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5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双牌二中2019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化 学(选考)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S:32
Cl: 35.5 K:39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生物质能 ⑥风能 ⑦氢
A. 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2.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熟石灰与水
C. 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3. 如图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比白磷稳定
B.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充分燃烧,红磷放出的热量多
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吸热反应
D.红磷比白磷更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P4O10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2CO(g) +O2(g) ═2CO2(g) △H=-566.0 kJ/mol
B.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 CH4(g) +2O2(g) ═ CO2(g)+2H2O(l) △H=-890.31 kJ/mol
D. 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5.已知H2(g)+Cl2(g)═2HCl(g)△H =﹣184.6kJ/mol,则反应
HCl(g)═1/2H2(g)+ 1/2Cl2(g)的△H为( )
A.+184.6kJ/mol B.-92.3kJ/mol
C.-369.2kJ/mol D.+92.3kJ/mol
6. 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CO(g)+H2O(g)CO2(g)+H2(g) △H<0,为了提高氢气在平衡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
C. 更换催化剂 D. 减小CO的浓度
7.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加入一种反应物
8. 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
A(s)+3B(g) 2C(g),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C. 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9. 实验室用足量镁粉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盐酸反应来制得氢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操作。为减慢反应速率,同时又不影响生成H2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的物质是( )
A. CH3COONa固体 B. NaOH溶液
C. (NH4)2SO4 粉末 D. K2SO4 固体
10.已知4NH3 + 5O2 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
A.4v(NH3)=5v(O2) B.5v(O2)= 6v(H2O)
C.4v(NH3)=6v(H2O) D.4v(O2)= 5v(NO)
11.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B. 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g)+ 3H2 (g)2NH3(g) △H<0 选择500℃
C. 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 I2(g)2HI(g)
D. SO2氧化成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
12.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g) + nB(g) pC (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5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 n > p B. C的体积分数增加
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A的转化率降低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B.放热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2KClO3(s)=2KCl(s)+3CO2(g) Δ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14、已知0.5 mol/L的醋酸溶液中,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少量氯化氢
15.在温度压强不变时,1mol NO2高温分解,生成NO和O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1.2mol,这时NO2的转化率为( )
A.10% B.40%
C. 20% D.50%
16. 对于可逆反应2AB3(g) A2(g) + 3B2(g)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小题包括5个小题)
17.(10分)(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CH3COOH ② NaHSO4
(2) 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 mol/L,则此时c(OH-)=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10-6 mol/L,则由水电离出的c(H+)为 。
(3)常温下,浓度均为0.01 mol/L 的两瓶溶液盐酸和氢氟酸,升高相同的温度,
c(Cl-)/ c(F-)的值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8.(14分)
(1)在25℃、1.01×105Pa时,16g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1L 1mol/L稀盐酸跟1L 1mol/L NaOH溶液起中和反应放出57.3kJ热量,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为: 。
(3)已知如右图所示的可逆反应:
①A(g)+B(g) 2C(g) +D(g);ΔH = Q kJ/mol则Q 0
(填“>”、“<”或“=”)
②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的变化是: E1_______,ΔH的变化是:ΔH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发射卫星用作燃料,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 +2O2(g)= 2NO2(g) △H1 =+67.7kJ/mol
N2H4(g)+O2(g)= N2(g)+2H2O(g) △H2=-534kJ/mol
则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的反应热△H= kJ/mol.
(5)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s) ②.v(B)=0.6mol/(L・s)
③.v(C)=0.4mol/(L・s) ④.v(D)=0.45mol/(L・s)
则该反应进行最快的为 (填序号)
19.(12分,每空2分)
(1).将HI(g)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变化:
2HI(g) H2(g)+I2(g) △H<0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I2)=0.5mol/L,c(HI)=4mol/L,则
c(H2)为 ,HI的分解率为 。
(2)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
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t1 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
③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 。
20.(每空2分,共8分)某学生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3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并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进行实验,记录的时间数据是16s、28s、33s。请据3个时间数据填入适当位置,并写出实验结论。
试管编号
加3%Na2S2O3溶液/ml
加H2O/ml
加H2SO4(1:5)/滴
出现浑浊所用时间/s
①
3
3
5
a
②
4
2
5
b
③
5
1
5
c
(1) a= ,
(2)实验结论: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10分)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H<0。
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表示N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
(2)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1·min-1。
(3)①据图分析,在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加入一定量的NO2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②若在35 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快速缩小容器的体积至1 L,气体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