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 MB
- 2021-07-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淀区高三化学查漏补缺
2020.6
第一部分 有机化合物
【内容结构与问题结构】
内容维度
问题类型
结构
(官能团、化学键)
性质
反应
(反应类型、反应条件)
化学用语
(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
官能团检验
涉及到的内容
官能团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注意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 )
【建议】列举容易产生干扰的官能团,匹配相应练习
2.注意某些官能团检验方法对反应条件的特殊要求
【建议】梳理对反应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官能团
物质分离
涉及到的内容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进行物质分离实验时,不仅可以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还可以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如,溶解性、熔沸点等)
【建议】将空中课堂资源中利用物质性质进行物质分离的相关内容重新整合成一个微视频,请学生自行观看
有机物性质
涉及到的内容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分析多官能团有机物时,注意全面性,“不丢不落”
2.分析聚合反应时,注意基于官能团的特征和化学键的变化进行分析(如第1组试题)
3.关注定量分析类任务
同分异构体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有机推断
涉及到的内容
√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面对陌生复杂信息,越是复杂,越要基于陌生反应中提供的成断键的种类、位置、数量进行分析,要特别关注“位置”;
2.有机推断过程中要有“假设-检验”的意识
2.注意有机推断中官能团保护思想的应用
有机合成
涉及到的内容
√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注意有机合成中的官能团保护
2.如果有机推断、有机合成在一道大题中,注意信息的迁移应用
【备注】
1.其他化学用语:结构式、电子式、实验式
2.某些有机物的特殊物理性质及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相关内容
第1组
【思考】下列题目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你能找到“变化”之中的“不变”吗?
1.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2. 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
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3.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 结构简式为:
4.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5.“星型”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在新兴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下图是某“星型”聚合物的制备过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体Ⅰ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吸收峰,峰面积比为1∶2
B.单体Ⅰ与单体Ⅱ制备聚合物X,产物中有H2O
C.聚合物X转化为聚合物Y发生取代反应
D.聚合物Y可通过末端的碳碳双键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第2组
【说明】有机推断题一定要坚持做好保温练习,保证推理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同时提醒学生要做基于题目给定信息和所学知识的推理,避免由于试题与做过的习题“形似神异”而造成负迁移。
6. 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RMgX,X=Cl、Br、I)的反应是合成叔醇类化合物的 重要方法,可用于制备含氧多官能团化合物。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4)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填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五元环碳环结构;②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6)D→E的目的是________。
(7)已知羟基能与格氏试剂发生反应。写出以 、、CH3OH 和格氏试剂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第二部分 概念原理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表内容结构与问题结构】
内容维度
问题类型
物质结构
(化学键)
原子结构
元素
周期表
元素
周期律
化学键类型判断及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类型判断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元素种类、位置推断及性质推测
涉及到的内容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从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元素及化合物性质
涉及到的内容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用实验证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涉及到的内容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第3组
【说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近年来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使2010年高考题(如下第7题),也只是简单的跨主题综合。
7. 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 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
K (t1 )
K (t2)
2
1.8
43
34
(1)已知t2 > t1,HX的生成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X的电子式是 。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2与H 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 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 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内容结构与问题结构】
内容维度
问题类型
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
影响反应速率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计算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注意单位换算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涉及到的内容
√
化学平衡状态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涉及到的内容
√
√
√
推测速率、平衡的变化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从速率平衡角度分析解释问题(生活、生产、实验)(与元素化合物、电解质溶液跨主题综合)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确定分析对象:反应/平衡(一个或多个)
2.确定分析解释的角度:速率、平衡或二者均可
3.确定影响因素:直接/间接,显性/隐性,单一/多个
4.完整、逻辑表达:因果齐全,环环相扣
第4组
【思考】可以通过哪些物理量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是什么?
8. 煤焦与水蒸气的反应C(s) + H2O(g) CO(g) + H2(g) △H > 0是煤气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之一。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仅通过以下数据可以判断t时刻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 t时刻及其前后H2O(g)、CO(g)、H2(g)的浓度;② t时刻,H2O(g)、CO(g)、H2(g)的浓度;③ t时刻,消耗H2O(g)的速率与生成CO(g)的速率;④ t时刻,生成CO(g)的速率与消耗H2(g) 的速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5组
【思考】下面这道题考查了哪些问题?对应了“问题解决注意事项”中提示的哪些内容?
9. 页岩气中含有较多的乙烷,可将其转化为更有工业价值的乙烯。将C2H6和C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通入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C2H6(g)C2H4(g) + H2(g) ΔH1=+136.4 kJ·mol− 1
ⅱ.CO2 (g) + H2 (g)CO(g) + H2O(g) ΔH2=+41.2 kJ·mol− 1
ⅲ.C2H6(g) +CO2(g)C2H4(g) +CO(g) +H2O(g) ΔH3
(1)用ΔH1、ΔH2计算ΔH3=______ kJ·mol− 1。
(2)反应ⅳ:C2H6(g)2C(s)+3H2(g)为积碳反应,生成的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适当通入过量CO2可以有效缓解积碳,解释其原因:______(写出2点原因)。
(3)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乙烯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选择催化剂,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的数据如下表(均未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编号
T/℃
催化剂
转化率/%
选择性/%
C2H6
CO2
C2H4
CO
Ⅰ
650
钴盐
19.0
37.6
17.6
78.1
Ⅱ
650
铬盐
32.1
23.0
77.3
10.4
Ⅲ
600
21.2
12.4
79.7
9.3
Ⅳ
550
12.0
8.6
85.2
5.4
【注】C2H4选择性:转化的乙烷中生成乙烯的百分比。
CO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O的百分比。
① 对比Ⅰ和Ⅱ,该反应应该选择的催化剂为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 实验条件下,铬盐作催化剂时,随温度升高,C2H6的转化率升高,但C2H4的选择性降低,原因是______。
【电解质溶液-内容结构与问题结构】
内容维度
问题类型
离子反应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离子共存
涉及到的内容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化学用语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离子方程式:注意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移动引发的离子反应
2.电离方程式、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注意规范表达
离子浓度比较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分析解释生活、生产、实验室中的现象或问题(与速率平衡、无机物、电化学主题综合)
涉及到的内容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同用速率平衡原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
第6组
【思考】看看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变化”之中“不变”的是什么?
10. 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
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
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
11.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2O+OH−
B. 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浓度减小造成的
C.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Kw值相等
12. 常温下,将NH3通入50 mL NH4Cl溶液中至pH=10,再向其中滴加1 mol/L 盐酸。溶液
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OH-) = 1×10-4 mol/L
B.b点溶液中,c(NH) > c(Cl-)
C.c点时,加入的n(HCl)小于通入的n(NH3)
D.a→b,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13. 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14. 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a1=1.1×10−3 ,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5.
第7组
【思考】下面这道题考查了哪些问题?对你解决电解质溶液主题的问题有哪些提示?
16. 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H3BO3+H2OH++B(OH)−4,Ka=5.81×10−10
(1)“吸收”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
(3)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
(4)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热化学-问题类型】
1.从键能变化或物质能量变化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焓变
5.应用键能计算反应焓变
第8组
17. 一定温度下,H2(g)与I2(g)反应生成HI(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g) + I2(g) === 2HI(g) ΔH=-13 kJ·mol− 1
B.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 H2(g)和I2(g)的总能量比HI(g)的能量高13 kJ
D.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低
18. 丙烷的一溴代反应有两种:
CH3CH2CH3 + Br2 CH3CHBrCH3 + HBr
CH3CH2CH3 + Br2 CH3CH2CH2Br + HBr
反应过程中,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断裂化学键
H—Br
吸收能量
364.1kJ/mol
410.0kJ/mol
397.5kJ/mol
则CH3CH2CH3 + Br· === CH3CH2CH2·+ HBr ΔH= kJ/mol
【电化学-问题类型】
1.判断电池或电解池的正负极或阴阳极
2.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熟悉或陌生)
3.分析电化学过程(“电极反应—离子迁移—离子反应”中的部分或整体)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分析
5.与水溶液、平衡、实验主题综合
第9组
【思考】看看下面这3道题与经常做的练习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变化”之中“不变”的是什么?
【说明】第19题两小题问点重复,难度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9. 镍镉电池是应用广泛的二次电池,其总反应为:
Cd + 2NiOOH + 2H2O 2Ni(OH)2 + Cd(OH)2。
当多组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串联时,由于不同电池电极反应物含量不同,电极反应物先耗尽的电池会被其它电池充电(如下图),生成H2,造成安全隐患,称为过度放电。为了防止过度放电,可在电极上加入“反极物质”(正常放电时,“反极物质”不参与反应),进行过度放电保护。
(1)若没有进行过度放电保护,电池的电极反应物均在正常放电被耗尽、开始过度放电时,产生H2的电极是________(填“镍电极”或“镉电极”),另一个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在电极上加入“反极物质”Cd(OH)2,可对电池进行过度放电保护。Cd(OH)2添加位置是________(填“镍电极”或“镉电极”),实现放电保护的原理是________。
【已知:O2可以通过隔膜;O2可与Cd发生反应生成Cd(OH)2】
20.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煤作为动力煤直接燃烧前要进行脱硫处理。应用电解法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具有脱硫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电解脱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反应将Mn2+转化成Mn3+,Mn3+再将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是FeS2)氧化为Fe3+和SO42-(如下图所示):FeS2 + 15Mn3+ + 8H2O === Fe3+ + 15Mn2+ + 2SO42- + 16H+
电解刚刚开始时,观察到阴极石墨棒上有无色气体产生。在电解脱硫的过程中,溶液中H+浓度是否有可能增加,结合化学用语说明理由:
【说明】21题希望同学们体会到的看似“复杂”的情境,如果能在题目提示的角度下有目的地提取相关信息,会把“复杂”情境简单化
21.
第三部分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内容结构与问题结构】
内容维度
问题类型
物质性质
物质制备
物质检验
物质分离
反应规律
探究
操作
辨识判断
涉及到的内容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基本实验论证
涉及到的内容
√
√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复习基本实验时注意归纳每一类实验在“目的-原理-方案-现象-结论”这一系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关注点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和现象描述
涉及到的内容
√
√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表述清晰、规范
2.注意应用变量控制思想进行干扰因素的分析、确认、排除
3.注意目的-方案-现象-结论的一致性
综合探究问题解决
涉及到的内容
√
√
√
√
√
问题解决注意事项
1.前提:关注探究目的,明确需要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包括总探究目的和各子实验的探究目的)
2.应用变量控制思想进行实验分析
第10组
【说明】基本实验题可以这样做:
22. 判断下列实验方案能否达成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能否达成目的及理由
(1)
实验室制备氨气
(2)
验证溴乙烷的消去产物是乙烯
(3)
除去CO2中的HCl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
23. 判断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能否得到相应结论,并说明理由。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结论是否成立及理由
(1)
向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后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
酸性条件下,纤维素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加热,未观察到红色沉淀
(2)
向FeCl2溶液中滴加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
Fe2+具有还原性
(3)
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入3 mL 5% 双氧水,再向试管2中加入1 mL KI溶液,观察到试管2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试管1中的快
KI对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第11组
【说明】实验方案分析题可以这样做
24.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判断所得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① ② ③
序号
结论
结论是否成立及理由
(1)
红棕色气体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3)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第12组
25.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影响CuSO4溶液和浓氨水反应产物的因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 Cu(OH)2(s) ⇌ Cu2+ + 2OH-,Ksp = 2.2×10-20
Cu(NH3)42+ ⇌Cu2+ + 4NH3,K = 4.8×10-14
② Cu(NH3)4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的深蓝色固体,加热分解有氨气放出。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如右图所示。
【实验1】CuSO4溶液和浓氨水的反应。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1
向2 mL 0.1 mol/L CuSO4(pH=3.2)中逐滴加入2 mL 1 mol/L氨水
立即出现浅蓝色沉淀,溶液变无色;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最终得到澄清透明的深蓝色溶液A
1-2
向2 mL 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2 mL 0.1 mol/L CuSO4(pH=3.2)
始终为澄清透明的深蓝色溶液B
(1)进一步实验证明,深蓝色溶液A、B中均含有Cu(NH3)42+,实验方案为 (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2】探究影响CuSO4溶液和浓氨水反应产物的因素。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2-1
向实验1-2所得深蓝色溶液B中继续加入2 mL 0.1 mol/L CuSO4(pH=3.2)
有浅蓝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浅
2-2
向实验1-2所得深蓝色溶液B中继续加入1 mol/L NaOH
有浅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接近无色
2-3
向2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
2 mL 0.1 mol/L CuSO4(pH=3.2)
有浅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接近无色
(2)依据实验2-1,甲同学认为Cu2+浓度是影响CuSO4溶液和浓氨水反应产物的因素之一。乙同学认为实验2-1没有排除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的干扰,并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2-4
无明显现象
向实验1-2所得深蓝色溶液B中继续加入2 mL试剂a
① 用化学用语表示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
② 试剂a为 。
(3)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对实验2-2的现象进行解释: 。
(4)实验2-3的目的是 。
(5)综合上述实验可以推测,影响CuSO4溶液和浓氨水反应产物的因素有 。
第四部分 元素化合物
【问题类型】
1.具体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辨识记忆
2. 利用熟悉(或陌生)元素化合物性质解决物质转化问题
3. 陌生化学方程式书写
4. 与概念原理主题综合的问题解决
第13组
26.金属镓(Ga)应用广泛,在半导体和光电材料、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镓与铝是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
(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GaAs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As与Ga同周期,As与N同主族。
①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填字母)。
a. 碱性:Ga (OH)3> Al (OH)3 b. 非金属性:As>Ga
c. 酸性:H3AsO4>H3AsO3
②GaAs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原因 。
③废弃含GaAs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浓硝酸溶解GaAs,生成H3AsO4和Ga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工业上获取镓的方法之一是从闪锌矿冶锌后的残渣(主要含有Zn、Pb、Fe、Ga等元素)中提取,某科研单位设计下述流程提取镓。
已知:Ga在碱性溶液中以[Ga(OH)4]-形式存在。
①为了加快H2SO4浸取含镓残渣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②试剂a是 。
③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 。
④写出得到滤液3的离子方程式 。
⑤写出电解制镓时的阴极电极反应式 。
第五部分 化学计算
【问题类型】
1.基于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计算
2. 基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系式法、电子守恒法、原子守恒法、差量法
第14组
27. 在大试管内将足量NaHCO3加热到200℃,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到盛有1.87 g Na2O和
Na2O2的密闭容器中,待Na2O和Na2O2全部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mL O2;再将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的固体全部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和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NaHCO3物质的量为0.04 mol
C.反应过程中总共转移0.04 mol电子 D.配成的100 mL溶液中c(Na+) = 0.5 mol/L
海淀区高三化学查漏补缺答案
1.D
2.B
3.B
4.D
5.B
6.
(1)
(2)氧化反应
(3)羰基和羧基
(4)
(5)
(6)保护D中酮羰基,使其在E→F的转化过程中不参与反应
(7)
7. (1)放热
(2)略
(3)HF、HCl、HBr、HI
(4)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5)F、Cl、Br、I为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ad
8. B
一定温度
9.(1)+177.6
(2)增大CO2的量,发生反应C+CO2 ======== 2CO,消耗C;增大CO2的量反应ⅲ正向进行程度增加,降低了C2H6的浓度,反应ⅳ进行的程度减小
(3)①铬盐 相同温度下,铬盐作催化剂时C2H6的转化率和C2H4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升高,反应ⅰ、ⅲ、ⅳ的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反应ⅳ增大的更多
10. C
11. C
12. D
13. C
14. B
15. C
16.
(1)NH4HCO3 + NH3 === (NH4)2CO3
(2)SiO2、Fe2O3、Al2O3
(3)KSCN溶液
(4)促进转化为H3BO3,促进析出
(5)2Mg2+ + 3CO32- + 2H2O === Mg(OH)2·MgCO3↓+ 2HCO3-
或2Mg2+ + 2CO32- + H2O === Mg(OH)2·MgCO3↓+ CO2↑
17. C
18. +45.9
19.(1)镍电极 4OH- -4e- === O2↑ + 2H2O
(2)镍电极
过度放电时,由于镍电极有反极物质Cd(OH)2,电极反应为2Cd(OH)2+4e- === 2Cd +4OH-,避免生成H2,镉电极反应为4OH- - 4e- === O2↑+ 2H2O,;O2通过隔膜进入镍电极区,与Cd发生反应2Cd + O2 + 2H2O ===2Cd(OH)2,将生成的O2消耗,同时生成Cd(OH)2可继续作为电极反应物;OH-透过隔膜进入镉电极区补充消耗的OH-,使反应循环发生
20. 有可能增加 脱硫过程中,阴、阳极电极反应分别为:2H+ + 2e- === H2↑、
2Mn2+ - 2e- === 2Mn3+,由FeS2与Mn3+反应可知,处理1 mol FeS2需15 mol Mn3+,每转移15 mol e-,阳极生成15 mol Mn3+的同时阴极消耗15 mol H+,但1 mol FeS2与15 mol Mn3+会生成16 mol Mn2+,因此H+浓度会增加
21. B
22.
(1)不能达成,因为NH4Cl受热分解生成的HCl和NH3会在试管口出立即化合生成NH4Cl
(2)不能达成,因为加热过程中挥发出的乙醇也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
(3)能达成 因为NaHCO3+HCl===NaCl+H2O+CO2,且NaHCO3能抑制CO2与水的反应及H2CO3的电离,从而降低CO2的溶解度
23.
(1)不成立,因为实验方案中未将水解液调至碱性,影响新制Cu(OH)2
对葡萄糖(或醛基)的检验
(2)不成立,因为酸性条件下Cl-也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成立 试管2中加入KI溶液后双氧水的浓度低于试管1,但试管2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试管1中的快,说明KI溶液对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浓度降低对速率的减小程度
24.
(1)不成立,因为可能是HN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2)成立,因为产生红棕色气体,一定要有HNO3与红热木炭接触、参与反应
(3)不成立,可能是红热木炭与氧气反应,产生了CO2
25.
(1)向深蓝色溶液(A或B)中加入大量乙醇,得到深蓝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将沉淀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① Cu2+ + 2H2O ⇌ Cu(OH)2 + 2H+
② c(SO42-)=0.1 mol/L且pH=3.2的硫酸-硫酸钠混合溶液
(3)存在Cu(NH3)42+ ⇌ Cu2+ + 4NH3,当加入NaOH,OH-与Cu2+结合生成浅蓝色沉淀,使Cu2+浓度下降,平衡向右移动,Cu(NH3)42+浓度降低,溶液变为无色
(4)与实验1-2对比,探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氨水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5)铜离子浓度、溶液的碱性、氨水(NH3)的浓度(或溶液的碱性、硫酸铜和氨水的相对用量)
26.
(1)第三周期 第IIIA族
(2)① c
② Ga与As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As > Ga,原子半径:As < Ga,得电子能力:As > Ga,元素的非金属性:As > Ga,因此,GaAs中As为负价;As与N同主族,最外层5个电子,最低负化合价为-3
③ GaAs+11HNO3 === Ga(NO3) 3+8NO2↑+H3AsO4+4H2O
(3)① 粉碎残渣;加热;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写出两条即可)
② ZnO
③ Fe(OH)3
④ Ga(OH)3+OH- === [Ga(OH)4]-
⑤ [Ga(OH)4]- +3e- === Ga+ 4OH-
2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