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0 KB
- 2021-08-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优化训练
基 础 强 化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
B.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
C.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解析 如CuSO4溶液呈蓝色,A错;分散系有溶液、胶体、浊液,B错;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胶体,也可能是溶液,还有可能是纯净物,C错。
答案 D
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 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解析 A中形成的是Cu(OH)2悬浊夜,最不稳定;C中形成的是胶体较稳定;B、D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最稳定。
答案 A
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 是否为大量分子和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 能否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解析
根据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定义可知,三者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答案 B
4.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也可能是溶液所具有的是( )
A. 光线照射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 加入稀硫酸立即产生沉淀
C. 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
D. 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袋内外均含分散质粒子
解析 溶液用光线照射看不到光亮的通路,A错;加入稀硫酸后,胶体可以聚沉,溶液中若含有钡离子,也可产生沉淀,B正确;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胶体的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C错;胶体可以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
答案 B
5.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ag/cm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数值应为( )
A. 大于a B. 小于a
C. 等于a D. 无法确定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上部溶液与下部溶液的浓度相同,密度相等。
答案 C
6.下列实验过程中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且产生沉淀和沉淀消失的过程均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CO2气体
B. 向Al(OH)3胶体中持续滴加H2SO4溶液
C. 向Fe(OH)3胶体中持续滴加Na2SO4溶液
D. 向AgNO3溶液中持续滴加HCl溶液
解析 通少量CO2,澄清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产生沉淀,继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沉淀消失;向Al(OH)3胶体中加入H2SO4溶液,先产生沉淀,是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沉淀Al(OH)3溶于H2SO4,沉淀消失,发生了化学变化;向Fe(OH)3胶体中持续加入Na2SO4溶液,只产生沉淀,沉淀不消失;AgN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只产生沉淀,沉淀不消失。
答案 A
7.如图所示,家庭小实验制得的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指明属于哪种分散系:(填字母)
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日常生活,并根据初中所学两种熟悉的分散系:溶液和浊液,采用排除法。解题时注意:植物油不溶于水,但溶于汽油。泥土不溶于水,食盐、蔗糖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墨水是胶体,溶于少量水,还是胶体。
答案 ①A、C、D ②B ③E
8.AgNO3、KI、KNO3都是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而AgI却是黄色固体。
(1)指出AgI的类别:________。
(2)0.01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0.01mol/L的KI溶液中,生成黄色胶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的AgNO3溶液和浓的KI溶液混合,生成黄色沉淀,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使AgI胶体聚沉为AgI沉淀的方法:________。
解析 (1)根据AgI的组成元素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AgI属于盐类。
(2)稀AgNO3与稀KI溶液反应生成AgI胶体,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浓AgNO3与浓KI溶液混合生成AgI沉淀,该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需要,可控制条件制得胶体或沉淀。
(4)AgI胶体聚沉可以加入电解质溶液。
答案 (1)盐(或银盐)
(2)AgNO3+KI===AgI(胶体)+KNO3 复分解反应
(3)AgNO3+KI===AgI↓+KNO3 复分解反应
(4)加入KI浓溶液(其他电解质溶液也可以)
能 力 提 升
1.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胶体,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的聚沉现象。则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是( )
A. 甲和乙 B. 丙和乙
C. 甲和丁 D. 丙和Fe(OH)3胶体
解析 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混合时电性相互抵消,故会产生聚沉,由于Fe(OH)3胶粒带正电荷,可推知乙带负电荷,丁带正电荷,丙带负电荷,甲带正电荷。
答案 B
2.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B. “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 在溶有1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A个Fe(OH)3胶粒
D. 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解析 区分胶体和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A正确;胶体中许多个Fe(OH)3聚集在一起形成胶粒,所以胶粒数小于NA个;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正确。
答案 C
3.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 溶液 B. 胶体
C. 悬浊液 D. 乳浊液
解析 这种纳米级镊子的臂长只有7 nm,恰好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
答案 B
4.(1)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提纯Fe(OH)3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淀粉溶于水后,淀粉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现有两个试剂瓶,其标签已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将其鉴别出来。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该图中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提纯胶体的方法是渗析。
(2)淀粉溶液可通过①加热聚沉②丁达尔效应③加入碘水变蓝等方法鉴别;NaCl溶液可通过①检验Na+②检验Cl-③导电性(NaCl溶液导电、淀粉溶液不导电)等方法鉴别。
答案 (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渗析
(2)方法一: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分别取1mL未知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
方法三:用两支试管分别取未知液,然后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出现糊状聚沉的是淀粉溶液,另一种溶液为氯化钠溶液。(任选其中两种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