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50 KB
  • 2021-07-08 发布

【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B卷)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B卷)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豆浆 B. CuSO4溶液 C. Fe(OH)3胶体 D. AgI胶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此性质。‎ ‎【详解】A. 豆浆为胶体,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CuSO4溶液为溶液,符合题意,B正确; ‎ C. Fe(OH)3胶体为胶体,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AgI胶体为胶体,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氮 B. 氯水 C. 盐酸 D. 漂白粉 ‎【答案】A ‎【解析】A项,液氮中只有N2分子,属于纯净物;B项,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属于混合物;答案选A。‎ ‎3.氯化镉(CdCl2)是一种常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物质,由于它有毒,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这种替代物质是(  )‎ A. Cl2 B. HCl C. MgCl2 D. Mg(OH)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信息可知,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结合盐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来解答。‎ ‎【详解】由信息可知,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 A、Cl2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选项A错误;‎ B、HCl属于氢化物,不符合题意,选项B错误;‎ C、MgCl2属于盐,符合题意,选项C正确;‎ D、Mg(OH)2属于碱,不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Fe B. NaOH C. H2SO4 D. Na2SO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铁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B、氢氧化钠为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故B错误;C、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硫酸为电解质,故C错误;D、硫酸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所以硫酸钠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OH=Na++O2-+H+ B. FeCl3=Fe3++Cl3-‎ C. Ca(NO3)2=Ca2++2(NO3)2- D. H2SO4=2H++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是一元强碱,电离产生Na+和OH-,电离方程式应该为 NaOH=Na++OH-,A错误;‎ B.FeCl3溶于水,电离产生Fe3+、Cl-,电离方程式为:FeCl3=Fe3++3Cl-,B错误;‎ C.Ca(NO3)2溶于水,电离产生Ca2+、NO3-,电离方程式为Ca(NO3)2=Ca2++2NO3-,C错误;‎ D.硫酸是二元强酸,溶于水电离产生H+、SO42-,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实验室要用18mol/L的浓硫酸准确配制100mL2mol/L的稀硫酸,下列哪种仪器不是必须使用的( )‎ A. 100 mL容量瓶 B. 胶头滴管 C. 试管 D. 量筒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配制100mL2mol/L的稀硫酸需选用100 mL容量瓶,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配制溶液需用胶头滴管定容,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配制溶液不需要使用试管,符合题意,C正确;‎ D. 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7.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色 B. 有毒 C. 有刺激性气味 D. 可与金属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符合题意,A正确;‎ B. 氯气有毒,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氯气有刺激性气味,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氯气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反应,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8.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下列关于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硬度较小 B. 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 密度比水小 D. 与冷水剧烈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Na可用小刀切开,硬度较小,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符合题意,B正确;‎ C. Na与水反应时,浮在水的表面,密度比水小,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Na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9.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B. 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C.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顺风往低处跑 D.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可隔绝Na与氧气的接触,且与沙土不反应,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制备有毒气体,为防止毒气扩散而中毒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大量氯气泄漏时,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为防止中毒,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逆风往高处跑,符合题意,C正确;‎ D.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可隔绝乙醇与氧气的接触,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10.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分别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下列研究方法用不到的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分类法 D. 比较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对比常温和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及产物,确定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用到实验法、观察法和比较法,没用到分类法,答案为C。‎ ‎11.下列关于Na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碱性氧化物 B. 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C.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 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a2O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Na2O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Na2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Na2O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OH+HCl=NaCl+H2O B. 3Fe+2O2Fe3O4‎ C. Fe2O3 +3CO2Fe+3CO2 D. 2H2O2H2↑+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aOH+HCl=NaCl+H2O反应中化合价未发生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A正确;‎ B. 3Fe+2O2Fe3O4反应中Fe化合价发生升高,O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Fe2O3 +3CO2Fe+3CO2反应中Fe化合价发生降低,C的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2H2O2H2↑+O2↑反应中O的化合价升高,H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 C. 反应物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发生了还原反应 D.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氧化还原反应表现的特征是元素化合发生改变,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反应物所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发生了氧化反应,符合题意,C正确;‎ 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则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14.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其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D. 是否能透过滤纸、半透膜 ‎【答案】B ‎【解析】‎ ‎【详解】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为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答案为B。‎ ‎15.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酸: HNO3、K2SO4、H2CO3 B. 碱:Cu(OH)2、NaOH、Ca(OH)2‎ C. 盐:AgCl、BaSO4、Mg(NO3)2 D. 氧化物:FeO、SO2、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K2SO4属于盐,不属于酸,符合题意,A正确;‎ B.Cu(OH)2、NaOH、Ca(OH)2均属于碱,与题意不符,B错误; ‎ C.AgCl、BaSO4、Mg(NO3)2均属于盐,与题意不符,C错误;‎ D.FeO、SO2、CO均属于氧化物,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a2+、Na+、、Cl-、SO42- B. H+、K+、NO3-、CO32-‎ C. H+、Cu2+、、Cl-、SO42- D. Ag+ 、Na+、NO3-、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Ba2+、SO4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H+、CO32-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与题意不符,D错误;‎ C. H+、Cu2+、、Cl-、SO42-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C正确;‎ D. Ag+ 、Cl-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1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C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2H++Ba(OH)2=Ba2++2H2O 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2Ag+=Cu2+ +2A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大理石为固体写化学式:CaCO3+2H+=Ca2++CO2‎ ‎↑+H2O,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为可溶性强碱,写离子形式:H++OH-=H2O,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2Ag+=Cu2+ +2Ag,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18.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2O 表示的是( )‎ A. 2H2+ O22H2O B. HCl + NaOH = NaCl + H2O C. 2HCl + Cu(OH)2= CuCl2+ 2H2O D. Ba(OH)2+ H2SO4= BaSO4↓+ 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H++ OH-= H2O表示强酸强碱生成可溶性盐的反应。‎ ‎【详解】A.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错误;‎ B表示强酸强碱的反应,正确;‎ C.氢氧化铜是沉淀,应写作分子式的形式,错误;‎ D.硫酸钡是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错误.‎ 答案选B。‎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6.02×1023‎ B. 11.2LH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3.01×1023‎ C. 100mL2mol/LK2SO4溶液倒出50mL后,剩余溶液浓度为1mol/L D. 100mL2mol/LK2SO4溶液中含有0.4NA个K+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常温常压下,18gH2O即1mol,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其数目为1.204×1024,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标准状况下,11.2LH2即0.5mol,含有的氢分子数为3.01×1023,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100mL2mol/LK2SO4溶液倒出50mL后,剩余溶液浓度为2mol/L,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100mL2mol/LK2SO4溶液中n(K2SO4)=c×V=2mol/L×‎0.1L=0.2mol,一个硫酸钾中含有2个钾离子,则含有0.4NA个K+离子,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20.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Cl2 B. O‎2 ‎C. H2 D.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体积越大;相同质量时,摩尔质量越小,则物质的量越大。‎ ‎【详解】A. Cl2的摩尔质量为‎71g/mol;‎ B. 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 C. 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 D. 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综上所述,H2的摩尔质量最小,相同质量时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答案为C。‎ ‎21.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的合成反应为:Al2O3+N2+‎3C=2AlN+3CO,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A. Al2O3 B. N2 C. C D. Al2O3 和C ‎【答案】C ‎【解析】‎ ‎【分析】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 Al2O3中Al、O的化合价未变化,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N2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C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发生氧化反应,符合题意,C正确;‎ D. Al2O3 中Al、O的化合价未变化,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2.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氮肥、制药、合成纤维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2mol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 ‎(2)2molNH3的质量是___,其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___。‎ ‎(3)2molNH3所含的氨分子数为___,电子数为___。‎ ‎(4)工业上用反应N2+3H2 2NH3来合成氨气,则若制得2molNH3,标准状况下参与反应的H2的体积为___;‎14克N2参与反应可得NH3物质的量为___。‎ ‎【答案】(1). ‎44.8L (2). ‎34g (3). ‎6g (4). 2NA或1.204×1024 (5). 20NA或1.204×1025 (6). ‎67.2L (7). 1mol ‎【解析】‎ ‎【分析】(1)利用V=n×Vm计算;‎ ‎(2)利用m=n×M计算;‎ ‎(3)利用N=n×NA计算;‎ ‎(4)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1)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V=n×Vm=2mol×‎22.4L/mol=‎44.8L;‎ ‎(2)m=nM=2mol×‎17g/mol=‎34g;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质量为‎6g;‎ ‎(3)N=n×NA=2mol×NAmol-1=2NA;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电子数为分子数的10倍,即20NA;‎ ‎(4)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若制得2molNH3,需要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标况下的体积为‎67.2L;‎14克N2即0.5mol,可制取NH3物质的量为1mol。‎ ‎23.实验室配制100mL2mol/L的NaOH溶液。‎ ‎(1)需称取NaOH固体___g。‎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填序号)。‎ ‎①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②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瓶颈上的刻度线1‎-2cm处 ‎③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④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⑤将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待其冷却 ‎⑥将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查漏过的100mL规格的容量瓶中 ‎⑦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至3次,并将每次的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3)以下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 A.容量瓶查漏后有蒸馏水残留就直接使用 B.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 C.加蒸馏水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瓶颈的刻度线 ‎【答案】(1). ‎8.0g (2). ③⑤⑥⑦②①④ (3). BC ‎【解析】‎ ‎【分析】(1)配制100mL2mol/L的NaOH溶液,可选用100mL的容量瓶,则m(NaOH)=c×V×M;‎ ‎(2)配制溶液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并恢复至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详解】(1)配制100mL2mol/L的NaOH溶液,可选用100mL的容量瓶,则m(NaOH)=2mol/L×‎0.1L×‎40g/mol=‎8.0g;‎ ‎(2)配制溶液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并恢复至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答案为③⑤⑥⑦②①④;‎ ‎(3)A.容量瓶查漏后有蒸馏水残留就直接使用,对配制溶液的溶质及体积均无影响,则浓度不变,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浓度偏低,符合题意,B正确;‎ C.加蒸馏水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瓶颈的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符合题意,C正确;‎ 答案为BC。‎ ‎24.氯气是一种具有重要用途的气体,在工业上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等。甲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氯气性质的研究。‎ ‎(1)甲同学依次进行了Cl2与①钠、②铜、③氢气、④水反应的实验。‎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2)写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H2 +Cl22HCl,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 ‎(4)甲同学探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①B中纸条褪色,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 ‎③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1). ①②③④ (2). 2Fe+3Cl2点燃2FeCl3 (3). (4). Cl2 (5). Cl2+H2O=HClO+HCl,生成次氯酸有漂白性 (6). 对照实验,证明氯气自身没有漂白性,说明B中起漂白作用的是其他物质,从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7). Cl2+2NaOH=NaClO+NaCl +H2O ‎【解析】‎ ‎【分析】(1)反应均为单质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铁;‎ ‎(3)H2 +Cl22HCl中,Cl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得电子;H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失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 ‎(4)①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导致红布条褪色;‎ ‎②装置A可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通过对比做实验可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烧杯中盛有的NaOH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详解】(1)①Cl2+2Na2NaCl、②Cl2+CuCuCl2、③Cl2+H22HCl、④Cl2+H2OHCl+HClO,均为单质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铁,方程式为2Fe+3Cl2点燃2FeCl3;‎ ‎(3)H2 +Cl22HCl中,Cl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得电子;H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失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则单线桥法为;Cl2‎ 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4)①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导致红布条褪色,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②装置A可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通过对比做实验可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烧杯中盛有的NaOH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 +H2O。‎ ‎25.氯化钠(NaCl)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 Ⅰ.实验室研究氯化钠的性质及制备 ‎(1)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用化学用语解释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___。‎ ‎(2)实验室检验Cl-的试剂是___。‎ ‎(3)某同学用含钠元素的不同类别物质制备NaCl。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a.2Na+Cl22NaCl ‎ b.Na2O+2HCl=2NaCl+H2O c.‎ d.Na2CO3+2HCl=2NaCl+CO2↑+H2O ‎①请补充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也可用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获得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工业生产中氯化钠的制备 我国食盐的来源主要为海盐、湖盐、井矿盐。粗食盐中除了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 ‎(4)写出下列各试剂的化学式 试剂1:___;试剂2:___;试剂3:___。‎ ‎(5)步骤④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有:___。‎ ‎(6)步骤⑦涉及的操作是___。‎ ‎【答案】(1). NaCl=Na++Cl- (2).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3). HCl+NaOH=NaCl+H2O ‎ ‎ (4). Na2SO4+BaCl2=BaSO4↓+2NaCl (5). BaCl2 (6). Na2CO3 (7). HCl (8). 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9). 蒸发结晶 ‎【解析】‎ ‎【分析】I.(1)NaCl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2)实验室常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Cl-的存在;‎ ‎(3)①根据反应特点,依次为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分别与HCl反应制取NaCl;‎ ‎②可用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氯化钠;‎ Ⅱ.(4)粗盐除杂时,应先用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去钙离子、钡离子,可减少操作步骤;‎ ‎(5)步骤④为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钡离子;‎ ‎(6)氯化钠溶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 ‎【详解】I.(1)NaCl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则水溶液能导电;‎ ‎(2)实验室常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Cl-的存在;‎ ‎(3)①根据反应特点,依次为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分别与HCl反应制取NaCl,则c为HCl+NaOH=NaCl+H2O;‎ ‎②可用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氯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Ⅱ.(4)粗盐除杂时,应先用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去钙离子、钡离子,可减少操作步骤,则试剂1为氯化钡溶液,试剂2为碳酸钠溶液,试剂3为盐酸;‎ ‎(5)步骤④为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钡离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6)步骤⑥得到氯化钠溶液,则步骤⑦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 ‎26.妈妈教小鲁蒸馒头:先用酵头发面,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再加纯碱调节酸性,然后将面团揉切后上锅蒸即可。小鲁查阅资料得知,酵头可使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 ‎(1)下列关于纯碱的认识正确的是___。‎ A.受热易分解 B.水溶液显碱性 C.属于碱 D.可与酸反应 ‎(2)小鲁探究用Na2CO3调节面团酸度,而不用NaHCO3的原因。‎ ‎①Na2CO3与NaHCO3质量均为‎1g时,消耗H+的物质的量更多的是___。‎ ‎②以Na2CO3或NaHCO3为例,计算消耗H+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___‎ ‎(3)小鲁实际操作时,发现面团发得不好,面团内的气孔少,略有酸味。妈妈指导小鲁将Na2CO3改用NaHCO3,继续揉面,上锅蒸后果然蒸出了松软的馒头。解释NaHCO3的作用___。‎ ‎(4)某品牌复合膨松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 其中葡萄糖酸-δ-内酯和淀粉是助剂,其作用是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焦磷酸二氢二钠的作用是___。‎ ‎【答案】(1). BD (2). Na2CO3 (3). Na2CO3:1/53(0.0189),NaHCO3:1/84(0.0119) (4). 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和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减少酸味 (5). 提供H+与NaHCO3、Ca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解析】‎ ‎【分析】(1)纯碱为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①Na2CO3与NaHCO3消耗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4:53;‎ ‎②Na2CO3与NaHCO3消耗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189mol、=0.0119mol;‎ ‎(3)NaHCO3和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减少酸味;且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 ‎(4)焦磷酸二氢二钠能提供H+与NaHCO3、Ca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详解】(1)纯碱为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综上所述答案为BD;‎ ‎(2)①Na2CO3与NaHCO3质量均为‎1g时,消耗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4:53,碳酸钠消耗的氢离子多;‎ ‎②Na2CO3与NaHCO3消耗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189mol、=0.0119mol;‎ ‎(3)NaHCO3和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减少酸味;且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 ‎(4)焦磷酸二氢二钠能提供H+与NaHCO3、Ca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