuO+2H+=Cu2++H2O (4).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 Na2CO3+2HCl=CO2↑+H2O+2NaCl ‎【解析】‎ ‎【详解】(1)铁为变价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H2SO4=FeSO4+H2↑,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 ‎(2)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 ‎(4)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要注意实验过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溶液出现浑浊;当反应体系呈现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CO32-+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如:Na2CO3+2HCl=CO2↑+H2O+2NaCl。‎ ‎15.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以下方程式 ‎__K2Cr2O7+__HC1=__KC1+__CrCl3+__H2O+__Cl2↑‎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__,还原产物是__,每生成lmol这种还原产物,将有__mol电子发生转移。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已知反应:2H2S+H2SO3=2H2O+3S↓,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g,则同时会生成水的质量为___g。‎ ‎【答案】 (1). 1 (2). 14 (3). 2 (4). 2 (5). 7 (6). 3 (7). HCl (8). CrCl3 (9). 3 (10). 1:6 (11). 1.8‎ ‎【解析】‎ ‎【分析】‎ ‎(1)分析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原子个数守恒配平方程式;‎ ‎(2)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依据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可知生成3mol氯气转移6mol电子,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6mol;‎ ‎(3)反应中H2S中S氧化化合价升高,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产物为2mol,还原产物为1mol,此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据方程式计算。‎ ‎【详解】(1)K2Cr2O7+HCl(浓)=KCl+CrCl3+Cl2↑+H2O,K2Cr2O7中+6价Cr化合价降为CrCl3中+3价,反应1molK2Cr2O7,得到6mol电子,HCl中-1价的Cl化合价升高为Cl2中的0价,生成1molCl2失去2mol电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CrCl3系数为2,Cl2系数为3,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故方程式K2Cr2O7+14HC1=2KC1+2CrCl3+7H2O+3Cl2↑,故答案为:1;14;2;2;7;3;‎ ‎(2)反应中K2Cr2O7中+6价Cr化合价降为CrCl3中+3价,所以K2Cr2O7为氧化剂,CrCl3为还原产物;HCl中-1价的Cl化合价升高为Cl2中的0价,所以HCl为还原剂,Cl2‎ 为氧化产物;依据 ‎~6mole-‎ ‎2 6‎ ‎1 3‎ 故电子转移3mol,从反应中得14HCl中有6HCl价态发生变化,还有8个未发生变化,故作还原剂的为6mol,氧化剂K2Cr2O7为1mol,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答案为:HCl;CrCl3;3;1:6;‎ ‎(3)反应2H2S+SO2=2H2O+3S↓中,生成3molS,氧化产物为2mol,还原产物为1mol,此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同时会生成水2mol,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g,同时会生成水0.1mol,质量是1.8g,故答案为:1.8。‎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