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50 KB
- 2021-07-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吾尔自治区喀什巴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属试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稿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2.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笔答题均无效。
H-1 N-14 O-32 C-12 Na-23 Cl-35.5
一、选择题(2*25=50分)
1.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液化石油气(LPG)类,这两种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
A. 醇类 B. 一氧化碳 C. 氢气 D. 烃类
【答案】D
【解析】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都属于碳氢化合物。
详解:压缩天然气(C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因此可知该两类燃料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烃类;
答案选D。
2.下列属于第三周期,第五主族的元素是( )
A. P B. N C. S D. Si
【答案】A
【解析】
【详解】A.P是第三周期第ⅤA元素,A符合;
B.N是第二周期第ⅤA元素,B不符合;
C.S是第三周期第ⅥA元素,C不符合;
D.Si第三周期第ⅣA元素,D不符合;
答案选A。
3.放射性同位素钬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 32 B. 67 C. 99 D. 166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166-67-67=32,答案选A。
4.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单质碘 B. 氯化镁 C. 溴化钾 D. 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极性共价键的是一般是由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据此分析。
【详解】A、单质碘的化学式为I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
C、溴化碘的化学式为KBr,只含有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的化学式为H2O,结构式为H-O-H,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 1mol石墨和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且△H=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
【详解】A、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石墨稳定,正确;
B、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石墨稳定,错误;
C、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金刚石能量高,错误;
D、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金刚石能量高,错误。
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①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④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锌片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故A不选;
B. 铜片作负极、银片作正极、硝酸银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故B不选;
C. 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选;
D 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故D不选;
故选C。
7.已知4NH3+5O2═4NO+6H2O,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是( )
A. 4/5v(O2)= v(NO)
B. 5/6v(O2)= v(H2O)
C. 2/3v(NH3)= v(H2O)
D. 4/5v(NH3)= v(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O2):v(NO)=5:4,即v(O2)= v(NO),A项正确;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O2):v(H2O)=5:6,即v(O2)= v(H2O),B项错误;
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NH3):v(H2O)=4:6,即v(NH3)= v(H2O),C项错误;
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NH3): v(O2)=4:5,即v(NH3)= v(O2),D项错误;
答案选A。
8.下列不是反应速率限制外因是( )
A. 温度 B. 物质的性质 C. 浓度 D. 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其中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是外界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内因,答案选B。
9.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
A. 沼气 B. 天然气 C. 煤气 D. 坑道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CO,所以C正确,其余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答案选C。
10.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氯气 B. 溴水
C. 氧气 D. KMnO4酸性溶液
【答案】AC
【解析】
【分析】甲烷可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与酸、碱等物质不反应。
【详解】甲烷性质较为稳定,与酸、碱、溴水以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但可燃烧,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AC。
11.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 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 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均为C4H10,正丁烷为直链结构,异丁烷有支链,故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D。
12.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 三氯甲烷 B. 乙醇 C. 苯 D. 四氯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都是不易溶于水的有机物,所以与水混合会分层,乙醇与水互溶,所以和水混合不分层。
故选B。
13.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苯 B. 氯化铁 C. 乙烷 D. 乙烯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是物理变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A错误;
B、氯化铁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B错误;
C、乙烷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D正确;
答案选D。
14.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A. CuSO4·5H2O B. 无水硫酸铜 C. 浓硫酸 D. 金属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无水硫酸铜遇水即显蓝色,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浓硫酸用来吸水,所以答案选B。
15.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 )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酯类物质生成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酸类物质生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这是因为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缘故,乙酸乙酯属于酯类;答案选B。
16.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淀粉和葡萄糖 B. 蔗糖和纤维素
C. 淀粉和纤维素 D. 果糖和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淀粉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
B.蔗糖是二糖,纤维素是多糖、是高分子,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
C.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其聚合度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D.果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相同,均是C6H12O6,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选D。
17.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葡萄糖 B. 纤维素 C. 油脂 D. 酶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所以不能水解;
B.纤维素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为单糖;
C.油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D.酶是蛋白质,蛋白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选项中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故选A.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答案】D
【解析】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
B.蛋白质中还含有N、S等元素,B错误;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等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D正确;
答案选D。
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基本营养物质的是( )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脂肪 D. 醋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蛋白质是营养物质,选项A不选;
B.葡萄糖属于糖类,是营养物质,选项B不选;
C.脂肪是营养物质,选项C不选;
D.醋酸是乙酸,不是营养物质,选项D选;
答案选D。
20.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 石油的年产量 B. 乙烯的年产量
C. 合成纤维的年产量 D. 硫酸的年产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乙烯的年产量,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故答案选B。
2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
B. 碳原子能与其它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间也相互成键
C. 有机物除了含碳元素外,还含其他多种元素
D. 有机物分子结构十分复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选项C符合题意。
2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森林遭到乱砍乱伐,破坏了生态环境
B. 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酸雨的形成主要与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其次与汽车尾气等原因有关,以此来解答。
【详解】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温室效应有关,A错误;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使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加,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正确;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与温室效应有关,C错误;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含有S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主要与光化学烟雾有关,D错误;
答案选B。
23.下列不属于硫酸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酸性 B. 强还原性 C. 脱水性 D. 吸水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酸是二元强酸,显酸性,A不符合;
B.硫酸具有氧化性,没有强还原性,B符合;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不符合;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不符合;
答案选B。
24.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
A. Na B. Cu C. Fe D. Ag
【答案】A
【解析】
【分析】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Al2O3)制得;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冶炼不活泼的金属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详解】A.Na的性质很活泼,用电解其氯化物的方法冶炼,故A正确;
B.Cu用热还原法冶炼,故B错误;
C.Fe用热还原法冶炼,故C错误;
D.Ag用热分解法冶炼,故D错误;
故选A。
2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蔗糖 D. 淀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蔗糖是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选C。
二、填空题(总共42分)
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族
第二周期
①
②
③
第三周期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第四周期
⑩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2)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___,④和⑧结合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该化合物属于__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3)③、⑥、⑦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化学式表示),⑥、⑦、⑧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___,①、④、⑩三种元素原子还原性逐渐___(填“增强”或“减弱”)。
【答案】(1). K (2). Ar (3). HClO4 (4). (5). 离子 (6). P>S>O (7). 增强 (8). 增强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⑩种元素分别是Li、N、O、Na、Al、P、S、Cl、Ar、K,据此解答。
【详解】(1)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K;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因此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HClO4,④和⑧结合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
(3)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③、⑥、⑦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S>O,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⑥、⑦、⑧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①、④、⑩三种元素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27.在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如图所示)。
(1)负极是__(填“铜”或“锌”),__电子(填“失去”或“得到”),发生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方程式___;正极是__(填“铜”或“锌”)__电子(填“失去”或“得到”),发生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方程式__。
(2)电流由___流向___(填“铜”或“锌),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答案】(1). 锌 (2). 失去 (3). 氧化 (4). Zn-2e-=Zn2+ (5). 铜 (6). 得到 (7). 还原 (8). 2H++2e-=H2↑ (9). 铜 (10). 锌 (11). 有气泡产生
【解析】
【详解】(1)金属性锌强于铜,因此负极是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Zn-2e-=Zn2+;正极是铜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2e-=H2↑。
(2)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由铜流向锌,铜片上氢离子放电,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28.(1)制硫酸的三种原料是___、___、___,三个生产过程是①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②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③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
(2)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为浓度使用过量的___、温度___℃、高压__MPa、___。
【答案】(1). 硫磺 (2). 空气 (3). 水 (4). 造气 (5). S+O2SO2 (6). 催化氧化 (7). 2SO2+O22SO3 (8). 吸收 (9). SO3+H2O=H2SO4 (10). 废气 (11). 废水 (12). 废渣 (13). 氮气 (14). 400~500 (15). 10~30 (16). 原料循环利用
【解析】
【详解】(1)制硫酸的三种原料是硫磺、空气和水,三个生产过程是造气、催化氧化和吸收三个阶段,反应方程式分别是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和废渣。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为浓度使用过量的氮气,温度为400~500℃,压强一般是10~30MPa,为提高原料利用率,采用原料循环利用。
29.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s)+O2(g)=CO2(g)反应中,反应前氧气的浓度2mol/L,30秒后,氧气的浓度降低到0.6mol/L,则计算:
(1)O2的反应速率多少___?
(2)计算生成CO2的浓度为多少___?
【答案】(1). 0.047mol/(L·s) (2). 1.4mol/L
【解析】
【详解】(1)反应前氧气的浓度2mol/L,30秒后,氧气的浓度降低到0.6mol/L,则消耗氧气的浓度是2mol/L-0.6mol/L=1.4mol/L,因此O2的反应速率是1.4mol/L÷30s≈0.047mol/(L·s);
(2)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CO2的浓度就是消耗的氧气浓度,为1.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