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00 KB
- 2021-07-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解析 由图可知,b极(Li电极)为负极,a极为正极,放电时,Li+ 从负极(b)向正极(a)迁移,A项、D项正确;该电池放电时,负极:xLi-xe-===xLi+,正极:Li1-xMn2O4+xLi++xe-===LiMn2O4,a极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项错误;由放电反应可得充电时的反应,B项正确。
答案 C
2.“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解析 结合蓄电池装置图,利用原电池原理分析相关问题。A项,负极反应为Na-e-===Na+,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故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项,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二价镍离子;C项,正极上NiCl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项,钠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a+,Na+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答案 B
3.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退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解析 铝质容器、变黑的银器及食盐溶液溶液构成原电池装置,铝作负极,变质的银器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正极反应式为Ag2S+2e-===2Ag+S2-。Al3+与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2Al3++3S2-+6H2O===2Al(OH)2↓+3H2S↑,故原电池总反应为2Al+3Ag2S+6H2O===6Ag+2Al(OH)3+3H2S↑,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银器中Ag2S被还原成Ag,质量减轻,A项错误;D项,黑色退去的原因是黑色的Ag2S转化为Ag,D项错误。
答案 B
4.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 D
5.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解析 A项,Pt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l2+2e-===2Cl-,错误;B项,放电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Ag+Cl--e-===AgCl,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错误;C项,由于H+、Na+均不参与电极反应,则用NaCl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变,错误;D项,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左侧产生0.01 mol Ag+与Cl-结合为AgCl沉淀,右侧产生0.01 mol Cl-,为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左侧约有0.01 mol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转移到右侧,故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正确。
答案 D
6.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原子序数为29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2)某青铜器中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 g、20.7 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已知Sn和P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19和207)。
(3)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4)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
(5)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 (1)铜的原子序数为29,介于18和36之间,所以在周期表第四周期。(2)N(Sn)∶N(Pb)=∶=10∶1。(3)催化剂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增大了反应的速率。(4)“复分解反应”说明相互之间交换成分,所以生成物为AgCl、Cu2O。(5)①“青铜器的腐蚀”,如图铜为负极被腐蚀生成Cu2+,正极氧气发生吸氧腐蚀生成OH-。②正极反应产物为OH-,负极反应产物为Cu2+与Cl-作用生成Cu2(OH)3Cl。
答案 (1)四 (2)10∶1 (3)A、B
(4)Ag2O+2CuCl===2AgCl+Cu2O
(5)①c ②2Cu2++ 3OH-+Cl-===Cu2(OH)3Cl↓
7.(1) 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
。
(2)下图所示原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
(3)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溶液中的H+向 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 。
解析 (1)根据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可得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2+4Li++4e-===Fe+2Li2S或FeS2+4e-===Fe+2S2-。(2)该原电池的实质是Cu与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Ag单质,所以正极是Ag+放电,生成Ag单质,反应式为Ag++e-===Ag。(3)0-t1时,Al表面被氧化发生钝化,Al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反应为:2H++NO+e-===NO2↑ + H2O;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做定向移动;t1时铝表面在浓HNO3中全部钝化后,氧化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氧化,然后铜作负极,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 (1)FeS2+4Li++4e-===Fe+2Li2S或FeS2+4e-===Fe+2S2-
(2)Ag++e-===Ag (3)2H++NO+e-===NO2↑ + H2O 正 常温下铝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反应,铜作负极,电流方向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