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00 KB
  • 2021-07-08 发布

【化学】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1.‎2020年4月22日是第 51 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为“绿色梦想,低碳行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利用苯、甲苯等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②选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和塑料袋 ③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类 ④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 ⑤选用回收废纸制造的纸箱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利用苯、甲苯有毒,代替水作溶剂,不符合主题;②选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和塑料袋,会造成植被破坏和白色污染,不符合主题;③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类,符合主题;④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会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符合主题;⑤选用回收废纸制造的纸箱,废物的回收利用节省资源,符合主题;‎ 答案选C。‎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 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D. S2-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 C.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分子式为C2H6O,故C错误;‎ D.S2-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3.如果用淡化的海水来供给居民用水,下列淡化海水的方法在原理上错误的是( )‎ A. 向海水中加明矾使其淡化 B. 利用太阳能使海水升温,通过蒸馏使其淡化 C. 利用电渗析法使海水淡化 D.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使海水淡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明矾在海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只能吸附海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错误;‎ B.可以利用太阳能能使海水升温,将海水蒸馏,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故B正确;‎ C.利用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故C正确;‎ D.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除去海水中的离子,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A。‎ ‎4.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原子存在于( )‎ A. O2 B. SO‎2 ‎C. O2和SO2 . O2、SO2和SO3‎ ‎【答案】D ‎【解析】‎ ‎【详解】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的氧气,二氧化硫、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而三氧化硫在同样的条件下可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所以18O2中的18O通过化合反应存在于SO3中,SO3 中的18O通过分解反应会存在于SO2中,最终SO3、SO2、O2中都含有18O,故答案为D。‎ ‎5.常温时,干冰升华变成CO2气体,CO2气体在—定条件下可以与镁反应,这两个变化过程CO2主要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 )‎ A. 极性键,非极性键 B. 分子间作用力,极性键 C. 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D. 极性键,极性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CO2是分子晶体,干冰升华变成CO2气体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CO2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O2气体在—定条件下与镁反应克服的是极性键,故选B。‎ ‎6.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化学反应为取代反应的是( )‎ A. 银氨溶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加热时有银镜产生 B. 苯与橙色的溴水混合,振荡、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C. 灼热的黑色铜丝插入乙醇中,表面变成光亮的红色 D. 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浅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银氨溶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加热时有银镜产生,该反应为醛基的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苯与橙色的溴水混合,振荡、静置,水层颜色变浅,该过程为萃取,故B不符合题意;‎ C.灼热的黑色铜丝插入乙醇中,表面变成光亮的红色,该过程为羟基的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浅,该过程为甲烷的取代反应,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3 g ‎13C所含中子的数目为6 NA B. 1 mol甲烷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0NA C. 常温常压下,‎22.4 L NH3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NA D. 一定条件下,1 mol I2与足量H2反应生成 HI 分子的数目为2 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13C所含中子数为13—6=7,‎13 g13C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中子的数目为7 NA,故A错误;‎ B.甲烷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则1 mol甲烷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0NA,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22.4 L NH3‎ 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共价键的数目小于3NA,故C错误;‎ D.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氢气生成碘化氢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则1 mol I2与足量H2反应生成 HI 分子的数目小于2NA,故D错误;‎ 故选B。‎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仅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 A. 硝基苯和汽油 B. 乙烷和乙烯 ‎ C. 乙烯和丙烯 D. 乙酸和乙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基苯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汽油是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两者均不溶于水,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溶液分三层,上层为汽油,中间层为水,下层为硝基苯,可鉴别,故A符合;‎ B.乙烷和乙烯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不能鉴别,故B不符;‎ C.乙烯和丙烯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不能鉴别,故C不符;‎ D.乙酸和乙醇均为易溶于水的液体,不能用水鉴别,故D不符;‎ 故选A。‎ ‎9.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Fe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适当升高温度 B. Na2CO3点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加蒸馏水 C. 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用铝粉代替铝片 D. KC1O3分解制取O2时,添加少量Mn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可以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从而使Fe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的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符合题意;‎ B.加蒸馏水稀释,碳酸钠和稀盐酸的浓度减小,从而使Na2CO3点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反应速率减慢,故B符合题意;‎ C.用铝粉代替铝片,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使Al在O2中燃烧生成Al 2O3的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添加少量MnO2作催化剂,从而使KC1O3分解制取O2的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锌电极Zn + 2OH- -2e-= ZnO + H2O,石墨电极O2+H2O+2e-=2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nO 为正极产物 B. 工作时,负极材料的质量会减少 C. 工作时,电流由锌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D. 工作时,负极周围溶液的碱性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ZnO是负极的氧化产物,故A错误;‎ B.工作时,负极材料由Zn变成ZnO,质量会增加,故B错误;‎ C.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石墨电极流向负极锌电极,故C错误;‎ D.工作时,锌电极Zn + 2OH- -2e-= ZnO + H2O,消耗氢氧根,负极周围溶液的碱性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11.34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e位于第四周期VI A 族 B. H2Se的热稳定性比H2S弱 C. H2SeO4的酸性比HBrO4强 D. Se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Se是34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 A 族,故A正确;‎ B.非金属性硫强于硒,H2Se的热稳定性比H2S弱,故B正确;‎ C.非金属性溴强于硒,H2SeO4的酸性比HBrO4弱,故C错误;‎ D.Se的同位素原子只是中子数不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C。‎ ‎12.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 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 C. 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D. 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于Cl的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大,所以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A正确;‎ B.从图可以看出,该有机物含有三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含有C=C键,B正确;‎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C2H4Cl2,结构中应该有没有碳碳双键,且应含有4个H,2个Cl,与图示结构不符,C错误;‎ D.类比乙烯的模型,所有原子共平面,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正确;‎ 答案选C。‎ ‎13.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组成多个原电池,若a、b相连, 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 )‎ A. a>b>c>d B. a>c>b>d ‎ C. a>c>d>b D. b>d>c>a ‎【答案】C ‎【解析】‎ ‎【详解】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性是a>b;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这说明d是正极,则金属性是c>d;a、c相连时,a极减轻,说明a是负极,则金属性是a>d;b、d相连时,b为正极,所以金属性是d>b,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答案选C。‎ ‎1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 (g)⇌2NH3‎ ‎ (g)。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体系中N2的质量保持不变 B.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C. 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D. 断裂N— H键速率是断裂键速率的3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判定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v正=v逆,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变量不变,包括某组分的含量、气体的颜色、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体系的总压强等。‎ ‎【详解】A.体系中N2的质量是变量,根据分析,当变量不变时,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是变量,根据分析,当变量不变时,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反应N2(g)+3H2 (g)⇌2NH3 (g)前后系数之和不相等,即该反应的压强是变量,根据分析,当变量不变时,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断裂N— H键逆反应方向,断裂键是正反应方向,但反应速率之比应该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1,D符合题意;‎ 故选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中含有苯、苯酚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馏分离 B. 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纯棉织物和羊毛织物 C. 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 D. 可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获得苯、甲苯等化工原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不含有苯、苯酚等有机物,故A错误;‎ B.纯羊毛织物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故B正确;‎ C.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海水中得到含有镁离子的苦卤,提取镁单质还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故C错误;‎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短链的不饱和气态烃,煤的干馏获得苯、甲苯等化工原料,故D错误;‎ 故选B。‎ ‎16.将足量的钠加入到‎23 g某无色液体中完全反应,得到‎5.6 L氢气 (标准状况),该无色液体可能是( )‎ A. C2H5OH B. H2O ‎ C. CH3COOC2H5 D. CH3CO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 C2H5OH—H2,则标准状况下,‎23 g乙醇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2.4L/mol=‎5.6 L,故A正确;‎ B.由水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H2O—H2可知,则标准状况下,‎23 g水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2.4L/mol≠‎5.6 L,故B错误;‎ C.CH3COOC2H5属于酯,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故C错误;‎ D.由乙酸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 CH3COOH—H2可知,则标准状况下,‎23 g乙酸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2.4L/mol≠‎5.6 L,故D错误;‎ 故选A。‎ ‎17.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参照物,所以无法判断,故A错误;‎ B、催化剂、温度都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B错误;‎ C、两个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C错误;‎ D、两个实验的不同点只有温度,所以能判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 答案选D。‎ ‎18.冶炼金属一般有三种方法:①电解法;②还原法;③热分解法。则对I.用孔雀石[Cu2(OH)2CO3]炼铜;II.湿法炼铜;III.铝热法炼铬;IV.用MgCl2 炼镁分类正确的是( )‎ A. I,③ B. II,① C. III,② D. IV,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详解】A.I.用孔雀石[Cu2(OH)2CO3]炼铜,用②还原法,故A错误;‎ B.II.湿法炼铜,用②还原法,故B错误;‎ C.III.铝热法炼铬,用②还原法,故C正确;‎ D.IV.用MgCl2 炼镁,用①电解法,故D错误;‎ 故选C。‎ ‎19.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R的氧化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ZNa+>Mg2+ (3). Mg+2H2OMg(OH)2+H2↑ 或 Mg+2H2O(沸水)=Mg(OH)2+H2↑ (4). 正四面体 (5). 2NaCl(熔融)2Na+Cl2↑‎ ‎【解析】‎ ‎【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为C元素、b为O元素、c为F元素、d为Na元素、e为Mg元素、f为Cl元素。‎ ‎【详解】(1)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由元素周期律可知,Na元素的金属性最强,则碱性最强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钠,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氟离子、钠离子和镁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则氟离子、钠离子和镁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a+>Mg2+,故答案为:F->Na+>Mg2+;‎ ‎(3)镁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故答案为:Mg+2H2OMg(OH)2+H2↑;‎ ‎(4)C元素和F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四氟化碳,四氟化碳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 ‎(5)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故答案为:2NaCl(熔融)2Na+Cl2↑。‎ ‎22.丙烯酸乙酯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路线如下:‎ ‎(1)乙烯和丙烯互称_____,丙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有机物A 和B 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为了从生成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丙烯酸乙酯,应先向混合体系中加入饱和_______ ( 填化学式)溶液,再进行_______ ( 填操作名称)。‎ ‎(3)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答案】(1). 同系物 (2). 或 (3). 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 (4). Na2CO3 (5). 分液 (6). nCH2=CH—COOC2H5‎ ‎【解析】‎ ‎【分析】由题给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为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则B为丙烯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丙烯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和水。‎ ‎【详解】(1)乙烯和丙烯结构相似,都属于烯烃,互为同系物;烯烃与碳原子数相同的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丙烯的同分异构体为环丙烷,结构简式为或 ‎ ‎,故答案为:同系物;或 ;‎ ‎(2)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丙烯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为了从生成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丙烯酸乙酯,应先向混合体系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丙烯酸、吸收乙醇、降低丙烯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层后再进行分液得到丙烯酸乙酯,故答案为: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Na2CO3;分液;‎ ‎(3)丙烯酸乙酯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OOC2H5,故答案为:nCH2=CH—COOC2H5。‎ ‎23.CO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 ‎(1)下列反应原理适合实验室制备CO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H2OCO+H2B.‎2C+O22CO C.HCOOHCO+H2O ‎(2)用于检测CO含量的某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装置工作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 能。‎ ‎②工作时,电极 I 作____极,电极 II 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③向电极 I 缓缓通入‎10 L 混合气体 ( 其他气体不参加反应)后,测得电路中通过2 mole-,则该混合气体中CO的含量为___mol/L ‎【答案】(1). C (2). 化学 (3). 电 (4). 负 (5). O2+4e-+4H+=2H2O (6). 0.1‎ ‎【解析】‎ ‎【详解】(1)A.反应条件为高温,且反应物有气体参与,生成物CO中含有氢气杂质,故A不合适; B.反应物有气体,生成的CO中混有氧气,不方便除杂,且容易生成二氧化碳,故B不合适; C.该反应条件比较低,且生成的CO比较纯净,故C合适;‎ 综上所述选C;‎ ‎(2)①根据图示电压表可知该装置工作时应为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工作时,电极I上CO转化为CO2,被氧化,所以为负极,电极Ⅱ上氧气被还原,结合氢离子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③电极I上CO转化为CO2,电极反应式为CO-2e-+H2O=CO2+2H+,所以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消耗1molCO,即‎10L混合气体中有1molCO,CO的含量为0.1mol/L。‎ ‎24.过氧乙酸( 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常温下易分解,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aq)+H2O2(aq) CH3COOOH(aq)+H2O(l)。‎ ‎(1)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放热” 或“吸热”)反应。‎ ‎②制备‎38 g CH3COOOH时,热量变化为6.85 kJ,则E =________ 。‎ ‎(2)取a g冰醋酸和a g 50% H2O2 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 L。在‎25 °C时,测得不同时刻,溶液中的n(CH3COOOH)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0 ~6 h内,v(CH3COOOH)=______。‎ ‎②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则反应进行到6 h时,H2O2的转化率为____。‎ ‎③若在‎40 °C下进行该实验,测得不同时刻n(CH3COOOH)均有所降低,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1). 放热 (2). 137 (3). mol/(L·h) (4). ×100%或% (5). 温度升高时,过氧乙酸分解;过氧化氢分解,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解析】‎ ‎【分析】(1)①由图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由此判断;‎ ‎②根据方程式计算;‎ ‎(2)①根据v(CH3COOOH)=计算;‎ ‎②由转化率= ×100%计算;‎ ‎③温度升高时,过氧乙酸分解,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详解】(1)①由图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n(CH3COOOH)==0.5mol, 制备‎38 g CH3COOOH时,热量变化为6.85 kJ,制备1molCH3COOOH时,热量变化为6.85 kJ×=13.7kJ,则E =13.7。故答案为:13.7;‎ ‎(2)①0 ~6 h内,v(CH3COOOH)= = mol/(L·h)。故答案为: mol/(L·h);‎ ‎②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则反应进行到6 h时,H2O2的转化率为×100%或%。故答案为:×100%或%;‎ ‎③若在‎40 °C下进行该实验,测得不同时刻n(CH3COOOH)均有所降低,可能的原因为温度升高时,过氧乙酸分解;过氧化氢分解,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故答案为:温度升高时,过氧乙酸分解;过氧化氢分解,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25.以海水浓缩后的卤水为原料, 采用气态膜法提取溴单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氧化”时,Cl2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富集”时,采用了气态膜提溴技术 ,其原理是Br2在分压差的推动下通过气态膜 ,再被NaOH 溶液吸收,该操作与________ ( 填选项字母)相似。‎ A.过滤 B.渗析 C.分液 D.蒸馏 ‎(3)NaOH溶液与Br2反应生成NaBr 和NaBrO3,则“酸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4)实验室模拟“蒸馏”操作时,冷却蒸气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该工艺与热空气吹出法相比,优点为________‎ ‎【答案】(1). 氧化剂 (2). 2Br-+Cl2=2Cl-+Br2 (3). B (4). 5Br-+BrO+6H+=3Br2+3H2O (5). (直形)冷凝管 (6). 能耗低 ‎【解析】‎ ‎【分析】卤水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含溴单质的混合溶液,过滤后加碱发生歧化反应,富集溴元素得到含NaBr 和NaBrO、NaBrO3的混合溶液,再加硫酸酸化,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溴水溶液,蒸馏得到溴单质。‎ ‎【详解】(1)“氧化”时,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2作氧化剂,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故答案为:氧化剂;2Br-+Cl2=2Cl-+Br2;‎ ‎(2)气态膜提溴技术,Br2在分压差的推动下通过气态膜 ,再被NaOH 溶液吸收,该操作与渗析相似。故答案为:B;‎ ‎(3)NaOH溶液与Br2反应生成NaBr 和NaBrO3,则“酸化”时,溴高价化合物和低价化合物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溴单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Br-+BrO+6H+=3Br2+3H2O。故答案为:5Br-+BrO+6H+=3Br2+3H2O;‎ ‎(4)实验室模拟“蒸馏”操作时,冷却蒸气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直形)冷凝管;该工艺与热空气吹出法相比,反应温度较热空气吹出法低,优点为能耗低,故答案为:(直形)冷凝管;能耗低。‎ ‎26.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 苯分子结构中碳碳间以单 、双键交替排列结合成环状。为了验证凯库勒观点的正误,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尾气吸收装置已省略):‎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仪器, ; ‎ ‎②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 ‎③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 K2 , 将b插入烧杯D 的蒸馏水中,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a 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应补充的操作为 ________。 ‎ ‎(2)烧瓶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3)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 ‎(4)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A中得到的粗产品经过一系列除杂操作后 ,获得苯和溴苯的混合物,将二者进行分离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 ‎【答案】(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Br2+HBr (3). 除去挥发出来的苯和溴单质 (4). 烧瓶a中产生喷泉 (5). 蒸馏 ‎【解析】‎ ‎【分析】溴化氢极易溶于水,若C中产生“喷泉”现象,说明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代替,苯与溴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结构。‎ ‎【详解】(1)由气体生成的实验,装化学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步骤①中应补充的操作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故答案为:+Br2+HBr;‎ ‎(2)由于苯和液溴均易挥发,苯与溴发生的取代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导致苯和溴挥发,干扰溴化氢的检验,用四氯化碳吸收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可以防止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故答案为:除去挥发出来的苯和溴单质;‎ ‎(3)若凯库勒观点错误,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溴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C中烧瓶a能产生喷泉,故答案为:烧瓶a中产生喷泉;‎ ‎(4)苯和溴苯的沸点不同,则分离苯和溴苯混合物的操作为蒸馏,故答案为:蒸馏。‎ ‎27.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 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生成CaC2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H2SO4 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C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 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当血液样品为15.00 mL时,与H‎2C2O4反应消耗 0.0010 mol·L-1 KMnO4溶液的体积为15.00 mL,则该血液样品中的Ca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 (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Ca2++C2O=CaC2O4↓ (2). 根据题意可知:‎ ‎ ‎ 解得c(Ca2+)=0.0025 mol·L-1‎ ‎【解析】‎ ‎【分析】由方案可知,首先将Ca2+转化为CaC2O4,发生反应为Ca2++C2O=CaC2O4↓,然后再用稀硫酸将CaC2O4转化为H‎2C2O4,发生反应为CaC2O4+H2SO4=CaSO4↓+H‎2C2O4,最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H‎2C2O4,发生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根据方程式可得关系式5Ca2+~5CaC2O4~5H‎2C2O4~2KMnO4,令血液中含钙量为c(Ca2+)mol·L-1,根据关系式计算。‎ ‎【详解】(1)生成CaC2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2O=CaC2O4↓。故答案为:Ca2++C2O=CaC2O4↓;‎ ‎(2)根据题意可知:5Ca2+~5CaC2O4~5H‎2C2O4~2KMnO4,‎ 解得c(Ca2+)=0.0025 mol·L-1。故答案为:0.002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