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00 KB
- 2021-07-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
科)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D.核能作为一种反应热,是理想的新能源
2.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 L 氢气与 1 L 氟气吸收 270 kJ 热量
B.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 270 kJ 热量
3.反应 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③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④1molA 与 1molB 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E
⑤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 减小
⑥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增大
⑦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⑧E2 是反应 C(g)+D(g)⇌A(g)+B(g) 的活化能
以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⑦ D.②⑥⑧
4.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 Na2SO4
5.将 pH=5 的 H2SO4 溶液稀释 1000 倍后,溶液中 SO42﹣离子浓度与 H+离子浓度的比值约为
( )
A.1:10 B.1:1 C.1:2 D.1:20
6.如图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改变起始物 CO 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 T1>T2,K1>K2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 2A(g)+2B(g)⇌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
压强大
C.图丙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图表明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等量 NO2 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
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 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7.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
(g)+H2O(g)⇌H2(g)+CO2(g).在 500℃时,平衡常数 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
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 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 CO 的转化率为( )
A.25% B.50% C.75% D.80%
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 和 1mol H2O(g),一定条件下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生成 0.67mol CO2,若在相同条件下将 H2O(g)改为 4mol,反
应达到平衡时生成 CO2 的物质的量为( )
A.1.34mol B.1.0mol C.0.94mol D.0.52mol
9.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A.NH4++2H2O═NH3•H2O+H3O+ B.HCO3
﹣+H2O═H3O++CO32﹣
C.HS﹣+H+═H2SD.Cl2+H2O═H++Cl﹣+HClO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可以抑制盐类的水解
C.正盐水溶液 pH 均为 7
D.硫酸钠水溶液 pH 小于 7
11.反应 2Z(g)⇌X(g)+Y(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X 的产率增大
B.升高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
C.当容器活塞可活动时,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充入 Z 气体时,Z 的转化率增大
12.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电阻率很大,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13.若室温时 pH=a 的氨水与 pH=b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
表示为( )
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
14.甲酸(HCOOH)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 的甲酸溶液的 pH 约为 2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1mol/L 甲酸恰好与 10m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15.1 体积 pH=2.5 的盐酸与 10 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是该碱溶液的 pH 等于
( )
A.9.0 B.9.5 C.10.5 D.11.0
1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
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
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
1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 时,改用浓硫酸
C.在 K2SO4 与 BaCl2 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反应容器体积
D.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2O3,将 Al 片改成 Al 粉
18.在 N2+3H2⇌2NH3 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 的浓度增加了 0.6mol/L,在此段时间
内用 H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5mol/(L•s),则此段时间是( )
A.1 s B.2 s C.44 s D.1.33 s
19.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单位时间内 HCl 和 CaCl2 浓度变化量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可能相
同
B.不能用 CaCO3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 H2O 和 CO2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用 CaCl2 浓度的减小数值表示其反应速率
20.对反应 A+3B⇌2C 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
A.υ(A)=0.3 mol/(L•min) B.υ(B)=0.6 mol/(L•min)
C.υ(C)=0.5 mol/(L•min) D.υ(A)=0.01 mol/(L•s)
21.已知:3CH4(g)+2N2(g)⇌3C(s)+4NH3(g)△H>0,700℃时,CH4 与 N2 在不同
物质的量之比[ ]时 CH4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大,CH4 的转化率越高
B. 不变时,若升温,NH3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 a 点的大
D.a 点对应的 NH3 的体积分数约为 26%
2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 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
(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容
器
编
号
温度(℃)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Ⅱ 387 0.40
Ⅲ 207 0.20 0.090 0.090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 I 中的 CH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 I 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 I 中充入 CH3OH 0.1mol、CH3OCH30.15mol 和 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
23.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 pH=a,乙的 pH=a+1.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 c(甲)=10c(乙)
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乙的相等
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 V(乙)>10V(甲)
D.甲中的 c(OH﹣)为乙中 c(OH﹣)的 10 倍
24.室温下向 10mLpH=3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 10mL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7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氨水,分别稀释 m 倍、n 倍,溶液的 pH
都变成 9,则 m<n
B.有甲、乙两氨水溶液,测得甲的 pH=a,乙的 pH=a+1,则甲乙两溶液 c(H+)之比为 10:
1
C.相同温度下,0.2 mol•L﹣1 乙酸溶液与 0.1 mol•L﹣1 乙酸溶液中 c(H+)之比为 2:1
D.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电离度为 α,K= .若加入少
量醋酸钠固体,则 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 减小,K 变小
二、填空(共计 50 分)
26.书写下列方程式:
(1)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
(2)工业冶炼镁的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化学方程式
(4)Na2SO3 与 FeCl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火法炼铜化学方程式.
27.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 CO 或 CO2 来生产燃料
甲醇.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温度(℃)化学反应 平衡常温
500 800
①2H2(g)+CO(g)⇌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H2O(g)+CO(g) K2 1.0 2.5
③3H2(g)+CO2(g)⇌CH3OH(g)+H2O(g) K3
(1)反应②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 H2 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平
衡状态由 A 变到 B 时,平衡常数 K(A) K(B)(填“>”“<”或“=”).
(3)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1、K2 与 K3 之间的关系,则 K3= (用 K1、K2 表
示).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时,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
(mol•L﹣1)分别为 0.8、0.1、0.3、0.15,则此时 v 正 v 逆(填“>”“=”或“<”).
(4)在 3L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 c(CO)﹣t(反应时间)变化曲线Ⅰ如
图乙所示,若在 t0 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是 .
28.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成 250mL 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 25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 W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 M mol/L 的标准 H2SO4 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
度为 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 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 .
(3)操作 E 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4)操作 D 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 pH 约为 ,终点时颜色变化是 .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 H2SO4 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29.A、B、C、D、E 五种物分别是 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 中的一
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0.001mol/L 的 A 溶液 pH=3;
②B 溶液和 D 溶液显碱性,等浓度两者 PH 关系 B<D;
③E 是弱电解质.回答下列问题:
(1)D 是 溶液,判断理由是 .
(2)用水稀释 0.1mol•L﹣1 B 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
① ② ③c(H+)和 c(OH﹣)的乘积 ④OH﹣的物质
的量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 B 和 C 的溶液混合,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 pH 随
温度变化为图中的 曲线(填写序号).
(4)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 A 和 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
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 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E>A
⑤A 溶液里有锌剩余
⑥E 溶液里有锌剩余.
2016-2017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
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D.核能作为一种反应热,是理想的新能源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C.放热反应不一定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D.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
【解答】解: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
需在加热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故 A 错误;
B.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故 B 正确;
C.放热反应不一定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故 C 错误;
D.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核能不是反应热,故 D 错误.
故选 B.
2.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 L 氢气与 1 L 氟气吸收 270 kJ 热量
B.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 270 kJ 热量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mol 的氢气和 1mol 的氟气吸收
270kJ 热量;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
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
反应;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
【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mol 的氢气和 1mol 的氟气吸
收 270kJ 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 A 错误;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反应生
成 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kJ,故 B 错误;
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氟化氢气
体的能量,故 C 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 D 错误.
故选:C.
3.反应 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③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④1molA 与 1molB 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E
⑤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 减小
⑥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增大
⑦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⑧E2 是反应 C(g)+D(g)⇌A(g)+B(g) 的活化能
以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⑦ D.②⑥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①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高低确定化学反应的吸放热;
②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高低确定化学反应的吸放热;
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过程;
④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充分;
⑤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反应热的变化;
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
⑦升高温度可增大正逆反应速率;
⑧根据活化能的概念来回答.
【解答】解:①根据图示知道,反应物的能量低于产物的能量,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错
误;
②根据图示知道,反应物的能量低于产物的能量,故正确;
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过程,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
反应是吸热的,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错误;
④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充分,故错误;
⑤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反应热的变化,故错误;
⑥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A 的转化率增大,故正确;
⑦升高温度可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故错误;
⑧E2 是反应 C(g)+D(g)⇌A(g)+B(g)的活化能,故正确.
故选 D.
4.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 Na2SO4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过量稀盐酸,Al 完全反应,不改变温度、接触面积、盐酸的浓度等,则不影响反应
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改变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变化,故 A 不选;
B.改变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变化,故 B 不选;
C.改变温度,反应速率变化,故 C 不选;
D.加少量 Na2S04 固体,对反应无影响,则 Al 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故 D 选;
故选 D.
5.将 pH=5 的 H2SO4 溶液稀释 1000 倍后,溶液中 SO42﹣离子浓度与 H+离子浓度的比值约为
( )
A.1:10 B.1:1 C.1:2 D.1:20
【考点】pH 的简单计算.
【分析】由硫酸溶液pH=5,计算原溶液中 c(H+),原溶液中 c(SO42﹣)= c(H+),稀释 1000
倍,此时溶液接近中性,氢离子浓度不可能小于 1×10﹣7mol/L,只能无限接近 1×
10﹣7mol/L,而稀释过程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稀释后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
据此计算解答.
【解答】解:pH 为 5 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10﹣5mol/L,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
c(SO42﹣)= c(H+)= ×1×10﹣5mol/L=5×10﹣6mol/L;
溶液稀释 1000 倍后,氢离子浓度不可能小于 1×10﹣7mol/L,只能无限接近 1×10﹣7mol/L,
而硫酸根离子浓度为:c(SO42﹣)=5×10﹣6mol/L× =5×10﹣9mol/L,
所以稀释后溶液中 SO42﹣离子浓度与 H+离子浓度的比值约为:5×10﹣9mol/L:1×
10﹣7mol/L=1:20,
故选 D.
6.如图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改变起始物 CO 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 T1>T2,K1>K2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 2A(g)+2B(g)⇌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
压强大
C.图丙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图表明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等量 NO2 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
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 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由图甲可知,CO 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
正反应移动,温度越低,氮气的含量更高,故温度 T1<T2,据此解答;
B、压强的改变不仅影响反应速率,而且平衡也发生移动;
C、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焓变;
D、由图可知,反应平衡后升高温度 N02 的含量增大,平衡逆移,正方向为放热反应.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CO 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
衡向正反应移动,温度越低,氮气的含量更高,故温度 T1<T2,温度越高化学平衡越低,故 K1
>K2,故 A 错误;
B、对于 2A(g)+2 B(g)⇌3C(g)+D(g),压强的改变不仅影响反应速率,而且平衡也发
生移动,故 B 错误;
C、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焓变,故 C 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平衡后升高温度 N02 的含量增大,平衡逆移,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所以该
反应的△H<0,故 D 正确;
故选 D.
7.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
(g)+H2O(g)⇌H2(g)+CO2(g).在 500℃时,平衡常数 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
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 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 CO 的转化率为( )
A.25% B.50% C.75% D.80%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浓度,运用平衡常数的概念列
式得到;
【解答】解:依据化学平衡,设一氧化碳的消耗浓度为 X,分析三段式列式计算:
CO(g)+H2O(g)⇌H2(g)+CO2(g)
起始量(mol/L) 0.02 0.02 0 0
变化量(mol/L) X X X X
平衡量(mol/L) 0.02﹣X 0.02﹣X X X
平衡常数 K= = =9
解得:X=0.015mol/L;
一氧化碳转化率= ×100%=75%
故选 C.
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 和 1mol H2O(g),一定条件下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生成 0.67mol CO2,若在相同条件下将 H2O(g)改为 4mol,反
应达到平衡时生成 CO2 的物质的量为( )
A.1.34mol B.1.0mol C.0.94mol D.0.52mol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进行判
断.
【解答】解:根据可逆反应,利用三段式分析
CO+H2O(g)⇌CO2 +H2,
开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0.67 0.67 0.67 0.67
平衡(mol) 0.33 0.33 0.67 0.67,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 CO 不可能完全转化,故平衡时 CO2 的物质的量的取
值范围为:0.67<n(CO2)<1,
故选 C.
9.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A.NH4++2H2O═NH3•H2O+H3O+ B.HCO3
﹣+H2O═H3O++CO32﹣
C.HS﹣+H+═H2SD.Cl2+H2O═H++Cl﹣+HClO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分析】在盐中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离子时,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
弱电解质,则发生的反应为盐类的水解反应.
【解答】解:A.铵根离子为弱碱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 OH﹣,水解反应为 NH4++2H2O⇌
NH3•H2O+H3O+,故 A 正确;
B.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而 HCO3
﹣+H2O⇌H3O++CO32﹣为电离反应,故 B 错误;
C.HS﹣+H+═H2S 中没有水参加反应,则不属于水解反应,HS﹣水解生成 H2S 和 OH﹣,故 C
错误;
D.氯气为单质,Cl2+H2O⇌H++Cl﹣+HClO 不属于水解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可以抑制盐类的水解
C.正盐水溶液 pH 均为 7
D.硫酸钠水溶液 pH 小于 7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B、升高温度,水解向正方向进行;
C、大多数能水解的盐不显中性;
D、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解答】解:A、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A 正确;
B、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向正方向进行,即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盐类的水解,
故 B 错误;
C、大多数能水解的盐不显中性,如氯化铵显酸性,碳酸钠显碱性,是由于其中的弱离子水解
的缘故,故 C 错误;
D、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显中性,pH 等于 7,故 D 错误.
故选:A.
11.反应 2Z(g)⇌X(g)+Y(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X 的产率增大
B.升高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
C.当容器活塞可活动时,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充入 Z 气体时,Z 的转化率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
B、反应物有转化率;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体积变化不会影响平衡移动;
D、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充入 Z 新平衡与原平衡等效.
【解答】解: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 A 错误;
B、生成物无所谓转化率,故 B 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体积变化不会影响平衡移动,故 C 正确;
D、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充入 Z 新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故 D 错误;
故选 C.
12.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电阻率很大,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A、碳酸钙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碳酸钙为强电解质;
B、碳酸钙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碳酸钙为强电解质;
C、氯气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氨气不能电离出离子;
D、水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为弱电解质.
【解答】解:A、电解质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没有必然关系,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完
全电离,碳酸钙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为强电解质,故 A 错误;
B、强弱电解质与溶解度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关键看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碳酸钙溶于水的部
分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为强电解质,故 B 正确;
C、氯气为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氨气的水溶液导电,导电的离子是一
水合氨电离的,不是氨气本身电离的,所以氨气为非电解质,故 C 错误;
D、水的导电性与水中离子的浓度有关;水难电离,但能电离,所以水是弱电解质,故 D 错误,
故选 B.
13.若室温时 pH=a 的氨水与 pH=b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
表示为( )
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 的计算.
【分析】根据二者恰好反应可知n(NH3•H2O)=n(HCl),根据 α= 计算电离
度.
【解答】解:pH=b 的盐酸中 c(H+)=c(HCl)=10﹣bmol/L,
二者恰好反应可知 c(NH3•H2O)=c(HCl)=10﹣bmol/L,
pH=a 的氨水中 n(OH﹣)=10a﹣14mol/L,即已电离的 c(NH3•H2O)=10a﹣14mol/L,
所以该氨水的电离度为: =10(a+b﹣14)%,
故选 B.
14.甲酸(HCOOH)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 的甲酸溶液的 pH 约为 2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1mol/L 甲酸恰好与 10m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如果甲酸只有部分电离,则甲酸是弱电解质,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1mol/L 的甲酸溶液的 pH 约为 2,则甲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甲酸浓度,所
以能说明甲酸只有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 A 正确;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只能证明甲酸极易溶于水,不能说明甲酸的电离程度,所以不
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故 B 错误;
C.10mL1mol/L 甲酸恰好与 10m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只能说明甲酸具有酸性且属于一
元酸,不能说明甲酸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故 C 错误;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的弱,说明甲酸中离子浓度小于一元强酸,所以
能说明甲酸不完全电离,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故 D 正确;
故选:AD.
15.1 体积 pH=2.5 的盐酸与 10 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是该碱溶液的 pH 等于
( )
A.9.0 B.9.5 C.10.5 D.11.0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 的计算.
【分析】酸碱中和的实质是:H++OH﹣=H2O,当 H+与 OH﹣恰好完全反应时,依据二者的物
质的量相等,可求强酸(或强碱)的浓度或体积,若 H+或 OH﹣过剩,则用“对消﹣稀释法“,
先求剩余的 c(H+)或 c(OH﹣),再进一步求混合溶液的 pH.
【解答】解:据题意,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反应,故有H+与 OH﹣的物质的量相等,设强
酸的体积为 V,则强碱的体积为 10V,有 V•10﹣2.5=10V•10PH﹣14,解得 PH=10.5.
故选 C.
1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
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
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则两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反应速率和离子浓度成
正比,醋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 C(HCl)<C(CH3COOH),若最后锌粒
全部溶解且放出气体一样多,可能是盐酸恰好反应而醋酸过量,也可能是盐酸和醋酸都过量,
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醋酸是弱酸,随反应的进行会不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氢离子浓度有增大的
趋势,所以整个阶段的平均速率:醋酸>盐酸,故 A 正确;
B.反应过程中,醋酸电离导致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减少速率小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减少速率,
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盐酸反应速率小于醋酸,所以反应所需时间:
盐酸>醋酸,故 B 错误;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量有关,因为产生气体体积相同,所以参加反应的锌
的质量:醋酸=盐酸,故 C 错误;
D.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开始反应速率相等,故 D 错
误.
故选 A.
1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 时,改用浓硫酸
C.在 K2SO4 与 BaCl2 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反应容器体积
D.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2O3,将 Al 片改成 Al 粉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A.钠与水反应剧烈,加水不能改变浓度;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发生钝化;
C.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
D.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对非气体的反应没有影响,增大压强速率不变.
【解答】解:A.加水不能改变浓度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 A 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钝化反应,没有氢气生成,不能提高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
故 B 错误;
C.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对非气体的反应没有影响,增大压
强速率不变,故 C 错误;
D.将 Al 片改成 Al 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所以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 D 正确;
故选 D.
18.在 N2+3H2⇌2NH3 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 的浓度增加了 0.6mol/L,在此段时间
内用 H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5mol/(L•s),则此段时间是( )
A.1 s B.2 s C.44 s D.1.33 s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出 v(NH3),再根据 t= 计算时间.
【解答】解:H2 表示的平均速率 v(H2 )=0.45mol/(L∙s),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NH3)= v(H2 )= ×0.45mol/(L∙s)=0.3mol/
(L∙s),
氨的浓度增加了 0.6mol/L,即△c(NH3)=0.6mol/L,
所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 =2s,
故选 B.
19.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单位时间内 HCl 和 CaCl2 浓度变化量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可能相
同
B.不能用 CaCO3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 H2O 和 CO2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用 CaCl2 浓度的减小数值表示其反应速率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分析】A.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同,故
应标明是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但这些数值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均表示该化学反
应的快慢;
B.固体和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C.固体和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解答】解:A.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同一时间内各物质的浓度变
化之比,用 HCl 和 CaCl2 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表示的意义也相同,故 A 正确;
B.CaCO3 是固体,H2O 为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 B 错误;
C.H2O 为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 C 错误;
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所以可用单
位时间内 CaCl2 浓度的增加表示其反应速率,故 D 错误;
故选 A.
20.对反应 A+3B⇌2C 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
A.υ(A)=0.3 mol/(L•min) B.υ(B)=0.6 mol/(L•min)
C.υ(C)=0.5 mol/(L•min) D.υ(A)=0.01 mol/(L•s)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将不同物
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越大的反应越快,据此解答.
【解答】解: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将不
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越大的反应越快,把不同物质的
反应速率都转化为 A 的反应速率,
A.υ(A)=0.3 mol/(L•min);
B.υ(B)=0.6 mol/(L•min),则 υ(A)=0.2 mol/(L•min);
C.υ(C)=0.5 mol/(L•min),则 υ(A)=0.25mol/(L•min);
D.υ(A)=0.01 mol/(L•s)=0.6mol/(L•min);
所以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 D>A>C>B,所以反应最快的是 D,
故选 D.
21.已知:3CH4(g)+2N2(g)⇌3C(s)+4NH3(g)△H>0,700℃时,CH4 与 N2 在不同
物质的量之比[ ]时 CH4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大,CH4 的转化率越高
B. 不变时,若升温,NH3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 a 点的大
D.a 点对应的 NH3 的体积分数约为 26%
【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分析】由图可知,纵坐标为甲烷的转化率,横坐标为 , 越大,甲烷的
转化率越小;平衡正向移动时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并利用 a 点甲
烷转化率为 22%计算氨气的体积分数,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CH4 的转化率随着 的增大而降低,故 A 错误;
B.△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3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 B 正
确;
C.ab 两点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平衡常数不变,故 C 错误;
D.a 点甲烷转化率为 22%, =0.75,则设甲烷为 3mol,氮气为 4mol,
3CH4(g)+2N2(g) 3C(s)+4NH3(g)△H>0
开始 3 4 0
转化 0.66 0.44 0.88
平衡 2.34 3.56 0.88
则 NH3 的体积分数约为 ×100%=13%,故 D 错误;
故选 B.
2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 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
(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器
编
号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Ⅱ 387 0.40
Ⅲ 207 0.20 0.090 0.090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 I 中的 CH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 I 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 I 中充入 CH3OH 0.1mol、CH3OCH30.15mol 和 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根据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确定反应热;
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温度相同,化学平衡常数相同,反应物的转化率
相同;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反应时间越短;
D.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商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如果浓度商小于平衡常数,则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解答】解:A.容器Ⅰ中平衡时 c(CH3OCH3)=c(H2O)= =0.080mol/L,c
(CH3OH)= =0.04mol/L,容器Ⅰ中化学平衡常数 K1=
=4,容器Ⅲ中平衡时 c(CH3OCH3)=c(H2O)= =0.090mol/L,c(CH3OH)=
=0.02mol/L,化学平衡常数 K2= =20.25>4,所以降低温
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A 错误;
B.恒容条件下,容器Ⅱ相当于在容器Ⅰ的基础上加压,但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
变的反应,因此平衡不移动,所以容器Ⅰ中的 CH3OH 体积分数和容器Ⅱ中的相等,故 B 错误;
C.容器Ⅰ中的温度比容器Ⅱ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衡所需时间越短,故 C
错误;
D.c(CH3OH)=0.1mol/L、c(CH3OCH3 )=0.15mol/L、c(H2O)=0.10mol/L,浓度商=
=1.5<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D 正确;
故选 D.
23.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 pH=a,乙的 pH=a+1.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 c(甲)=10c(乙)
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乙的相等
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 V(乙)>10V(甲)
D.甲中的 c(OH﹣)为乙中 c(OH﹣)的 10 倍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常温下,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
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A.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且在水溶液中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
B.酸抑制水电离,酸中水电离出 c(H+)等于溶液中 c(OH﹣);
C.消耗等量的 NaOH 溶液,需要酸的物质的量相等,酸的浓度越大需要的体积越小;
D.根据 c(OH﹣)= 知,相同温度下,氢离子浓度越小,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解答】解:A.如果醋酸的电离程度相等,则物质的量浓度 c(甲)=10c(乙),实际上乙的
电离程度大于甲,所以 c(甲)>10c(乙),故 A 错误;
B.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乙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所以甲中由水
电离产生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 0.1 倍,故 B 错误;
C.因为 c(甲)>10c(乙),所以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
体积 V(乙)>10V(甲),故 C 正确;
D.相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相同,根据 PH 知,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 ,乙中氢
氧根离子浓度= ,则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是乙的 ,故 D 错误;
故选 C.
24.室温下向 10mLpH=3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 10mL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7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 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醋酸是弱电解质,则室温下向 10mLpH=3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
离子的数目增多,但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减小,并利用温度与电离常
数的关系、酸碱混合时 PH 的计算来解答.
【解答】解: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则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多,故 A 错误;
B、因 = ,温度不变,Ka、Kw 都不变,
则 不变,故 B 正确;
C、加水稀释时,溶液的体积增大的倍数大于 n(H+)增加的倍数,则 c(H+)减小,故 C 错
误;
D、等体积 10mLpH=3 的醋酸与 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时,醋酸的浓度大于 0.001mol/L,
醋酸过量,则溶液的 pH<7,故 D 错误;
故选:B.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氨水,分别稀释 m 倍、n 倍,溶液的 pH
都变成 9,则 m<n
B.有甲、乙两氨水溶液,测得甲的 pH=a,乙的 pH=a+1,则甲乙两溶液 c(H+)之比为 10:
1
C.相同温度下,0.2 mol•L﹣1 乙酸溶液与 0.1 mol•L﹣1 乙酸溶液中 c(H+)之比为 2:1
D.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电离度为 α,K= .若加入少
量醋酸钠固体,则 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 减小,K 变小
【考点】pH 的简单计算.
【分析】A、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相同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氢氧化钠
溶液的 pH 大于氨水,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一水合氨仍然存在电离平衡;
B、c(H+)=10﹣pH;
C、醋酸是弱酸,越稀越电离;
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A、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
相同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大于氨水,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一水
合氨仍然存在电离平衡,电离程度仍然小于氢氧化钠,所以要使稀释后溶液的 PH 相等,则氢
氧化钠需要稀释倍数大于氨水,即 m>n,故 A 错误;
B、c(H+)=10﹣pH,故 pH=a 的氨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10﹣amol/L,pH=a+1 的乙酸溶液中
的氢离子浓度为 10﹣(a+1)mol/L,故甲乙两溶液 c(H+)之比为 10:1,故 B 正确;
C、醋酸是弱酸,越稀越电离,故 0.2 mol•L﹣1 乙酸溶液的电离程度小于 0.1 mol•L﹣1 乙酸溶
液的电离程度,故 c(H+)之比小于 2:1,故 C 错误;
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是,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但稀释
醋酸溶液时促进醋酸电离,导致醋酸的电离度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共计 50 分)
26.书写下列方程式:
(1)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
(2)工业冶炼镁的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化学方程式
(4)Na2SO3 与 FeCl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火法炼铜化学方程式.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1)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2)工业冶炼镁是电解氯化镁;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
(4)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铁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亚硫酸根离子失电子被
氧化;
(5)火法炼铜原理为:高温下将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铜.
【解答】解:(1)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工业冶炼镁是电解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MgCl2 Mg+Cl2↑,故答案为:MgCl2
Mg+Cl2↑;
(3)二氧化硅可以和唯一的酸 HF 之间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
故答案为:SiO2+4HF=SiF4↑+2H2O;
(4)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铁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亚硫酸根离子失电子被
氧化,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SO32﹣+1H2O=2Fe2++SO42﹣+2H+,故答案为:
2Fe3++SO32﹣+1H2O=2Fe2++SO42﹣+2H+;
(5)火法炼铜原理为:高温下将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铜,方程式:Cu2S+O2
2Cu+SO2,故答案为:Cu2S+O2 2Cu+SO2.
27.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 CO 或 CO2 来生产燃料
甲醇.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温度(℃)化学反应 平衡常温
500 800
①2H2(g)+CO(g)⇌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H2O(g)+CO(g) K2 1.0 2.5
③3H2(g)+CO2(g)⇌CH3OH(g)+H2O(g) K3
(1)反应②是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 H2 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平
衡状态由 A 变到 B 时,平衡常数 K(A) = K(B)(填“>”“<”或“=”).
(3)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1、K2 与 K3 之间的关系,则 K3= K1•K2 (用 K1、K2 表
示).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时,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
(mol•L﹣1)分别为 0.8、0.1、0.3、0.15,则此时 v 正 > v 逆(填“>”“=”或“<”).
(4)在 3L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 c(CO)﹣t(反应时间)变化曲线Ⅰ如
图乙所示,若在 t0 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 加入催化剂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是 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 2L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1)分析图表数据,反应②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
热反应;
(2)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压强变化分析;
(3)反应③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分析反应特征可知平衡常数 K3=K1×K2,计算
不同温度下反应③的平衡常数,结合温度变化分析判断反应焓变△H<0,依据反应①+②得
到反应③,所以平衡常数 K3=K1×K2;依据某时刻浓度商计算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
的方向;
(4)图象分析曲线Ⅰ变化为曲线Ⅱ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体
积是可变得是恒压容器,说明改变的是加入了催化剂;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一氧化碳物质
的量增大,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可变容器中气体体积和浓度成反比,气体物质的量
不变.
【解答】解:(1)分析图表数据,反应②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
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2)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压强变化分析,图象中平衡状态由 A 变到 B 时,压强改
变,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故答案为:=;
(3)反应③3H2(g)+CO2(g)═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
依据反应①+②得到反应③,所以平衡常数 K3=K1×K2;在 500℃、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反应③,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 (g)的浓度
(mol/L)分别为 0.8、0.1、0.3、0.15,Q= =0.87<K=2.5,反应正向进行,V 正>
V 逆,
故答案为:=;K1•K2;>;
(4)图象分析曲线Ⅰ变化为曲线Ⅱ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体
积是可变得是恒压容器,说明改变的是加入了催化剂;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一氧化碳物质
的量增大,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可变容器中气体体积和浓度成反比,气体物质的量
不变,曲线Ⅰ,体积为 3L,一氧化碳浓度为 3mol/L,改变条件不好为曲线Ⅱ,一氧化碳浓度
为 4.5mol/L,则体积压缩体积为:3:V=4.5:3,V=2L,所以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 2L 符
合;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 2L.
28.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成 250mL 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 25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 W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 M mol/L 的标准 H2SO4 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
度为 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 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C、A、B、D、E .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 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
相平,读数精确到 0.01ml .
(3)操作 E 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
(4)操作 D 中液面应调整到 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 ,尖嘴部分应 充满标准
H2SO4 溶液 .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 pH 约为 4 ,终点时颜色变化是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 H2SO4 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偏高 (填“偏高”“偏低”
或“无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100% .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分析】(1)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与锥形瓶中,
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2)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注意滴定管的
精确值;
(3)因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
(4)滴定管 0 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为减小误差,尖嘴部
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5)指示剂为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
(6)因标准液浓度变小,用量变大;
(7)根据反应消耗的硫酸,求出氢氧化钠,进一步求出样品的纯度.
【解答】解:(1)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与锥形
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具体步骤为: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 W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A.在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成 250mL 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 25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 M mol/L 的标准 H2SO4 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
度为 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 V2mL
故答案为:C、A、B、D、E;
(2)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滴定管读数准
确到 0.01ml,
故答案为: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精
确到 0.01ml;
(3)因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故答案为:便于准确判
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4)滴定管 0 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为减小误差,尖嘴部
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故答案为: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充满标准 H2SO4 溶液;
(5)指示剂为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终点时 pH 约为 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
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故答案为: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6)因标准液浓度变小,用量变大,故答案为:偏高;
(7)滴到消耗的硫酸为:n(硫酸)=cV=(V2﹣V1)×10﹣3L×Mmol/L,根据反应方程可知,
n(NaOH)=2n(硫酸)=2M(V2﹣V1)×10﹣3mol,
所以原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M(V2﹣V1)×10﹣3mol× =2M(V2﹣V1)×
10﹣2mol,则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m(NaOH)=nM=80M(V2﹣V1)×10﹣2g,则该烧碱
样品的纯度为: ×10﹣2×100%= ×100%,
故答案为: ×100%.
29.A、B、C、D、E 五种物分别是 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 中的一
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0.001mol/L 的 A 溶液 pH=3;
②B 溶液和 D 溶液显碱性,等浓度两者 PH 关系 B<D;
③E 是弱电解质.回答下列问题:
(1)D 是 NaOH 溶液,判断理由是 中和酸性物质 A 只有 NaOH、NH3•H2O,等物质的
量的 A 与等物质的量浓度 B 和 D 混合呈中性,D 用的体积少,说明 D 碱性比 B 的碱性强,所
以 D 是 NaOH .
(2)用水稀释 0.1mol•L﹣1 B 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① (填写序号).
① ② ③c(H+)和 c(OH﹣)的乘积 ④OH﹣的物质
的量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 B 和 C 的溶液混合,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 pH 随
温度变化为图中的 ④ 曲线(填写序号).
(4)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 A 和 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
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③④⑤ (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 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E>A
⑤A 溶液里有锌剩余
⑥E 溶液里有锌剩余.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①0.001mol/L 的 A 溶液 pH=3,所以 A 是一元强酸,是盐酸;
②NaOH 和 NH3•H2O 溶液显碱性,等浓度两者 PH 关系 B<D,所以 D 是氢氧化钠,B 是氨
水;
③E 是弱电解质,则是 CH3COOH,所以 C 为 NH4HSO4,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0.001mol/L 的 A 溶液 pH=3,所以 A 是一元强酸,是盐酸;
②NaOH 和 NH3•H2O 溶液显碱性,等浓度两者 PH 关系 B<D,所以 D 是氢氧化钠,B 是氨
水;
③E 是弱电解质,则是 CH3COOH,所以 C 为 NH4HSO4,
(1)D 是氢氧化钠溶液,判断理由是中和酸性物质 A 只有 NaOH、NH3•H2O,等物质的量的
A 与等物质的量浓度 B 和 D 混合呈中性,D 用的体积少,说明 D 碱性比 B 的碱性强,所以 D
是 NaOH,故答案为:NaOH;中和酸性物质 A 只有 NaOH、NH3•H2O,等物质的量的 A 与等
物质的量浓度 B 和 D 混合呈中性,D 用的体积少,说明 D 碱性比 B 的碱性强,所以 D 是 NaOH;
(2)①用水稀释氨水,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n(NH3•H2O)减小,n(OH﹣)增大,
溶液体积不变,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减小,故正确;
②用水稀释氨水,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n(NH3•H2O)减小,n(OH﹣)增大,所以氢
离子的浓度减少,则 增大,故错误;
③温度不变,c(H+)和 c(OH﹣)的乘积不变,故错误;
④OH﹣的物质的量增大,故错误;故答案为:①;(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 B 和 C
混合后得到(NH4)2SO4 溶液,NH4+水解溶液显酸性,PH<7,①②错误;加热水解平衡向
右移动,c(H+)增大,酸性增强,PH 减小,③错误、④正确,故答案为:④;
(4)①根据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CH3COOH 不断电离出 H+,反应速
率比盐酸中快,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HCl>CH3COOH,故①错误;
②根据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开始溶液中 c(H+)相等,反应时的速率 HCl=CH3COOH,
故②错误;
③根据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说明
盐酸中锌剩余,CH3COOH 中锌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相等,故③正确;
④根据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CH3COOH 不断电离出 H+,反应速率比盐
酸中快,故④正确;
⑤根据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说明
盐酸中锌剩余,CH3COOH 中锌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相等,故⑤正确;
⑥根据酸能与锌反应得到氢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说明
盐酸中锌剩余,CH3COOH 中锌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相等,故⑥错误;
故答案为:③④⑤.
2016 年 12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