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9.00 KB
- 2021-07-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
B.0.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 mol 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
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
D.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答案:B
2.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C.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沉淀
D.1 mol·L-1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
答案:C
解析:A项必须水浴加热,B项中苯与液溴在Fe催化下才能制得溴苯,D项中NaOH应过量。
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答案:A
解析:聚氯乙烯分子内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选项错误。乙醇可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乙醛,继续氧化成乙酸。
4.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75%的B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硫酸作脱水剂
答案:D
解析:B为乙醇,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制备乙酸乙酯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5.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
答案:A
解析:A.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B、戊醇中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C、戊烯的同分异构体有共有9种。D、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6种。可见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戊烷。选项为A。
6.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可能是( )
A.CH3CH2OH(气) B.CO和H2
C.CO D.H2
答案:A
解析:本题容易错误选B、D两项,注意在冰水降温的情况下“c处得到液体”,所以为
A项,该处液体是乙醛。
7.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与溴单质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与5 mol NaOH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故A项错;1分子迷迭香酸中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则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7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1分子迷迭香酸中含有4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酯基,则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6 mol NaOH发生反应,D项错。
8.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枝酸含羟基、羧基和碳碳双键等三种官能团,错误;B.分枝酸含有羧基和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C.1 mol分枝酸最多能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特别需要注意分子中没有环结构,错误;D.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原理不同,错误。
9.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可由咖啡酸合成,其合成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PAE
A.1 mol 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B.可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结束后是否残留苯乙醇
C.与苯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酚类物质共有9种
D.咖啡酸可发生聚合反应,并且其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答案:B
10.如图是某种含有C、H、O元素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酯类 B.该物质含有双键,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式为C3H8O2 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
答案:B
解析:根据C、H、O的成键规律可知,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4H8O2,A正确、D错误;该有机物酸性水解生成丙酸,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
11.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 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 mol H2O
B.1 mol 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 mol X
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
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
答案:B
解析:X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1 mol X发生消去反应最多能生成3 mol H2O,A项正确;—NH2、—NH—与—COOH发生脱水反应,1 mol Y最多消耗3 mol X,B项错误;1 mol X最多能与3 mol HBr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C项正确;Y与癸烷都是链状结构,呈锯齿状,Y的极性较强,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5分。
1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HO—CH2—CH===CH—CH===CH—CH2—COOH
(1)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常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有机物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与金属Na反应放出O2
B.与Cl2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可与2 mol NaOH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1 mol该有机物完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时,需要Br2________mol。
(5)请选择适当试剂,检验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并写出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观察该有机物,可知该有机物含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该有机物具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时,需要2 mol Br2;验证“—COOH”,常采用紫色石蕊试液或NaHCO3溶液、Na2CO3溶液;验证“—OH”需要先排除碳碳双键的干扰。
答案:(1)羟基、碳碳双键、羧基
(2)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或NaHCO3液、Na2CO3溶液 有气体生成)
(3)D (4)2 (5)取少量该有机物加入适量溴水,使碳碳双键完全反应,再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则说明含有醇羟基(4分)
13.(16分)铃兰醛具有甜润的香味,常用作肥料、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香料。合成铃兰醛的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ⅰ.R1—CHO+R2—CH2—CHO
请回答:
(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能发生银镜反应,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G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G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G能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1 mol G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6)由H生成铃兰醛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7)F向G转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分子式为C17H22O的副产物K产生。K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合成路线,联系D氧化后产物的结构,可判断为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苯发生对位取代,得到D:;酸性KMnO4溶液中,的—C(CH3)3与苯环相连的C上无H,不能被氧化,而—CH3被氧化成—COOH,得到。中羧基与CH3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H3OH+H2O,得到E:;E还原得到的F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判断其中有—CHO,故F为;根据已知ⅰ,与丙醛反应得到G:,G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分子中有碳碳双键与醛基,能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 mol G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1 mol醛基,二者各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苯环加成消耗3 mol H2,故1 mol G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根据铃兰醛的结构简式,可推断G加氢还原后得到H的结构简式为,H催化氧化得到铃兰醛:
+O2+2H2O。根据K的分子式C17H22O判断,1 mol K由1 mol F、2 mol丙醛根据已知ⅰ反应产生,K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加成反应 (2分) (2)(2分)
(3分)
(各2分)
(3分)
(2分)
14.(15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 (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解析:(1)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2)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除去作催化剂的硫酸和过量的乙酸,接下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进一步除去残留的少量乙酸,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洗涤、分液后有机层密度小,在上面,密度大的水层在下面,需将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然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项正确。(4)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酸,能提高醇的转化率,从而提高乙酸异戊酯的产率。(5)加入少量无水MgSO4能除去有机层中的少量水,起到干燥作用。(6)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需和蒸馏烧瓶支管口在同一高度,而c中不应该用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反应装置,即在反应时考虑到反应物的蒸发流失而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故b正确。(7)根据题中化学方程式及所给各物质的量,可知实验中异戊醇完全反应,理论上应生成乙酸异戊酯6.5 g,实验中实际生成乙酸异戊酯3.9 g,故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3.9/6.5×100%=60%。(8)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则收集得到的是乙酸异戊酯和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的混合物,导致所测出的实验产率偏高。
答案:(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 洗掉碳酸氢钠
(3)d (4)提高醇的转化率 (5)除去产品中少量的水 (6)b (7)c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