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7 MB
- 2021-08-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9
讲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2
-
-
3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溶液的酸碱性及
pH
真题示例
1
.(2019
全国
3,11)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
pH=2
的
H
3
PO
4
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升溶液中的
H
+
数目为
0.02
N
A
C
.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
,
溶液
pH
减小
D.
加入
NaH
2
PO
4
固体
,
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4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9
天津理综
,5)
某温度下
,HNO
2
和
CH
3
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5.0×10
-4
和
1.7×10
-5
。将
pH
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
,
其
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曲线
Ⅰ
代表
HNO
2
溶液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b
点
>c
点
C.
从
c
点到
d
点
,
溶液
中
保持
不变
(
其中
HA
、
A
-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
D.
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恰好中和后
,
溶液中
n
(Na
+
)
相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项
,
根据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可知
,
酸性
:HNO
2
>CH
3
COOH,pH
相同的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
,pH
变化大的是相对较强的酸
,
即曲线Ⅱ表示
HNO
2
溶液的稀释
,
错误
;B
项
,pH
越小酸性越强
,
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越大
,
因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b
点
c
(H
2
A)=
c
(A
2-
)
D.pH=4.2
时
,
c
(HA
-
)=
c
(A
2-
)=
c
(H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6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突破
1
.
根据水电离出的
c
(H
+
)
和溶液中
c
(H
+
)
判断溶液的性质
(1)
室温下纯水中水电离出的
c
(H
+
)=1×10
-7
mol·L
-1
,
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H
+
)<1×10
-7
mol·L
-1
,
则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
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H
+
)>1×10
-7
mol·L
-1
,
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盐
,
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
室温下
,
溶液中的
c
(H
+
)>1×10
-7
mol·L
-1
,
说明该溶液是酸溶液或酸式盐溶液或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
;
溶液中的
c
(H
+
)<1×10
-7
mol·L
-1
,
说明该溶液是碱溶液或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等。
-
7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
突破溶液酸、碱性判断的四条规律
(1)
正盐溶液。
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
,
强酸弱碱盐
(
如
NH
4
Cl)
溶液显酸性
,
强碱弱酸盐
(
如
CH
3
COONa)
溶液显碱性。
(2)
酸式盐溶液
。
注意
:
因为浓度相同的
CH
3
COO
-
与
的
水解程度相同
,
所以
CH
3
COONH
4
溶液显中性
,
而
NH
4
HCO
3
溶液略显碱性。
-
8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弱酸
(
或弱碱
)
及其盐
1
∶
1
混合的溶液。
①
CH
3
COOH
和
CH
3
COONa
混合液呈酸性
(
等浓度的
CH
3
COOH
与
CH
3
COO
-
,CH
3
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
3
COO
-
的水解程度
)
。
②
NH
3
·H
2
O
和
NH
4
Cl
混合溶液呈碱性
。
(4)
酸碱
pH
之和等于
14
等体积混合溶液。
pH
之和等于
14
的意义
:
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已知酸、碱溶液的
pH
之和为
14,
则等体积混合时
:
强酸、强碱
,
混合后溶液
pH=7,
强酸、弱碱
,
混合后溶液
pH>7,
弱酸、强碱
,
混合后溶液
pH<7
。
-
9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应考训练
考向
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
.(2019
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将
pH
均为
a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
100
倍
,pH
变为
b
和
c
,
则
a
、
b
、
c
的大小关系是
:
a>c>b
B.
常温下
,
浓度均为
0.1 mol·L
-1
①
醋酸、
②
盐酸、
③
醋酸钠溶液
,
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
③
>
①
>
②
C.
常温下
,
将相同体积
pH=3
的硫酸和
pH=11
的一元碱
BOH
溶液混合
,
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
D.
物质的浓度相同的
①
氯化铵溶液、
②
硫酸铵溶液、
③
碳酸氢铵溶液
,pH
的顺序为
③
>
①
>
②
答案
C
-
10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解析
将
pH
均为
a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
100
倍
,
对于
NaOH
溶液来说
,
只有稀释作用
,
氨水中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使溶液中
c
(OH
-
)
减小的程度比
NaOH
小
,
所以稀释后氨水中的
c
(OH
-
)
大
,
则
a
、
b
、
c
的大小关系是
a>c>b
,A
正确
;
醋酸是弱酸
,
电离产生的
H
+
的浓度小于等浓度的盐酸
,
所以抑制作用盐酸大于醋酸
;
而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
,CH
3
COO
-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
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所以常温下
,
浓度均为
0.1
mol
·
L
-1
的
①
醋酸、
②
盐酸
、
③
醋酸钠溶液
,
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
③
>
①
>
②
,B
正确
;
硫酸
pH=3,
则
c
(H
+
)=10
-3
mol
·
L
-1
,
碱溶液
pH=11,
则
c
(OH
-
)=10
-3
mol
·
L
-1
,
-
11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如果
BOH
是一元强碱
,
则二者等体积混合后
,H
+
与
OH
-
恰好完全反应
,
反应后溶液显中性
,
若
BOH
是弱碱
,
由于在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
BOH,
使溶液显碱性
,C
错误
;
硫酸铵电离产生的铵根离子浓度大于氯化铵
,
所以溶液的酸性硫酸铵强
,
碳酸氢铵是弱酸弱碱盐
,
阳离子、阴离子都发生水解反应
,
水解相互促进
,
由于铵根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氢根离子
,
所以溶液显碱性
,
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①
氯化铵溶液、
②
硫酸铵溶液、
③
碳酸氢铵溶液
,pH
的顺序为
③
>
①
>
②
,D
正确。
-
12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2
与强、弱电解质有关的图像
2
.(2019
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
)
常温时
,1 mol·L
-1
的
HClO
2
和
1 mol·L
-1
的
HMnO
4
两种酸溶液
,
起始时的体积均为
V
0
,
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V
,
所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
常温下
,
浓度均为
0.1 mol·L
-1
的
NaClO
2
和
NaMnO
4
溶液的
pH:NaMnO
4
>NaClO
2
D.
稀释前分别用
1 mol·L
-1
的
NaOH
溶液中和
,
消耗的
NaOH
溶液体积
:HMnO
4
>HClO
2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13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3
与水的离子积有关的图像
3
.H
2
O
与
D
2
O
的
p
K
W
(p
K
W
=-lg
K
W
)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
向
D
2
O
中加入
DCl,p
K
W
变大
B.25
℃
时
,
纯
D
2
O
的
pH
等于
7
C.25
℃
时
,pH=7
的液体一定是纯水
D.D
2
O
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
与浓度无关
,
则常温下
,
向
D
2
O
中加入
DCl,
K
W
不变
,p
K
W
不变
,A
项错误
;25
℃时
,
纯
D
2
O
无法用
pH
表示
,B
项错误
;25
℃时
,pH=7
的液体可以是强酸强碱盐溶液
,C
项错误
;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
随着温度的升高
,p
K
W
逐渐减小
,
即
K
W
逐渐增大
,
平衡正向移动
,
则
D
2
O
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4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4
溶液
pH
的计算
4
.
已知水在
25
℃
和
95
℃
时
,
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
(1)
则
25
℃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
填
“
A
”
或
“
B
”),
请说明理由
:
。
(2)95
℃
时
,
若
100
体积
pH
1
=
a
的某强酸溶液与
1
体积
pH
2
=
b
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
则混合前
,
该强酸溶液的
pH
1
与强碱溶液的
pH
2
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
15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95
℃
时
,
向
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
pH=
a
的盐酸
,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
pH
如下表所示
。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不变
,
则
a
=
,
实验
②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OH
-
)=
mol·L
-1
。
-
16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1)
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
温度较低时
,
电离程度较小
,
c
(H
+
)
、
c
(OH
-
)
均较小
(2)
a
+
b
=14(
或
pH
1
+pH
2
=14)
(3)4
1.0×10
-7
解析
(1)
温度升高时促进水的电离
,
水的离子积增大
,
水中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
,
水的
pH
减小
,
但溶液仍然呈中性。因此结合图像中
A
、
B
曲线变化情况及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可以判断
,25
℃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A
。
(2)
要注意
95
℃
时
,
水的离子积为
1×10
-12
,
即
c
(H
+
)
·c
(OH
-
)=1×10
-12
,
则等体积强酸、强碱反应至中性时
,
有
pH(
酸
)+pH(
碱
)=12
。根据
95
℃
时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pH
2
=
b
的某强碱溶液中
c
(OH
-
)=10
b
-12
mol
·
L
-1
;
根据溶液呈中性可得
100
V
×10
-
a
mol
·
L
-1
=
V
×10
b-
12
mol
·
L
-1
,
可
得
10
-a+
2
=10
b-
12
,
即
a
+
b
=14
或
pH
1
+pH
2
=14
。
-
17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18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溶液中的
“
三大平衡
”
与
“
四大常数
”
真题示例
A
.
随温度升高
,
纯水中
c
(H
+
)>
c
(OH
-
)
B.
随温度升高
,CH
3
COONa
溶液的
c
(OH
-
)
减小
C.
随温度升高
,CuSO
4
溶液的
pH
变化是
K
W
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
随水温升高
,CH
3
COONa
溶液和
CuSO
4
溶液的
pH
均降低
,
是因为
CH
3
COO
-
、
Cu
2+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
1
.(2019
北京理综
,12)
实验测得
0.5 mol·L
-1
CH
3
COONa
溶液、
0.5 mol·L
-1
CuSO
4
溶液以及
H
2
O
的
pH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随温度升高
,
K
W
增大
,
但纯水中的
c
(H
+
)
仍然等于
c
(OH
-
),A
错误
;
随温度升高
,CH
3
COONa
水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均会正向移动
,
c
(OH
-
)
增大
,
图中
pH
略有减小
,
应是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所致
,B
错误
;
随温度升高
,CuSO
4
水解程度增大
,
c
(H
+
)
增大
,pH
减小
,
而且升温也会导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K
W
增大
,C
正确
;D
项
,
随水温升高
,CH
3
COO
-
、
Cu
2+
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
,D
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9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9
全国
2,12)
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
(CdS)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
,
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
a
和
b
分别为
T
1
、
T
2
温度下
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中各点对应的
K
sp
的关系为
:
K
sp
(m)=
K
sp
(n)<
K
sp
(p)<
K
sp
(q)
C.
向
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
2
S
固体
,
溶液组成由
m
沿
mpn
线向
p
方向移动
D.
温度降低时
,q
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
q
沿
qp
线向
p
方向移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20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2018
北京理综
,11)
测定
0.1 mol·L
-1
Na
2
SO
3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
数据如下
。
实验过程中
,
取
①④
时刻的溶液
,
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做对比实验
,
④
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④
的
pH
与
①
不同
,
是
由于
浓度
减小造成的
C.
①
→
③
的过程中
,
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
与
④
的
K
W
值相等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①④时刻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④产生白色沉淀较多
,
说明升温过程中亚硫酸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
导致亚硫酸根浓度减小。
A
项
,
亚硫酸钠为强碱弱酸盐
,
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A
正确
;B
项
,
④与①的
pH
不同是因为亚硫酸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
导致亚硫酸根浓度减小
,
溶液
pH
减小
,
正确
;C
项
,
升高温度
,
水解平衡右移
,
减小亚硫酸根浓度
,
平衡左移
,
错误
;D
项
,
①与④的温度相同
,
则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相同
,
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1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2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A.
溶液中存在
3
个平衡
D
.
用浓度大于
1 mol·L
-1
的
H
3
PO
4
溶液溶解
Li
2
CO
3
,
当
pH
达到
4.66
时
,H
3
PO
4
几乎全部转化为
LiH
2
PO
4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23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突破
1
.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
它们都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
当改变体系的一个条件时
,
平衡总是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
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
24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25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明确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
。
-
26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①
沉淀的生成。加沉淀剂
,
如向
AgNO
3
溶液中加入
NaCl
可生成沉淀
;
调节
pH,
如向一定浓度的
CuSO
4
和
FeSO
4
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
H
2
O
2
将
FeSO
4
中的
Fe
2+
氧化为
Fe
3+
,
再加入
CuO
或
Cu(OH)
2
调节
pH
至约等于
4,
使得
Fe
3+
的水解平衡右移转化为沉淀
,
而
Cu
2+
没有沉淀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②
沉淀的溶解。酸溶解法
,
如
CaCO
3
溶于盐酸
;
盐溶液溶解法
,
如
Mg(OH)
2
溶于
NH
4
Cl
溶液
;
氧化还原溶解法
,
如
Ag
2
S
溶于稀硝酸
;
配位溶解法
,
如
AgCl
溶于氨水。
③
沉淀的转化。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沉淀易向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沉淀转化
,
如
AgNO
3
→AgCl
白色
↓→AgBr
淡黄色
↓→AgI
黄色
↓→Ag
2
S
黑色
↓
。
-
27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沉淀顺序的确定。
同一溶液中若有多种成分在某种条件下均可形成沉淀
,
则离子积先满足
Q
c
>
K
sp
者先形成沉淀。
2
.
四大平衡常数
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是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
,
它们均只与温度有关。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水解反应均为吸热过程。有关平衡常数的判断或计算
,
要紧紧围绕它们只与温度有关
,
而不随其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来进行。
-
28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
推断多元弱酸溶液中对应粒子电离常数
(
K
a
)
与水解常数
(
K
h
)
的大小
(
常温下
)
(1)
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及其关系。
-
29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应用实例。以
H
3
PO
4
为例进行分析。
(
3)
应用。
根据上述关系可以求出微粒的电离常数或水解常数
,
也可比较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
30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应考训练
考向
1
多角度分析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1
.
已知
NaHSO
3
溶液显酸性
,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
向
0.1 mol·L
-1
的
NaHSO
3
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31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2
多角度分析盐类水解问题
2
.(2019
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
)
室温下
,
向
100 mL 0.1 mol·L
-1
NH
4
Cl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3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3
正确理解外界条件对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3
.
已知某温度下
,
K
sp
(AgCl)=1.56×10
-10
,
K
sp
(Ag
2
CrO
4
)=1.12×10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向氯化银的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
氯化银的
K
sp
减小
B.
向
2.0×10
-4
mol·L
-1
K
2
CrO
4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2.0×10
-4
mol·L
-1
AgNO
3
溶液
,
则有
Ag
2
CrO
4
沉淀生成
C.
将一定量的
AgCl
和
Ag
2
CrO
4
固体混合物溶于蒸馏水中
,
充分溶解后
,
静置
,
上层清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为
Cl
-
D.
将
0.001 mol·L
-1
AgNO
3
溶液逐滴滴入
0.001 mol·L
-1
KCl
和
0.001 mol·L
-1
K
2
CrO
4
的混合溶液中
,
则先产生
AgCl
沉淀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33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4
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4
.
常温下
,
某酸
HA
的电离常数
K
=1×10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
常温下
,0.1 mol·L
-1
HA
溶液中水电离的
c
(H
+
)
为
10
-13
mol·L
-1
C.NaA
溶液中加入
HCl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
存在关系
:2
c
(Na
+
)=
c
(A
-
)+
c
(Cl
-
)
D.
常温下
,0.1 mol·L
-1
NaA
溶液水解常数为
10
-9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34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真题
示例
-
35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AD
-
36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37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7
全国
1,13)
常温下
,
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H
2
X)
溶液中
,
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38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突破
1
.
依据
“
三大守恒
”
突破离子浓度的关系
(1)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如在
Na
2
CO
3
溶液中存在着
Na
+
、
(
2)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
,
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
,
会使离子种类增多
,
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如在
Na
2
CO
3
溶液中
:
-
39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质子守恒。在电离或水解过程中
,
会发生质子
(H
+
)
转移
,
但在质子转移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
,
如在
Na
2
CO
3
溶液中
:
c
(OH
-
)=
c
( )+
2
c
(H
2
CO
3
)+
c
(H
+
)
。
-
40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
分析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思维
流程
-
41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42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应考训练
考向
1
单一溶液与混合溶液拼盘考查
1
.(2019
山东青岛二中高三期末
)
常温下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43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B
-
44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45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2
结合酸碱滴定曲线进行考查
2
.(2019
山东潍坊高三二模
)
常温时
,
向
20 mL 0.1 mol·L
-1
的
CH
3
CH
2
COOH
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
的
NaOH
溶液
,
溶液的
pH
与滴加
NaOH
溶液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点溶液中
c
(CH
3
CH
2
COO
-
)<
c
(Na
+
)
B.
图中四点
,
水的电离程度
:c>d>b>a
D.d
点溶液中
c
(Na
+
)+
c
(OH
-
)
=
c
(H
+
)+
c
(CH
3
CH
2
COO
-
)+
c
(CH
3
CH
2
COOH)
答案
C
-
46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解析
a
点加入
10
mL
NaOH
溶液
,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CH
3
CH
2
COOH
、
CH
3
CH
2
COONa
各
0.001
mol
。因溶液
pH<7,
则溶液中
CH
3
CH
2
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
3
CH
2
COO
-
的水解程度
,
c
(CH
3
CH
2
COO
-
)>
c
(Na
+
),A
项错误。加入
NaOH
溶液前
,CH
3
CH
2
COOH
微弱电离出的
H
+
抑制水电离
;
随着
NaOH
溶液的加入
,CH
3
CH
2
COOH
溶液浓度减小
,
这种抑制作用减弱
,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
恰好中和时
,
生成的
CH
3
CH
2
COO
-
水解
,
使水的电离程度达到最大
,
之后加入的
NaOH
溶液过量
,NaOH
完全电离生成的
OH
-
抑制水电离
,
水的电离程度又逐渐减小
,
故水的电离程度
:c>b>a>d,B
项错误。加入
NaOH
溶液前
,0.1
mol
·
L
-1
CH
3
CH
2
COOH
溶液
pH=3,
则溶液中
c
(CH
3
CH
2
COO
-
)≈
c
(H
+
)=10
-3
mol
·
L
-1
,
c
(CH
3
CH
2
COOH)=0.1
mol
·
L
-1
-10
-3
mol
·
L
-1
≈0.1
mol
·
L
-1
,
常温时
CH
3
CH
2
COOH
电离常数
K
a
=10
-5
,CH
3
CH
2
COO
-
水解常数
-
47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48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3
结合
pH
与微粒浓度、微粒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图像考查
3
.
常温下
,
现有
0.1 mol·L
-1
NH
4
HCO
3
溶液
,
该溶液的
pH=7.8
。已知含氮
(
或含碳
)
各微粒的分布分数
(
平衡时
,
各微粒浓度占总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
)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49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B
-
50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51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52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四
酸碱中和滴定及迁移应用
真题示例
1
.(2019
全国
1,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
(
邻苯二甲酸
H
2
A
的
K
a1
=1.1×10
-3
,
K
a2
=3.9×10
-6
)
溶液
,
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其中
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
+
与
A
2-
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
HA
-
的
C.b
点的混合溶液
pH=7
D.c
点的混合溶液中
,
c
(Na
+
)>
c
(K
+
)>
c
(OH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随着
NaOH
溶液的加入
,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种类发生变化
,
因此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A
项正确
;a
点的溶液中能导电的离子主要为
HA
-
和
K
+
,b
点为反应终点
,
因此
b
点的溶液中能导电的离子主要为
A
2-
、
K
+
、
Na
+
,
由图示可知
b
点导电能力比
a
点强
,
故
Na
+
与
A
2-
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
HA
-
,B
项正确
;
由
H
2
A
的电离常数可知
A
2-
可发生水解
,b
点的溶液中含有的
A
2-
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呈碱性
,C
项错误
;b
点为反应终点
,
因此
b
点的混合溶液中
c
(Na
+
)=
c
(K
+
)>
c
(OH
-
),
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
根据图示中
b
、
c
点对应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可知
,c
点的溶液中
c
(Na
+
)>
c
(K
+
)>
c
(OH
-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53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8
全国
3,12)
用
0.100 mol·L
-1
AgNO
3
溶液滴定
50.0 mL 0.050 0 mol·L
-1
Cl
-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
54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
K
sp
(AgCl)
的数量级为
10
-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
c
(Ag
+
)·
c
(Cl
-
)=
K
sp
(AgCl)
C.
相同实验条件下
,
若改为
0.040 0 mol·L
-1
Cl
-
,
反应终点
c
移到
a
D.
相同实验条件下
,
若改为
0.050 0 mol·L
-1
Br
-
,
反应终点
c
向
b
方向移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相同实验条件下
,
若改为
0.040 0 mol
·
L
-1
Cl
-
,
恰好反应时
,0.040 0 mol
·
L
-1
×50.0 mL=0.100 mol
·
L
-1
×
V
,
V
=20 mL,
故反应终点横坐标应为
20,C
项描述错误
;
相同实验条件下
,
若改为
0.050 0 mol
·
L
-1
Br
-
,
反应终点横坐标不变
,
由于
K
sp
(AgCl)>
K
sp
(AgBr),
故反应终点纵坐标变大
,
故
D
项描述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55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2018
全国
3,26)
硫代硫酸钠晶体
(Na
2
S
2
O
3
·5H
2
O,
M
=248 g·mol
-1
)
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
(1)
已知
:
K
sp
(BaSO
4
)=1.1×10
-10
,
K
sp
(BaS
2
O
3
)=4.1×10
-5
。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
,
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
试剂
:
稀盐酸、稀硫酸、
BaCl
2
溶液、
Na
2
CO
3
溶液、
H
2
O
2
溶液
-
56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利用
K
2
Cr
2
O
7
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
①
溶液配制
:
称取
1.200 0 g
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
,
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
中溶解
,
完全溶解后
,
全部转移至
100 mL
的
中
,
加蒸馏水至
。
-
57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1)
③
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
出现乳黄色浑浊
⑤
(
吸
)
取上层清液
,
滴入
BaCl
2
溶液
⑥
产生白色沉淀
(2)
①
烧杯 容量瓶 刻度
②
蓝色褪去
95.0
-
58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59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突破
中和滴定考点归纳
(1)“
考
”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
(
带铁架台
)
、锥形瓶。其中常考的是滴定管
,
如正确选择滴定管
(
包括量程
),
滴定管的检漏、洗涤和润洗
,
滴定管的正确读数方法等。
(2)“
考
”
操作步骤。
①
滴定前的准备
:
检漏、洗涤、润洗、充液
(
赶气泡
)
、调液面、读数。
②
滴定
:
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
计算。
-
60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考
”
指示剂的选择。
①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
,
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②
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
,
溶液呈酸性
,
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
(
甲基橙
),
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
,
溶液呈碱性
,
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
(
酚酞
)
。
③
石蕊溶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
,
且变色范围过宽
,
一般不用作指示剂。
(4)“
考
”
误差分析。
写出计算式
,
分析操作对
V
标
的影响
,
由计算式得出对最终测定结果的影响
,
切忌死记硬背结论。此外对读数时视线
(
俯视、仰视
)
问题的判断要学会画图分析。
(5)“
考
”
数据处理。
正确
“
取舍
”
数据
,
计算
“
平均
”
体积
,
根据反应式确定标准液与待测液浓度和体积的关系
,
从而列出公式进行计算。
-
61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应考训练
考向
1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1
.(2019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二调
)
常温下
,
用
0.10 mol·L
-1
KOH
溶液滴定
10.00 mL 0.10 mol·L
-1
H
2
C
2
O
4
(
二元弱酸
)
溶液
,
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
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62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方法技巧
抓五点突破中和滴定图像
(1)
抓反应的
“
起始点
”:
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
(2)
抓反应
“
一半点
”:
判断是哪些溶质的等量混合。
(3)
抓
“
恰好反应点
”:
判断生成的溶质成分及溶液的酸碱性。
(4)
抓溶液的
“
中性点
”:
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
(5)
抓反应的
“
过量点
”:
判断溶液中的溶质
,
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例如
:
室温下
,
向
20
mL
0.1
mol
·
L
-1
HA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
·
L
-1
NaOH
溶液
,
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
-
63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起始点
A,0.1
mol
·
L
-1
HA
溶液的
pH>1,
故
HA
为弱酸。
一半点
B,
溶质为
NaA
和
HA
且
=
1,pH<7,
溶液中
:
c
(A
-
)>
c
(Na
+
)>
c
(H
+
)>
c
(OH
-
)
。
中性点
C,
溶质为
NaA
和
HA(
稍过量
),pH=7,
溶液中
:
c
(Na
+
)=
c
(A
-
)>
c
(H
+
)=
c
(OH
-
)
。
恰好反应点
D,
溶质为
NaA,pH>7,
溶液中
:
c
(Na
+
)>
c
(A
-
)>
c
(OH
-
)>
c
(H
+
)
。
过量点
E,
溶质为
NaA
、
NaOH,pH>7,
溶液中
:
c
(Na
+
)>
c
(OH
-
)>
c
(A
-
)>
c
(H
+
)
。
-
64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2
沉淀滴定
2
.(2019
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
)
常温下
,
向
10 mL 0.1 mol·L
-1
的
CuCl
2
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
的
Na
2
S
溶液
,
滴加过程中溶液中
-lg
c
(Cu
2+
)
随滴入的
Na
2
S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
忽略滴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溶液体积变化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K
sp
(CuS)
的数量级为
10
-35
B.c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
a
点和
d
点溶液
C.b
点溶液中
c
(Na
+
)=2
c
(Cl
-
)
D.d
点溶液
中
c
(Na
+
)>
c
(Cl
-
)>
c
(S
2-
)>
c
(OH
-
)>
c
(H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65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向
3
氧化还原滴定
3
.2014
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
他们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
Ⅰ
.
制纳米碳酸钙
:
在浓
CaCl
2
溶液中通入
NH
3
和
CO
2
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
A~E
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
(
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
),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66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1)
实验室中若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NH
3
,
请选择装置并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
(
填装置接口顺序
);
若在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CO
2
,
则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
(
填装置序号
)
。
(2)
向浓
CaCl
2
溶液中通入
NH
3
和
CO
2
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
,
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
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
:
。
Ⅱ
.
纳米
TiO
2
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3)
制备纳米
TiO
2
:
可将
TiCl
4
水解产物经加热脱水制得纳米级
TiO
2
。已知
25
℃
时
,
K
sp
[Ti(OH)
4
]=7.94×10
-54
,
该温度下测得
TiCl
4
溶液的
pH=3,
则此时溶液中
c
(Ti
4+
)=
。
-
67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
TiO
2
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
,
将
TiO
2
溶解并还原为
Ti
3+
,
再以
KSCN
溶液作指示剂
,
用
NH
4
Fe(SO
4
)
2
标准溶液滴定
Ti
3+
至全部生成
Ti
4+
。配制
NH
4
Fe(SO
4
)
2
标准溶液时
,
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
,
还需要下图中的
(
填字母代号
)
。
(5)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6)
滴定分析时
,
称取
TiO
2
试样
1.80 g,
消耗
0.400 mol·L
-1
NH
4
Fe(SO
4
)
2
标准溶液
45.00 mL,
则试样中
TiO
2
的质量分数为
。
-
68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解析
(1)
实验室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装置依次为发生装置、净化和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取氨气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
,
不需加热
,
应选
A
为发生装置
;
生成物中含有水蒸气
,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
应选择碱石灰等固体干燥剂来吸收水蒸气
,
固体干燥剂一般盛放在干燥管中
,
故选
D
干燥
;
氨气极易溶于水
,
且密度比空气小
,
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故选
E
装置收集
,
注意短进长出
;
同时要注意干燥管的使用原则是大口进小口出
,
所以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
aefg;
若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CO
2
,
装置依次为发生装置、净化和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
应选用装置
A;
干燥二氧化碳用浓硫酸
,
应选用装置
C;
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
,
选用装置
E
。
-
69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氨气极易溶于水
,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
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
,
溶液呈碱性
,
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
提高纳米级碳酸钙的产量
,
所以应先通入氨气
;
二氧化碳能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铵
,
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
,
所
(3)TiCl
4
溶液的
pH=3,
则
c
(OH
-
)=10
-11
mol
·
L
-1
,
K
sp
[Ti(OH)
4
]=7.94×10
-54
,
则
c
(Ti
4+
)×
c
4
(OH
-
)=
c
(Ti
4+
)×(10
-11
)
4
=7.94×10
-54
,
可得
c
(Ti
4+
)=7.94×10
-10
mol
·
L
-1
。
(4)
配制
NH
4
Fe(SO
4
)
2
标准溶液时
,
使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
还需要
ac
。
(5)
达到滴定终点时
,Fe
3+
不再被还原为
Fe
2+
,
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
70
-
考点一
考点
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71
-
热点
(
七
)
有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
常以酸碱中和反应和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建立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曲线、
pH
变化曲线等为设计背景。主要命题点有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水电离程度的比较、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常数的计算、
pH
的计算及溶度积的计算等
,
侧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72
-
一、一强一弱溶液稀释的图像
1
.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
73
-
2
.
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
醋酸
-
74
-
3
.pH
与稀释后溶液体积变化的线性关系
(
V
a
、
V
b
为稀释前的体积
,
V
为稀释后的体积
)
-
75
-
二、
K
W
和
K
sp
曲线
1
.
曲线型
-
76
-
-
77
-
2
.
直线型
(pM-pR
曲线
)
pM
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R
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
78
-
①
直线
AB
上的点
:
c
(M
2+
)=
c
(R
2-
)
。
②
溶度积
:CaSO
4
>CaCO
3
>MnCO
3
。
③
X
点对
CaSO
4
要析出沉淀
,
对
CaCO
3
是不饱和溶液
,
能继续溶解
CaCO
3
。
-
79
-
三、分布分数图及分析
[
分布曲线是指以
pH
为横坐标、分布分数
(
即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
)
为纵坐标的关系曲线
]
-
80
-
-
81
-
四、酸碱中和
滴定曲线
-
82
-
-
83
-
应考训练
1
.(2019
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
)H
3
AsO
4
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质的分布分数
(
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占各物质浓度之和的分数
)
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已知
p
K
a
=-lg
K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84
-
A.H
3
AsO
4
溶液
p
K
a2
为
4.5
B.NaH
2
AsO
4
溶液显碱性
C.
常温下
,
m
点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OH
-
浓度为
10
-11.5
mol·L
-1
D.
n
点对应溶液中
,
离子浓度关系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85
-
2
.(2019
福建宁德高三期末
)
室温下
,
用
0.1 mol·L
-1
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 mL 0.1 mol·L
-1
的
HA
和
HB
溶液
,
溶液
pH
随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
水的电离度
:c
点溶液
>
纯水
>b
点溶液
B.
电离常数
:
K
a
(HA)<
K
a
(HB)
C.d
点溶液
:2
c
(Na
+
)=
c
(A
-
)+
c
(HA)
D.a
点溶液
:
c
(B
-
)>
c
(Na
+
)>
c
(HB)>
c
(H
+
)>
c
(OH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c
点为完全中和生成的盐溶液
,
根据起始
pH
可知
,
两种酸均为弱酸
,
且
HA
的酸性更弱
,
故
c
点为强碱弱酸盐溶液
,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b
点不完全中和
,
酸过量
,
酸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
,
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
故水的电离度
c
点溶液
>
纯水
>b
点溶液
,
选项
A
正确
;
由图中曲线可知
,HA
的酸性更弱
,
则电离常数
K
a
(HA)<
K
a
(HB),
选项
B
正确
;d
点溶液为氢氧化钠与
NaA
溶液按
1
∶
1
形成的溶液
,
根据物料守恒有
c
(Na
+
)=2
c
(A
-
)+2
c
(HA),
选项
C
错误
;a
点溶液是
HB
与
NaB
按
1
∶
1
形成的溶液
,
溶液呈酸性
,
说明电离大于水解
,
则粒子浓度关系为
c
(B
-
)>
c
(Na
+
)>
c
(HB)>
c
(H
+
)>
c
(OH
-
),
选项
D
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86
-
3
.(2019
河南许昌高级中学高三诊断
)
室温时
,1 mol·L
-1
的
HA
和
1 mol·L
-1
的
HB
两种酸溶液
,
起始时的体积均为
V
0
,
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
,
所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
点溶液中
c
(A
-
)
等于
N
点溶液中
c
(B
-
)
B.HA
的电离常数约为
10
-4
C.
浓度均为
0.1 mol·L
-1
的
NaA
和
HA
混合溶液的
pH<7
D.M
、
P
两点的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中和
,
消耗的
NaOH
溶液体积
:P>M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图中信息可知
,1 mol
·
L
-1
的
HA
和
1 mol
·
L
-1
的
HB
两种酸溶液的
pH
分别为
2
和
0,
由此可知
HA
是弱酸、
HB
是强酸
,HB
已完全电离。因为两溶液浓度和体积均相等
,
故两溶液中所含一元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M
点溶液和
N
点溶液的
pH
都等于
3,
由电荷守恒可知
,M
点溶液中
c
(A
-
)
等于
N
点溶液中
c
(B
-
),A
正确
;1 mol
·
L
-1
的
HA
溶液的
pH
为
2,
c
(A
-
)=
c
(H
+
)=0.01 mol
·
L
-1
,
c
(HA)≈1 mol
·
L
-1
,
则
HA
的电离常数约为
10
-4
,B
正确
;
浓度均为
0.1 mol
·
L
-1
的
NaA
和
HA
混合溶液中
,
c
(HA)≈
c
(A
-
),
根据电离常数的表达式可知
,
c
(H
+
)=
K
a
(HA)=10
-4
mol
·
L
-1
,
所以该溶液的
pH<7,C
正确
;M
、
P
两点的溶液所含一元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
故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中和时
,
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相等
,D
不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87
-
4
.
温度为
25
℃
时
,
用
Na
2
S
、
(NH
4
)
2
S
等沉淀
Cu
2+
、
Zn
2+
两种金属离子
(M
2+
),
所需
S
2-
最低浓度的对数值
1g
c
(S
2-
)
与金属离子的对数值
lg
c
(M
2+
)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
2
S
溶液中
:
c
(S
2-
)+
c
(HS
-
)+
c
(H
2
S)=2
c
(Na
+
)
B.25
℃
时
,
K
sp
(CuS)
约为
1×10
-35
C.
向
100 mL
浓度均为
1×10
-5
mol·L
-1
Zn
2+
、
Cu
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10
-4
mol·L
-1
的
Na
2
S
溶液
,Cu
2+
先沉淀
D.(NH
4
)
2
S
溶液中
:
c
( )+
c
(H
+
)=
c
(OH
-
)+2
c
(S
2-
)+
c
(HS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88
-
5
.(2019
广东肇庆高中毕业班检测
)
某温度时
H
2
CO
3
的
K
a1
=4.2×10
-7
,
K
a2
=5.6×10
-11
。该温度下向
10 mL 0.1 mol·L
-1
Na
2
CO
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1
HCl
溶液。如图是溶液中含
C
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图像
(CO
2
因有逸出未画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89
-
6
.
已知
:p
K
a
=-lg
K
a
,25
℃
时
,H
2
A
的
p
K
a1
=1.85,p
K
a2
=7.19
。常温下
,
用
0.1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
-1
H
2
A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点所得溶液中
:
V
0
=10
B.
B
点所得溶液中
:
c
(H
2
A)+
c
(H
+
)=
c
(HA
-
)+
c
(OH
-
)
C.
C
点所得溶液中
:
c
(A
2-
)=
c
(HA
-
)
D.
D
点所得溶液中
A
2-
水解平衡常数
K
h1
=10
-7.19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90
-
7
.
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
-
91
-
A.
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
FeS
和
CuS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
则
K
sp
(FeS)<
K
sp
(CuS)
B.
图乙表示
pH=2
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
pH
变化曲线
,
则酸性
:
甲酸
<
乙酸
C.
图丙表示用
0.1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
25.00 mL
盐酸的滴定曲线
,
则
c
(HCl)=0.08
mol·L
-1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