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3.00 KB
- 2021-07-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②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③田间焚烧秸秆
④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H 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 C(s)+1/2 O2(g)===CO(g)的反应热为 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
110.5kJ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 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 0.6 mol H2SO4 的
稀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
C.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 CH4。0.5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 CO2 气体和液态 H2O
时,放出 44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
B.CH4(g)+2O2 (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D.1
2CH4(g)+O2(g)===1
2CO2(g)+H2O(l) ΔH=-890 kJ·mol-1
5.物质(t-BuNO)2 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2(t-BuNO),实验
测得该反应的ΔH= +50.5 kJ·mol-1,活化能 Ea=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
理的是
6.AOH 为弱碱,已知:2AOH(aq)+H2SO4(aq)===A2SO4(aq)+2H2O(l) ΔH1=-24.2 kJ·mol
-1;H+(aq)+OH-(aq)===H2O(l) ΔH2=-57.3 kJ·mol-1。则 AOH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为
A.+45.2 kJ·mol-1 B.+33.1 kJ·mol-1 C.-81.5 kJ·mol-1 D.-33.1 kJ·mol-1
7.反应 C(s)+H2O(g)===CO(g)+H2(g)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
的改变对其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①增加 C 的用量;②将容器体积
缩小一半;③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④保持容器内压
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变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8.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置于 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2C(g)。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用物质 A 表示反应速率为 1.2mol/(L•s) B.用物质 B 表示反应速率为
0.3mol/(L•s)
C.2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 D.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6mol/L
9.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X(g) Y(g)+Z(s),
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 Y 的质量分数不变
C.X 的分解速率与 Y 的消耗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内生成 1molY 的同时生成
2molX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
器体积减小 1/2,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 1.5 倍,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加 D.a>b
11.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
)H(c)CO(c
)OH(c)CO(c
22
2
。恒容时,温度升高,H2
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 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O
催化剂
高温 CO2+H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判断能自发分解
B.物质 A 三态间的转化如下:A(g)→A(l)→A(s),则该转化过程中ΔS>0
C.反应 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室温下水结成冰是自发过程
13.下列说法的正确是
A.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14.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 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 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 增大,pH 不变
15.在某一元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中 c(H+)约为 1×10-2mol/L
B.某一元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 10mL 恰好与 10mL 1mol/L 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某一元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硫酸弱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 pH=3 的醋酸,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pH 均为 11 的 NaOH 和氨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T℃时,1L pH=6 的纯水中,含有 10-8NA 个 OH-
D.分别中和 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1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SO3 的电离方程式 H2SO3 2H++SO32-
B.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 H2CO3+2OH-
C.CaCO3 的电离方程式:CaCO3 Ca2++CO32-
D.HCO3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
-+H2O H3O++CO32-
1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
-、S2-
B.c(Fe3+)=0.1 mol•L-1 的溶液中:Na+、I-、SCN-、SO42-
C.pH=1 的溶液中:NH4+、Fe2+、SO42-、Cl-
D.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13mol•L-1 的溶液中:Na+、HCO3
-、Cl-、Br-
19.100mL 6mol/L 的 H2SO4 和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
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NaNO3 溶液 B.水 C.K2SO4 溶液 D.CH3COONa(固体)
20.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得到 Fe(OH)3 固体
C.实验室保存 FeCl2 溶液时常加入 Fe 粉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2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
22.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 HX HY HZ
电离常数 Ka 9×10-7 9×10-6 1×10-2
A.相同温度下,0.1mol/L 的 NaX、NaY、NaZ 溶液,NaZ 溶液 pH 最大
B.HZ+Y-=HY+Z-能够发生反应
C.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D.相同温度下,1mol/L HX 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 0.1mol/L HX
2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B.浓度为 0.1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c(Na+)=2c(CO2-
3 )+c(HCO-
3 )+c(H2CO3)
C.pH=12 的氨水与 pH=2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
4 )>c(H+)>c(OH-)
D.醋酸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呈中性:c(Na+)>c(CH3COO-)
24.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
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 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
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 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 N2(g)+3H2(g) 2NH3(g),平衡后,在容器内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充入氦气,平衡左
移
25 . 反 应 : ①PCl5(g) PCl3(g) + Cl2(g) , ②2HI(g) H2(g) + I2(g) ,
③2NO2(g) N2O4(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 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
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C.均增大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26.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温度下,将 2 mol SO2 和 1 mol O2 置
于 10 L 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SO2 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知,A 点 SO2 的平衡浓度为 0.08 mol·L-1
B.由图甲知,B 点 SO2、O2、SO3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 2∶1∶2
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D.压强为 0.50 MPa 时不同温度下 SO2 的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 T2>T1
二、 非选择题(共 48 分)
27.(共 16 分)Ⅰ.充满 HCl(标准状况)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的稀盐酸
溶液,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确定该稀盐酸的准确物质的量浓度。回答下
列问题:
(1)该滴定实验盛装标准液的仪器是________,若以酚酞作指示剂,判断到达
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2)若采用 0.0500 mol/L 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稀盐酸,滴定后的实验数据
如下:
实验编号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1 20.00 18.90
2 20.00 17.02
3 20.00 16.98
求测得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导致的结果偏小的有__________。
①滴定管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②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后读数时俯视
③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Ⅱ.(4)50mL 0.50mol/L 盐酸与 50mL 0.55mol/L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
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
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②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③实验中若用 60mL 0.50mol/L 盐酸与 50mL 0.55mol/L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
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
“相等”或“不相等”)。
④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所求中和热数值会
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8.(共 16 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回答下列有关氢气的问题:
(1)在 101 kPa 下,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kJ 的热量,写出氢
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C(s)+H2O(g)===CO(g)+H2(g) ΔH2=+131.3 kJ/mol
则反应 CO(g)+H2(g)+O2(g)===H2O(g)+CO2(g),ΔH=_______kJ/mol。
(3)在某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8 mol 的 H2 和 0.6 mol 的 I2,在一
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I2(g) 2HI(g) ΔH=Q(Q<0),反应中各物质的
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
①根据图 1 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 v(HI)为__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8 分钟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
若升高温度,HI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用图 2 中 a~c 的编号回答)。
若加入 I2,H2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用图 2 中 d~f 的编号回答)。
(4)在一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 CO 和 H2 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CO 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 两点的平衡常数____(填“前者”、“后者”或“一样”)大;
②达到 A、C 两点的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 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29.(共 16 分)(1)将等 pH、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各加水稀释 10 倍后 pH 分
别为 m、n,则 m______n(填“<”、“>”或“=”)。
(2)常温下,pH=3 的 CH3COOH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________mol/L;
pH=11 的 CH3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OH-)=______mol/L,溶液中各离
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成分是 Al2(SO4)3 和 NaHC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4)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
理污水比 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FeCl3 净水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 NaClO3 氧化酸性 FeCl2 废液得到 FeCl3。若酸性 FeCl2
废液中 c(Fe2+)=2.0×10-2mol·L-1,c(Fe3+)=1.0×10-3mol·L-1,c(Cl-)=5.3×10-2mol·L-1,
则该溶液的 pH 约为 。
③FeCl3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 Fe(OH)2++H+ K1
Fe(OH)2++H2O Fe(OH)2++H+ K2
Fe(OH)2++H2O Fe(OH)3+H+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1、K2、K3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 Fex(OH)y(3x-y)++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 NH4Cl d.加入 NaHCO3
包头四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B C C A B B C A A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B A B D C A C B B A D D C
二、非选择题(共 48 分)
27.(共 16 分)
Ⅰ.(1)碱式滴定管(1 分) 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由无色
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 分)
(2)0.0425mol/L(2 分) (3)②(2 分)
Ⅱ.(4)①环形玻璃搅拌棒(1 分) ②偏小(2 分)
③不相等(2 分) 相等(2 分) ④偏小(2 分)
28.(共 16 分)
(1)H2(g)+1/2O2(g)=H2O(l) ΔH=-285.8kJ·mol-1(2 分)
(2)-524.8 (2 分)
(3)①0.17 mol·L-1·min-1(2 分) ② c2(HI)c(H2)·c(I2)(2 分) c(1 分) f(1 分)
(4)①一样(2 分) ②大于(2 分)
③降温、加压、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2 分,合理即可)
29.(共 16 分)
(1)>(2 分)
(2)10-11(2 分) 10-3(2 分) c(Na+)>c(CH3COO-)>c(OH-)>c(H+)(2 分)
(3)Al3+ + 3HCO3-==Al(OH)3↓+3CO2↑(2 分)
(4)①Fe3++3H2O Fe(OH)3+2H+ (2 分)
②2(2 分) ③K1>K2>K3(1 分) bd(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