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0 KB
- 2021-08-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阜蒙县第二高中2017—2018下学期第一次化学月考(高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出题人:陶海娜
Ⅰ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共16题 每题3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的是( )
A.、、、
B.、、、
C.、、、
D.、、、
2、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 B.漂白粉
C.氯水 D.盐酸
4、氨水可以用于SCR和SNCR工艺。是用NH3还原剂喷入炉内或烟道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主要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H3是还原剂
B.H2O是氧化产物
C.消除1molNO2转移电子为4mol
D.NO2是氧化剂
5、我国曾发现了许多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婴幼儿,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引起的。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N6H6)是一种低毒性白色粉末,婴幼儿大量摄入可引起泌尿系统疾病。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B.标准状况下,1mol 三聚氰胺的体积约为22.4L
C.2.52g三聚氰胺含氮原子数目为0.12NA
D.三聚氰胺口服致死量:狗为1.26g/kg。所以对于体重为10kg的狗喝下含0.1mol的三聚氰胺的奶粉不会死亡
6、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 constant;Avogadro number),符号“NA”,是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常量,因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Avogadro A)得名,阿伏伽德罗常量与物质的量紧密相关。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下,将5.6g铁片投入足量浓硝酸中生成6.72L NO2气体
B.1mol FeBr2与1.2mol 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4mol
C.1L 1mol·L-1的草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A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C.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O3)的混合物32g中含有NA个氧原子
D.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2NA个K+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为22.4L
B.1mol铝分别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都是3mol
C.常温常压下,18g H2O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D.夏天混用不同品牌的墨水书写时,钢笔的笔尖容易发生堵塞与胶体丁达尔效应有关
9、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 ”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中的为1,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01×个
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
C.、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
10、在一定条件下活性铁粉与氨气反应合成半导体材料:,下列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体积之比为3:2
B.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2:17
C.相同质量的、分子数之比为17:2
D.同温同体积下,相同质量、的压强之比为2:17
1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NA个H2O分子
B.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2NA
C.常温常压下,22.4 L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
A.0.5mol甲基含3.5NA个电子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1.5mol羟基中含有质子数目为13.5NA
D.标况下22.4L辛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体物质分子数为8NA
13、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
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14、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区分食盐是否加碘的方法是向食盐溶液中加少量淀粉,观察其是否变蓝
D.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也不可长时间存放含盐腌制食品
15、铁是一种化学元素,为晶体,它的化学符号是Fe,原子序数是26,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III族,是铁族元素的代表。是最常用的金属。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是地壳含量第二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被腐蚀
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
④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⑤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是因为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⑥
16、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 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 弱电解质的过程叫做 盐类的水解。盐类水解在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很广泛。下列做法与盐类水解知识无关的是( )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
C.Al2S3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D.配制 FeCl2溶液时常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Ⅱ非选择题(52分)
17、工艺流程题(12分)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它物质。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 。
2. 步骤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该试剂是(填化学式) ,固体残渣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
3.步骤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烘干。
4. 写出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推断题
、、、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的基态原子核外2轨道上有2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和同周期,的电负性大于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1.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 (写化学式)。
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的分子中存在 个键。在、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键长较长的是 。
3.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在空气中锻烧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实验题(12分)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
3.氯气泄漏时,人们需尽快远离现场,可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A.NaOH B.NaCl C.KBr D.Na2CO3
4. 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问答题(12分)
我国工业制硫酸主要反应有(均为放热反应):
①4FeS2+11O2 8SO2+2Fe2O3,
②2SO2+O2 2SO3,
③SO3+H2O=H2SO4。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反应①硫铁矿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工业上也可以使用硫作为制取硫酸的方法,1g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9.36 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②中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某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500℃和1.01×105Pa时将4.0 mol SO2和2.0 mol O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O2)=0.1 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若将温度降到40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增大、减小或不变)。
4.反应③得到“发烟硫酸”,往往稀释成98%的浓硫酸再出售。若分别用98%的浓硫酸、10%的稀硝酸、10%的稀醋酸分别与等量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三个反应的反应热依次为△H1、△H2、△H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A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D
12.答案: C
13.答案: C
14.答案: D
15.答案: B
16.答案: D
17.答案: 1.过滤; 漏斗、玻璃棒; 2.Cu ; Cu、Ag; 3.冷却结晶; 4.Cu2++2OH-=Cu(OH)2↓
18.答案: 1.3; ⅥA; HClO4
2.2; H-Cl; H-S; 3.(或);
19.答案: 1.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明显现象,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2.Cl2+2NaOH=NaCl+NaClO+H2O, Ca(ClO)2
3.D
4.Cl2 2Fe2++Cl2===2Fe3++2Cl-
20.答案: 1.将矿石粉碎或鼓入稍过量的空气;S(s)+O2(g)=SO2(g) △H=-299.52kJ/mol
2.BC; 3.810 L/mol(没写单位不扣分)、 增大
4.△H1<△H2<△H3
考试说明
本次考试为2017—2018下学期(高二)第一次化学月考,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分值为100分出题人:陶海娜。
题型分析:本卷共分为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16道小题,每题3分,共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2分。17为工艺流程题(12分),18为推断题,19为实验题(12分),20为问答题(12分)
知识点分布:
知识点
题号
化学键类型
1题
化学能与热能
2题
综合题
3 题 14题
N
4题
阿伏伽德罗定律
5题6题7题8题
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
9题10题11题12题
Na
13题
Fe
15题
盐类水解
16题
离子
17题
CI2
18题
速率与平衡
19题
结构化学
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