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 MB
- 2021-07-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考纲解读
1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
(mol)
、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
.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
(
原子、分子、离子等
)
数目、气体体积
(
标准状况下
)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饭后碰一碰
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1.00 mL NaCl
中含有
6.02×10
23
个
NaCl
分子
B
.
1.00 mol NaCl
中,所有
Na
+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
23
C
.欲配制
1.00 L 1.00 mol
·
L
-
1
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 g NaCl
溶于
1.00 L
水中
D
.电解
58.5 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
22.4 L
氯气
(
标准状况
)
、
23.0 g
金属钠
答案:
B
点拨:
NaCl
是离子化合物,是由
Na
+
和
Cl
-
结合而成的不存在
NaCl
分子,
A
错;
Na
+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
,故
1.00 mol NaCl
中含有
1.00 mol Na
+
,所有
Na
+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6.02×
10
23
,
B
正确;
NaCl
溶液的体积为
1.00 L
,而不是水的体积为
1.00 L
,
C
错;
n
(NaCl)
=
1 mol
,电解熔融
NaCl
后得
0.5 mol Cl
2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
D
错。
2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1 mol
甲醇中含有
C
—
H
键的数目为
4
N
A
B
.
25℃
,
pH
=
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
的数目为
0.1
N
A
C
.标准状况下,
2.24 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1
N
A
D
.常温常压下,
Na
2
O
2
与足量
H
2
O
反应,共生成
0.2 mol O
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
N
A
答案:
D
思维激活
抽空一定看一看
3
.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0.2 mol H
2
O
2
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0.4
N
A
B
.
300 mL 2 mol/L
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
0.6
N
A
C
.在标准状况下,
2.8 g N
2
和
2.8 g CO
所含电子数均为
1.4
N
A
D
.在常温常压下,
2.24 L SO
2
与
O
2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0.2
N
A
答案:
C
点拨:
A
项,
0.2 mol H
2
O
2
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
0.2
N
A
;
B
项,蔗糖溶液中除含有蔗糖分子外还有大量的水分子,所含分子数远多于
0.6
N
A
;
D
项,常温常压下,
2.24 L SO
2
与
O
2
的混合气体少于
0.1 mol
,所含氧原子数也少于
0.2
N
A
。
4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0.1 mol/L
的
NH
4
NO
3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
N
A
B
.
1 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10
N
A
C
.在
12 g
石墨片层结构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
N
A
D
.
22.4 L
乙烯中
C
—
H
键数为
4
N
A
答案:
C
点拨:
A
项,未给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氮原子数。
B
项,
1 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9
N
A
。
D
项,不一定为标准状况。
网控全局
知识网络 优化记忆
考点整合
高效提升 触类旁通
1
.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n
。它是指该物质所含粒子
(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
数的多少。因此,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它有量纲,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是一个科学专用名词。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使用摩尔做物质的量的单位时,要注意:
(1)
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
应用符号表明微观粒子的种类或其特定组合
(
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及其他有化学意义的特定组合
)
,强调
“
用符号
”
而非
“
用汉字
”
,这和以前有所不同。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
A
,定义为
0.012 kg
12
C
所含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个精确值。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测得其数值约为
6.02×10
23
mol
-
1
。
(3)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g
·
mol
-
1
,而化学式量是指该物质一个粒子
(
或单位组成
)
的质量与一个
12
C
原子质量的
1/12
之比所得的数值,单位是
1
,使用时二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4)
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单位是
L
·
mol
-
1
,符号
V
m
。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
V
m
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准状况下
V
m
=
22.4 L
·
mol
-
1
。
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
定律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总结为
“
三同
”
定
“
一同
”
,适用对象为气体。
②
当溶质为液体时,应选用滴定管、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其中滴定管用来量取液体溶质。若溶质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式滴定管,若溶质溶液呈酸性或具有强氧化性则选用酸式滴定管。量筒用来量取蒸馏水。
③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注意
“
查漏
”
。
(3)
实验步骤记清楚:
①计算溶质的量
②称量或量取
③溶解 在烧杯中加适量
(
一般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
1/6)
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恢复到常温后,将溶液转入
(
通过玻璃棒引流
)
规格为所配溶液体积的容量瓶里。再用适量的蒸馏水将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
2
~
3
次,将每次的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
④
定容 移液后往容量瓶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
1
~
2 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瓶颈的刻度线处,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线相平。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上下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
⑤装瓶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
方法归纳
拓展思维 活学活用
1
.
试题中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提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10
5
Pa
、
25℃
时等。
(2)
物质状态:
22.4 L
·
mol
-
1
使用的对象是气体
(
包括混合气体
)
。命题者常用一些标准状况下易忽视的液体或固态物质,如
H
2
O
、
SO
3
、己烷、辛烷、
CHCl
3
等来设置陷阱。
(3)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如
D
2
O
、
T
2
O
、
18
O
2
的摩尔质量。
CH
4
、
NH
3
、
Ne
、
He
、
OH
-
、
NH
4
+
等粒子的电子数。
(4)
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
SiO
2
、
Si
、
CH
4
、
P
4
、
CO
2
等。
(5)
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
Na
2
O
2
与
H
2
O
,
Cl
2
与
NaOH
、电解
AgNO
3
溶液等。
(6)
用到
22.4 L/mol
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及状态是否为气体。
(7)
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上述
7
项往往是命题者有时故意设置的干扰性因素,却常常被考生忽略。
(1)
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
m
偏大,则结果偏高。
(2)
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使
n
减小,则结果偏低。
(3)
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对结果无影响。
(4)
俯视、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对结果的影响
①
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故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
c
偏低。
②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故
c
偏高。
温馨提示:
仰视看高,俯视看低,即抬头看,液面的读数高了。低头看,液面的读数低了。
(5)
常见的操作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统计如下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
以配制
0.1 mol
·
L
-
1
的
NaOH
溶液为例
)
因变量
c
/mol
·
L
-
1
m
V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偏小
用滤纸称
NaOH
减小
-
偏小
向容量瓶内注液时少量流出
减小
-
偏小
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小
整个过程不摇动
-
减小
偏大
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小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偏小
[
例
1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23 g NO
2
含有
n
A
个氧原子
B
.
1 L 0.1 mol
·
L
-
1
氨水含有
0.1
n
A
个
OH
-
C
.常温常压下,
22.4 L CCl
4
含有
n
A
个
CCl
4
分子
D
.
1 mol Fe
2
+
与足量的
H
2
O
2
溶液反应,转移
2
n
A
个电子
答案:
A
[
例
2]
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常温下,
1 L 0.1 mol
·
L
-
1
的
NH
4
NO
3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
N
A
(
江苏高考化学卷
T
5
-
A)
②1 mol
羟基
(
—
OH)
中电子数为
10
N
A
(
江苏化学卷
T
5
-
B)
③
常温常压下
22.4 L NO
气体的分子数小于
N
A
(
山东滨洲模拟
)
④1 mol
乙烷分子中含有
8
N
A
个共价键
(
安徽宜城质检
)
⑤
在
1 L 0.1 mol/L
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
0.1
N
A
(
安徽宜城质检
)
⑥
常温常压下,
1 mol
氦气所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4
N
A
(
浙江嘉兴模拟
)
⑦
标准状况时,
22.4 L
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
(
浙江嘉兴模拟
)
⑧
在反应
KIO
3
+
6HI===KI
+
3I
2
+
3H
2
O
中,每生成
3 molI
2
转移的电子数为
6
N
A
(
广东惠州模拟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⑦
D
.④⑥⑧
答案:
A
[
例
3]
某非金属单质
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B
。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
(
同温、同压
)
。以下对
B
的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
A
.有
1
个氧原子
B
.有
2
个氧原子
C
.有
1
个
A
原子
D
.有
2
个
A
原子
解析:
B
和氧气均为气体,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消耗的
O
2
与生成的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据此可设化学方程式为
m
A
+
a
O
2
===2
a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
个
B
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原子。
答案:
A
[
例
4]
下列条件中,两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N
2
和
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
H
2
和
N
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
C
2
H
6
和
NO
D
.同压强、同体积的
N
2
O
和
CO
2
解析:
因为
N
2
和
CO
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所以两者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也相同,分子个数应相同,又因两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在,故原子个数也相等,
A
正确; 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B
选项中没有提到压强,所以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
错;体积相同、密度相等,所以质量相等,
C
2
H
6
和
NO
的摩尔质量也相等,所以分子个数相等,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原子个数不相等,
C
错;同压强、同体积时,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D
错。答案为
A
。
答案:
A
点拨:
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应注意以下三点:
(1)1 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2)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要判断物质在所给温度和压强下是否为气体,若物质为非气态则不能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
例
5]
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
H
2
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
2
∶
1
B
.
4
∶
1
C
.
1
∶
1
D
.
3
∶
1
错因分析:
如果不能整体把握反应规律,导致解题复杂化。
答案:
A
点拨:
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
+
3H
2
SO
4
===Al
2
(SO
4
)
3
+
3H
2
↑
、
2Al
+
2NaOH
+
2H
2
O===2NaAlO
2
+
3H
2
↑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铝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则本题就归结到探讨产生等量氢气时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上来。由关系式:
2Fe
~
Si
~
2H
2
,即可快速求解,
n
(Fe)
∶
n
(Si)
=
2
∶
1
。
答案:
C
点拨: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1)
“
一个中心
”
: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
两个前提
”
:在应用
V
m
=
22.4 L
·
mol
-
1
时,一定要有
“
标准状况
”
和
“
气体状态
”
两个前提条件
(
混合气体也适用
)
。
(3)
“
三个条件
”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
原子、电子等
)
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
“
强、弱、非
”
电解质与溶质粒子
(
分子或离子
)
数之间的关系。
(4)
“
四个无关
”
: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
(
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