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1.21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
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共价键专题练习
A
1.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氮气
:
∶
N︙︙N
∶
B.
过氧化氢
:H
+
[
∶∶
]
2-
H
+
C.
氨气
:H
∶∶
H
D.
二硫化碳
:
∶∶
【
解析
】
选项
B
中
H
2
O
2
为共价化合物
,
分子中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
电子式应为
H
∶∶
H;C
项中
N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未完全标出
;D
项中
CS
2
的分子结构和
CO
2
相似
,
电子式应为∶∶
C
∶∶。
【
答案
】A
2.
下列有关
σ
键和
π
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单键既有
σ
键也有
π
键
B.
所有的
π
键都容易打开
C.
σ
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而不影响键的强度
D.
π
键比
σ
键重叠程度大
,
形成的共价键强
【
解析
】
单键中只存在
σ
键
,A
项错误
;N
≡
N
很稳定
,
其分子中的
π
键不易打开
,B
项错误
;σ
键的特征便是轴对称
,C
项正确
;σ
键重叠程度比
π
键大
,D
项错误。
【
答案
】C
C
B
【
解析
】
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
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
1.7
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Na
和
Cl:3.0-0.9=2.1>1.7;Mg
和
Cl:3.0-1.2=1.8>1.7;Al
和
O:3.5-1.5=2.0>1.7;Al
和
Cl:3.0-1.5=1.5<1.7;H
和
O:3.5-2.1=1.4<1.7;C
和
Cl:3.0-2.5=0.5<1.7;
故①②⑤不能形成共价键
,
③④⑥可形成共价键。
【
答案
】B
4.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
A
.
H
2
S
和
Na
2
O
2
B
.
H
2
O
2
和
CaF
2
C
.
NH
3
和
N
2
D
.
HNO
3
和
NaCl
【
解析
】
A
项,
Na
2
O
2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
O
-
O
共价键,不正确;
B
项,
CaF
2
中只有离子键,不正确;
D
项,
NaCl
属于离子化合物,没有共价键。
【
答案
】C
C
5.
从电负性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
)
A
.
Na
和
Cl
B
.
H
和
Cl
C
.
K
和
F
D
.
Ca
和
O
【
解析
】
[
本题主要考查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结合电负性与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越易形成离子键;差值越小,越易形成共价键。
【
答案
】B
B
6.
下列有关
σ
键和
π
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含有
π
键的分子在反应时,
π
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
.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
σ
键,可能形成
π
键
C
.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
σ
键,不能形成
π
键
D
.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
π
键而没有
σ
键
D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
σ
键和
π
键的形成。由于
π
键的键能小于
σ
键的键能,所以反应时易断裂,
A
项正确;在分子形成时为了使其能量最低,必然首先形成
σ
键,根据形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来判断是否形成
π
键,所以
B
项正确;像
H
原子跟
Cl
原子只能形成
σ
键,所以
C
项正确。
【
答案
】D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σ
键比
π
键重叠程度大
,
形成的共价键强
B.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
,
最多有
1
个
σ
键
C.
气体单质分子中
,
一定有
σ
键
,
可能有
π
键
D.N
2
分子中有
1
个
σ
键
,2
个
π
键
【
解析
】
σ
键的“头碰头”重叠比
π
键的“肩并肩”重叠的程度大
,
所以
σ
键强
,
故
A
正确
;s
电子只能形成
σ
键
,p
电子间优先形成
1
个
σ
键且只能形成
1
个
σ
键
,
所以两个原子之间最多有
1
个
σ
键
,
故
B
正确
;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
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
故
C
错误
;N
2
分子的结构式为
N
≡
N,
而三键是由
1
个
σ
键和
2
个
π
键组成的
,
故
D
正确。
【
答案
】C
C
8.
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对
F
2
和
HF
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两者都为
ss
σ
键
B.
两者都为
pp
σ
键
C.
前者为
pp
σ
键
,
后者为
sp
σ
键
D.
前者为
ss
σ
键
,
后者为
sp
σ
键
【
解析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1
,
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
2s
2
2p
5
,p
轨道上有
1
个未成对的
p
电子。
F
2
是由两个氟原子未成对的
p
电子重叠形成的
pp
σ
键
,HF
是由氢原子中的
s
轨道与氟原子中的
p
轨道形成的
sp
σ
键。
【
答案
】C
C
D
【
解析
】
H
2
O
2
、
HF
都为共价化合物,其正确的电子式应不带
“
[]
”,无阴、阳离子。
NH
3
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中未共用的孤电子对不写在元素符号的周围。
【
答案
】D
D
【
解析
】
BF
3
为共价化合物,其正确的电子式应不带
“
[]
”,无离子。
【
答案
】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π
键是由两个
p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
σ
键是镜像对称
,
而
π
键是轴对称
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
σ
键
,
而乙烯分子中含有
σ
键和
π
键
D.H
2
分子中含
σ
键
,
而
Cl
2
分子中除
σ
键外还含有
π
键
【
解析
】
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
σ
键
,
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
π
键
;σ
键是轴对称
,
而
π
键是镜像对称
;
分子中所有的单键都是
σ
键
,
双键及三键中均含有
σ
键和
π
键。
【
答案
】C
C
12.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的是
(
)
①
HCl
②
H
2
O
③
N
2
④
H
2
O
2
⑤
C
2
H
4
⑥
C
2
H
2
A.
①②③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
解析
】
含双键、三键的物质中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
【
答案
】D
D
C
【
解析
】
MgCl
2
属于离子化合物,在书写时各离子要标明所带电荷的情况,故
A
项错误;化合物电子式中相同部分不可合并,故
B
项错误;标明阴离子及原子团带电情况时应用
“
[]
”,故
C
项正确。
【
答案
】C
14.
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
)
①
离子键
②
共价键
③
极性键
④
非极性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解析
】
由离子键、极性键的定义及形成条件可知这两种键型只存在于化合物中,单质分子内可形成共价键、非极性键
(
如
H
2
、
Cl
2
中的
H—H
、
Cl—Cl)
,故①、③正确。
【
答案
】C
C
15.
对
σ
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σ
键属于共价键
[
来源
:
学科网
]
B.ss
σ
键与
sp
σ
键的对称性相同
C.
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
则至少含有一个
σ
键
D.
含有
π
键的化合物与只含
σ
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
解析
】
σ
键是共价键中的一种
,
故
A
项正确
;ss
σ
键上下、左右对称
,
而
sp
σ
键是上下对称
,
左右不对称
,
故
B
项错误
;C
、
D
项明显正确。
【
答案
】B
B
16.
某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s
2
np
4
,
按照共用电子对理论
,
该原子一般可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
(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
解析
】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s
2
np
4
,
有
2
个未成对电子
,
一般只能形成
2
个共价键。
【
答案
】B
B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B
.非金属元素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
C
.气体分子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解析
】
[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故
A
错;铵盐
(
如
NH
4
Cl
、
NH
4
NO
3
)
是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离子键,故
B
错;
C
项应注意稀有气体单质分子内不存在化学键。
【
答案
】D
D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分子结构及共价键的有关知识
,
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可以确定每个大黑点代表的元素。
(1)
由此可以推出四种分子分别为
NH
3
、
C
2
H
2
、
CH
4
、
H
2
O
。
(2)
在乙炔分子中有两个
C—H
σ
键
,
一个
C—C
σ
键
,
两个
C—C
π
键。
【
答案
】
(1)NH
3
C
2
H
2
CH
4
H
2
O
(2)3
2
19.
现有原子序数小于
20
的
A
、
B
、
C
、
D
、
E
、
F 6
种元素
,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
已知
B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A
和
C
的价电子数相同
,B
和
D
的价电子数也相同
,
且
A
和
C
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B
、
D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
;C
、
D
、
E
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
且
E
原子的
p
轨道上电子数比
D
原子的
p
轨道上多一个电子
;6
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
,F
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
A
处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
(1)
用电子式表示
C
和
E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2)
写出基态
F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3)
写出
A
2
D
的电子式
,
其
分子中
(
填
“含”或“不含”
,
下同
)
σ
键
,
π
键;
(4)A
、
B
、
C
共同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有
。
【
解析
】
已知
B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则
B
为氧元素
;B
和
D
的价电子数相同
,
则
D
为硫元素
;B
、
D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为
24,
其为
12,A
和
C
的价电子数相同
,
且
A
和
C
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B
、
D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
,
则
A
为氢元素
,C
为钠元素
;C
、
D
、
E
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
且
E
原子的
p
轨道上电子数比
D
原子的
p
轨道上多一个电子
,
则
E
为氯元素
;6
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
,F
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
A
处于同一主族
,
则
F
为钾元素。
【
答案
】
(1)
(2)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4s
1
(3)H
∶∶
H
含 不含
(4)
离子键、共价键
【
解析
】
通过图表中的信息,不难推断出,
X
为碳,
Y
为硫,
Z
为氯,
W
为铜。
(2)
化学键的极性取决于形成分子的两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相差越大,则化学键极性越强;键长越长,则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4)
将题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①②进行恰当的变形,将②式反写,然后再与①式
×2
相加,故
Δ
H
3
=-
Δ
H
2
+
2Δ
H
1
=-
270 kJ·mol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