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 MB
  • 2021-07-08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件(100张)(全国通用)

  • 10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 8 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 高考点击 2 高频考点 3 课后热点强化 高 考 点 击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 理解外界条件 (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 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主要命题内容有: ①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计算; 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影响因素; ③ 应用平衡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 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简单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高 频 考 点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B [ 解析 ]   A . 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温度对吸热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所以对该反应来说,对逆速率影响更大,错误。 B .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正确。 C .减小反应物浓度,使正反应的速率减小,由于生成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逆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错误。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倍数相同,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同,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错误。 D A . a = 6.00 B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 v 可能不变 C . b < 318.2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 解析 ]   考查蔗糖水解的速率与温度、物质的浓度的关系的计算与判断的知识。 A .根据表格的数据可知:在 328.2 K 时,蔗糖的浓度越大,水解的速率越快。根据浓度与速率的变化关系可知在 328.2 K 时,蔗糖的浓度每减小 0.100 mol/L ,速率减小 1.50 mmol/(L·min ) ,所以在浓度是 0.400 mol/L 时,水解的速率是 a = 6.00 mmol/(L·min ) ,正确。 B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升高温度,水解速率增大,增大浓度,水解速率也增大,若同时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的温度,则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相互抵消,反应速率可能不变,正确。 C .在物质的浓度不变时,升高温度,水解速率增大,降低温度,水解速率减小。由于在物质的浓度是 0.600 mol/L 时,当 318.2 K 时水解速率是 3.60 mmol/(L·min ) ,现在该反应的速率是 2.16 mmol / ( L·min ) < 3.60 mmol/(L·min ) ,所以反应温度低于 318.2 K .即 b < 318.2 ,正确。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小,速率减慢,但相同的浓度时的反应速率数值不相同,故时间也不同。错误。 D [ 解析 ]   本题考查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图甲可知,起始时 H 2 O 2 的浓度越小,曲线下降越平缓,说明反应速率越慢, A 项错误; OH - 的浓度越大, pH 越大,即 0.1 mol·L - 1 NaOH 对应的 pH 最大,曲线下降最快,即 H 2 O 2 分解最快, B 项错误;由图丙可知,相同时间内, 0.1 mol·L - 1 NaOH 条件下 H 2 O 2 分解最快, 0 mol·L - 1 NaOH 条件下 H 2 O 2 分解最慢,而 1.0 mol·L - 1 NaOH 条件下 H 2 O 2 的分解速率处于中间, C 项错误;由图丁可知, Mn 2 + 越多, H 2 O 2 的分解速率越快,说明 Mn 2 + 对 H 2 O 2 分解速率影响较大, D 项正确。 1 .外界条件的改变对速率的影响掌握不全,如盘查 T 1 。 2 .图、表题目的分析不会找关键点和有用信息,如盘查 T 2 。 B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B 1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常见错误 (1) 不注意容器的容积。 (2) 漏写单位或单位写错。 (3) 忽略有效数字。 2 .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注意事项 (1) 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单位。 (2) 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大,燃烧就比煤块快得多。 (3) 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① 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 v 正 增大, v 逆 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 ② 增大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 ③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④ 升高温度, v 正 和 v 逆 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⑤ 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B C . NOBr 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该反应的焓变等于 a kJ/mol [ 解析 ]   A 项,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慢反应 ① 的速率; B 项,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总反应式知反应速率: v (NO ) = v (NOBr ) = 2 v (Br 2 ) ; C 项, NOBr 2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 D 项, a kJ/mol 是总反应的活化能,不是焓变。 B [ 解析 ]   t 1 时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可以为升高温度, A 项错误; t 2 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而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则应该为使用了催化剂, B 项正确; t 3 时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则为降低了温度, C 项错误; t 4 时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逐渐减小,应为减小了反应物浓度,导致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 D 项错误。 3 . (2017· 聊城一模 ) 为了探究温度、不活泼金属杂质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方案: 编号 纯锌粉 0.2 mol·L - 1 硫酸溶液 温度 硫酸铜固体 Ⅰ 2.0 g 10.0 mL 25 ℃ 0 Ⅱ 2.0 g 10.0 mL t ℃ 0 Ⅲ 2.0 g 10.0 mL 35 ℃ 0.2 g Ⅳ 2.0 g 10.0 mL 35 ℃ 4.0 g D [ 解析 ]   A 项,根据控制变量原理, Ⅰ 和 Ⅱ 实验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 Ⅱ 和 Ⅲ 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控制 Ⅱ 实验的温度为 35 ℃ ,错误; B 项,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小,错误; C 项,题述方案只能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稀硫酸浓度和锌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均相同,错误; D 项,同条件下,温度高,反应速率大,得出反应速率 Ⅱ > Ⅰ ,实验 Ⅲ 中构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大大增加,实验 Ⅳ 中,硫酸铜的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大量铜覆盖住锌,阻止反应的进行,正确。 考点二 化学平衡状态及影响因素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阶段, 50 ℃ 时,反应速率较快且 Ni(CO) 4 为气态,能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B 项正确。增加 c (CO ) ,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A 项错误;相同温度下,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 230 ℃ 时,第二阶段的平衡常数 K ′ = 5 × 10 4 ,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故 Ni(CO) 4 分解率较高, C 项错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4 v 生成 [Ni(CO) 4 ] = v 生成 (CO) , D 项错误。 A 反应 ① 的 Δ H 1 为 _________ kJ·mol - 1 。图 (a) 是反应 ① 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 x ________0.1( 填 “ 大于 ” 或 “ 小于 ” ) ;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填标号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压强 D .降低压强 (2) 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 ( 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 ) ,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 (b) 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 ( 氢气 )/ n ( 丁烷 ) 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3 小于 AD 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 n ( 氢气 )/ n ( 丁烷 ) 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3) 图 (c) 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 590 ℃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90 ℃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盖斯定律和化学平衡知识的应用。 (1)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 ① = ② - ③ ,则 Δ H 1 = Δ H 2 - Δ H 3 =- 119 kJ·mol - 1 + 242 kJ·mol - 1 = 123 kJ·mol - 1 。反应 ① 为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在温度相同时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故 x <0.1 。反应 ① 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A 项正确;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D 项正确。 (2) 结合图 (b) 可看出随着 n ( 氢气 )/ n ( 丁烷 ) 增大,丁烯产率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氢气是生成物,当 n ( 氢气 )/ n ( 丁烷 ) 逐渐增大时,逆反应速率加快,故丁烯的产率逐渐降低。 (3) 在 590 ℃ 之前随温度升高丁烯产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还能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高于 590 ℃ 时,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导致丁烯产率快速降低。 1 .平衡状态判定的性质依据没弄明白,如盘查 T 1 。 2 .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方向判定没掌握,如盘查 T 2 。 3 .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图像的分析不到位,如盘查 T 2 , T 3 。 A ⑥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 ①④⑥⑦ B . ②③⑤⑦ C . ①③④⑤ D .全部 [ 解析 ]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 2 的同时生成 2 n mol NO 2 ,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 描述的都是正反应方向,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③ 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同向的反应速率之比总是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⑤ 因容器体积固定,密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容器的体积又固定,所以 ⑥⑦ 均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①③④⑦ ⑤⑦ ①③④⑤⑦ 提示: (A) ②③④⑦   (B) ⑤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②③④⑦   (E) ②④⑦   (F) ②③   (G) ②④⑦ ①②③④⑦ ②④⑦ ①②③ ②④⑦ A B [ 解析 ]   因为 m + n 与 p + q 的关系不确定,故容器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不一定是变量,故 ① 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因容器是 “ 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 ” ,反应过程中,体系中的温度应随时间发生变化,当温度不变时是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和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反应都一定是平衡状态;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是恒定的,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这一关系,故 ⑤ 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 m mol A 断键反应,则说明有 p mol C 生成 ( 同时 p mol C 也断键反应 ) ,故 ⑥ 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⑦ 体系的总质量和总体积始终不变,体系的密度始终不变化,故 ⑦ 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ac 大于 小于 t m 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考点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C D ① H 2 S 的平衡转化率 α 1 = ________% ,反应平衡常数 K = ____________ 。 ② 在 620 K 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3 , H 2 S 的转化率 α 2 ______α 1 ,该反应的 Δ H ______0 。 ( 填“ >”“<” 或 “ = ” ) ③ 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 H 2 S 转化率增大的是 ________( 填标号 ) 。 A . H 2 S        B . CO 2 C . COS D . N 2 2.5 2.8 × 10 - 3 > > B 1 .不能熟练的应用 “ 三段式 ” 进行计算,如盘查 T 1 。 2 .不能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各种应用,如盘查 T 3 。 注意: p (NH 3 ) 、 p (N 2 ) 、 p (H 2 ) 分别为 NH 3 、 N 2 、 H 2 的平衡分压,某气体平衡分压=平衡时总压 ×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3) 平衡常数的意义 ① 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K >10 5 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 ② K 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 (4) 浓度商:可逆的进行到某时刻 ( 包括化学平衡 ) 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 ( Q ) 。当 Q = K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Q < K 时,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 K 时,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 A .升高温度, H 2 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通入 CO 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反应前 H 2 S 物质的量为 7 mol D .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80% [ 解析 ]   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A .升高温度, H 2 S 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 B .通入 CO 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错误; C .根据 A t /min 0 20 40 60 80 120 x (HI )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 (HI )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计算式为 _______________ 。 (2)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 v 正 = k 正 x 2 (HI) ,逆反应速率为 v 逆 = k 逆 x (H 2 ) x (I 2 ) ,其中 k 正 、 k 逆 为速率常数,则 k 逆 为 _________( 以 K 和 k 正 表示 ) 。若 k 正 = 0.0027 min - 1 ,在 t = 40 min 时, v 正 = ____________ min - 1 。 k 正 / K 1.95×10 - 3 (3)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 v 正 ~ x (HI ) 和 v 逆 ~ x (H 2 ) 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_________( 填字母 ) 。 A 、 E 考点四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 A B C 1 .图表题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不清晰,如盘查 T 2 。 2 .图表信息和化学知识的相结合不到位,如盘查 T 1 , T 2 , T 3 。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步骤:有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表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在审题时,一般采用 “ 看特点,识图像,想原理,巧整合 ” 四步法。 第一步:看特点。即分析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观察物质的状态、气态物质分子数的变化 ( 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还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 、反应热 (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 等。 第二步:识图像。即识别图像类型,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线和点 ( 平台、折线、拐点等 ) 的关系。利用规律 “ 先拐先平,数值大 ” 判断,即曲线先出现拐点,先达到平衡,其温度、压强越大。 第三步:想原理。联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特别是影响因素及使用前提条件等。 第四步:巧整合。图表与原理整合。逐项分析图表,重点看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即: B A .图 Ⅰ 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 .图 Ⅱ 表示 t 0 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 Ⅲ 表示 t 0 时刻增大 O 2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图 Ⅳ 中 a 、 b 、 c 三点中只有 b 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解析 ]   A . 图 Ⅰ 中乙到达平衡时间较短,乙的温度较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SO 3 的转化率减小,乙的温度较高,故 A 错误; B .图 Ⅱ 在 t 0 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应是加入催化剂的原因, B 正确; C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图 Ⅲ 改变条件瞬间,正、逆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较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应是增大压强的原因, C 错误; D .曲线表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点, D 错误,答案选 B 。 C [ 解析 ]   A .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温度 T 2 对应曲线斜率大, A 错误; B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压强增大时,平衡常数不变, B 错误; C .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反应要正向进行,氮气体积分数变小,当达到平衡后,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氮气体积分数变大, C 正确; D .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体积分数变大,即压强越大,氨气的体积分数越大,且首先达到平衡状态, D 错误,答案选 C 。 B [ 解析 ]   T 1 温度之后 A% 继续变小, C% 继续增大, T 3 温度之后 A% 继续增大, C% 继续减小,故 T 1 、 T 3 温度时未达到化学平衡,故 A 错误; T 2 温度之前 A% 变小, C% 从 0 逐渐增大,而 T 2 温度之后 A%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说明 T 2 温度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 B 正确; T 2 温度时恰好平衡, T 2 温度之后 A%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说明 T 2 温度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C 、 D 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