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50 KB
- 2021-07-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C.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于导电材料
D.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
解析:选C。A选项,乙醇汽油可降低CO排放量,有效降低碳氢化合物、酮类等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A正确;B选项,甘油具有吸湿性,添加到化妆品中有保湿作用,B正确;C选项,某些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做导电材料,如聚乙炔、聚苯胺等,故C错误;D选项,葡萄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乙烯,防止水果过度成熟或提早成熟,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D正确。
2.(2020·临川第一中学月考)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B.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积极开发风力、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
D.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解析:选C。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故A错误;CO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错误;风力、太阳能对环境无影响,故C正确;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以上各物质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硅酸盐,故D错误。
3.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 )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
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
文中提到的“脂水”指油脂
C
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解析:选B。A项,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B项,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项,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制玻璃的成分之一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氧化物 ③CO2、NO2、P2O5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 B.①②⑤⑦
C.②③⑥ D.④⑥
解析:选D。①中水银为纯净物;②中也可能为含氧酸、含氧酸盐或碱式盐等;③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⑦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5.(2020·沈阳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解析:选D。A项,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可以从外观上区分二者,错误;B项,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 ~10-7 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项,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是因为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而胶体呈电中性,错误;D项,颗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B.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固体
C.用过氧化氢溶液漂洗衣服上的污渍
D.夏天超市用干冰给物质降温
解析:选D。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是抗氧化、防腐、杀菌,利用了SO2的化学性质,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的过氧化钙与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气,B项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C项不符合题意;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受热后直接汽化,吸收周围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所以这种做法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D项符合题意。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甲
乙、丙、丁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生铁
③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④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⑤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选C。石灰石不能用作干燥剂,故①错误;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故②正确;浓硫酸、烧碱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③正确;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④错误;醋酸、一水合氨、水都存在电离平衡,故⑤正确。
8.(2020·河北正定中学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
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解析:选C。A项中煤的气化、液化也为化学变化;B项中HD也是单质;D项中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油脂发生水解反应,但石蜡的成分是烃类,故热的饱和Na2CO3溶液无法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C.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
解析:选AC。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不产生新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项正确;制备Fe(OH)3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B项错误;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饱和溶液在外界条件变化时析出溶质,属于物理变化,C项正确;液氯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
10.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B.“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解析:选D。“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
11.(2020·青岛调研检测)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置换反应
C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雷雨发庄稼
自然固氮
解析:选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的反应有石灰石加热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皆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曾青”是CuSO4溶液,铁与 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项正确;“豆萁”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项正确;雷雨天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中化合态的N而生长旺盛,其中第一个反应属于自然固氮,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做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全部
(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________。
A.CO2 B.HCl
C.NO2 D.NH3
E.NO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C (2)B D C A (3)化学变化 (4)DE
(5)CaO+H2O===Ca(OH)2
13.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答案合理即可)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H)2CuO+H2O
CuO+H2Cu+H2O
(4)① ②③ ④
14.(新题预测)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从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两种物质都是非电解质________;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________;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________;
两种物质都是盐________。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如图中一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H3和CO2都是非电解质;CO2和Na2O都是氧化物;Na2O和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和FeCl3都是盐,据此可得出答案。(2)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少量稀盐酸可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当稀盐酸的量较多时,Fe(OH)3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答案:(1)A C B D
(2)①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③a.电解质溶液稀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
b.Fe(OH)3+3H+===Fe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