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8.50 KB
  • 2021-07-08 发布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 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学科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按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 ‎3、客观题、主观题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D.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与反应条件无关,A错误;‎ B、化学反应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能量变化,但能量的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例如也可以是光能的形式变化,B错误;‎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例如碳燃烧等,C错误;‎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就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C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D 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2C2H5OH(1)+6O2(g)=4CO2(g)+6H2O(g) DH=-1367.0kJ×mol-1(燃烧热)‎ B. NaOH(aq)+HCI(aq)=NaCl(aq)+H2O(1) DH=+57.3kJ×mol-1(中和热)‎ C. S(s)+O2(g)=SO2(g) DH=-269.8kJ×mol-1(反应热)‎ D. 2NO2=O2+2NO DH=+116.2kJ×mol-1(反应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表示燃烧热的可燃烧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且生成的水为液态,故A错误; ‎ 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则DH=-57.3kJ×mol-1,故B错误;‎ C.S燃烧是放热反应,则S(s)+O2(g)=SO2(g) DH=-269.8kJ×mol-1能准确表达反应热,故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明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必须注明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s、l、g、aq),不标“↑”和“↓”符号;②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若不说明则指常温(25℃)、常压(101kPa)下;③△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吸热反应,△H为“+”;若为放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l;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潮汐能发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环保新能源,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B不符合题意;‎ C、火力发电需要煤作燃料,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也不是环保新能源,C符合题意;‎ D、潮汐和海风发电是新开发利用的环保新能源,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以Ni / Al2O3 为催化剂,由CO2和H2转化为产品CH4的反应历程,其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总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B. 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 在反应历程中,H―H键与C=O键断裂吸收能量 D.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CO2和H2转化为产品CH4,还生成水,则总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A正确;‎ B.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则使用催化剂时转化率不变,B错误;‎ C.化学变化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则反应历程中,H-H键与C=O键断裂吸收能量,C正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则该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6.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固体碳的量 ②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体系体积增大 ‎②将容器压缩体积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应中C为固体,增加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改变体积或压强,只有反应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反应速率才发生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①增加碳的量,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①正确;‎ ‎②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体系体积增大,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②错误;‎ ‎③将容器体积压缩,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③错误; ‎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④正确;‎ 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④,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积累,明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是解答的关键。‎ ‎7.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A2)=0.6 mol×L-1×s-1 B. v(B2)=2.7 mol×L-1×min-1‎ C. v(AB3)=12 mol×L-1×min-1 D. v(A2)=6 mol×L-1×min-1‎ ‎【答案】A ‎【解析】‎ ‎【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v(A2)=0.6 mol×L-1×s-1=36 mol×L-1×min-1,则=36;‎ B.=0.9;‎ C.=6;‎ D.=6;‎ 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答案为A。‎ ‎【点睛】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快速解答,也可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相同。‎ ‎8.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3C(g)+ 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3n mol C B.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 ‎【答案】D ‎【解析】‎ A项中,生成B和消耗C为同一反应方向,因此无法判断;因为该反应为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反应,因此压强、密度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B、C两项均错;D项中用不同物质表示,方向相反,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所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D项正确。‎ ‎9.将CuBr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2CuBr(s)2CuBr(s)+Br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减小 B. n(CuBr)不变 C. c(Br2)不变 D. 气体密度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 B.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CuBr)减小,故B错误;‎ C.温度不变时K不变,K=c(Br2),则c(Br2)不变,故C正确;‎ D.反应体系中只有一种气体,则平衡的影响不改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一定温度下在一个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达平衡状态,此时B反应消耗了0.9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v(A)∶v(B)∶v(C)∶v(D) =4∶3∶2∶1‎ B. 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作为平衡标志 C. 充入惰性气体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 D.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在该体系中,A为固态,其浓度恒定,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相等,但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B正确;‎ C. 充入惰性气体可以使压强增大,但是容器的体积没有变化,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化,C错误;‎ D. 2min时,B消耗了0.9mol,则C生成了0.6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B。‎ ‎【点睛】①审题时,要注意体系中各物质的状态;②向恒容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尽管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也不会改变。‎ ‎11.在373K时,把0.5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 B. 在2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 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0mol D. 平衡时,如果再充入一定量N2O4, 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可知,利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B.利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来计算;‎ C.利用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来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D.若往容器内充入N2O4‎ 气体,相当于压缩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利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能否提高N2O4的转化率。‎ ‎【详解】A项,前2秒,以N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 ‎,则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s),故A项错误;‎ B项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其物质的量为0.02 mol/L×5L=0.1mol,则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0.05mol+0.1mol=0.55mol,容器内的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故B项错误;‎ C项,平衡时,体系内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1.6=0.8mol,设剩余N2O4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有(0.5-x)×2+x=0.8,解得x=0.2mol,即体系内含0.2mol N2O4,故C项正确;‎ D项,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N2O4气体,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小体积,由N2O4═2NO2,则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降低,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信息中的压强关系及不同时间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并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式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即可解答。‎ ‎12.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B. 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C. 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 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反应的焓变只和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能量有关,反应的ΔH不变,A项错误;‎ B. 反应CO(g)+H2(g)⇌C(s)+H20(g) Δ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正逆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图一与实际相符合,B项正确;‎ C. 反应2NO2(g)⇌N2O4(g) Δ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改变体积的瞬间都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的瞬间,浓度不变,图二与实际不相符,C项错误;‎ D. 若图二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D项错误;‎ 答案选B。‎ ‎13.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中的容积扩大到原来2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x=3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若不考虑平衡移动,只考虑体积变化,A的浓度应变化为0.25mol/L,题干中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 ‎【详解】A、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x+y>z,故A错误;‎ B、平衡逆向进行,故B错误;‎ C、平衡逆向进行,B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 D、平衡逆向进行,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4.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H<0的生产条件选择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使用催化剂 ②高温 ③高压 ④及时将氨气液化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以及改变某因素平衡向削弱这方面移动,‎ ‎①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 ‎②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不利于生成氨气,故②错误;‎ ‎③增大压强,有利于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故③正确;‎ ‎④从体系中分离出氨气,减少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向氨气生成的方向进行,故④正确。‎ 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③④。‎ 故选C。‎ ‎15.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C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1 000 °C D. 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C,此时测得CO为0.4 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得到化学方程式式为,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故A正确;‎ B.分析图表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平衡常数数值计算分析,温度为1000℃平衡常数=0.6=,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分析,若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 mol时,‎ 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可以用其他物质的量代替平衡浓度计算,Qc==≠1,此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6.一定温度下,水存在如下电离: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 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Cl,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mol/L,Kw不变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不变,Kw不变,故A错误;‎ 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pH变小,故B正确;‎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Cl,铵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导致c(H+)降低,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2SO4,溶解后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H+)=1×10-7mol/L,因为温度不变,则Kw不变,故D正确; ‎ 故选B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减小。‎ ‎17.下列方法能使稀醋酸中H+浓度增大是 A. 加水稀释 B. 加氢氧化钠固体 C. 通氯化氢气体 D. 通氨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加水稀释,电离方程式中看得见的微粒浓度减小,即H+浓度减小,故A错误;‎ B选项,加氢氧化钠固体,H+和氢氧根反应,H+浓度减小,故B错误;‎ C选项,通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H+,H+浓度增大,故C正确;‎ D选项,通氨气,氨气与H+反应生成铵根离子,H+浓度减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8.常温下用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关于所得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显碱性 B. 显中性 C. 显酸性 D. 可能中性、碱性、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pH=3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10-3mol/L,c(CH3COOH)>10-3mol/L,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c(OH-)=10-3mol/L;酸为弱酸,二者混合后,酸电离产生的H+与OH-恰好中和,而酸过量,得到的溶液是过量的醋酸和生成的强碱弱酸盐的混合溶液,由于酸的电离程度通常大于盐的水解程度,故溶液显酸性,所以合理选项是C。‎ ‎19.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溶液的pH=4‎ B. 此溶液中,HA约有0.1%发生电离 C. 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D. 加水稀释,HA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HA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10-7,溶液中c (H+)=10-4mol/L,pH=4,故A正确;‎ B.0.1mol•L-1某一元酸HA中c(H+)=10-4mol/L,所以HA约有==0.1%发生电离,故B正确;‎ C.该温度时,由HA电离出的c(H+)=10-4mol/L,水电离出的Cc(H+)=mol/l=10-10mol/L,所以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故C正确;‎ D.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0.在55°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KW不变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 C. 1mol/L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 D. pH=8的NaH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6mol/L ‎【答案】B ‎【解析】‎ ‎【详解】5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1×10-14;‎ A.硫酸氢钠溶液呈强酸性,所以抑制水电离,加入硫酸氢钠后,硫酸氢钠完全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A错误;‎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溶液,盐酸浓度小于氨水,二者等体积混合后NH3•H2O有剩余,所以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 C.硫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H+)=c(OH-)+2c(SO42-),所以c(NH4+)>c(SO42-),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所以c(SO42-)>c(H+),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SO42-)>c(H+)>c(OH-),故C错误;‎ D.水电离的H+浓度和OH-浓度始终是相等的;已知5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1×10-14,所以pH=8的NaHCO3溶液中c(OH-)>1×10-6mol/L,即水电离的H+‎ 浓度也大于1×10-6mol/L,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 ‎①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_倍;‎ ‎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倍,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 25°C时,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曲线_________(填“Ⅰ”或“Ⅱ”)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②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_________(填“强”或“弱”)‎ ‎③将a、b两溶液加热至30°C,c(Cl-)/c(CH3COO-)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设稀释前的醋酸电离度为0.1%,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 ‎【答案】 (1). 3X+Y2Z (2). 0.05mol•L-1•min-1 (3). 0.9 (4). 放热 (5). 曲线I (6). 强 (7). 变小 (8). 1×10-5‎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可知X、Y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所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Z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再根据其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2min内Z物质的量变化量和容器体积,可知道浓度变化量,通过计算可知用气体Z表示的反应速率;‎ ‎(3)①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求出开始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平衡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得到答案;‎ ‎②体积缩小到原来的0.5倍,则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平衡向右移动;体系温度升高,说明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根据分析得出答案;‎ ‎(4)①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相同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浓度较大;‎ ‎②利用a点、c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来分析导电性;‎ ‎③结合升高温度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分析变化;‎ ‎④稀释前醋酸溶液的pH=2,溶液中c(H+)=0.01mol/L,醋酸电离度为0.1%,醋酸的浓度为=10mol/L,再结合醋酸的电离常数Ka=计算。‎ ‎【详解】(1)△n(X)=0.3mol;△n(Y)=0.1mol;△n(Z)=0.2mol,所以三者计量数之比为3: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2)v(Z)====0.05mol•L-1•min-1;‎ ‎(3)①根据图象中可知,开始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mol;平衡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9mol+0.7mol+0.2mol=1.8mol;===0.9;‎ ‎②压强变大,平衡向右移动,而体系温度升高,说明正反应方向为放热;‎ ‎(4)①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的氢离子浓度,故曲线I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②稀释后盐酸溶液中氯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的程度大,则溶液导电性较弱,故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强;‎ ‎③升高温度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氯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的比值减小;‎ ‎④稀释前醋酸溶液的pH=2,溶液中c(H+)=0.01mol/L,醋酸电离度为0.1%,醋酸的浓度为=10mol/L,则醋酸的电离常数Ka===1×10-5。‎ ‎22.(1)25°C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取10mL0.1mol×L-1醋酸溶液测得其pH=3。 0.1mol×L-1氨水(NH3×H2O溶液)的pH=_________。用pH试纸测定该氨水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 ‎(2)某温度(t°C)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KW=_________。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 则Va: Vb_________。‎ ‎(3)25°C时,0.1 mol×L-1的HA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HA是________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②在加水稀释HA溶液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c(HA) b. c.c(H+)与c(OH-)的乘积 d.c(OH-)‎ ‎【答案】 (1). 11 (2). 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3). 1×10-13 (4). 10:1 (5). 弱电解质 (6). bd ‎【解析】‎ ‎【分析】‎ ‎(1)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25℃时,0.1mol/L氨水(NH3•H2O溶液)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结合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基本操作要点回答;‎ ‎(2)该溶液中c(H+)=10-11mol/L、c(OH-)=0.01mol/L,Kw=c(H+).c(OH-‎ ‎);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酸中n(H+)等于碱中n(OH-);‎ ‎(3)①25℃时,0.1mol/L的HaA溶液中=1010,该溶液中c(H+)•c(OH-)=1×10-14,则该溶液中c(H+)=0.01mol/L<0.1mol/L,说明该酸部分电离;‎ ‎②该酸是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其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c(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详解】(1)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25℃时,0.1mol/L氨水(NH3•H2O溶液)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溶液PH=11,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是: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2)该溶液中c(H+)=10-11mol/L、c(OH-)=0.01mol/L,Kw=c(H+).c(OH-)=10-11×0.01=1×10-13,该温度下,pH=a的NaOH溶液中c(OH-)=10a-13,pH=b的H2SO4溶液c(H+)=10-bmol/L, 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酸中n(H+)等于碱中n(OH-),且a+b=12,则c(OH-)=10a-13×Va=10-b×Vb L,Va:Vb=10:1;‎ ‎(3)①25℃时,0.1mol/L的HA溶液中=1010,该溶液中c(H+)•c(OH-)=1×10-14,则该溶液中c(H+)=0.01mol/L<0.1mol/L,说明该酸部分电离,则该酸是弱电解质;‎ ‎②a.该酸是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则溶液中c(HA)减小,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该酸电离,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酸的物质的量减小,则增大,故b正确;‎ c.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c(H+)与c(OH-)的乘积不变,故c错误;‎ d.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因为加水稀释虽然促进酸电离,但酸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则c(OH-)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点睛】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切记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也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后测定,因为这样做会稀释待测液,使测量结果不准;‎ ‎23.(1)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很有意义。下面是氮的氧化物在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转化:‎ ‎①已知:2SO2(g)+O2(g)2SO3(g) DH= -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DH=-113.0kJ×mol-1‎ 则SO2气体与NO2气体反应生成SO3气体和N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a.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反应在c点________(“达到”或“未到”)平衡状态。‎ b.开始时,分别在该容器中加入Ⅰ:2mol SO2(g)和2 mol NO2(g)‎ Ⅱ:2 mol SO3(g)和2 mol NO(g)。则反应达到平衡时,比较容器Ⅰ和容器Ⅱ中反应平衡常数:Ⅰ____Ⅱ(填“>”“=”或“<”)。 .‎ ‎(2)已知在温度为T时,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0.32,在该温度下,已知c始(CO)=1 mol×L-1,c始(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该反应_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达到平衡,原因是________。此时刻v正________v逆(填“>”或“<”)。 .‎ ‎【答案】 (1). SO2(g)+NO2(g)NO(g)+SO3 (g),△H=-41.8kJ/mol (2). 未到 (3). < (4). 没有 (5). 此时Qc==0.0123<0.32 (6). >‎ ‎【解析】‎ ‎【分析】‎ ‎(1)①已知:①2SO2(g)+O2(g)2SO3(g) DH= -196.6 kJ×mol-1,②2NO(g)+O2(g)2NO2(g) DH=-113.0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SO2(g)+NO2(g)NO(g)+SO3 (g);‎ ‎②a.反应达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而c点的只是V正最大而已;‎ b.容器恒容绝热,SO2(g)+NO2(g)⇌NO(g)+SO3 (g)△‎ H<0,反应放热,若在该容器中加入:Ⅰ:1molSO2(g)和1molNO2(g),则开始反应放热;若在容器中加入II:1molSO3(g)和1mol NO(g),则开始时反应吸热,据此分析平衡常数;‎ ‎(2)已知c始(CO)=1 mol×L-1,c始(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CO的变化浓度为0.1mol/L,由CO(g)+H2O(g)⇌CO2(g)+H2(g)可知,H2O和CO2及H2的变化浓度均为0.1mol/L,则平衡时CO、H2O、CO2和H2的浓度分别为:0.9mol/L、0.9mol/L、0.1mol/L和0.1mol/L,再结合Qc=分析判断。‎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①已知:①2SO2(g)+O2(g)2SO3(g) DH= -196.6 kJ×mol-1,②2NO(g)+O2(g)2NO2(g) DH=-113.0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SO2(g)+NO2(g)NO(g)+SO3 (g),△H= [(-196.6kJ•mol-1)-(-113.0kJ•mol-1)]=-41.6kJ/mol,故SO2气体与NO2气体反应生成SO3气体和N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NO2(g)NO(g)+SO3 (g),△H=-41.6kJ/mol;‎ ‎②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 b.容器恒容绝热,SO2(g)+NO2(g)⇌NO(g)+SO3 (g)△H<0,反应放热,若在该容器中加入:Ⅰ:1molSO2(g)和1molNO2(g),则开始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K减小;若在容器中加入II:1molSO3(g)和1mol NO(g),则开始时反应吸热,温度降低平衡右移,K增大,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Ⅰ<Ⅱ;‎ ‎(2)已知c始(CO)=1 mol×L-1,c始(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CO的变化浓度为0.1mol/L,由CO(g)+H2O(g)⇌CO2(g)+H2(g)可知,H2O和CO2及H2的变化浓度均为0.1mol/L,则平衡时CO、H2O、CO2和H2的浓度分别为:0.9mol/L、0.9mol/L、0.1mol/L和0.1mol/L,此时Qc==0.0123<0.32,则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 ‎【点睛】通常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