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 MB
  • 2021-07-05 发布

2018江西省教学教材研究室高中化学教研员——李小红新课程标准研习(共59张PPT)

  • 5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标研习 一、 新时代 的核心素养 二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三 、 对高考考查 化学核心素养 的 浅析 一、新时代的核心 素养 “ 核心素养 ” 指 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 价值观” 化学 学科 核心素养 素养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 素养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素养 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 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 素养 4 科 学 探究 与创新意识 认识 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 素养 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它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反映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的水平,其要素包括刚刚提到的这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独特性,凸显了化学是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的特征。 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 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是化学课程的主体。化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这些主题、模块和系列都依托化学基础知识将其科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对官能团的认识中,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能力是学生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保障 化学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根据《 2017 年考试大纲》对化学学习能力“三点七条”的要求,可以将化学学科能力概括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5 个要素的基础,推理论证能力的高低决定“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水平,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层次决定“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提升其学习能力,促进其化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学科思想方法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质 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认识化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与学科价值的基本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思想方法极为丰富,主要包括:物质运动思想,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分类思想,即树状分类、交叉分类;物质守恒思想,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能量守恒;动态平衡思想,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唯物辩证思想,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一般与特殊;绿色化学思想,即绿色发展、环境友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质就落实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使用“宏观——微观——符号”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 认同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可认知性,是探索物质世界的前提;基于证据的判断、推理和探究能力,是学习、研究化学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宏观现象入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表征,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认知方式;掌握物质化学变化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运用逻辑思维对物质及其变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是认识、创造新物质的基础和途径;在研究、利用、创造新物质的过程中,能自觉遵循科学伦理,具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有交流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 。 二、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 教师知识的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快。 一些不恰当的名词术语 关于“原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里,所有原子都以共价键相互结合, 整块晶体是一个三维的共价网状结构,是一个 巨分子,又称共价晶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的名称是中国大陆特有的。 英文为 covalent crystal( 共价晶体 )。 中国台湾称为“网格晶体”。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生之间要在敬畏规矩、遵守规则的前提下 的平等对话、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形成共生 互学的伙伴关系。 变“斗争对立”为“ 同体平等 ” 变“灌输替代”为“ 自主建构 ” 变“指手画脚”为“ 自我设计 ” 变“单向输入”为“ 共生互学 ” 未来教师的三大改变 改变趋势一: 从“输送”到“代入” , 让教师回归 真实本性 改变趋势二: 从“分体”到“合体” , 教师本身才是 最好的课程 改变趋势三: 从“带教”到“合伙” , 专业发展告 别论资排辈 1. 实验方面: ( 1 )实验及探究教学进行整体规划; (氯水成分的探究) ( 2 )发挥典型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 (钠与水反应,现象观察与分析) ( 3 )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引发学生兴趣的 探究问题; (浓硫酸性质,可以做黑面包实验。提出问题:黑面包产生原因。) ( 4 )实施绿色化学教育 ( 在保证实验方法更科学合理,更安全简便的同时,从保护环境入手 , 使实验目标更加清晰,力求在源头上消除污染源。例如: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 5 )改变学生简单动手做实验的现状,强调高 级思维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探究教学在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具体说来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材料、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而且这些材料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安排,而不是杂乱无章;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少感到有压力,能自由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作种种设想、以自己的方式检验自己设想。总之,这种环境要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 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种指导和帮助的形式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安排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的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实验的成功,结论的得出,将使学生初步尝试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主动探究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认识和熟悉科学思维的一般规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由于实验、讨论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可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任务,使他们真正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应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意见,必要时要介入学生的讨论中去,最后还要进行点评。 2. 有机化学方面: ( 1 )通过模型拼插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有 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价键类型以 及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 (2) 以典型简单有机化合物为例,引导学生 建立官能团及有机物分类的初步认识。 (3) 提倡采用观察实验现象、联系生产生活 实际、归纳总结等策略对典型的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进行教学。 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 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 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 利用教材进行教学,其挑战在于如何更好地理解 书本所隐藏的知识,而不是其所展现的内容 案例:若干个乙炔聚合 ( 1 )精选教学素材和应用案例,促进学生赞赏 化学、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 促进作用。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递信息的二氧化硅,手机 及电脑用 的高纯度硅 。这些都是化学的功劳。 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3. 化学与社会生活方面: 但是 , 学习氯气时会用到以下图片来导课。 因为 Cl 2 有毒,在一战中,曾被德军制成毒气弹等化学武器用于战争。在战场上使得英法联军伤亡惨重。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 发生氯气泄漏事件 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车祸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共造成29人因氯气中毒死亡,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农田被氯气熏黄 这些图片对巩固双基效果很好,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不行了,给学生的影响是消极。从而讨厌化学,自然就没有兴趣,学好当然就难。 为何不先介绍氯气的用途来导课。比如介绍自来水消毒,引出氯气。 应该多介绍氯气的用途(易被我们忽略,因为考的不多),为人类进步的贡献,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氯的产量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身影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就是通过氯气进行消毒的;聚氯乙烯(简称 PVC )为原材料的管材、板材、薄膜、人造革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根据舍勒发现的氯的漂白作用,人们还用氯制成工业用的漂白粉或漂粉精。 ( 2 )加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等化学视角与 真实情境素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化学的 视角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 日常生活中:洗涤剂 ,亲水基与憎水基;为防止食物的变质,放冰箱,是因为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广告背后的事儿】 2015 年 11 月,某化妆品品牌因为一则 广告被舆论讨伐。这段广告不断重复着 “我们恨化学”这句话,甚至直接用这 五个大字占满屏幕,广告本意或许是想 强调自家品牌的“天然”,但播出后一 直风波不断。 【评价】 缺乏化学科学必备 常识 “ 黄 ” 银耳是怎样 “ 变 ” 成 “ 白木耳 ” 的呢 ? ( 3) 通过讨论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有争议的社会议题,促进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参与 社会决策的意识。 食物可以化妆! 不法生产者为了把银耳变白,用硫磺加以薰蒸,满足了消费者银耳越白越好的错误心理。 可能就会讲:二氧化硫不能用来处理食品的。 事实上二氧化硫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 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里就有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有抑菌、抗氧化、改善果酒风味和增酸等作用。在国内的果酒酿制中,二氧化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在葡萄酒和苹果酒的酿造工艺中 , 二氧化硫作为添加剂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可以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 。 我国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 GB2760-2014 )明确规定了二氧化硫作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水果干类、蜜饯凉果、干制蔬菜、腌渍的蔬菜、蔬菜罐头(仅限竹笋、酸菜)、干制的食用菌和藻类、食用菌和藻类罐头(仅限蘑菇罐头)、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坚果与籽类罐头、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仅限拉面)、食用淀粉、冷冻米面制品(仅限风味派)、饼干、食糖、淀粉糖(果糖,葡萄糖、饴糖、部分转化糖等)、调味糖浆、半固体复合调味料、果蔬(浆)、果蔬汁(浆)类饮料、甜型葡萄酒及果酒、啤酒和麦芽饮料。 使用限量 GB 2760-96 :可用于葡萄酒、果酒作为防腐剂, 0.25g/kg 。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 0.05g/kg 。   以熏硫法漂白果干、果脯、干菜、粉丝、蜜饯类允许残留量参照“硫黄”。熏硫就是燃烧硫黄产生二氧化硫,可使果片表面细胞破坏,促进干燥,同时由于其还原作用,可破坏酶的氧化系统,阻止氧化作用。使果实中的单宁物质不致被氧化而变成棕褐色。尚可保存果实中的维生素 C 。熏硫室中二氧化硫浓度一般为 1% ~ 2% ,最高可达 3% 。熏硫时间 30 ~ 50min ,最长可达 3h 。 物质的分类:存在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学生在平时要学会分类,提高效率。 ( 4 )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 情、意、行”的统一。 4. 课堂教学要充满正面引导 例如:学习浓硫酸性质,为了巩固双基,把鸡皮放入浓硫酸中,现象很明显,但是也很恐怖,学生会惧怕浓硫酸,根本不敢做相应实验, 自然就没有兴趣,当然就不愿学。所以 我们不能过多强调其腐蚀性,而忽视其作用。建议反过来出来,多强调其作用,腐蚀性介绍即可。 作用:化肥厂用来生产磷肥,硫铵;日化厂在生产洗涤剂时也需要使用硫酸; 石油化工 、化纤生产中也有使用。 三、 对高考考查化学核心素养的 浅析 高考化学试题以化学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创设客观、真实的试题情境,实现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促进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注重对思维过程的考查,强化科学探究,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知识与能力以及能力与素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高考化学试题遵循如图所示的命题基本框架。 高考化学试题基于对知识点和考查的需要,创设真实的试题情境,逐层递进地设置有价值的实际问题。“真实情境”服务于“实际问题”的提出,“化学知识”服务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 平时要注意高考试题特征 1 .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试题情境 2. 提供丰富而又多样的题设信息 3. 设置创新性而又差异化的实际问题 1 .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试题情境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 年全国 Ⅰ 卷 】 的第 7.8 题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 .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 是 A .蒸馏 B.升华 C .干馏 D.萃取 1 .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试题情境 1.2 我国化学领域最近创新科研成果 【2018 年全国 Ⅰ 卷 】13 题 13 . 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 2 +H 2 S 协同转化装置 ,实现对天然气中 CO 2 和 H 2 S 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 ZnO@ 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 ZnO )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 来源 : 学科网 ] ① EDTA-Fe 2+ -e - =EDTA-Fe 3+ ② 2EDTA-Fe 3+ +H 2 S=2H + +S+2EDTA-Fe 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 CO 2 +2H + +2e - =CO+H 2 O B .协同转化总反应: CO 2 +H 2 S=CO+H 2 O+S 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 ZnO@ 石墨烯上的低 D .若采用 Fe 3+ /Fe 2+ 取代 EDTA-Fe 3+ /EDTA-Fe 2+ ,溶液需为酸性 1 .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试题情境 1.3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2018 年全国 Ⅰ 卷 】 第 7 题 7 . 硫酸亚铁锂( LiFePO 4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 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 从 “ 正极片 ” 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 、 Fe 、 Li C . “ 沉淀 ” 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 3+ D .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1 .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试题情境 1.4 绿色生产技术 【2018 年全国 Ⅱ 卷 】 36 . [ 化学 —— 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 化学(人教版)必修 2 的 P102 中制环氧乙烷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环氧乙烷易于开环,具有高度的化 学活性,是有机合成重要的中间体, 不仅能增长碳链,还能引入不同官 能团。 【2018 年全国 Ⅰ 卷 】13 题 1.5 食品安全、守护人类健康 【2018 年全国 Ⅱ 卷 36 题 】 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 A )和异山梨醇( B )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 E 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 E 的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 1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 。 ( 2 ) A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 。 ( 3 )由 B 到 C 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 。 ( 4 ) C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 。 ( 5 )由 D 到 E 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 6 ) F 是 B 的同分异构体, 7.30 g 的 F 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可释放出 2.24 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F 的可能结构共有 ________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 3 ∶ 1 ∶ 1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 。 2. 提供丰富而又多样的题设信息 【2018 年全国 Ⅰ 卷 】27 题 焦亚硫酸钠( Na 2 S 2 O 5 )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 1 )生产 Na 2 S 2 O 5 ,通常是由 NaHSO 3 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 ( 2 )利用烟道气中的 SO 2 生产 Na 2 S 2 O 5 的工艺为: ① pH=4.1 时, Ⅰ 中为 ________ 溶液(写化学式)。 ② 工艺中加入 Na 2 CO 3 固体、并再次充入 SO 2 的目的是 __________ 。 ( 4 ) Na 2 S 2 O 5 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 Na 2 S 2 O 5 残留量时,取 50.00 mL 葡萄酒样品,用 0.01000 mol · L −1 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10.00 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该样品中 Na 2 S 2 O 5 的残留量为 ________g·L − 1 (以 SO 2 计)。 ( 3 )制备 Na 2 S 2 O 5 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SO 2 碱吸收液中含有 NaHSO 3 和 Na 2 SO 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_____________ 。电解后, _____________ 室的 NaHSO 3 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 结晶脱水,可得到 Na 2 S 2 O 5 。 2. 提供丰富而又多样的题设信息 【2017 年全国 Ⅰ 卷 】 27 题 Li 4 Ti 5 O 12 和 LiFePO 4 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 3 ,还含有少量 MgO 、 SiO 2 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 1 ) “ 酸浸 ” 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 70% 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度 / ℃ 30 35 40 45 50 TiO 2 · x H 2 O 转化率 % 92 95 97 93 88 ( 3 ) TiO 2 · x H 2 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 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 40 ℃ 时 TiO 2 · x H 2 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_________ 。 ( 4 ) Li 2 Ti 5 O 15 中 Ti 的化合价为 +4 ,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__________________ 。 ( 2 ) “ 酸浸 ” 后,钛主要以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 ( 5 )若 “ 滤液② ” 中 , 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 1 倍),使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 , 此时是否有 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 的 K sp 分别为 ( 6 )写出 “ 高温煅烧 ② ” 中由 制备 的 化学方程式 。 2. 提供丰富而又多样的题设信息 【2016 年全国 Ⅰ 卷 】 11 题 【2015 年全国 Ⅰ 卷 】 27 题 【2014 年全国 Ⅰ 卷 】27 题 丰富的信息呈现形式,增加了试题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敏锐地获取陌生信息中隐藏的化学意义,并结合学过的教材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 3. 设置创新性而又差异化的实际问题 【2018 全国 Ⅰ 卷 36 题 】 化合物 W 可用作高分子 膨胀剂 ,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 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 ② 的反应类型是 。 (3)反应 ④ 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 。 (4)G的分子式为 。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6)写出与E互为 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 为 1 ∶ 1 ) 。 (7)苯乙酸苄酯 ( )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 2017 全国 Ⅰ 卷 9 题 】 已知 (b)、 (d)、 (p)的分子式均为C 6 H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 平面 1865 年由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凯库勒式 (b) 1867 年由杜瓦提出具有双环结构的杜 (d) 1869 年拉敦保格提出来的三棱柱结构 (p) 设置这道试题的目的是让考生尊重物质化学性质的事实和证据,不迷信已有 的研究成果,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1 考查创新思维能力的试题形式: 合成新物质;阐述反应机理或新的结构理论;应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 3.2 对创新思维能力考查主要体现: 推理实验现象;设计合成路线;阐述结构与性质的规律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