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6.0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无机物的推断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已知X、Y、Z是三种质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中均含有10 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键
C.Y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培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2.短周期主族元素 W、Q、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X 是金属元素,灰黑色晶Y 的单质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通常情况下 YW4 呈气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Z>Q>W>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C.最简单离子的半径:Z>Q>X
D.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Q>Z>Y
3.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
B.若A为铁,则在图中的反应,X只起氧化的作用
C.若A为碳单质,则C不宜用来扑灭由钠引起的着火
D.将B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4.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甲是W、X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水溶液呈碱性,乙是Y元素的单质。在工业生产中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Z
B.戊与丁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Y与Z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D.X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0.1 mol•L﹣1 D溶液的pH为13(25℃)。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B.等体积等浓度的F溶液与D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F>D
C.0.1 mol 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D.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是因为后者分子间存在氢键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的0.1mo/L水溶液pH如表,丙、丁为二元化合物。甲溶液逐滴滴入丙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乙的水溶液可除油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0.1mol/L水溶液
甲
乙
丙
丁
pH
13
11
5
1
A.W和Q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B.Y和Z的氢化物沸点:Y<Z
C.离子半径:r(Q)>r(R)>r(Z)
D.Y和Q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Q>Y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各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A、B、C、D.甲、乙、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为共价化合物,丁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W>X>Y>Z
B.甲、乙、丁均只含有离子键
C.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
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是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己是元素C 的单质。已知甲、乙的焰色均为黄色且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加入水中都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B.乙和戊都是离子化合物
C.离子半径:C>D>A
D.A、B、C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性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和戊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X>Y
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X>Z
D.Y与Z的简单化合物不与水反应
10.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q、r、s、h 是这些元素形成的物质,其中h 是离子化合物,q是制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s常温下呈气态且其水溶液显碱性,r为二元化合物,其浓溶液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Z属于同一周期
B.单质的沸点:X>Z
C.常温常压下,W的氧化物为液态
D.X的氧化物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1.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d为单质,a、b、g为二元化合物。b是10电子分子,g是18电子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浓度的e和f溶液,后者pH较大
B.含X、R、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C.0.1mol的d与足量的e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约为 1.204×1023
D.e和f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12.如图是M元素高中常见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到D、D到E的转化都可以加同﹣种物质实现,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燃料中主要含有M元聚,所以汽车尾气中通常含有大量D而导致环境问题
B.检验Ⅰ中阳离子的方法:向其样品中加强碱,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物质F的浓溶液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
D.物质B可用作火箭燃料,其电子式为
13.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为铁单质时,C的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B.当B 为CO2时,A只能为Ca(OH)2
C.当A为Cl2时,反应①可能产生白烟
D.当A为AlCl3,反应②得到无色溶液
14.单质能发生如下图转化关系的元素是( )
A.氯 B.硫 C.铝 D.铁
15.分别由短周期元素m、n、p、q组成的单质依次为甲、乙、丙、丁,有关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省略)。其中甲为黄绿色气体,M、N均为10电子分子且M的水溶液呈碱性,Q为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m>q>n>p
B.元素非金属性q>n>p
C.Q的溶液可以保存在细口玻璃试剂瓶
D.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16.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下图是晶体Y的一种制备路线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WZ为液态
B.原子半径大小为W<X<Y
C.YQ2和YW4均只含极性共价键
D.氢化物的稳定性为Q>Y>Z
17.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W
B.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
C.W和Ⅹ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D.比较XZ非金属性强弱时,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1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p为无色无味气体,q为液态,r为淡黄色固体,s是气体单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C.m、n、r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m、n、t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19.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戊
①
NH3
O2
NO2
H2
②
Cl2
H2O
HCl
KMnO4
③
Fe
HCl
FeCl3
Zn
④
Na2O2
CO2
O2
Na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的质子数是W与Z的质子数之和的一半。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气体单质,n为淡黄色粉末,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室温下,0.01mol/Ls溶液pH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W<X<Y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Y<Z
C.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Z<Y<X
D.Y、Z形成的化合物均含离子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A、B、C、D、E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1)若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构成的单质,E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E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工业上冶炼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若C是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四原子分子,则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是 ;1mol C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1300kJ,则C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与盐B的溶液反应时只生成气体C、碳酸钙沉淀和水,则B的化学式是 .
22.含同一元素的常见 A、B、C,有如下转化关系(条件未标注):
(1)当甲是KOH时,白色沉淀B为 .
(2)当甲为H2O时,气体B为 .
(3)当A为Na时,单质甲为 .
(4)当A为NH3时,气体单质B为 .
23.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
(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若A为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与C可反应生成A.请写出B的电子式 .
24.下列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其中反应②的条件是“700℃,催化剂”).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B、H是空气的主要成分,A、C、E均是常见气体,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
(2)A的电子式为 .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单质Z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可由其氧化物X经三步反应制取,X和镁条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两种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化合物A和B,B和盐酸反应生成Z的氢化物Y,再加热分解Y制得Z,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单质Z的一种工业用途 ;
(2)由X制备B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由B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Y分子的结构式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某研究小组,以CaCl2和H2为原料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只有两种化合物甲和乙
化合物甲中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36%,46.33%;化合物乙的水溶液显酸性。请回答:
(1)CaCl2的电子式是
(2)在加热条件下,乙的水溶液(浓)与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甲与水反应可得H2,其化学方程式是
27.某些物质的转化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反应方程式:
Ca(OH)2+ NaHCO3(过量)= + + H2O
(2)若A、C均含有铝元素:
①当B为盐酸时,C为 ;
②当B为NaOH时,C为 。
(3)若A为第二周期黑色固体单质,B为第二周期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A为过量铁粉、B为稀硝酸,检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
(5)若C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实验室为了简便制取该气体,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B.在N2和H2混合气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
C.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产生的气体可用固体NaOH干燥
D.加热NH4HCO3,生成的气体用P2O5干燥
(6)若A为S单质,D为Na2SO3:
①Na2S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C的浓溶液有臭鸡蛋气味,配制C溶液的方法是 。
28.A、B、C、D、E、F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F为单质,常温下,E的浓溶液能使铁、铝钝化,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条件已略去)。完成下列问题:
(1)若A为淡黄色固体,B为气体,F为非金属单质。
①写出E转变为C的化学方程式 。
②B在空气中能使银器表面失去金属光泽、逐渐变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①A的电子式为 。
②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E的稀溶液清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在干燥状态下,向②反应得到的溶质中通入干燥的氯气,得到N2O5和一种气体单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9.已知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步骤②中消耗KI0.15mol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 ,黄色溶液乙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X中一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与足量的K2CO3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溶液甲中溶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某同学用固体X(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一定条件下,往溶液丙中加入H2O2,观察到溶液黄色褪去,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无机物的推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分析】A与C中均含有10个电子,A燃烧可生成C,由转化关系可知A应为CH4,丙为O2,B为CO2,C为H2O,B、C都可与乙在高温下反应,乙应为C,则D为CO,甲为H2,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A为CH4,丙为O2,B为CO2,C为H2O,乙为C,D为CO,甲为H2,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C>O,故A错误;
B.如为乙烷等,含有非极性键,故B错误;
C.如为无定形碳,则硬度小,故C错误;
D.非金属性O>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2.【分析】灰黑色晶Y 的单质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应为Si元素,由转化关系可知WZ为HCl,YW4为SiH4,则可知W为H元素,Q为O元素,X为Mg,Y为Si元素,Z为C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H元素,Q为O元素,X为Mg,Y为Si元素,Z为Cl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O>Cl,故A错误;
B.非金属性C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B正确;
C.一般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C正确;
D.非金属性O>C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D正确。
故选:A。
3.【分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蔗糖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确定X为浓硫酸。
A.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碳化,故A正确;
B.若A为铁,则在图中的反应,X起氧化剂和酸性的作用,故B错误;
C.若A为碳单质,则C为二氧化碳,不宜用来扑灭由钠引起的着火,故C正确;
D.B为二氧化硫气体,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B。
4.【分析】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其最外层含有1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O,则Z为Na元素;乙是Y元素的单质,则乙为氧气;甲是W、X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水溶液呈碱性,W、X的原子序数都小于O,则甲为氨气,W为H,X为N元素;氨气与氧气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结合转化关系可知,丁为水,丙为NO,戊为NO2,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W为H,X为N,Y为O,Z为Na元素,甲为NH3,乙为O2,丙为NO,丁为水,戊为NO2。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W<Y<X<Z,故A错误;
B.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被氧化的NO2生成HNO3,被还原NO2的生成NO,则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正确;
C.O、Na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过氧化钠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N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硝酸和亚硝酸,亚硝酸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B。
5.【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0.1 mol•L﹣1D溶液的pH为13(25℃),则D是一元强碱,其含有的金属元素在短周期,故D为NaOH,由反应:A+B=D+E,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B两种物质至少共含有H、O、Na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H元素,而E是由Z组成的单质,由发生反应可知,E不能是Na,故W为Na,该反应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Z为O元素、E为O2,再根据反应:B+C=E+F,可知B为Na2O2,C是CO2,F是Na2CO3,则Y为C元素,A为H2O。
【解答】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0.1 mol•L﹣1D溶液的pH为13(25℃),则D是一元强碱,其含有的金属元素在短周期,故D为NaOH,由反应:A+B=D+E,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B两种物质至少共含有H、O、Na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H元素,而E是由Z组成的单质,由发生反应可知,E不能是Na,故W为Na,该反应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Z为O元素、E为O2,再根据反应:B+C=E+F,可知B为Na2O2,C是CO2,F是Na2CO3,则Y为C元素,A为H2O。
A.B为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A正确;
B.F是Na2CO3,D是NaOH,二者等浓度的溶液中,由于CO32﹣离子水解生成HCO3﹣离子和OH﹣离子,故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较大,故B正确;
C.B与A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B与C发生反应:2 Na2O22+2CO2=2Na2CO3+O2,反应中过氧化钠均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故0.1mol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均为0.1mol××2=0.1mol,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故C正确;
D.Y、Z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4、H2O,由于非金属性C<O,故稳定性:CH4<H2O,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6.【分析】0.1mo/L甲溶液的pH=13,说明甲溶液为强碱溶液,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强碱为NaOH,则甲为NaOH;0.1mol/L的丁溶液的pH=1,应为氢化物,且完全电离,则丁为HCl;0.1mol/L的乙、丙溶液的pH分别为1、5,则乙为弱碱性溶液,丙为弱酸性溶液;甲溶液逐滴滴入丙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说明丙溶液中含有铝离子,可能为AlCl3;乙的水溶液可除油污,可能为Na2CO3,结合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X、Y、Z、W、R、Q分别为H、C、O、Na、Al、Cl,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X、Y、Z、W、R、Q分别为H、C、O、Na、Al、Cl,
A.Na和Cl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只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
B.Y和Z分别为C、O,O的氢化物为水或双氧水,C的氢化物有多种,氢化物沸点可能Y<Z,也可能Y>Z,故B错误;
C.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r(Q)>r(Z)>r(R),故C错误;
D.Y和Q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碳酸和次氯酸,此时酸性:Q<Y,故D错误;
故选:A。
7.【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丁为淡黄色固体,且为二元化合物,应为Na2O2,由转化关系可知A、B分别为O2、Na,丙为共价化合物,C、D在通电条件下生成,则丙为AlCl3,则X、Y、Z、W分别为O、Na、Al、Cl,则A为O2、B为Na、C为Al、D为Cl2,甲为Al2O3、乙为NaC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一般来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Cl﹣>O2﹣>Na+>Al3+,故A正确;
B.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Cl,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Cl,故C正确;
D.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则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8.【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其中丙、丁、戊为二元化合物,已是元素C的单质,联系过氧化钠与CO2、H2O的反应可知C应该为O2,戊为Na2O2;甲、乙的焰色均为黄色且水溶液均呈碱性,加热甲可以分解生成乙、CO2、H2O,则甲为NaHCO3、乙为Na2CO3;根据原子序数大小可知A、B、C、D分别为H、C、O、Na,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为NaHCO3、乙为Na2CO3,都为强碱弱酸盐,可水解,都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故A正确;
B.乙为Na2CO3、戊为Na2O2,二者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故B正确;
C.C、D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C>D>A,故C正确;
D.A、B、C分别为H、C、O,三者形成的混合物乙醇、甲醚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
故选:D。
9.【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钝化,可知A为Al单质,Y为Al元素,丙是无色气体,则甲为H2SO4、丙为SO2.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可知丁为H2
O,戊为H2O2,乙为Al2(SO4)3,则W、X、Y、Z分别为H、O、Al、S元素。
【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钝化,可知A为Al单质,Y为Al元素,丙是无色气体,则甲为H2SO4、丙为SO2.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可知丁为H2O,戊为H2O2,乙为Al2(SO4)3,则W、X、Y、Z分别为H、O、Al、S元素。
A.丁为H2O,戊为H2O2,前者含极性键,后者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故A错误;
B.O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Al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O>S,故还原性:O2﹣<S2﹣,故C错误;
D.Y与Z的简单化合物为Al2S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硫化氢,故D错误。
故选:B。
10.【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q、r、s、h 是这些元素形成的物质,其中h 是离子化合物,应为铵盐,则含有N、H元素,可知W为H元素,q是制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应为Si,s常温下呈气态且其水溶液显碱性,s为氨气,r为二元化合物,其浓溶液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应为HCl,则可知X为N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
A.X为N元素,Y为Si元素,二者不是同主族元素,故A错误;
B.晶体Si为原子晶体,沸点较高,故B错误;
C.常温下,水为液体,故C正确;
D.如为NO,易与氧气反应,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11.【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b、g为二元化合物。a与b通电得到三者物质,且b是10电子分子,其中产物c、d为单质,二者反应生成g是18电子分子,且d与e反应又得到a与b,可知a为NaCl、b为H2O、c为H2、d为Cl2、e为NaOH、g为HCl、f为NaClO,故R为氢元素、X为氧元素、Y为Na、Z为Cl。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b、g为二元化合物。a与b通电得到三者物质,且b是10电子分子,其中产物c、d为单质,二者反应生成g是18电子分子,且d与e反应又得到a与b,可知a为NaCl、b为H2O、c为H2、d为Cl2、e为NaOH、g为HCl、f为NaClO,故R为氢元素、X为氧元素、Y为Na、Z为Cl。
A.同温同浓度的e(NaOH)和f(NaClO)溶液,次氯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程度微弱,其碱性比NaOH溶液弱,pH较小,故A错误;
B.含O、H、Cl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HClO、HClO4等,故B错误;
C.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各占一半,0.1mol氯气反应转移电子为0.1mol××2×6.02×1023 mol﹣1=6.02×1022,故C错误;
D.NaOH、NaClO均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12.【分析】A到D、D到E的转化都可以加同﹣种物质实现,为连续氧化过程,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M可为N或S元素,但M对应的氢化物有2种,可知M为N元素,由化合价可知A为NH3,B为N2H4,C为N2,D为NO、E为NO2,F为HNO3,G为硝酸盐,I为铵盐,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汽油不含N元素,故A错误;
B.氨气溶液呈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B错误;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发生钝化反应,故C正确;
D.B为N2H4,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13.【分析】A.如C的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应生成Fe(SCN)3溶液;
B.当B 为CO2时,A为碱;
C.若a为Cl2,b可能为NH3,则c为氯化铵,氨气与氯化氢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铵;
D.当A为AlCl3,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等溶液,应生成氢氧化铝。
【解答】解:A.如C的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应生成Fe(SCN)3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
B.当B 为CO2时,A为碱,可为NaOH、氢氧化钙等碱类物质,故B错误;
C.若A为Cl2,B可能为NH3,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氮气、氯化氢或氯化铵,则C为氯化铵,D为氯化氢,故C正确;
D.当A为AlCl3,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等溶液,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14.【分析】由流程可知,如为非金属,可由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如为金属,金属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一般条件下,氯气和氧气不反应,故A错误;
B.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盐,故B正确;
C.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故C错误;
D.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与水都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5.【分析】甲为黄绿色气体,则甲为Cl2,M、N均为10电子分子且M的水溶液呈碱性,M为NH3,Q为离子化合物,N为HF,Q为NH4F,结合转化可知,乙为N2,丙为H2,丁为F2,短周期元素m、n、p、q组成的单质依次为甲、乙、丙、丁,可知m为Cl,n为N,p为H,q为F,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Cl,n为N,p为H,q为F,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m>n>q>p,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元素非金属性q>n>p,故B正确;
C.Q的溶液水解生成HF酸,与二氧化硅反应,不能保存在细口玻璃试剂瓶,应选塑料瓶,故C错误;
D.n为N,对应的硝酸为强酸,亚硝酸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B。
16.【分析】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则X为Mg元素;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则Y为Si,W为H元素;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SiQ2与Mg加热生成Mg2Si,Mg2Si与HZ生成SiH4,加热SiH4得到Si,则Q为O,Z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W为H,Q为O,X为Mg,Y为Si,Z为Cl元素。
A.标况下HCl为气体,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W<Y<X,故B错误;
C.SiO2和SiH4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非金属性:O>Cl>Si,则简单氢化物稳定性:Q>Z>Y,故D错误;
故选:C。
17.【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考虑丁为H2O,可推知W为氢元素。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与乙化合生成丙,丙于水反应生成戊,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戊溶液为弱酸,应是Al2S3与水反应生成H2S与Al(OH)3,故丙为Al2S3、戊为H2S、己为Al(OH)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氧元素、Y为Al、Z为硫元素,故甲为O2、乙为硫单质。
【解答】解: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考虑丁为H2O,可推知W为氢元素。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与乙化合生成丙,丙于水反应生成戊,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戊溶液为弱酸,应是Al2S3与水反应生成H2S与Al(OH)3,故丙为Al2S3、戊为H2S、己为Al(OH)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氧元素、Y为Al、Z为硫元素,故甲为O2、乙为硫单质。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故原子半径:Y(Al)>Z(S)>X(O)>W(H),故A错误;
B.H、O、Al、S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如KAl(SO4)2•12H2O,故B错误;
C.W和Ⅹ形成的化合物有H2O、H2O2,H2O2中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故C正确;
D.O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不能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判断O、S的非金属性,故D错误。
故选:C。
18.【分析】p、g、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p为无色无味气体,q为液态,r为淡黄色固体,可知r为Na2O2,q为H2O,且r与p、q均生成s,s为O2,p为CO2,n为Na2CO3,m为NaHCO3,t为NaOH,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Z>X>Y,故A错误;
B.非金属性Y>X,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故B正确;
C.n为Na2CO3,m为NaHCO3,t为NaOH,均含离子键、共价键,故C正确;
D.n、m促进水的电离,t抑制水的电离,则m、n、t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19.【分析】①氨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NO与水,不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氢气;
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与HClO,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可以制备氯气;
③Fe与HCl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氧气与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解答】解:①4NH3+5O24NO+6H2O,不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氢气,所以不能实现转化,故错误;
②Cl2+H2O=HCl+HClO,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所以能实现转化,故正确;
③Fe+2HCl=FeCl2+H2↑,不能生成氯化铁,不能实现转化,故错误;
④2Na2O2+2CO2=2Na2CO3+O2,2 Na+O2Na2O2,所以能实现转化,故正确。
故选:C。
20.【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一种淡黄色粉末,且与p反应生成s与r,而0.01mol•L﹣1s溶液的pH为12,s为一元强碱,r为Y的气体单质,则s为NaOH,n为Na2O2,p为H2O,r为O2,可推知m为CO2,q为Na2CO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
【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一种淡黄色粉末,且与p反应生成s与r,而0.01mol•L﹣1s溶液的pH为12,s为一元强碱,r为Y的气体单质,则s为NaOH,n为Na2O2,p为H2O,r为O2,可推知m为CO2,q为Na2CO3
.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
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所有元素中氢原子比较最小,则原子半径为:H<O<C,即原子半径W<Y<X,故A错误;
B.Y、Z的离子半径分别为:O2﹣、Na+,二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即离子半径:Y>Z,故B错误;
C.X、Y、Z的简单氢化物为CH4、H2O、NaH,前两者属于分子晶体,而NaH属离子晶体,故NaH的沸点最高,由常温下CH4为气体、而H2O为液体,可知沸点CH4<H2O,故三者沸点:CH4<H2O<NaH,即X<Y<Z,故C错误;
D.Y、Z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二者均含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分析】(1)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构成的单质,应为Na,E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应为Al(OH)3,工业冶炼Na用电解熔融的NaCl的方法;
(2)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四原子分子有C2H2或H2O2,其中能燃烧的是C2H2,则A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C2H2和Ca(OH)2,与B的溶液反应生成C2H2、水和碳酸钙,
则B为Ca(HCO3)2,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和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解答】解:(1)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构成的单质,应为Na,E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应为Al(OH)3,
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工业冶炼Na用电解熔融的NaCl的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 Na+Cl2↑,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2NaCl(熔融) 2 Na+Cl2↑;
(2)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四原子分子有C2H2或H2O2,其中能燃烧的是C2H2,则A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C2H2和Ca(OH)2,与B的溶液反应生成C2H2、水和碳酸钙,
则B为Ca(HCO3)2,
1mol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1300kJ,则2molC2H2完全燃烧放出2600kJ的热量,
所以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
2600 kJ•mol﹣1,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2C2H2(g)+5O2(g)=4CO2(g)+2H2O(l)△H=﹣2600 kJ•mol﹣1;Ca(HCO3)2.
22.【分析】含同一元素的常见 A、B、C,根据转化关系,
(1)当甲是KOH时,B为白色沉淀,则A应为铝盐,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C为偏铝酸钾,偏铝酸钾与铝盐生成氢氧化铝;
(2)当甲为H2O时,B为 气体,则A应为碳,B为CO,CO与H2O反应生成C为CO2,CO2与C反应生成CO;
(3)当A为Na时,甲为 单质,则甲为氧气,B为氧化钠,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C为过氧化钠,钠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化钠;
(4)当A为NH3时,B为气体单质,则甲为氧气,B为氮气,氧气与氮气反应生成C为NO,NO与NH3反应生成氮气,符合转化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解:含同一元素的常见 A、B、C,根据转化关系,
(1)当甲是KOH时,B为白色沉淀,则A应为铝盐,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C为偏铝酸钾,偏铝酸钾与铝盐生成氢氧化铝,符合转化关系,
故答案为:氢氧化铝;
(2)当甲为H2O时,B为 气体,则A应为碳,B为CO,CO与H2O反应生成C为CO2,CO2与C反应生成CO,符合转化关系,
故答案为:CO;
(3)当A为Na时,甲为 单质,则甲为氧气,B为氧化钠,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C为过氧化钠,钠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化钠,符合转化关系,
故答案为:氧气;
(4)当A为NH3时,B为气体单质,则甲为氧气,B为氮气,氧气与氮气反应生成C为NO,NO与NH3反应生成氮气,符合转化关系,
故答案为:氮气.
23.【分析】(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判断为C为NO、D为NO2.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主要成分,推断A为N2,B为NH3;
(2)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A为Al,B为Al2O3,C为NaAlO2,D为Al(OH)3;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则A为Si,B为SiO2,C为Na2SiO3,D为Na2CO3;
(4)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为Fe,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则B为Fe2O3,C为FeCl3,D为FeCl2;
(5)若单质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A为S、B为H2S、C为SO2,D为SO3.
【解答】解:(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判断为C为NO、D为NO2.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则A为N2,B为NH3,B与C反应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
(2)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A为Al,B为Al2O3,C为NaAlO2,D为Al(OH)3,Al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ⅢA族;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则A为Si,B为SiO2,C为Na2SiO3,D为Na2CO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2H2O=Na2SiO3+H2↑,故答案为:Si+2NaOH+H2O=Na2SiO3+2H2↑;
(4)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为Fe,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则B为Fe2O3,C为FeCl3,D为FeCl2,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答案为:Cu+2Fe3+=2Fe2++Cu2+;
(5)若单质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A为S、B为H2S、C为SO2,D为SO3,H2S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4.【分析】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则G为金属Cu;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则D为H2O;B、H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则B、H为N2、O2;F与Cu反应生成不同气体C、E,则F应该为HNO3,气体E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则E为NO2
,C只能为NO气体;A与B反应生成H2O和NO,则A为NH3、B为O2,故H为N2,反应②的条件是“700℃,催化剂”,为NO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则G为金属Cu;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则D为H2O;B、H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则B、H为N2、O2;F与Cu反应生成不同气体C、E,则F应该为HNO3,气体E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则E为NO2,C只能为NO气体;A与B反应生成H2O和NO,则A为NH3、B为O2,故H为N2,反应②的条件是“700℃,催化剂”,为NO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1)根据分析可知,E为二氧化氮,化学式为NO2,
故答案为:NO2;
(2)A为氨气,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氨气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反应①为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
故答案为:3NO2+H2O=2H++2NO3﹣+NO;
(4)反应②为一氧化氮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
故答案为:6NO+4NH35N2+6H2O.
25.【分析】单质Z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可由其氧化物X经三步反应制取,Z为Si,X为SiO2,SiO2先与C反应生成Si,Si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四氯化硅再与氢气反应生成Si,X和镁条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两种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化合物A和B,A为MgO,B为Mg2Si,发生SiO2+4Mg2MgO+Mg2Si,B和盐酸反应生成Z的氢化物Y,Y为SiH4,再加热分解Y制得Z,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单质Z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可由其氧化物X经三步反应制取,Z为Si,X为SiO2,SiO2先与C反应生成Si,Si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四氯化硅再与氢气反应生成Si,X和镁条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两种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化合物A和B,A为MgO,B为Mg2Si,发生SiO2+4Mg2MgO+Mg2Si,B和盐酸反应生成Z的氢化物Y,Y为SiH4,再加热分解Y制得Z,
(1)硅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半导体材料、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故答案为:半导体材料、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任答一种;
(2)二氧化硅与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方程式为SiO2+4Mg2MgO+Mg2Si,故答案为:SiO2+4Mg2MgO+Mg2Si;
(3)由B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2Si+4HCl=2MgCl2+SiH4↑,SiH4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Mg2Si+4HCl=2MgCl2+SiH4↑;.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分析】化合物甲中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36%、46.33%,还有一种元素,根据反应中元素守恒知,另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则其钙原子、氯原子和氢原子个数之比=::=1:1:1,则甲为CaHCl.化合物乙的水溶液显酸性,则乙为HCl。
(1)为离子化合物;
(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之间加热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锰、水以及氯气,氯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氯化铁,并且易水解,据此回答;
(3)氯化钙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aCl,氯化钙作氧化剂,则钙作还原剂。
【解答】解:化合物甲中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36%、46.33%,还有一种元素,根据反应中元素守恒知,另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则其钙原子、氯原子和氢原子个数之比=::=1:1:1,则甲为CaHCl.化合物乙的水溶液显酸性,则乙为HCl。
(1)CaCl2的电子式是:,故答案为:;
(2)在加热条件下,乙(HCl)的水溶液(浓)与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MnO2+4H+Mn2++Cl2↑+2H2O,故答案为:2Cl﹣+MnO2+4H+Mn2++Cl2↑+2H2O;
(3)甲与水反应可得H2,其化学方程式是:2CaHCl+2H2O=CaCl2+Ca(OH)2+2H2↑,故答案为:2CaHCl+2H2O=CaCl2+Ca(OH)2+2H2↑。
27.【分析】(1)氢氧化钙和过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
(2)若A、C均含有铝元素:
①当B为盐酸时,C为应为氯化铝;
②当B为NaOH时,可生成偏铝酸钠;
(3)若A为第二周期黑色固体单质,应为碳,可与浓硝酸反应;
(4)若A为过量铁粉、B为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5)若C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应为氨气,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备,也可用浓氨水制备;
(6)若A为S单质,D为Na2SO3,C应为Na2S,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氢氧化钙和过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aHCO3(过量)=CaCO3↓+Na2CO3+2H2O,
故答案为:1;2;CaCO3↓;Na2CO3;2;
(2)若A、C均含有铝元素:
①当B为盐酸时,A可能为氧化铝、氢氧化铝等,C为应为氯化铝,故答案为:AlCl3;
②当B为NaOH时,A可能为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等,可生成偏铝酸钠,故答案为:NaAlO2;
(3)若A为第二周期黑色固体单质,应为碳,可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CO2↑+4NO2↑+2H2O;
(4)若A为过量铁粉、B为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检验方法是取反应后溶液,滴加到少量KMnO4溶液中,紫红色褪去,
故答案为:取反应后溶液,滴加到少量KMnO4溶液中,紫红色褪去;
(5)若C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应为氨气,
A.加热氯化铵固体,生成的氨气、氯化氢易重新生成氯化铵,故A错误;
B.在N2和H2混合气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为工业制法,实验室难以完成,故B错误;
C.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吸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利用氨气的挥发,且产生的气体可用固体NaOH干燥,故C正确;
D.加热NH4HCO3,生成的气体用P2O5干燥,氨气被吸收,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若A为S单质,D为Na2SO3,C应为Na2S,
①Na2SO3水解呈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
故答案为:c(Na+)>c(SO32﹣)>cOH﹣)>c(HSO3﹣)>c(H+);
②配制硫化钠溶液,应抑制水解,方法是取Na2S固体溶解在浓NaOH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故答案为:取Na2S固体溶解在浓NaOH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28.【分析】常温下,E的浓溶液能使铁、铝钝化,可为浓硫酸或浓硝酸,A为S或氮气,
(1)若A为淡黄色固体,应为S,B为气体,为H2S,由转化关系可知C为SO2,D为SO3,E为H2SO4,F为非金属单质,为碳;
(2)若B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常温下,E的浓溶液能使铁、铝钝化,可为浓硫酸或浓硝酸,A为S或氮气,
(1)若A为淡黄色固体,应为S,B为气体,为H2S,由转化关系可知C为SO2,D为SO3,E为H2SO4,F为非金属单质,为碳,
①E转变为C的反应为浓硫酸和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②B在空气中能使银器表面失去金属光泽、逐渐变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4Ag=2Ag2S+2H2O,故答案为:2H2S+O2+4Ag=2Ag2S+2H2O;
(2)若B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
①A为氮气,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②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E的稀溶液清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g+NO3﹣+4H+═3Ag++NO↑+2H2O,故答案为:3Ag+NO3﹣+4H+═3Ag++NO↑+2H2O;
③在干燥状态下,向②反应得到的溶质中通入干燥的氯气,得到N2O5和一种气体单质,应生成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4AgNO3+2Cl2=4AgCl+2N2O5+O2,
故答案为:4AgNO3+2Cl2=4AgCl+2N2O5+O2。
29.【分析】由反应②可知生成黄色溶液,则应生成碘,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方程式为I2+2H2O+SO2=2I﹣+SO42﹣+4H+,加入足量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质量为20.97g,可知n(BaSO4)==0.09mol,则n(I2)=n(SO2)=0.09mol,n(I)=0.18mol,步骤②中消耗KI0.15mol,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加入KOH为单一成分溶液,则应与KOH发生中和反应,含有K、H、I、O等元素,则5.66gX应含有n(I)=0.03mol,应发生IO3﹣+5I﹣+6H+=3I2+3H2O,消耗KI0.15mol,可知n(IO3﹣)=0.03mol,如化合物为0.01mol,则相对分子质量为=566,应为KIO3•2HIO3,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KIO3•2HIO3,黄色溶液乙含有碘,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2H2O+SO2=2I﹣+SO42﹣+4H+,
故答案为:KIO3•2HIO3;I2+2H2O+SO2=2I﹣+SO42﹣+4H+;
(2)X中一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与足量的K2CO3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溶液甲中溶质,应为碘与碳酸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I2+2K2CO3+3H2O=5KI+KIO3+6KHCO3,
故答案为:3I2+2K2CO3+3H2O=5KI+KIO3+6KHCO3。
30.【分析】混合气体甲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乙,加入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气体乙为HCl,物质的量为=0.2mol,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1mol,则可知混合气体甲含有HCl、水,可知X生成水的质量为=0.1mol,则X的化学式为Fe(OH)2Cl或FeCl3•2Fe(OH)3,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Fe(OH)2Cl或FeCl3•2Fe(OH)3,故答案为:Fe(OH)2Cl或FeCl3•2Fe(OH)3;
(2)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Fe(OH)2Cl2Fe2O3+2HCl+H2O,故答案为:2Fe(OH)2Cl2Fe2O3+2HCl+H2O;
(3)往溶液丙中加入H2O2
,观察到溶液黄色褪去,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应生成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O2=2Fe2++O2+2H+,
故答案为:2Fe3++H2O2=2Fe2++O2+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