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3.50 KB
  • 2021-08-07 发布

化学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高二上学期入学化学试卷 (解析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高二(上)入学化学试卷 ‎ ‎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 B.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C.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D.交警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B.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 D.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 ‎3.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己烷与溴的取代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B.氯乙烯聚合成聚氯乙烯塑料的本质是加成反应 C.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FeBr3,也可以是Fe粉 D.溴乙烷的制取采取加成反应或取代反应的方法都一样 ‎4.150℃,101kPa下,将下列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空气混合,引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体积不变的是(  )‎ A.C2H6 B.C2H4 C.C3H8 D.C3H6‎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 D.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7.根据下列各反应现象所归纳的元素性质不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没有紫红色的铜析出.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弱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置在有氯气产生的导管上端,发现试纸变蓝.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 C.把H2S气体和Cl2在集气瓶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发现瓶壁有淡黄色固体析出.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D.将0.1 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除共同产生H2外,还分别生成了NaCl、MgCl2、AlCl3,金属失去的电子数分别为0.1 mol、0.2 mol、0.3 mol.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为:Al>Mg>Na ‎8.咖啡鞣酸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咖啡鞣酸的分子式为C16H18O9‎ B.咖啡鞣酸可分别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咖啡鞣酸中含有1mol苯环 D.咖啡鞣酸中只含有3种官能团 ‎9.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 B.可用淀粉溶液鉴别KI和KBr溶液 C.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H2和CH4的燃烧产物 D.可用溴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10.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的一种工艺涉及以下过程:则正确的步骤为(  )‎ ‎①氧化:用Cl2将海水中的NaBr氧化成Br2;‎ ‎②将海水浓缩;‎ ‎③提取:用Cl2将HBr氧化成Br2得到产品;‎ ‎④富集:用空气和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水溶液反应生成HBr.‎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11.电子层数相同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C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12.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b可以表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13.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SO4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 ‎14.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A.Br ﹣ B.SO42﹣ C.H2SO3 D.NH4+‎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A(g)+bB(g)⇌hH(g)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分别为amol、bmol、hmol,已知a+b=2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平衡不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B的体积分数减少 D.amol/L<c(A)<2amol/L ‎16.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17.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18.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B.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 C.若有 0.4 mol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 L 氧气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19.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 A.浓H2SO4 B.NaCl溶液 C.Ba(OH)2溶液 D.NaOH溶液 ‎20.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21.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CCl4、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除去苯中的少量己烯 C.用苯、溴水、铁屑混合制取溴苯 D.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 ‎22.有人研究证明:使用氯气作自来水消毒剂,氯气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如CHCl3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潜在的致癌致畸物质.目前人们已研发多种饮用水的新型消毒剂.下列物质不能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是(  )‎ A.明矾 B.二氧化氯 C.臭氧 D.高铁酸钠( Na2FeO4)‎ ‎2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 X和2mol Y,达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a%的是(  )‎ A.1molY,1molZ B.2mol X,1molY,1molN2‎ C.1molY和3molZ D.2molZ ‎2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Y(g)⇌2Z(g),并达到平衡.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则Z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Y的转化率提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二、非选择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25.现有A、B、C、D四种烃,其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如图:‎ ‎(1)上述四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填字母)‎ ‎(2)可以用来鉴别B和C的试剂是  ‎ A、水 B、稀硫酸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上述4种物质中有一种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一种烃与B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为C6H12,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该烃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该烃与H2反应后所得产物的名称为  .‎ ‎2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上元素的原子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填元素符号)  .‎ ‎(2)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 ‎(4)W是第五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 ‎(5)如图乙,由元素⑥、⑧形成的物质X与由元素①、③形成的化合物Y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 ‎27.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  ;‎ ‎②试剂②可以选用  ;‎ ‎③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  .‎ A. Mg(OH)2 MgOMg B.Mg(OH)2MgO Mg ‎ C.Mg(OH)2 MgCl2Mg D. Mg(OH)2 MgCl2Mg ‎ ‎(2)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②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 ‎③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SO42﹣生成.检验SO42﹣的方法是  ;‎ ‎④C装置的作用是  .‎ ‎28.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O•Cr2O3)制备红矾钠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4FeO+Cr2O3(s)+8Na2CO3(s)+7O2⇌8Na2CrO4(s)+2Fe2O3(s)+8CO2△H<0‎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图1、图2表示上述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 由图1判断,反应进行至t2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 由图2判断,t2到t3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了催化剂 c.通入O2 d.缩小容器体积 ‎(3)工业上可用上述反应中的副产物CO2来生产甲醇:CO2(g)+3H2(g)⇌CH3OH(g)+H2O(g),‎ ‎①已知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下列(A﹣D)图象正确的是  ‎ ‎②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v(CH3OH)=mol•L﹣1•min﹣1‎ 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③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 ‎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高二(上)入学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 B.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C.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D.交警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乙烯的用途.‎ ‎【分析】A.乙烯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可以催熟水果;‎ B.锌活泼性强于铜;‎ C.二氧化硫有毒;‎ D.重铬酸钾能够氧化乙醇.‎ ‎【解答】解:A.乙烯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故A正确;‎ B.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中,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铜做正极,Cu被保护,不易腐蚀,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剂,故C错误;‎ D.重铬酸钾能够氧化乙醇,本身被还原,据此可以检测司机酒精含量,故D正确;‎ 故选C.‎ ‎ ‎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B.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 D.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D、标况下水为液态.‎ ‎【解答】解: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2NA个氧原子,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含有的分子个数小于0.5NA个,故B错误;‎ 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HCl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故C错误;‎ D、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A.‎ ‎ ‎ ‎3.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己烷与溴的取代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B.氯乙烯聚合成聚氯乙烯塑料的本质是加成反应 C.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FeBr3,也可以是Fe粉 D.溴乙烷的制取采取加成反应或取代反应的方法都一样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分析】A.应利用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B.氯乙烯中含碳碳双键;‎ C.催化剂为FeBr3;‎ D.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而取代反应生成副产物.‎ ‎【解答】解:A.己烷与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故A错误;‎ B.氯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聚合成聚氯乙烯塑料,双键转化为单键,本质是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的催化剂为FeBr3,故C错误;‎ D.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而取代反应生成副产物,应选择加成反应制备,故D错误;‎ 故选B.‎ ‎ ‎ ‎4.150℃,101kPa下,将下列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空气混合,引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体积不变的是(  )‎ A.C2H6 B.C2H4 C.C3H8 D.C3H6‎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烃的燃烧通式为CxHy+(x+)O2xCO2+H2O,120℃时水为气态,引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气体体积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 ‎【解答】解:120℃时水为气态,烃的燃烧通式为:CxHy+(x+)O2xCO2+H2O,引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气体体积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即1+x+=x+,解得:y=4,故满足分子中H原子数目为4即可,与C原子数目无关,满足条件的为B,‎ 故选B.‎ ‎ ‎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分析】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 ‎【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H=﹣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放出的热量最高,焓变最小,稀硫酸和稀硝酸都是强的稀酸,所以氢氧化钠的量一定的条件下,二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放出的热量为△H1<△H2=△H3,‎ 故选:D.‎ ‎ ‎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 D.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Al(OH)3不溶于弱碱;‎ B、苏打的化学式为Na2CO3;‎ C、氯气具有与氧化性,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D、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 ‎【解答】解:A、Al(OH)3不溶于弱碱,不能生成Al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苏打的化学式为Na2CO3,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故B错误;‎ C、氯气具有与氧化性,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C正确;‎ D、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碳酸钙不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O2↑+Ca2++H2O,故D错误.‎ 故选C.‎ ‎ ‎ ‎7.根据下列各反应现象所归纳的元素性质不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没有紫红色的铜析出.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弱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置在有氯气产生的导管上端,发现试纸变蓝.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 C.把H2S气体和Cl2在集气瓶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发现瓶壁有淡黄色固体析出.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D.将0.1 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除共同产生H2外,还分别生成了NaCl、MgCl2、AlCl3,金属失去的电子数分别为0.1 mol、0.2 mol、0.3 mol.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为:Al>Mg>Na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A.金属钠性质活泼,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先和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 B.氯气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碘;‎ C.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硫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单质硫;‎ D.金属的活泼性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解答】解:A.金属钠性质活泼,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进而生成氢氧化铜,不能置换出铜,所以不同用该反应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弱,故A正确;‎ B.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则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强,氯气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碘,故B正确;‎ C.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硫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单质硫,故C正确;‎ D.金属的活泼性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不能用电子的多少比较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D.‎ ‎ ‎ ‎8.咖啡鞣酸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咖啡鞣酸的分子式为C16H18O9‎ B.咖啡鞣酸可分别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咖啡鞣酸中含有1mol苯环 D.咖啡鞣酸中只含有3种官能团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6H18O9,含﹣OH、﹣COOH、酚﹣OH、C=C、﹣COOC﹣及苯环,结合醇、羧酸、苯酚、酯、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6H18O9,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含有1个苯环,故C正确;‎ D.含有羟基、羧基、酯基和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D.‎ ‎ ‎ ‎9.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 B.可用淀粉溶液鉴别KI和KBr溶液 C.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H2和CH4的燃烧产物 D.可用溴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A.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甲烷不能;‎ B.KI和KBr溶液加淀粉均无现象;‎ C.CH4的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 D.苯和四氯化碳分别与溴水混合的现象为: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 ‎【解答】解:A.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甲烷不能,则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故A正确;‎ B.KI和KBr溶液加淀粉均无现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CH4的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则用澄清石灰水检验H2和CH4的燃烧产物可鉴别物质,故C正确;‎ D.苯和四氯化碳分别与溴水混合的现象为: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 ‎ ‎10.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的一种工艺涉及以下过程:则正确的步骤为(  )‎ ‎①氧化:用Cl2将海水中的NaBr氧化成Br2;‎ ‎②将海水浓缩;‎ ‎③提取:用Cl2将HBr氧化成Br2得到产品;‎ ‎④富集:用空气和水蒸气将Br2吹入吸收塔与吸收剂SO2水溶液反应生成HBr.‎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海水提取溴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浓缩海水Br2溴蒸气HBrBr2,所以其工艺流程为浓缩→氧化→富集→提取,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海水提取溴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浓缩海水Br2溴蒸气HBrBr2,所以其工艺流程为浓缩→氧化→富集→提取,涉及的方程式有2NaBr+Cl2=2NaCl+Br2、Br2+SO2+2H2O=H2SO4+2HBr、Cl2+2HBr=Br2+2HCl,故选D.‎ ‎ ‎ ‎11.电子层数相同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C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C4>H3ZO4,则X、Y、Z的化合价分别为+7、+6、+5;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且电子层相同,由于O元素没有最高正价,则Y为S元素,所以X为Cl、Z为P元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减弱,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C4>H3ZO4,则X、Y、Z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为+7、+6、+5;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且电子层相同,由于O元素没有最高正价,则Y为S元素,所以X为Cl、Z为P元素,‎ A.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P>S>Cl,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故B正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故C正确;‎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故D正确;‎ 故选A.‎ ‎ ‎ ‎12.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b可以表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能量越低越稳定;‎ C、大部分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 D、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没有关系;‎ ‎【解答】解:A、图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以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图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低,所以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故B正确;‎ C、氧化钙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故C错误;‎ D、放热反应有时候需要加热,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 ‎ ‎13.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SO4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 ‎【考点】设计原电池.‎ ‎【分析】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三价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可为Cu、Ag等,三价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可为FeCl3、Fe(NO3)3、Fe2(SO4)3等,则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 ‎ ‎14.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A.Br ﹣ B.SO42﹣ C.H2SO3 D.NH4+‎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二氧化硫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酸钡是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加热,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其中含有H2SO3;‎ ‎(2)取原溶液加碱,调至溶液呈碱性,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含有NH4+;‎ ‎(3)取原溶液加氯水,溶液略显橙红色,则含有溴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证明含有硫酸根,但是在亚硫酸存在的前提下,亚硫酸也会被氯水氧化为硫酸,所以不能确认硫酸根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 故选B.‎ ‎ ‎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A(g)+bB(g)⇌hH(g)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分别为amol、bmol、hmol,已知a+b=2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平衡不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B的体积分数减少 D.amol/L<c(A)<2amol/L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分析】A、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B、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来判断;‎ C、根据平衡的移动知识来确定B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 D、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不考虑平衡移动,A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A的物质的量小于原来的2倍;‎ ‎【解答】解:A、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分别为amol、bmol、hmol,已知a+b=2h,证明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故A错误;‎ B、混合气体密度等于混合气体质量除以体积,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体积不变,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密度增大,故B错误;‎ C、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B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正确;‎ D、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不考虑平衡移动,A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A的物质的量小于原来的2倍,即A的浓度应为amol<n(A)<2amol,体积不知不能就浓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 ‎ ‎16.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平衡状态整你分压速率相同;‎ 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 ‎【解答】解: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A错误;‎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v(X)正:v(Y)正=m:n,平衡时,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故B正确;‎ 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错误;‎ 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Y的转化率降低,本身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 ‎ ‎17.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由表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故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表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故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所以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 A.已知X为O,Y为Na,Z为Al,所以原子半径应为Na>Al>O,故A错误;‎ B.已知W为S,R为Cl,所以非金属性Cl>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l>S,故B错误;‎ C.Y为Na,Z为Al,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和Al(OH)3,二者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C正确;‎ D.X为O,W为S,所以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 ‎ ‎18.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B.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 C.若有 0.4 mol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 L 氧气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正极应为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正负极相加可得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可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离子和电子的转移问题.‎ ‎【解答】解:A.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可知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和水,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故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 C.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应有0.1mol氧气被还原,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C错误;‎ D.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D错误.‎ 故选:A.‎ ‎ ‎ ‎19.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 A.浓H2SO4 B.NaCl溶液 C.Ba(OH)2溶液 D.NaOH溶液 ‎【考点】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分析】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氯气在甲中被干燥,二是氯气被吸收.‎ ‎【解答】解: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氯气在甲中被干燥,二是氯气被吸收,‎ A.氯气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不选;‎ B.而通过饱和NaCl溶液后,湿润的氯气可将红色布条漂白,故B选;‎ C.氯气通过氢氧化钙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故C不选;‎ D.氯气通过NaOH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故D不选;‎ 故选B.‎ ‎ ‎ ‎20.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2min内Y物质的量变化为0.16mol﹣0.12mol=0.04mol,根据v=计算v(Y),在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Z);‎ 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根据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由于反应气体氢气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D、再通入0.2 mol 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 ‎【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求得前2min内生成Z为0.08mol,故,故A错误;‎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Y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此时X的物质的量也为0.10mol,Z的物质的量也为0.12mol,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1mol•L﹣1、0.01mol•L﹣1、0.012mol•L﹣1,故平衡常数,故C正确;‎ D、因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因为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左右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原平衡环境和D 选项的平衡环境互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 ‎ ‎21.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CCl4、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除去苯中的少量己烯 C.用苯、溴水、铁屑混合制取溴苯 D.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溴水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苯、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二者密度不同; ‎ B.二溴己烷会溶解在苯中;‎ C.与溴水不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 ‎【解答】解:A.溴水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苯、四氯化碳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色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色层在下层,可鉴别,故A正确; ‎ B.二溴己烷会溶解在苯中,无法分离,故B错误;‎ C.与溴水不反应,应用液溴,故C错误;‎ D.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 ‎ ‎22.有人研究证明:使用氯气作自来水消毒剂,氯气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如CHCl3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潜在的致癌致畸物质.目前人们已研发多种饮用水的新型消毒剂.下列物质不能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是(  )‎ A.明矾 B.二氧化氯 C.臭氧 D.高铁酸钠( Na2FeO4)‎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一般来说,能用作自来水消毒剂的物质,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且对人体无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题中二氧化氯、臭氧、高铁酸钠都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而明矾不具有氧化性,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性杂质,‎ 故选A.‎ ‎ ‎ ‎2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 X和2mol Y,达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a%的是(  )‎ A.1molY,1molZ B.2mol X,1molY,1molN2‎ C.1molY和3molZ D.2molZ ‎【考点】等效平衡.‎ ‎【分析】反应2X(g)+Y(g)⇌3Z(g)中,气体的体积前后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得到平衡状态,只要满足物质全部转化为X、Y,且满足n(X):n(Y)=1:1,即可得到相同平衡状态,若要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大于a%,说明平衡向左移动,根据等效平衡,把物质都换算成方程式一边的物质,满足n(X):n(Y)<1:1,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反应2X(g)+Y(g)⇌3Z(g)中,气体的体积前后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得到平衡状态,只要满足物质全部转化为X、Y,且满足n(X):n(Y)=1:1,为等效平衡,则 A.1molY,1molZ,相当于molX和molY,n(X):n(Y)=1:2<1:1,Y的转化率减小,则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大于a%,故A正确;‎ B.2molX、1molY和1molN2(不参加反应),n(X):n(Y)=2:1,大于1:1,则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小于a%,故B错误;‎ C.1molY,3molZ,相当于2molX和2molY,n(X):n(Y)=1:1,Y的转化率不变,则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等于a%,故C错误;‎ D.2molZ相当于molX和molY,二者的比值为2:1,大于1:1,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小于a%,故D错误;‎ 故选A.‎ ‎ ‎ ‎2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Y(g)⇌2Z(g),并达到平衡.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则Z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Y的转化率提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恒容容器充入惰气总压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动;‎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分别为xmol和ymol,结合转化率表示出参加反应X、Y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答】解:A.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若X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则Z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mol/(L•s),故A错误;‎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恒容容器充入惰气总压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动,Y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分别为xmol和ymol,则转化的X为37.5%×xmol,Y的转化率为25%×y mol,则:37.5%×xmol:25%×y mol=3:1,整理可得x:y=2:1,故D正确;‎ 故选D.‎ ‎ ‎ 二、非选择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25.现有A、B、C、D四种烃,其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如图:‎ ‎(1)上述四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C (填字母)‎ ‎(2)可以用来鉴别B和C的试剂是 CD ‎ A、水 B、稀硫酸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上述4种物质中有一种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一种烃与B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为C6H12,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该烃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CH3)2C=C(CH3)2 ,该烃与H2反应后所得产物的名称为 2,3﹣二甲基丁烷 .‎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B、C、D四种烃,由其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图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烯,C为乙烷,D为苯;‎ ‎(1)A、C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 ‎(2)B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3)苯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 ‎(4)与B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为C6H12,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为烯烃,且双键C各连有2个甲基.‎ ‎【解答】解:A、B、C、D四种烃,由其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图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烯,C为乙烷,D为苯;‎ ‎(1)A、C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则上述四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C,故答案为:AC;‎ ‎(2)B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则用来鉴别B和C的试剂是CD,故答案为:CD;‎ ‎(3)苯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反应为,‎ 故答案为:;‎ ‎(4)与B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为C6H12,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为烯烃,且双键C各连有2个甲基,结构简式为(CH3)2C=C(CH3)2,该烃与H2反应后所得产物的名称为2,3﹣二甲基丁烷,‎ 故答案为:(CH3)2C=C(CH3)2; 2,3﹣二甲基丁烷.‎ ‎ ‎ ‎2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上元素的原子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填元素符号) C .‎ ‎(2)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三周期第IVA族 .‎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或 .‎ ‎(4)W是第五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D .‎ A.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 ‎(5)如图乙,由元素⑥、⑧形成的物质X与由元素①、③形成的化合物Y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NH3+3H2O=Al(OH)3↓+3NH4+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 .‎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C,③是N,④是O,⑤是Na,⑥是Al,⑦是Si,⑧是Cl,‎ ‎(1)碳元素形成的有机物种类最多;‎ ‎(2)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 ‎(4)W是第五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为氧族元素,最高价为+6价,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5)M是仅含非金属的盐所以一定是铵盐;ZN→⑥的单质.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判断⑥是金属铝,所以推断N是氧化铝,Z是氢氧化铝,分析产物结合反应:X+Y+H2O→Al(OH)3+NH4+ 可知XY是铝盐和一水合氨的反应.‎ ‎【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C,③是N,④是O,⑤是Na,⑥是Al,⑦是Si,⑧是Cl,‎ ‎(1)C元素形成的有机物种类最多,故答案为:C;‎ ‎(2)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4)W是第五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为氧族元素,则 A.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故A正确;‎ B.非金属性比S的弱,则气态氢化物不如H2S稳定,故B错误;‎ C.非金属性比S的弱,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较弱,则单质在常温下不能与氢气化合,故D错误;‎ 故答案为:BD;‎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如图转化的反应,其中M是仅含非金属的盐,所以一定是铵盐;ZN→⑥的单质,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判断⑥是金属铝,所以推断N是氧化铝电解生成金属铝,Z是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结合反应:X+Y+H2O→Al(OH)3+NH4+可知XY是铝盐和一水合氨的反应,则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3H2O=Al(OH)3↓+3NH4+,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为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 故答案为:Al3++3NH3+3H2O=Al(OH)3↓+3NH4+;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 ‎ ‎ ‎27.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NaOH ,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 过量 ;‎ ‎②试剂②可以选用 盐酸 ;‎ ‎③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 C .‎ A. Mg(OH)2 MgOMg B.Mg(OH)2MgO Mg ‎ C.Mg(OH)2 MgCl2Mg D. Mg(OH)2 MgCl2Mg ‎ ‎(2)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2+2Br﹣=2Cl﹣+Br2 ;‎ ‎②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吹出Br2 ;‎ ‎③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SO42﹣生成.检验SO42﹣的方法是 取少量B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 ‎④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 .‎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分析】(1)①利用复分解反应及MgSO4转化为Mg(OH)2时阴离子的变化来选择试剂;‎ ‎②利用复分解反应及Mg(OH)2转化为MgCl2时阴离子的变化来选择试剂;‎ ‎③MgO的熔点高,制备镁一般利用电解熔融的MgCl2;‎ ‎(2)由流程可知,氯气与浓缩海水中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在吹出塔中富集溴,然后在吸收塔中溴、二氧化硫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由实验装置可知,a为氯气,可氧化溴离子,热空气可将生成的溴蒸气吹出,气体b为二氧化硫,在B装置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C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二氧化硫、溴等,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①使MgSO4转化为Mg(OH)2,应选择碱,在转化中不引入新的离子,则试剂①选择过量的NaOH,‎ 故答案为:NaOH;过量;‎ ‎②Mg(OH)2转化为MgCl2时,酸能溶解沉淀,由阴离子可知,试剂②可以选用盐酸,‎ 故答案为:盐酸;‎ ‎③MgO的熔点高,不能利用电解或还原法来制备镁,则ABD错误;适宜的冶镁方法是C,‎ 故答案为:C;‎ ‎(2)①要想使溴离子变成溴单质,则加入的a能和溴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溴单质,氯气能和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故答案为:Cl2+2Br﹣=2Cl﹣+Br2;‎ ‎②溴易挥发,升高温度促进其挥发,所以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 故答案为:吹出Br2;‎ ‎③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可知气体b为SO2,发生的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SO42﹣生成.检验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B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故答案为:取少量B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④氯气不可能完全反应,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氯气和溴都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且这几种物质都能和碱反应,所以C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可知C的作用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 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 ‎ ‎ ‎28.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O•Cr2O3)制备红矾钠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4FeO+Cr2O3(s)+8Na2CO3(s)+7O2⇌8Na2CrO4(s)+2Fe2O3(s)+8CO2△H<0‎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图1、图2表示上述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 由图1判断,反应进行至t2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对平衡体系降温,平衡正向移动,CO2浓度增大,O2浓度减小 (用文字表达);‎ 由图2判断,t2到t3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b (填写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了催化剂 c.通入O2 d.缩小容器体积 ‎(3)工业上可用上述反应中的副产物CO2来生产甲醇:CO2(g)+3H2(g)⇌CH3OH(g)+H2O(g),‎ ‎①已知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下列(A﹣D)图象正确的是 AC ‎ ‎②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填序号)‎ A.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v(CH3OH)=mol•L﹣1•min﹣1‎ 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③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1﹣ .‎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2)图1中t2时改变条件瞬间,CO2、O2浓度不变,不能是改变浓度或改变压强,而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图2中t2到t3的曲线变化说明平衡没有移动,只是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应是使用催化剂;‎ ‎(3)①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是熵减小的反应,△H﹣T△S<0能够自发进行,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反应速率增大、甲醇的浓度减小、氢气体积分数增大,未到平衡前,随温度升高甲醇的浓度增大、氢气体积分数减小;‎ ‎②由图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温度T2>T1,又温度高时平衡状态CH3OH的物质的量少,则说明可逆反应CO2+3H2⇌CH3OH+H2O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故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①中按照其计算速率的方法可知反应速率的单位错误,应为mol•min﹣1;‎ ‎③根据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对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1)4FeO+Cr2O3(s)+8Na2CO3(s)+7O2⇌8Na2CrO4(s)+2Fe2O3(s)+8CO2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故答案为:;‎ ‎(2)图1中t2时改变条件瞬间,CO2、O2浓度不变,不能是改变浓度或改变压强,而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图2中t2到t3的曲线变化说明平衡没有移动,只是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应是使用催化剂,‎ 故答案为:对平衡体系降温,平衡正向移动,CO2浓度增大,O2浓度减小;b;‎ ‎(3)①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是熵减小的反应,△H﹣T△S<0能够自发进行,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正确;‎ B.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达平衡后再升温,平衡逆向移动,甲醇浓度减小,故C正确;‎ D.达平衡后再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氢气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②A.按照其计算速率的方法可知反应速率的单位错误,应为mol•min﹣1,一般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温度T2>T1,又温度高时平衡状态CH3OH的物质的量少,则说明可逆反应CO2+3H2⇌CH3OH+H2O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平衡逆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 ‎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mol):1 3 0 0‎ 转化(mol):a 3a a a 平衡(mol):1﹣a 3﹣3a a a 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1﹣a+3﹣3a+a+a):(1+3)=1﹣,‎ 故答案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