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 MB
  • 2021-07-05 发布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件(54张)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五年高考试题统计与命题 预测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化学实验常识及基本操作 判断 1 .(2019· 全国 Ⅲ ,1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答案 : A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解析 :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除杂、混合物的分离等化学基础知识。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 两种酸均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 NaCl 和 NaClO, 故 Cl 2 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得不到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A 项错误 ;MnO 2 可增大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 ,B 项正确 ; 由于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 , 但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 , 故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 静置分层后再分液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 ,C 项正确 ; 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Na 2 SO 3 +H 2 SO 4 ( 浓 )=Na 2 SO 4 +H 2 O+SO 2 ↑,D 项正确。 特别提醒 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 比 HC 强 , 次氯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2018· 全国 Ⅱ ,13)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B 解析 : 转移溶液后应用适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 , 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后再定容 ,A 项错误 ; 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 与 Fe 3+ 反应 ,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B 项正确 ; 用盐酸和 Zn 粒反应制取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 , 然后用 KMnO 4 溶液检验氯化氢是否除尽 , 最后用浓硫酸干燥 , 若先用浓硫酸干燥 , 最后用 KMnO 4 溶液检验氯化氢是否除尽 , 又会重新带入水蒸气 , 达不到干燥的目的 ,C 项错误 ; 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水 , 无明显现象 ,D 项错误。 易错警示 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手段 , 要求实验现象有明显的差异。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3 .(2018· 全国 Ⅲ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 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 H 2 时 , 加几滴 CuSO 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 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NaHCO 3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 , 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证明其中含有 Na + D. 常压蒸馏时 , 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 : B 解析 : 用盐酸滴定 NaHCO 3 溶液 , 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 , 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项错误。 反思总结 强酸与强碱的滴定可以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 弱酸与强碱的滴定用酚酞 , 因为弱酸与强碱恰好反应时溶液显碱性 ( 生成强碱弱酸盐 , 水解显碱性 ), 酚酞在碱性范围变色 ; 强酸与弱碱的滴定 , 恰好反应时溶液呈酸性 ,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可以减小误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4 .(2017· 全国 Ⅲ ,9)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B 解析 : A 项 , 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 , 若将液面在刻度 “30.00 mL” 处的液体全部放出 , 则放出的盐酸体积将大于 20.00 mL, 错误 ;B 项 ,I 2 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中 , 先用酒精冲洗 , 再用水冲洗酒精 , 可洗去 I 2 , 正确 ;C 项 ,pH 试纸不可润湿 , 否则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 , 错误 ;D 项 , 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 , 错误。 反思总结 本题涉及仪器的使用、洗涤、溶液 pH 的测定以及溶液的配制等操作 , 复习中注意把握常用仪器的构造、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可行性的评价。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5 .(2016· 全国 Ⅰ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 , 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 Cl 2 与 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 Cl 2 答案 : C 解析 : 分液操作应使用分液漏斗 ,A 选项错误 ;NO 极易与空气中的 O 2 反应 ,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 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B 选项错误 ; 将 FeCl 3 溶解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的目的是抑制 FeCl 3 水解 ,C 选项正确 ; 如此操作得到的是含有水蒸气的 Cl 2 ,D 选项错误。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6 .(2016· 全国 Ⅱ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 D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解析 : 制备 Fe(OH) 3 胶体应将饱和 FeCl 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并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 , 而将 NaOH 浓溶液加到饱和 FeCl 3 溶液中会得到 Fe(OH) 3 沉淀 ,A 项达不到实验目的 ; 由于 MgCl 2 水解及 HCl 的挥发性 , 蒸干 MgCl 2 溶液得不到无水 MgCl 2 ,B 项达不到实验目的 ;Cu 、 CuO 都可溶于稀硝酸 ,C 项达不到除杂目的 ;Na 与水反应剧烈 , 而 Na 与乙醇反应缓慢 , 借此对比实验可比较水、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D 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7 .(2016· 全国 Ⅲ ,9)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D 解析 : 配制稀硫酸时应将密度大的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加到密度小的水中 , 并不断搅拌 ,A 项错误 ; 若先熄灭酒精灯 , 后移出导管会导致倒吸 ,B 项错误 ; 洗气时必须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 HCl, 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 , 顺序颠倒会造成干燥后的气体中又会混入水蒸气 ,C 项错误 ;CCl 4 的密度比水大 , 在下层 , 从下口放出 , 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 项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熟记八个常用基本操作 (1) 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 将一小块 pH 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 , 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 pH 试纸中央 , 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 , 读出对应的 pH 。 (2) 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 蒸发。 ②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 蒸发浓缩 → 冷却结晶 → 过滤。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3) 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 简易装置 : 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 ( 液封 ), 用手焐热试管 , 观察现象 :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冷却到室温后 , 导管中有一段稳定的水柱 , 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 有长颈漏斗的装置 ( 如图 ): 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 ,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 , 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 , 停止加水 , 过一段时间后 , 若漏斗中的液柱高度无变化 ,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 气密性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题模板 形成密闭体系 → 操作 → 描述现象 → 得出结论 (4) 沉淀反应中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 静置 ,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 , 若无沉淀产生 , 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 否则沉淀剂不足。 ② 静置 , 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 , 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 , 若产生沉淀 , 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 否则沉淀剂不足。 (5) 过滤中的洗涤沉淀操作 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 , 静置 , 使蒸馏水滤出 , 重复 2~3 次 。 (6) 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 , 滴加 ……( 试剂 ), 若没有 …… 现象 , 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7) 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 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 塞上塞子。用右手手心顶住塞子 ,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 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 , 振荡后打开活塞放气 , 置于铁架台上静置 , 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 , 分层后先打开上部塞子或使塞子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部的小孔 , 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 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 粗盐的提纯 ① 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 ②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 , 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 , 可能的原因是 :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1 .(2019· 安徽蚌埠一模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B. 加热蒸干溶液 , 可以得到 CuCl 2 晶体 C. 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可除去半透膜袋中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 (NH 4 ) 2 SO 4 D. 鉴别 NaBr 和 KI 溶液 , 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再用 CCl 4 萃取 答案 : B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解析 : NaHCO 3 受热分解生成 Na 2 CO 3 ,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A 正确 ;CuCl 2 属于强酸弱碱盐 , 在溶液中 Cu 2+ 发生水解生成 Cu(OH) 2 ,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 加热 , 水解平衡右移 , 同时由于生成的 HCl 大量挥发 , 促进水解平衡进一步向右移动 , 导致直接蒸干 CuCl 2 溶液得到的产物是 Cu(OH) 2 , 甚至使 Cu(OH) 2 热解为 CuO,B 错误 ; 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 小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差异 , 采用渗析法对胶体进行提纯 ,C 正确 ; 氯水与 NaBr 、 KI 分别反应生成溴单质和碘单质 , 两种卤素单质溶解在 CCl 4 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 故可以区别 ,D 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2019· 浙江临海白云中学 3 月月考 )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 : D 解析 : 过滤时 , 玻璃棒只起引流的作用 , 不能搅拌 ,A 错误 ; 稀释浓硫酸时 , 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 , 边加边搅拌 ,B 错误 ; 尾气吸收装置与洗气装置相同 , 装置不能密封 ,C 错误 ; 蒸发结晶时 ,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水蒸气的挥发 , 防止溶液溅出 ,D 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3 .(2019· 重庆九校联盟 12 月联考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过滤操作中 , 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 , 引流用的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C. 配制 5%NaCl 溶液时 , 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 , 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答案 : C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解析 : 过滤操作要注意 “ 一贴二低三靠 ”, 漏斗尖端应紧靠烧杯内壁 ,A 正确 ;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 , 要用玻璃棒引流 ,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 ,B 正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 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 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仪器 ,C 错误 ; 为抑制 Fe 3+ 的水解 , 配制出澄清的氯化铁溶液 , 应将氯化铁晶体溶解在较浓盐酸中 , 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D 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4 .(2019· 四川自贡一模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用激光笔验证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 B. 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后 , 再进行焰色反应 C. 蒸发食盐溶液时 , 若发生液滴飞溅现象 , 应立即加水冷却 D. 配制溶液时 , 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 , 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答案 : A 解析 : 淀粉溶液是胶体 ,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A 正确 ; 应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铂丝 ,B 错误 ; 蒸发食盐溶液时 , 发生液滴飞溅是因为局部受热不均 , 原因是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 加水冷却会使蒸发皿炸裂 , 此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 , 并稍微将酒精灯移开一点 ,C 错误 ; 配制溶液时 , 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 , 应重新配制 ,D 错误。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仪器的识别、使用及装置图的判断 1 .(2019· 全国 Ⅰ ,9) 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 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 K B. 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 c 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 , 得到溴苯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D 解析 : 如果不先打开 K, 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无法顺利滴入 ,A 项正确 ; 溴易挥发 , 挥发出的溴被四氯化碳吸收 , 因此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B 项正确 ; 碳酸钠溶液可以与挥发出的溴化氢反应 ,C 项正确 ; 通常情况下溴苯是液体物质 , 不能用结晶的方法得到 ,D 项错误。 反思总结 解答本题注意把握实验操作要点 , 结合物质的性质综合分析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2018· 全国 Ⅰ ,9)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 , 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D 解析 : 制备乙酸乙酯所用原料为乙醇和冰醋酸 , 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A 项正确 ; 为防止倒吸 , 导管末端应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 ,B 项正确 ; 所得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 而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可被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 , 可用分液法将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 ,C 项正确 ; 整个过程不需要蒸发 ,D 项错误。 反思总结 乙酸乙酯是乙醇、浓硫酸和乙酸混合加热生成 ,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乙醇 , 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反应掉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 然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蒸发皿是蒸发溶液获得晶体所用仪器。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3 .(2017· 全国 Ⅰ ,10) 实验室用 H 2 还原 WO 3 制备金属 W 的装置如图所示 (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 ,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 、 ② 、 ③ 中依次盛装 KMnO 4 溶液、浓 H 2 SO 4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管式炉加热前 , 用试管在 ④ 处收集气体并点燃 , 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 结束反应时 , 先关闭活塞 K, 再停止加热 D. 装置 Q( 启普发生器 ) 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B 解析 : A 项 , 杂质中的水蒸气应最后除去 , 故浓硫酸应在 ③ 中 ,A 项错误 ; 可燃性气体在受热前应先验纯 ,B 项正确 ;C 项 , 实验结束后为防止生成的金属 W 被氧化 , 应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一段时间的 H 2 , 故 C 项错误 ;D 项 ,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 , 而启普发生器 ( 装置 Q) 不能受热 , 故 D 项错误。 方法点拨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 , 涉及氢气制备和氢气还原氧化钨的实验。审题时抓住两个关键、一个迁移 : 关键 1—— 锌粒中的硫指硫元素 , 即锌粒中含有少量硫化锌 (ZnS), 暗示 : 制备氢气时会生成 H 2 S; 关键 2—— 浓硫酸应盛装在 ③ 中 , 如果先干燥再通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 又会在气体中带入水蒸气 , 之前的干燥就失去了意义 ; 迁移 —— 氢气还原氧化钨实验类似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 加热前先在 ④ 处收集气体并点燃 , 检验 H 2 的纯度 ; 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 , 待装置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1 . 常见化学仪器的 使用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在上述仪器中 : (1) 部分标号仪器的名称 : ① 分液漏斗  ② 容量瓶 ④ 酸式滴定管  ⑤ 圆底烧瓶  ⑥ 球形冷凝管  ⑩ 坩埚。 (2) 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⑩ , 可以垫石棉网加热的是 ⑤ , 存在 0 刻度的是 ③④⑧⑨ 。 (3) 在使用前需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 ①②③④ ; 其中可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⑥ ; 用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是 ② ; 量取 10.00 mL 0.1 mol·L -1 的 NaOH 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 ③ 。 (4) 用仪器 ⑨ 称量药品时其精确度为 0.1 g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 使用仪器的十项注意 (1)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 , 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 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 不能用于物质的溶解 , 更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 不可加热 , 瓶塞不可互换。 (3) 烧瓶、烧杯、锥形瓶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 (4) 用 pH 试纸测溶液 pH 时不能先润湿 , 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用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用蒸馏水润湿 , 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 , 要用镊子夹取。 (5) 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6) 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水 , 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先调平衡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7) 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 测液体温度时感温泡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 ,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 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体物质或用作反应容器 , 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10) 实验仪器的 “0” 刻度 托盘天平的 “0” 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 ; 滴定管的 “0” 刻度在其上部 ; 量筒没有 “0” 刻度 ; 温度计的 “0” 刻度在中下部 , 有负值标识。 3 . 实验装置评价题的速解方法 (1) 查实验装置中仪器的使用与连接是否正确。 (2) 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 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 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 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 , 现象、结论是否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1 .(2019· 山东淄博质检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B 解析 : 制备 Fe(OH) 2 并观察其颜色 , 胶头滴管应伸入硫酸亚铁溶液底部 ,A 错误 ; 直接点燃从制备装置中导出的氢气 , 容易发生爆炸 , 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 错误 ;Na 2 O 2 与水反应剧烈 , 接触水后不能保持块状 , 不能用 D 中的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备少量氧气 ,D 错误。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2019· 河北衡水模拟 ) 下列实验装置不正确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C 解析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 而碳酸钠不分解 ,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氢钠 , 图中加热装置及检验装置合理 ,A 正确 ; 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 可在坩埚中进行 , 在玻璃仪器中易发生仪器炸裂 , 图中坩埚、泥三角、三脚架均合理 ,B 正确 ;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应选择移液管、滴定管等 , 不能利用容量瓶量取溶液 , 容量瓶只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 错误 ; 制取蒸馏水 , 可选择 D 项中的蒸馏装置 , 所用仪器、冷却水流向均合理 ,D 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3 . 用分液漏斗和烧杯可以装配成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 如下图所示。能用此装置制备的气体是 (    ) A. 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 2 B. 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取 O 2 C. 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 Cl 2 D. 用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NO 2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A 解析 : 该装置是气体发生装置 , 能随开随用 , 随关随停 , 该装置适用于块状难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气体 , 而且所制气体不易溶于水 , 不与水反应。 B 项 ,Na 2 O 2 可溶于水且与水蒸气也能反应 , 不能做到随关随停 ;C 项 ,MnO 2 与浓盐酸反应制 Cl 2 需要加热 , 不能用此装置 ;D 项 ,NO 2 可与水反应 , 不能用此装置 ; 只有 A 项可以。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操作 — 现象 — 结论一致性判断 1 .(2019· 全国 Ⅱ ,10)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A 解析 :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CO 2 , 反应后气体逸出 , 静置后溶液不分层 ,A 项错误 ;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CO 2 的集气瓶 , 镁条在 CO 2 中剧烈燃烧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 2 2MgO+C, 反应产生大量浓烟 , 集气瓶内壁上有黑色固体生成 ,B 项正确 ; 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 S 2 O 3 +2HCl=2NaCl+H 2 O+SO 2 ↑+S↓,SO 2 有刺激性气味 ,S 不溶于水 , 使溶液变浑浊 ,C 项正确 ;FeCl 3 与过量铁粉反应生成 FeCl 2 , 加 KSCN 后溶液不变色 ,D 项正确。 特别提醒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 , 同时生成硫酸钾、硫酸锰。检验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除去气体中的乙烯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2017· 全国 Ⅱ ,13)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C 解析 : A 项实验中发生反应 2FeCl 3 +Fe=3FeCl 2 ,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可知 , 还原性 :Fe>Fe 2+ ,A 项正确 ;B 项 , 金属钠在 CO 2 中燃烧 , 反应为 4Na+CO 2 2Na 2 O+C 或 2Na+CO 2 Na 2 O 2 +C , 说明 CO 2 具有氧化性 ,B 项正确 ;C 项 , 加热 ,NH 4 HCO 3 分解产生 NH 3 、 CO 2 和 H 2 O, 若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试纸不一定变蓝 , 若石蕊试纸变蓝 , 也只能说明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 不能证明 NH 4 HCO 3 显碱性 ,C 项错误 ;D 项 , 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知识 ,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越小 , 越容易形成沉淀 , 故 K sp (AgI)< K sp (AgCl),D 项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3 .(2015· 全国 Ⅰ ,10) 下列实验中 , 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D 解析 : A 选项 , 稀硝酸与过量的 Fe 充分反应 , 产物为硝酸亚铁、 NO 和水 , 所以加入 KSCN 溶液后 , 溶液不变血红色 , 现象和结论错误 ;B 选项 ,Cu 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 无黑色固体出现 , 现象和结论错误 ;C 选项 , 铝在空气中加热 , 表面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 , 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 , 现象错误 ;D 选项 , 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 再加入硫酸铜溶液转化为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 符合由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 又二者均为 AB 2 型化合物 , 所以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 , 现象和结论都正确。 特别提醒 氧化铝的熔点高 , 包裹在 Al 的外面 , 导致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该实验是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实验 , 对教材中的实验一定要通过实际操作 , 加深印象。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4 .(2015· 全国 Ⅱ ,13)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 将 ① 中溶液滴入 ② 中 , 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D 解析 : 滴加盐酸时 , 先与 NaOH 反应 , 然后与 Na 2 CO 3 反应生成 NaHCO 3 , 不会立即产生气泡 ,A 项错误 ;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 Al 钝化 , 所以不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B 项错误 ;AlCl 3 溶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 , 先生成 NaAlO 2 , 当 AlCl 3 过量时才有白色沉淀出现 ,C 项错误 ; 草酸能被 KMnO 4 酸性溶液氧化 , 溶液逐渐褪色 ,D 项正确。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一致性判断步骤 第一步 : 明确题干信息 , 掌握题目要求。 第二步 : 认真阅读表格要素 , 明确表格中各栏目信息。 (1) 判断原理与现象、结论、解释的正误。 (2) 判断 “ 实验目的与所选仪器、试剂 ” 的合理性。 (3) 判断 “ 仪器 ( 或用品 )” 与 “ 实验 ” 的对应性。 (4) 判断 “ 分离、提纯方法 ” 与 “ 原理 ” 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 : 逐项判断 , 不遗漏任何信息。 常用排除法、特例法等。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1 .(2019· 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等六校 1 月联考 )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B 解析 : 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 , 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且未加热条件下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A 错误 ; 加盐酸可以排除银离子、亚硫酸根、碳酸根的干扰 , 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 , 再加入 BaCl 2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 ,B 正确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溶液中也可能是含有大量的碳酸氢根离子 ,C 错误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 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 可能含有钾离子 , 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 , 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 ,D 错误。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2 .(2019· 四川遂宁三模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三 真题诊断 必备知识 对点演练 答案 : A 解析 : 向浓度均为 0.1 mol·L -1 的 FeCl 3 和 AlCl 3 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 立即出现红褐色沉淀 , 可以说明溶度积 : K sp [Fe(OH) 3 ]< K sp [Al(OH) 3 ],A 正确 ;Fe 2+ 在酸性条件下会被硝酸根离子氧化成 Fe 3+ , 加入 KSCN 溶液后变红 , 无法判断原样品是否变质 ,B 错误 ;NH 4 HCO 3 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与水 , 其中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但不能证明 NH 4 HCO 3 是否显碱性 ,C 错误 ;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 , 溶液呈蓝色 , 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中有 I 2 单质 , 则原溶液可能含有 I 2 、 Fe 3+ 或 Br 2 等 ,D 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