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60 KB
  • 2021-07-08 发布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含解析苏教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C.“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该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和现代湿法冶金一致 答案:B 解析:雾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将丹砂(即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汞和硫在一起研磨又会生成硫化汞,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B项错误;“煤饼烧蛎房成灰”中的“蛎房”是牡蛎壳,牡蛎壳的成分是碳酸钙,煅烧碳酸钙反应生成氧化钙,故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C项正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单质,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D项正确。‎ ‎2.(2018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HCO3(s)Na2CO3(s)NaOH(aq)‎ B.Al(s)NaAlO2(aq)Al(OH)3(s)‎ C.AgNO3(aq)[Ag(NH3)2]+(aq)Ag(s)‎ D.Fe2O3(s)Fe(s)FeCl3(aq)‎ 答案:A 解析: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NaOH,A项正确;Al(s)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aq),NaAlO2(aq)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lCl3(aq),B项错误;蔗糖分子中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Fe(s)与HCl溶液反应生成FeCl2(aq),D项错误。‎ ‎3.(2019河北保定高三期末改编)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瓷器属硅酸盐产品,“china”一词又指“瓷器”,这反映了在世界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乡”的形象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制作“嫦娥”太空飞行器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A 解析:瓷器属硅酸盐产品,选项A正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类似于过滤与萃取,选项B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8‎ 选项C错误;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指由有机合成材料和碳纤维通过加工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选项D错误。‎ ‎4.(2019天津)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废弃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石油发生裂解反应可产生“三烯”,由“三烯”生产塑料、化纤等涉及化学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基本化学原料合成药物属于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的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符合题意。‎ ‎5.(2019甘肃静宁高三模拟)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答案:D 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而止血。‎ ‎6.(2019全国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C 解析:晶体硅中的电子吸收光能,电子发生跃迁,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A项正确;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等优点,可大量用于高铁的建设,B项正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具有杀菌作用,C项错误;碘酒中的碘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故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项正确。‎ ‎7.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8‎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A.②④⑥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答案:B 解析:①依据概念分析,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故①正确;②蔗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故②正确;③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⑥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⑥错误。‎ ‎8.(2019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Cl(aq)Cl2(g)FeCl2(s)‎ B.MgCl2(aq)Mg(OH)2(s)MgO(s)‎ C.S(s)SO3(g)H2SO4(aq)‎ D.N2(g)NH3(g)Na2CO3(s)‎ 答案:B 解析:氯气的氧化性强,与铁单质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氯化镁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镁和水,故B正确;硫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SO2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3,故C错误;氨气、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碳酸钠,故D错误。‎ ‎9.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B.欲制备Fe(OH)3胶体,将Fe(OH)3溶于水,搅拌即可 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但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B ‎10.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有(  )。‎ 8‎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生成酸式盐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答案:A 解析:①如CO2+NaOHNaHCO3,正确;②如H2S+CuSO4CuS↓+H2SO4,正确;③如CH3COONa+HClCH3COOH+NaCl,正确;④如2H2S+H2SO33S↓+3H2O,正确;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⑥如3NO2+H2O2HNO3+NO,正确。‎ ‎11.物质的应用与其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胶可防止食物受潮是由于其具有吸水性 B.葡萄糖用于医疗输液是因为它属于强电解质 C.Na2CO3可用作食用碱,因为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 D.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答案:B 解析:硅胶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A正确;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C正确;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故用于酒驾检查,D正确。‎ ‎12.(2018天津)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酒精,酒精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变为醋,A项错误;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铜锡合金),B项正确;瓷器由黏土(高岭土)烧制而成,C项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属于有机溶剂,因此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3.(10分)在下列①~⑩中选出适宜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编号):‎ ‎①渗析 ②盐析 ③聚沉 ④溶胶 ⑤凝胶 ⑥布朗运动 ⑦电泳 ⑧丁达尔效应 ⑨中和 ⑩水解 ‎(1)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以见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    。 ‎ 8‎ ‎(2)在制取肥皂时,加入食盐细颗粒使肥皂析出,这个过程称为    。 ‎ ‎(3)在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    。 ‎ ‎(4)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为    。 ‎ ‎(5)用半透膜把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为    。 ‎ 答案:(1)⑧ (2)② (3)⑩ (4)③ (5)①‎ 解析:(1)光亮的“通路”是胶体的特有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2)制肥皂时加入食盐颗粒可降低其溶解度,析出沉淀,该过程为盐析;(3)高级脂肪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4)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析出沉淀为胶体的聚沉现象;(5)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通过渗析可以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质粒子。‎ ‎14.(17分)(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但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判断,上面两图圆圈中的A代表        ,B代表        ,使其符合相应的关系。 ‎ ‎(2)现有下列三组物质:Ⅰ.H2、CaCO3、HCl、NH3;Ⅱ.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铁溶液;Ⅲ.Fe、Na、Al、Si。‎ 请你从组成的元素、物质的性质等多个角度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每组中选出一种不同类的物质,并指出其分类标准,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组别 分类标准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第Ⅰ组 H2‎ 气体 第Ⅱ组 氯化钠溶液 第Ⅲ组 Si Fe 第Ⅲ组中一种物质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写出该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答案:(1)纯净物 氧化物(或其他合理答案)‎ ‎(2)‎ 组别 分类标准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8‎ 第Ⅰ组 化合物 CaCO3‎ 第Ⅱ组 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 混合物的颜色 第Ⅲ组 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元素 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元素(或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 Al(OH)3+OH-AlO‎2‎‎-‎+2H2O ‎15.(13分)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        。 ‎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    组,它的电子式为               。 ‎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 ‎(4)Ⅱ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 。‎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才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   g该物质参与反应。 ‎ ‎(6)Ⅱ组另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些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3·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Ⅰ Na+‎[‎‎·‎‎·‎O‎··‎‎··‎‎·‎‎·‎O‎··‎‎··‎‎·‎‎·‎]2-Na+‎ ‎(3)3CO+Fe2O32Fe+3CO2‎ ‎(4)2∶1 (5)168‎ ‎(6)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 8‎ 解析:(1)从图形看,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最终分类为A组有F2;B组有Fe、Na;Ⅰ组有NH3、Na2O2;Ⅱ组有NO2、SO2、SOCl2。‎ ‎(2)其中只有Na2O2是淡黄色固体,其电子式为 Na+‎[‎‎·‎‎·‎O‎··‎‎··‎‎·‎‎·‎O‎··‎‎··‎‎·‎‎·‎]2-Na+。‎ ‎(3)CO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可还原Fe2O3:3CO+Fe2O32Fe+3CO2。‎ ‎(4)3NO2+H2O2HNO3+NO,NO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2∶1。‎ ‎(5)铁在高温下才能够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mol电子,有3molFe参加反应,质量为168g。‎ ‎(6)SOCl2与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可以起到除去水的作用,AlCl3·6H2O与SO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 ‎16.(12分)如下图所示,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各试管中进行下面三组实验。‎ ‎(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至少答3条):‎ ‎①  ; ‎ ‎②  ; ‎ ‎③  。 ‎ ‎(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至少答3条):‎ ‎①  ; ‎ ‎②  ; ‎ ‎③  。 ‎ ‎(3)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 ‎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现象    (填写上面各题序号)。 ‎ 答案:(1)①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③酸不能与某些不活泼金属反应 ④酸能与某些盐反应(可以从中选3条作为答案) (2)①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②实验室用Zn粒与稀盐酸反应制H2 ③BaCl2溶液可用于检验SO‎4‎‎2-‎ ④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⑤用稀盐酸检验CO‎3‎‎2-‎(可以从中选3条作为答案) (3)①加入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③有单质I2生成 2Fe3++2I-2Fe2++I2 ④①②‎ 8‎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有多条,题目要求至少答出3条,可在分析、比较和归纳的基础上答出最有把握的3条。在解答(1)时,要特别注意,得出的结论必须与同组实验有关,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或规律性,切忌将某一个具体实验现象或结论作为答案。在(2)中,按照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联系实际,归纳得出。(3)HI为电解质,刚加入时因中和了Fe(OH)3胶体中胶粒所带电荷,使其发生聚沉,产生沉淀;又因为HI为强酸,继续加入后酸性增强,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而使其溶解;随着溶液中Fe3+浓度增大,I-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使溶液颜色加深;若用稀盐酸,由于Cl-与Fe3+不发生反应,故只出现①②两种现象。‎ 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