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 M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四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
2
-
一
二
三
一、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
例
1
(2015
北京昌平模拟
)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
。下列各组物质中
,
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3
-
一
二
三
解题指导
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物质间的转化类题的关键
,
本题可以采用代入法来解答。
方法拓展
物质之间常见的转化关系
1
.
常见的连续变化
:
-
4
-
一
二
三
-
5
-
一
二
三
-
6
-
一
二
三
-
7
-
一
二
三
对点训练
1
(2016
全国乙
)
短周期元素
W
、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
、
p
、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n
是元素
Z
的单质
,
通常为黄绿色气体
,
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0.01 mol·L
-1
r
溶液的
pH
为
2,
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
WX>Y
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单质
n
为黄绿色气体
,
说明
n
是
Cl
2
,
则
Z
为
Cl,0.01 mol
·
L
-1
r
溶液
pH
为
2,
则
r
为一元强酸
,
q
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
说明
m
为
H
2
O,
r
为
HCl,
q
为
HClO
。
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
则
p
可能为
CH
4
,
与
Cl
2
反应生成
CH
3
Cl
、
CH
2
Cl
2
、
CHCl
3
或
CCl
4
,
均难溶于水。推断
W
、
X
、
Y
、
Z
分别是
H
、
C
、
O
、
Cl
。
A
选项
,
原子半径应为
WZ>X,
错误
;C
选项
,Y
的氢化物为
H
2
O
、
H
2
O
2
,
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
,
正确
;D
选项
,
碳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
,
碳酸为弱酸。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8
-
一
二
三
二、无机反应图像题
例
2
(2015
重庆巴蜀中学检测
)
如图所示是向
MgCl
2
和
AlCl
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NaOH
溶液
,
紧接着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y
与加入溶液的体积
x
的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
,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N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
B.
M
点之前加入的是
NaOH
溶液
,
M
点之后加入的是盐酸
C.
c
(NaOH
)=
c
(HCl
)
D.
原混合溶液中
c
(MgCl
2
)
∶
c
(AlCl
3
)=1
∶
1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9
-
一
二
三
-
10
-
一
二
三
方法拓展
抽象概括
——
构建数形相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是指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
利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其关键是正确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
,
通过分析化学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建立一定的数学关系
(
等式、函数、图像关系、不等式、数列等
),
主要包括数轴的应用、函数的思想、讨论的方法、空间想象的能力以及不等式的迁移等方面的知识。
-
11
-
一
二
三
(1)
解答
“
以轴赋数
”
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
析数轴
——
分析数轴的含义
,
写出反应物按不同比例反应的方程式。
定数轴
——
根据数轴上的界点
,
找出与之对应的相关知识或方程式。
做判断
——
根据所学知识或相应的反应
,
与所给数轴进行比较
,
正确判断。
(2)
解答
“
以形赋数
”
型题目的解题步骤
:
析图形
,
明意义
:
分析图形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
明晰各种点
(
起点、拐点、终点等
)
的意义。
找数据
,
定反应
:
在图形中找出各线段中发生的反应及离子的变化情况。
用原理
,
做判断
: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或方程式进行计算并判断正误。
-
12
-
一
二
三
(3)
解答
“
数形相随
”
型题目的解题步骤
:
看图形
,
写反应
:
根据图形、分析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
,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找数据
,
定物质
:
找到对应的数据
,
确定对应的物质。
两结合
,
找关系
:
数形结合
,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
运用化学原理
,
得出答案。
-
13
-
一
二
三
对点训练
2
(2015
浙江杭州西湖检测
)
将
0.4 g
NaOH
和
1.06 g Na
2
CO
3
混合并配成溶液
,
向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
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CO
2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14
-
一
二
三
三、无机物与性质有关的图表题
例
3
(2015
安徽芜湖月考
)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有关现象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
)
-
15
-
一
二
三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知
:CO
2
与
Na
2
SiO
3
溶液反应生成
H
2
SiO
3
沉淀
,
而
CO
2
与
BaCl
2
溶液不反应
,A
项正确
;Cl
2
通入
Fe(SCN)
2
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
Cl
2
将
Fe
2+
氧化为
Fe
3+
生成
Fe(SCN)
3
而使溶液呈红色
,B
项错误
;SO
2
使
KMnO
4
溶液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
,C
项错误
;NH
3
加入
AgNO
3
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NH
3
通入
AlCl
3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
现象不同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16
-
一
二
三
解题指导
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关注物质性质的同时注意实验原理的运用以及不同物质性质上的差异性。
方法拓展
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的图表题类型
:
①
因果关系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与保存
;
②
类比关系考查物质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
③
根据相关实验现象考查物质的性质
,
并进行解释
;
④
根据性质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中药品的选择
;
⑤
根据特性对物质
(
或离子
)
进行鉴别。
-
17
-
一
二
三
对点训练
3
(2015
福建泉州联考
)
下列陈述
Ⅰ
、
Ⅱ
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氯水不能使溴水褪色
,A
项陈述Ⅱ错误
;
用淀粉
KI
试纸不能鉴别
FeCl
2
,
二者不反应
,B
项错误
;
氢氧化铝只溶于强碱溶液
,
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
,C
项错误
;CuSO
4
属于重金属盐
,
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
因此可以用作消毒剂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