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0 KB
  • 2021-07-05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作业3卤族元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三)‎ A组—基础巩固 卤素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虽然Cl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强,但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 C.卤素单质的密度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D.卤素原子半径越小,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解析 F2与水反应不能用X2+H2OHXO+HX表示;氢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没必然联系,由于在水中HCl比HBr难电离,故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卤素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答案 A ‎2.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解析 各处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分别为:‎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产生黄绿色的气体。‎ ‎②2NaBr+Cl2===2NaCl+Br2,Br2溶于水显橙(黄)色。‎ ‎③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色。‎ ‎④Cl2+2NaOH===NaCl+NaClO+H2O,两种盐的水溶液都无颜色,故棉球显白色。‎ 答案 A 6‎ ‎3.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②单质的颜色加深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④单质的沸点升高 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解析 F2、Cl2、Br2、I2氧化性依次减弱,其对应的阴离子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①叙述错误,⑤叙述正确;F2、Cl2、Br2、I2的颜色由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逐渐加深,②叙述正确;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③叙述错误;F2、Cl2、Br2、I2在通常情况下其状态变化为气→液→固,则沸点逐渐升高,④叙述正确,C项正确。‎ 答案 C ‎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解析 由于Cl比Br非金属性强,故Cl2与H2O的反应比Br2与H2O的反应更剧烈,故D项错误。‎ 答案 D ‎5.下列能说明氮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  )‎ A.NH3比H2S沸点高 B.NH3比H2S热稳定性强 C.HNO3比H2SO3酸性强 D.HNO3比H2SO4挥发性强 解析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挥发性都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和D项都不能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但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是H2SO3而是H2SO4,故C项不能选。‎ 答案 B ‎6.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HF>HCl>HBr>HI B.稳定性:HFBr2>I2>F2 D.密度:F2HBr>HCl>HF;B项应为HF>HCl>HBr>HI;C项应为F2>Cl2>Br2>I2。‎ 答案 D ‎7.向含有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NaCl和KI B.NaCl、KCl和I2‎ 6‎ C.KCl和NaBr D.KCl和NaCl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Cl2先跟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还原性:I->Br-,其反应过程:Cl2+2I-===I2+2Cl-,Cl2+2Br-===2Cl-+Br2,碘单质易升华,溴易挥发,因此通入过量的氯气,灼烧后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 答案 D ‎8.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解析 由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金属活泼性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A、B、C项错误;同主族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增,D项正确。‎ 答案 D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族 周期  ‎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一 ‎①‎ 二 ‎②‎ ‎③‎ ‎④‎ ‎⑤‎ ‎⑥‎ 三 ‎⑦‎ ‎⑧‎ ‎⑨‎ ‎⑩‎ 四 ‎⑪‎ ‎⑫‎ ‎⑬‎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 ‎(2)表中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中元素⑥⑩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 ‎(4)表中元素⑩和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 ‎ ‎(5)表中元素②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F K Br (2)‎ ‎(3)HF HCl (4)HClO4 HBrO4‎ ‎(5)NaOH LiOH 6‎ B组—能力提升 ‎10.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Br-‎ 解析 ①单质氧化性为Cl2>Br2>I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I->Br->Cl-;②碘单质可使淀粉变蓝,溴水颜色为橙色。由此可推断出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后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溶液中无I-、(若为I-,则发生反应2I-+Cl2===2Cl-+I2)。‎ 答案 B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 ‎⑥酸性:HNO3>H3PO4‎ 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 解析 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不一定逐渐升高,如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①不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②不正确;卤素非金属性:F>Cl>Br>I,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③正确;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与其非金属性的强弱不呈规律性递变,④不正确;还原性:Se2->S2-,⑤不正确;非金属性:N>P,酸性:HNO3>H3PO4,⑥正确,故选C项。‎ 答案 C ‎12.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新制氯水滴加到NaBr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随之消失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 ‎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 6‎ 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四处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棕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NaBr溶液、0.1 mol·L-1NaI溶液、CCl4溶液等。‎ ‎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请把表中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补写完整):‎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 D Cl2+2NaBr===2NaCl+Br2‎ ‎②‎ A ‎2Na+2H2O===2NaOH+H2↑‎ ‎③‎ ‎④‎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一个实验设计题,题目较灵活,考查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实验目的的描述,要注意题中有效信息的提取,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该同学的实验涉及了卤素的置换反应和碱金属钠、钾与水的反应,实验目的是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结合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可推测出所用到的仪器。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可写出③、④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 (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试管 胶头滴管 ‎(3)‎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 D Cl2+2NaBr===2NaCl+Br2‎ ‎②‎ A ‎2Na+2H2O===2NaOH+H2↑‎ ‎③‎ B Br2+2NaI===2NaBr+I2‎ ‎④‎ C ‎2K+2H2O===2KOH+H2↑‎ ‎(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 C组—高分突破 ‎13.某溶液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 6‎ ‎(1)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要使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刚好没有I-,则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要使溶液中只有C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通入Cl2时,Cl2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I-,I-被氧化完全后,再氧化Br-。‎ ‎(1)设原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4 mol,当变为4 mol、3 mol、2 mol时,Br-没减少,I-减少2 mol,消耗Cl2 1 mol,故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之比为1∶4。‎ ‎(2)当I-被氧化完全时,消耗2 mol Cl2,生成4 mol Cl-,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即2∶1。‎ ‎(3)当Br-和I-被全部氧化时,3 mol Br-消耗Cl2 1.5 mol、4 mol I-消耗Cl2 2 mo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3,即7∶6。‎ 答案 (1)1∶4 (2)2∶1 (3)7∶6‎ 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