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0 KB
- 2021-08-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 D.工业合成氨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HCl B.NH4Cl C.CH3COONa D.NaHCO3
3.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硫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4.“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5.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6.在0.1mol/L的CH3 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 COOH⇌CH3 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 )减少
D.加入少量CH3 C 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共58分)
8.某学生用0.4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E)移取1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F)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的 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2)E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 (填仪器及名称),眼睛应注视 ,直至滴定终点.
(4)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
则该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保留小数点后4位)
(5)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错选全扣)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E.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有气泡.
9.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s)+6C(s)+2N2(g) Si3N4(s)+6CO(g)
(1)上述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试在图象中用虚线表示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后能量的变化情况.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t2时引起v正突变、v逆渐变的原因是 ,t3引起变化的因素为 ,t5时引起v逆大变化、v正小变化的原因是 .
10.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其总反应如下:2NH3(g)+CO2(g)⇌CO(NH2)2(l)+H2O(l)△H<0,该反应在 (填“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11.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 反应速率为 ;
(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请在图中将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来;
(4)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 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甲:v(A)=0.3mol•L﹣1•s﹣1;
乙:v(B)=0.12mol•L﹣1•s﹣1;
丙:v(C)=9.6mol•L﹣1•min﹣1;
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12.己知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析出单质硫沉淀:Na2S2O3+H2S04═Na2SO4+S+SO2+H2O
某同学按表进行实验,请你判断哪一组先出现浑浊.
编号
1
2
3
加3%Na2S2O3溶液
5mL
5mL
5mL
1:5的硫酸
25滴
15滴
25滴
温度/℃
室温
室温+10
室温+20
出现浑浊的快慢
13.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2)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
(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2016-2017学年重庆市望江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 D.工业合成氨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对于能为人类的生活和生成有利的反应,一般需要增大反应速率,而金属的腐蚀、食物的腐败、塑料的老化等消耗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能源和材料,则应降低反应速率.
【解答】解:A、钢铁腐蚀消耗金属Fe,则应降低反应速率,故A不选;
B、食物腐败消耗人类需要的食物,则应降低反应速率,故B不选;
C、塑料老化消耗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塑料产品,则应降低反应速率,故C不选;
D、氨气是人类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则工业合成氨需要增大反应速率,故D选;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HCl B.NH4Cl C.CH3COONa D.NaHCO3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能水解的是含弱离子的盐,而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强碱强酸盐不水解,据此分析.
【解答】解:A、HCl不是盐,不能水解,故不是因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故A错误;
B、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故B正确;
C、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硫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而温度、浓度、放电等均为外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与硝酸、盐酸的氧化性有关,反应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故A选;
B.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浓度为外因,故B不选;
C.常温、常压下及放电均为反应条件,为外因,故C不选;
D.浓硫酸与稀硫酸浓度不同,故D不选;
故选A.
4.“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析】增大压强、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解答】
解: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只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百分数不变;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反应,所以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
故选D.
5.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可能为2:2:1,也可能不是2:2: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③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⑤错误;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故⑥
正确;
故选B.
6.在0.1mol/L的CH3 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 COOH⇌CH3 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 )减少
D.加入少量CH3 C 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醋酸溶液中组存在电离平衡,加入碱促进电离;
B、加水稀释促进电离;
C、HCl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加酸抑制弱酸的电离;
D、醋酸钠溶解后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的电离.
【解答】解:A、醋酸溶液中组存在电离平衡,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碱和氢离子反应促进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故A正确;
B、加入水时,稀释溶液促进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HCl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中c(H+)增大,但是醋酸的电离平衡逆移,故C错误;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解后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
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
当反应进行到10s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
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共58分)
8.某学生用0.4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E)移取1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F)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的 丙 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2)E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 活塞 (填仪器及名称),眼睛应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直至滴定终点.
(4)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
则该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0.8000mol/L .(保留小数点后4位)
(5)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CD (错选全扣)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E.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有气泡.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1)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碱式滴定管应将胶管向上弯曲,用力捏挤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喷出,以排除气泡;
(2)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
(3)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舍去第3组数据,然后求出1、2、4组平均消耗V(NaOH),接着根据c(待测)=来计算;
(5)根据c(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解答】解:(1)碱式滴定管的气泡通常橡皮管内,只要将滴定玻璃头朝上,并挤橡皮管中的玻璃珠就可以将气泡冲排出,故答案为:丙;
(2)因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故答案为: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3)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答案为:活塞;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第3组数据误差较大,舍去,则第1、2、4组平均消耗V(NaOH)==20.00mL,
c(待测)===0.8000mol/L;故答案为:0.8000mol/L;
(5)根据c(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结果的影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导致V(标准)偏小,则结果偏低,故A错误;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标准液的体积不变,结果不变,故B错误;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造成消耗的V(标准)偏大,所以c(待测)偏大,即造成测定结果偏高,故C正确;
D.碱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造成消耗的V(标准)偏大,可知c(待测)偏大,即造成测定结果偏高,故D正确;
E.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有气泡,造成消耗的V(标准)偏小,可知c(待测)偏小,即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故E错误;
故答案为:CD.
9.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s)+6C(s)+2N2(g) Si3N4(s)+6CO(g)
(1)上述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试在图象中用虚线表示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后能量的变化情况.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t2时引起v正突变、v逆渐变的原因是 增大了氮气的浓度 ,t3引起变化的因素为 加入(使用)了(正)催化剂 ,t5时引起v逆大变化、v正小变化的原因是 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分析】(1)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后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反应速率;
(2)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固体和纯液不代入表达式,由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高可知正反应为反热反应;
(3)t2时引起v正突变、v逆渐变,且逆反应速率与原来曲线有接触点,只能是改变浓度;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t3条件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只能是加入催化剂;t5时引起v逆大变化、v正小变化,平衡逆向移动,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
【解答】解:(1)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应为,故答案为:;
(2)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固体和纯液不代入表达式,所以平衡常数K=,因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3)t2时引起v正突变、v逆渐变的原因是,增大了氮气的浓度,平衡正向正向移动,v正>v逆,t3时速率变大,但平衡未移动,而两边的化学计量数不等,故不是增大压强,而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加入(使用)了(正)催化剂;t5时引起v逆、v正都变大,但v逆>v正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故答案为:增大了氮气的浓度;加入(使用)了(正)催化剂;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10.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其总反应如下:2NH3(g)+CO2(g)⇌CO(NH2)2(l)+H2O(l)△H<0,该反应在 较低温度
(填“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当△G=△H﹣T△S<0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结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及熵变△S<0判断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
【解答】解: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l)的△H<0,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其熵变△S<0,
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必须满足△G=△H﹣T△S<0,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够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较低温度.
11.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 反应速率为 0.05mol/(L•s) ;
(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g)+B(g)⇌2C(g) ;
(3)请在图中将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来;
(4)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 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甲:v(A)=0.3mol•L﹣1•s﹣1;
乙:v(B)=0.12mol•L﹣1•s﹣1;
丙:v(C)=9.6mol•L﹣1•min﹣1;
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乙>甲>丙 .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
依据图象可知:AB为反应物,且A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B的初始浓度为0.5mol/L,反应进行到12s时达到平衡,此时A的平衡浓度为0.2mol/L,B的平衡浓度为0.3mol/L,据此可以计算出12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计算出a与b的比值,利用题给4s内v(C)=0.05mol•L﹣1•s﹣1,计算出abc的最简整数比,然后绘制图象,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即可.
【解答】解:(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A的浓度变化量△c=0.8mol/L﹣0.2mol/L=0.6mol/L,时间为12s,故v(A)==0.05mol/(L•s),故答案为:0.05mol/(L•s);
(2)12s时,B的浓度变化量△c=0.5mol/L﹣0.3mol/L=0.2mol/L,故a:b=0.6:0.2=3:1,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此时A浓度变化为:0.8mol/L﹣0.5mol/L=0.3mol/L,此时v(A)==0.075mol/(L•s),即v(A):v(C)=0.075:0.05=3:2,故a:b:c=3:1:2,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故答案为:3A(g)+B(g)⇌2C(g);
(3)平衡是A变化量为0.6,故C变化量为0.4,可绘制图象如下:,故答案为:;
(4)确定A的速率为:甲:v(A)=0.3mol•L﹣1•s﹣1;
乙:v(B)=0.12mol•L﹣1•s﹣1,故v(A)=3×0.12mol•L﹣1•s﹣1=0.36mol•L﹣1•s﹣1;
丙:v(C)=9.6mol•L﹣1•min﹣1==0.16mol•L﹣1•s﹣1,故v(A)=0.16mol•L﹣1•min﹣1=0.24mol•L﹣1•s﹣1,故最快的是乙,最慢的是丙,故答案为:乙>甲>丙.
12.己知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析出单质硫沉淀:Na2S2O3+H2S04═
Na2SO4+S+SO2+H2O
某同学按表进行实验,请你判断哪一组先出现浑浊.
编号
1
2
3
加3%Na2S2O3溶液
5mL
5mL
5mL
1:5的硫酸
25滴
15滴
25滴
温度/℃
室温
室温+10
室温+20
出现浑浊的快慢
【考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相同条件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温度影响比浓度改变对反应速率影响大,结合图表数据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第3组与1、2两组数据相比,温度最高,反应物硫酸的浓度和第1组相同,但比第2组大,所以第3组先出现浑浊,因为反应温度越高,浓度越大,速率越快,
故答案为:第3组(反应温度越高,浓度越大,速率越快).
13.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10﹣12 .
(2)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11 ,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10﹣11mol/L .
(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b=14 .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pH的简单计算.
【分析】(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0﹣amol/L.10﹣bmol/L=10﹣12(mol/L)2;
(2)混合溶液中c(OH﹣)= mol/L=0.1mol/L,溶液中c(H+)=mol/L=10﹣11
mol/L;溶液呈碱性,碱抑制水电离,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说明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等于碱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据此计算.
【解答】解:(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0﹣amol/L.10﹣bmol/L=10﹣12(mol/L)2,故答案为:10﹣12;
(2)混合溶液中c(OH﹣)= mol/L=0.1mol/L,溶液中c(H+)=mol/L=10﹣11mol/L,则溶液的pH=11;溶液呈碱性,碱抑制水电离,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11mol/L,故答案为:11;10﹣11mol/L;
(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说明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等于碱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则溶液中100×10﹣a=1×10b﹣12,则a+b=14,
故答案为:a+b=14.
2017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