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5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现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选D。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A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是同一族,如He和Mg最外层都有2个电子,但分别处于0族和第ⅡA族,B错误;对于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及0族元素来说,同族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C错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正确。
2.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A。A项,由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正确;B项,由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但不是唯一因素,而是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错误;C项,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错误;D项,元素的原子半径属于元素的性质,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错误。
3.(2015·高考北京卷)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解析:选D。A.S、P位于同一周期,且S位于P的右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S>P,所以H2SO4的酸性大于H3PO4。B.Cl、Br位于同一主族,Cl位于Br的上方,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Cl>Br。C.Na、Mg是同周期元素,Na位于Mg的左侧,故Na的金属性比Mg的强,则NaOH的碱性比 Mg(OH)2的强。D.NaHCO3的热稳定性差,是由于HCO受热易分解。
4.X、Y为周期表Ⅵ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元素的电子层数比Y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H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选C。A项,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为同主族元素,则Y的非金属性强,错误;B项,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属于物理性质,与得失电子能力无关,错误;C项,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则X的非金属性强,正确;D项,Y的单质能将X从H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Y的非金属性强,得电子能力强,错误。
5.(2018·泰安模拟)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A
B
C
D
E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089
0.104
0.074
主要化合价
+1
+3
+2
+6、-2
-2
A.E2-与B3+的核外电子数不可能相等
B.离子半径大小:A+<D2-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C
D.氢化物的稳定性:D>E
解析:选B。由表中数据可知,A为钠,B为铝,C为铍,D为硫,E为氧。
6.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b>d>c,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应为HZ>H2Y,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应为X>W。
7.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 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 ⑥“类钫”
在化合物中显+1价 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 g·cm-3 ⑧“类钫”的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A.①②④⑧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⑦
解析:选A。①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错误;②锂密度小于煤油密度,用煤油保存锂,起不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③锂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以锂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正确;④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次外层变成最外层,锂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钠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二者数目不相同,错误;⑤“类钫”属于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单质都具有强的还原性,正确;⑥碱金属元素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显+1价,正确;⑦碱金属密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类钫”单质密度大于钫,密度大于1 g·cm-3,正确;⑧碱金属单质都属于金属晶体,单质中离子键较弱,熔点较低,错误。
8.(2016·高考全国卷Ⅲ)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Z
解析:选B。根据“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可知X为Na,结合题给条件推出W为O(或N),Y为S(或P),Z为Cl。Cl-具有3个电子层,Na+、O2-(或N3-)只有2个电子层,所以Cl-的半径大于Na+、O2-(或N3-)的半径,Na+、O2-(或N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为Cl->O2-(或N3-)>Na+,故A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C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D项错误。
9.(2018·荆门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非金属性强弱
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比较碳、硫非金属性强弱
D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比较铁、铜金属性强弱
解析:选B。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NH3·H2O
反应生成Mg(OH)2,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但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水解程度的大小,即可判断出酸性:H2CO3Si,则A中加________、B中加Na2CO3固体、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4)由题中所给药品可知,可用Na2S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因为无加热装置,所以只能选择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5)由B中药品Na2CO3可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所以A中加入稀硫酸,装置B、C中加入相应的盐。
答案:Ⅰ.(1)钾 铝 (2)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Ⅱ.(3)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4)浓盐酸 KMnO4固体 Na2S溶液 S2-+Cl2===S↓+2Cl- (5)稀硫酸 Na2SiO3溶液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14.(2016·高考天津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
氮
Y
X
硫
Z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碳与镁形成的1 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 mol Mg(OH)2和1 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1 NaOH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1)观察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Y、Z分别是Si、O、Cl。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3)O2能与H2S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硫:2H2S+O2===2S↓+2H2O,该反应中O2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说明O2的氧化性强于S,因此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a项正确;非金属性强弱与得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只与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有关,b项错误;H2O比H2S难分解,说明H2O更稳定,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项正确。(4)碳氢质量比为9∶1,
则C、H原子个数比为∶=3∶4,该烃的分子式为C3H4(丙炔),结构简式为H—C≡C—CH3,据此可写出其电子式。根据“1 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 mol Mg(OH)2和1 mol烃”,可推断出Q的化学式为Mg2C3。(5)根据题意可知,生成的两种气体是NO和NO2。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的NaNO3为2.2 mol。设生成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y mol,由氮原子守恒得x+y=2.2;由得失电子守恒得3x+y=4。联立解得x=0.9、y=1.3。再由得失电子守恒得n(Cu)×2=0.9 mol×3+1.3 mol×1,解得n(Cu)=2 mol,所以生成的硫酸铜为2 mol。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Si (3)ac
(4) Mg2C3+4H2O===2Mg(OH)2+C3H4↑
(5)NO:0.9 mol,NO2:1.3 mol 2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