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50 KB
  • 2021-07-08 发布

【化学】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 考试说明:‎ ‎1.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修4第一章、第二章第1、2节。‎ ‎3.本次考试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S32 Fe56 Cl35.5 Cu64 Al27 Mg2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行为一般不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A. 冬季燃煤供暖 B. 废电池深埋降解 C. 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 D. 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燃烧会产生颗粒物、SO2、CO等污染大气的物质,故A不选;‎ B.废电池中含重金属,深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B不选;‎ C.风能、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利用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故C选;‎ D.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SO2等污染物,故D不选。‎ 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可能发生反应,如C的燃烧常温下不可进行,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加热后,即可自发进行,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当△H<0时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化学键断开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则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 Ba(OH)2·8H2O与H4Cl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乙烯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化合价发生改变,符合题意,C正确;‎ D. 乙烯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4.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g)的键能为b kJ·mol-1‎ B. 反应热△H=+(a-b) kJ·mol-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 b为形成2molA-B键时,释放的热量,AB(g)的键能为 kJ·mol-1,错误;‎ B. 图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热△H=+(a-b) kJ·mol-1,正确;‎ C. 图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确;‎ D. 反应时旧键的断裂时,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正确;‎ 答案为A。‎ ‎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 △H=-293.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和氧气反应放出293.23kJ的热量 B. 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放出293.23kJ的热量 C. 1摩尔硫单质和1摩尔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摩尔二氧化硫放出293.23kJ的热量 D. 1摩尔液体硫磺和1摩尔气态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摩尔二氧化硫气体放出293.23kJ的热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可知,1mol液态硫和足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时,放出293.23kJ的热量,答案为D。‎ ‎6.下列关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H=-5800 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 kJ·mol-1,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无关 C. 该式的含义为‎25°C、101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 kJ D.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 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及化学计量数有关,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该式的含义为‎25°C、101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 kJ,符合题意,C正确;‎ D.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 kJ·mol-1,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ΔH =-Q1 kJ·mol-1,2H2S(g)+O2(g)=2S(s)+2H2O(g) ΔH =-Q2 kJ·mol-1,2H2S(g)+O2(g)=2S(s)+2H2O(l) ΔH =-Q3 kJ·mol-1,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Q1>Q2>Q3 B. Q1>Q3>Q‎2 ‎ C. Q3>Q2>Q1 D. Q2>Q1>Q3‎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2H2S(g)+3O2(g)=2SO2(g)+2H2O(l) ΔH =-Q1 kJ·mol-1;‎ ‎②2H2S(g)+O2(g)=2S(s)+2H2O(g) ΔH =-Q2 kJ·mol-1;‎ ‎③2H2S(g)+O2(g)=2S(s)+2H2O(l) ΔH =-Q3 kJ·mol-1,‎ ‎②与③相比较,H2O(g)→ H2O(l)放热,所以Q2< Q3;①与③相比较,S(s) → SO2(g)放热,所以Q1> Q3,则Q1>Q3>Q2;‎ 答案选B。‎ ‎8.含有‎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KOH(aq)+H2SO4(aq)=K2SO4(aq)+H2O(l) △H=-11.46 kJ·mol-1‎ B. 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H=-11.46 kJ·mol-1‎ C. KOH(aq)+H2SO4(aq)=K2SO4(aq)+H2O(l) △H=-57.3 kJ·mol-1‎ D. 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H=-114.6 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11.2 g K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1 L 0.1 mol·L-1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即氢离子为0.2mol,完全反应生成0.2mol的水,中和热为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H=-=-57.3 kJ/mol,答案为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 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 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一定是53.7 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测中和热小于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酸碱的强弱不同,中和热的数值不等,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1mol硫酸与1mol氢氧化钡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中和热的概念是指稀的强酸与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符合题意,C正确;‎ D. 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还生成0.5mol的硫酸钡沉淀,放出的热量比53.7 kJ多,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C2H5OH(l)+3O2=2CO2+3H2O △H=-1367.0kJ•mol-1 (燃烧热)‎ B.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1 (中和热)‎ C. S(S) +O2(g) =SO2(g) △H=-296.8kJ•mol-1 (反应热)‎ D. 2NO2=O2+2NO △H=+116.2kJ•mol-1 (反应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水的状态必须为液态,反应中生成的水为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 B项、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H应小于0故B错误;‎ C项、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故C正确;‎ D项、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聚集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1.已知在1×103Pa、298K条件下,‎‎4g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汽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H2(g)+O2(g) △H=+242 kJ·mol-1‎ B. 2H2(g)+O2(g)=2H2O(l) △H=-484 kJ·mol-1‎ C. H2(g)+O2(g)= H2O(l) △H=-242 kJ·mol-1‎ D. H2O(l)=2H2(g)+O2(g) △H=+484 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已知在1×103Pa、298K条件下,‎4g氢气即2mol,燃烧生成水蒸汽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时,释放242kJ的热量,热方程式为H2(g)+O2(g)= H2O(g) △H=-242 kJ·mol-1,其逆过程则为吸热,热方程式为H2O(g)=H2(g)+O2(g) △H=+242 kJ·mol-1,答案为A。‎ ‎12.已知:①‎2C(s)+O2(g)=2CO(g) △H=-221.0 kJ·mol-1‎ ‎②2H2(g)+O2(g)=2H2O(g) △H=-483.6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 H2O(g)=2CO(g)+H2(g)的△H为( )‎ A. +262.6 kJ·mol-1 B. -131.3 kJ·mol-‎‎1 ‎ C. -352.3 kJ·mol-1 D. +131.3 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即可得到C(s)+ H2O(g)=2CO(g)+H2(g),则△H==+131.3 kJ·mol-1,答案为D。‎ ‎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H2(g)+O2(g)=H2O(l) △H=-285.8 kJ·mol-1‎ ‎②H2(g)=H2(l) △H=-0.92 kJ·mol-1‎ ‎③O2(g)=O2(l) △H=-6.84 kJ·mol-1‎ ‎④H2O(l)=H2O(g) △H=+44.0kJ·mol-1‎ 则反应H2(l)+O2(l)=H2O(g)的反应热△H与△H1、△H2、△H3、△H4的关系正确的是为( )‎ A. △H=△H1+△H2+△H3+△H4‎ B. △H=△H1-△H2-△H3+△H4‎ C. △H=△H1+△H2+△H3+△H4‎ D. △H=△H1-△H2-△H3+△H4‎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④可得,H2(l)+O2(l)=H2O(g) △=△H1-△H2-△H3+△H4,答案为D。‎ ‎14.下表数据是各化学键的键能:‎ 物质 Cl- Cl Br- Br I- I H- Cl H- Br H- I H- H 键能(kJ/mol)‎ ‎243‎ ‎193‎ ‎146‎ ‎432‎ ‎366‎ ‎298‎ ‎436‎ 热化学方程式:X2(g)+H2(g)=2HX(g) △H=Q kJ·mol-1 (X表示Cl、Br、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Cl(g)、HBr(g)、HI(g)中HCl最稳定 B. 1摩尔氯气分解为氯原子吸收的能量为243kJ C. I2(g)+H2(g)=2HI(g)是吸热反应 D Br2(g)+H2(g)=2HBr(g) △H<0‎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根据表中数据,HCl(g)、HBr(g)、HI(g)中HCl的键能最大,难分解,则最稳定,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1摩尔氯气分解为氯原子吸收的能量为243kJ,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根据表中数据,I2(g)+H2(g)=2HI(g) ∆H=146+436-298×2=-14kJ/mol,是放热反应,符合题意,C正确;‎ D. Br2(g)+H2(g)=2HBr(g) △H=193+436-366×2=-103 kJ/mol <0,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1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碱稍过量)反应的中和热ΔH=−52.3 kJ·mol−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 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 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 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会造成较多的热量损失,测得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故A可能;‎ B项、仰视读数时,实际量取的溶液体积多于应该量取的溶液体积,会导致放出的热量变多,此种情况下测得的ΔH<−57.3 kJ·mol−1,故B不可能;‎ C项、分多次将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中会导致较多的热量损失,故C可能;‎ D项、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的初始温度偏高,最后计算出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实际放出的热量少,故D可能;‎ 故选B。‎ ‎16.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8 mol·L-1·min-1 B. v(B)=0.3 mol·L-1·s-1‎ C. v(C)=0.8 mol·L-1·s-1 D. v(D)=1 mol·L-1·s-1‎ ‎【答案】B ‎【解析】‎ ‎【详解】A. v(A)=8 mol·L-1·min-1,转化为B并换算单位,v(B)=0.067 mol·L-1·min-1;‎ B. v(B)=0.3 mol·L-1·s-1‎ C. v(C)=0.8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67 mol·L-1·min-1;‎ D. v(D)=1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5 mol·L-1·min-1;‎ 综上所述,0.3 mol·L-1·s-1数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答案为B。‎ ‎17.在反应‎2A(g)+B(g)‎3C(g)+4D(g)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2v(A)=4v(D) B. 3v(B)=v(C) ‎ C. 4v(C)=3v(D) D. v(A):v(B)=2:1‎ ‎【答案】A ‎【解析】‎ ‎【详解】A. 2v(A)=4v(D)转化为比例关系为v(A):v(D)=4:2,不正确;‎ B. 3v(B)=v(C) 转化为比例关系为v(B): v(C) =1:3,正确;‎ C. 4v(C)=3v(D) 转化为比例关系为v(C):v(D)=3:4,正确;‎ D v(A):v(B)=2:1,正确;‎ 答案为A。‎ ‎18.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和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再加入10mL浓度为0.5mol/L的硫酸 B. 加入几滴CuCl2溶液 C. 加入几滴NaNO3溶液 D. 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 ‎【答案】B ‎【解析】0.5mol/L的硫酸溶液中c(H+)=1mol/L与1mol/L的盐酸溶液中c(H+)=1mol/L相同,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CuCl2溶液与锌反应生成铜,锌、铜、盐酸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NO3-、H+与锌反应不产生氢气,C错误;CH3COONa溶液与盐酸相遇生成CH3COOH,强酸变为弱酸,反应速率减慢,但是生成氢气的量不变,D错误;正确选项B。‎ ‎19.改变下列条件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因为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增大浓度 B. 增大压强 ‎ C. 增大固体反应物接触面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导致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为D。‎ ‎20.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减少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 0.1‎s B. 2.5s C. 10s D. 5s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O2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SO3的反应速率为0.08mol/(L·s),c=vt,则t==5s,答案为D。‎ ‎2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C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N2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D.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多,压强增大,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C为固体,增加C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N2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未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减小,则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符合题意,C正确;‎ D.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多,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变固体反应物表面积,但是固体反应物浓度没有变化,所以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使用催化剂时能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是程度不同 C. 活化分子的碰撞就是有效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D. 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从而启动反应或改变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 改变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固体反应物浓度没有变化,但是改变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使用催化剂时能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的程度相同,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取向不对的碰撞,不是有效碰撞,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从而启动反应或改变反应速率,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23.已知分解1 mol H2O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 ‎①H2O2+I-→H2O+IO- 慢 ‎②H2O2+IO-→H2O+O2+I- 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双氧水分解速率取决于反应① D. v(H2O2)=v(H2O)=v(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通过反应机理,I-作催化剂,则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正确;‎ B. I-作催化剂,IO-是中间产物,则IO-不作催化剂,正确;‎ C. 反应①较慢,则双氧水分解速率取决于反应①,正确;‎ D. 反应②中,v(H2O2)=v(H2O)=v(O2),不正确;‎ 答案为D。‎ ‎24.在反应容器中充入1 mol A气体和n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气)+nB(气)mC(气),达平衡时,测得A的转化率为50%,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下,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前的,则n和m的数值可能是( )‎ A. n=‎1 m=1 B. n=‎2 m=2‎ C. n=‎3 m=3 D. n=‎2 m=3‎ ‎【答案】A ‎【解析】在反应容器中充入1molA气体和n molB气体,达平衡时,测得A的转化率为50%, 则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根据化学平衡三段法可知,    A(气)+nB(气)⇌ mC(气), 开始  1   n     0 转化0.5   0.5n     ‎0.5m 平衡0.5   0.5n     ‎0.5m 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下,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前的, 则=, 解得n+1=‎2m;A.n=1、m=1符合n+1=‎2m,故A正确;B.n=2、m=2不符合n+1=‎2m,故B错误;C.n=3、m=3不符合n+1=‎2m,故C错误;D.n=2、m=3不符合n+1=‎2m,故D错误;故选A。‎ ‎25.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 30% B. 40% C. 50% D. 80%‎ ‎【答案】B ‎【解析】‎ ‎【详解】A(g)+2B(g)‎2C(g)‎ 初始:a a 反应:n 2n 2n 平衡:a-n a-2n 2n 已知平衡时,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n+a-2n=2n,n=,转化率==0.4,答案为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H=-285.8 kJ·mol-1 ‎ ‎②H2O(g)=H2(g)+O2(g) △H=+241.8 kJ·mol-1‎ ‎③C(s)+O2(g)= CO(g) △H=-110.5 kJ·mol-1‎ ‎④CO2(g)=C(s)+O2(g) △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 ‎(3)CO燃烧时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③ (2). 285.8kJ/mol (3). 393.5 kJ/mol (4). ‎ ‎【解析】‎ ‎【分析】(1)放热反应时,焓变小于零;‎ ‎(2)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释放的热量;‎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详解】(1)放热反应时,焓变小于零,则放热反应为①③;‎ ‎(2)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释放的热量,则①为氢气的燃烧热的方程式,其燃烧热为285.8kJ/mol;C的燃烧热为④的逆过程释放的热量,为393.5kJ/mol;‎ ‎(3)根据盖斯定律,-(③+④)即可得到 CO(g)+O2(g) =CO2(g) ,△H=-(393.5-110.5)=-283.0 kJ/mol。‎ ‎27.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测量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将50.0 mL 0.10 mol·L-1 H2SO4溶液与50.0 mL 0.22 mol·L-1 NaOH溶液混合,放出0.572k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a、b、c表示数值(均为正数),下列对a、b、c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表示此反应正反应速率的活化能。‎ B.表示O-H键的键能 C.c表示此反应的反应热△H D.b表示1摩尔H2O(g)具有的内能 ‎(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F-F键能为160 kJ·mol-1,S-F键能为330 kJ·mol-1,试写出S(s)和F2(g)反应生成SF6(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57.2k/mol (2). H+(aq)+OH-(aq)=H2O(l)∆H=-57.2kJ/mol (3). B (4). S(s)+‎3F2(g)= SF6(g) △H=-1220 kJ·mol-1‎ ‎【解析】‎ ‎【分析】(1)反应时,碱过量,用酸计算,中和热为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 ‎(2) A.a表示断裂1molH-H键和0.5molO=O键吸收的能量,为此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 B.b表示形成2molO-H键释放的热量,则表示O-H键的键能;‎ C.c表示此反应的焓变,即△H;‎ D.b表示形成2molO-H键释放的热量;‎ ‎ (3)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 ‎【详解】(1)反应时,碱过量,则c(H+)=0.10×2×50×10-3=0.01mol,即氢离子为0.01mol时,释放0.572kJ的热量,中和热为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即∆H=-=-=-57.2kJ/mol;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2kJ/mol;‎ ‎(2) A.a表示断裂1molH-H键和0.5molO=O键吸收的能量,为此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题意不符,A错误;‎ B.b表示形成2molO-H键释放的热量,则表示O-H键的键能,符合题意,B正确;‎ C.c表示此反应的焓变,即△H,与题意不符,C错误;‎ D.b表示形成2molO-H键释放的热量,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3)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根据S(s)+‎3F2(g)= SF6(g),断开1 mol S(s),3molF-F键,同时形成6molS-F键,则△H=280+160×3-330×6=-1220 kJ·mol-1。‎ ‎28.在下列事实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分别为:‎ ‎(1)夏天的食品易霉变,放置在冰箱中不易发生该现象,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_________;‎ ‎(2)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1滴~2滴1 mol/L FeCl3溶液,很快产生气体,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合成氨通常采用200~500个大气压下进行。影响反应速率的外部条件____________;‎ ‎(4)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温度 (2). 催化剂 (3). 压强 (4). 浓度 ‎【解析】‎ ‎【分析】(1)夏天温度较高,食物易变霉,冰箱内温度低,不易发生该现象;‎ ‎(2) FeCl3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 ‎(3) 业合成氨通常采用增大压强的方式加快反应速率;‎ ‎(4)铁丝在空气中不易反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详解】(1)夏天温度较高,食物易变霉,冰箱内温度低,不易发生该现象,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为温度;‎ ‎(2) FeCl3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3) 业合成氨通常采用增大压强的方式加快反应速率;‎ ‎(4)铁丝在空气中不易反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条件为浓度。‎ ‎29.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对比实验时,回答下面问题:‎ ‎(1)其中①加人MnO2催化,②不加MnO2催化。下图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不复燃 ‎30分钟 ‎①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1). A (2). (3). 2H2O22H2O+ O2↑ (4). 催化剂的聚集状态或表面积。‎ ‎【解析】‎ ‎【分析】(1)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反应的量无影响;‎ ‎(2) ①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 ‎②根据表中数据,催化剂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详解】(1)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反应的量无影响,图像A符合,答案为A;‎ ‎(2) ①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电子式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 O2↑;‎ ‎②根据表中数据,催化剂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则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催化剂的聚集状态或表面积有关。‎ ‎30.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理论推算,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测得,‎1 g 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释放出22.7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工业生产中甲烷与水蒸汽存在如下反应:‎ i.CH4(g)+H2O(g)=CO(g)+3H2(g) △H1‎ ii.CO(g)+H2O(g)=CO2(g)+H2(g) △H2‎ iii.CH4(g)=C(s)+2H2(g) △H3‎ ‎……‎ Iii为积炭反应,利用△H1和△H2计算△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反应的△H。(写化学方程式)‎ ‎(3)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催化过程如下:‎ CuCl2(s)=CuCl(s)+Cl2(g) △H1=+83 kJ·mol-1 ‎ CuCl(s)+O2(g)=CuO(s)+Cl2(g) △H2=-20 kJ·mol-1‎ CuO(s)+2HCl(g)= CuCl2(s)+H2O(g) △H3=-121 kJ·mol-1‎ 则4HCl(g)+ O2(g)= 2Cl2(g)+2H2O(g)的△H=___________kJ·mol-1‎ ‎【答案】(1). 2CH3OH(l)+ 3O2(g)= 2CO2 (g)+4H2O(l) △H=-1452.8kJ/mol (2). C(s)+2 H2O(g)=CO2(g)+2H2(g)或C(s)+CO2(g)=2 CO(g) (3). -116‎ ‎【解析】‎ ‎【分析】(1) ‎1 g完全燃烧释放22.7kJ,2mol甲醇的质量为‎64g,释放的热量为1452.8kJ;‎ ‎(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详解】(1) 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方程式为2CH3OH(l)+ 3O2(g)= 2CO2 (g)+4H2O(l), ‎1 g完全燃烧释放22.7kJ,2mol甲醇的质量为‎64g,释放的热量为1452.8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l)+ 3O2(g)= 2CO2 (g)+4H2O(l) △H=-1452.8kJ/mol;‎ ‎(2)根据盖斯定律,i+ ii- iii可得,C(s)+2 H2O(g)=CO2(g)+2H2(g),或i- ii- iii可得,C(s)+CO2(g)=2 CO(g),还缺少此反应焓变。‎ ‎(3)根据盖斯定律,①CuCl2(s)=CuCl(s)+Cl2(g) △H1=+83 kJ·mol-1② CuCl(s)+O2(g)=CuO(s)+Cl2(g) △H2=-20 kJ·mol-1③CuO(s)+2HCl(g)= CuCl2(s)+H2O(g) △H3=-121 kJ·mol-1,(①+②+③)×2即可得到4HCl(g)+ O2(g)= 2Cl2(g)+2H2O(g),则△‎ H=-116kJ/mol。‎ ‎31.多晶硅是制作光伏电池关键材料。将SiCl4氢化为SiH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iCl4+2H2(g)+Si(s)4SiHCl3(g) △H2<0‎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在相同条件,相同时间t时,不同温度下该反应中SiCl4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同时间t内,A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B点 b.相同时间t时,B点:v正>v逆 c.相同时间t时,v逆:C点大于A点 d.工业生产中采用了适宜温度:480~‎‎520°C ‎(3)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除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和措施:___。(只写出一条)‎ ‎【答案】(1). 放热 (2). bcd (3). 将固体Si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反应物增大压强(只填增大压强不得分)‎ ‎【解析】‎ ‎【分析】(1) 已知△H2<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a.相同时间t内,A点的温度小于B点,则A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B点,与题意不符,a错误;‎ b.相同时间t时,B点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则v正>v逆,符合题意,b正确;‎ c.相同时间t时,C点的温度大于A点,则v逆:C点大于A点,符合题意,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在480~‎520°C时,SiCl4的转化率最高,则工业生产中采用了适宜温度:480~‎520°C,符合题意,d正确;‎ ‎ (3) 将固体Si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反应物增大压强均可提高反应速率。‎ ‎【详解】(1) 已知△H2<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a.相同时间t内,A点的温度小于B点,则A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B点,与题意不符,a错误;‎ b.相同时间t时,B点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则v正>v逆,符合题意,b正确;‎ c.相同时间t时,C点的温度大于A点,则v逆:C点大于A点,符合题意,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在480~‎520°C时,SiCl4的转化率最高,则工业生产中采用了适宜温度:480~‎520°C,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bcd;‎ ‎(3) 将固体Si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反应物增大压强均可提高反应速率。‎ ‎32.由γ-羟基丁酸生成γ-丁内酯的反应如下:‎ ‎ ‎ γ-羟基丁酸水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50 mol/L,在不同温度下测得γ-羟基丁酸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T1________T2(大于、小于、相等、不能确定)。‎ ‎(2)b点时用γ-丁内酯表示的反应速率ν(丁内酯)=_____________。‎ ‎(3)c点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a%=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 ‎【答案】(1). 小于 (2). 0.90mol/(L∙h) (3). 86.70%‎ ‎【解析】‎ ‎【分析】(1)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使用的时间缩短;‎ ‎(2)v=;‎ ‎(3) 转化率a%=×100%。‎ ‎【详解】(1)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的时间缩短,根据图像可知,T2的时间小于T1‎ ‎,则T1小于T2;‎ ‎(2)v===0.90mol/(L∙h);‎ ‎(3) 转化率a%=×100%==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