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0 KB
- 2021-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综化学部分
化学题:(每题2分)
1.下列做法不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是( )
A. 大量生产、使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
B.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C. 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D. 研究廉价、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量生产、使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可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但未能减小有害物质PM2.5的排放,不能从根本上对“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治理,故A错误;
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
C.太阳能、氢能、风能等能源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且能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故C正确;
D.CO和N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研究廉价、高效的催化剂,将其转化为无害气体,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铀的一种核素U,这里的“235”表示的是(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质量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原子表示法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铀的一种核素U,U的质量数是235,核外电子数=质子数=9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所以“235”表示的是质量数,故答案为D。
【点睛】原子表示法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量数-
质子数=中子数。
3.当光束分别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NaOH溶液 B. Fe(OH)3胶体 C. C2H5OH溶液 D. CuS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100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NaOH溶液、C2H5OH溶液、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大小: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选B。
4.下列物质中,只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H2O B. Cl2 C. NH4Cl D. 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水分子中只有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的极性共价键,故A符合题意;
B. 氯气分子中只有氯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铵中含有铵根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之间为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 B. 二氧化硅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 硅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D. 硅酸可通过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得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常温下能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B错误;
C.硅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硅,故C正确;
D.盐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所以盐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故D正确;
故选:B。
6.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纯碱属于碱 B. 钢属于纯净物 C. 冰醋酸属于混合物 D.
水属于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故A错误;
B. 钢是铁与碳的合金,依据碳含量的不同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故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 冰醋酸是纯净的CH3COOH固体,为纯净物,故C错误;
D. 水的分子式为H2O,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和O互称同素异形体
B. 丙烷和异丁烷互称同系物
C. 金刚石和石墨互称同位素
D. 和 互称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两者均为氧元素的不同种核素,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 丙烷和异丁烷,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属于同系物,故B正确;
C. 金刚石与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 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氯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故两者属于同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8.下列有关反应2NO+2CON2+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NO发生还原反应
C. CO是氧化剂 D. 反应物中O得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O为还原剂,故C错误;
D.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O中N元素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
9.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 NO B. SO2 C. CO2 D. N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O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符合题意;
B. SO2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 CO2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符合题意;
D. NO2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Ag+、NH4+、OH−、Cl− B. Na+、Cu2+、SO42−、NO3−
C. K+、Na+、SO42−、Cl− D. Ba2+、CO32−、NO3−、K+
【答案】C
【解析】
【详解】A. Ag+、OH−生成沉淀,NH4+、OH−生成一水合氨,故不选A;
B. 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故不选B;
C. K+、Na+、SO42−、Cl−不反应,且溶液为无色,故选C;
D. Ba2+、CO32−生成碳酸钡沉淀,故不选D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盐酸和氨水反应 H++OH−=H2O、 B. 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C. 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2+2OH−=Cl−+ClO−+H2O D. 铜和稀硝酸反应 Cu+2NO3−+4H+=2Cu2++2NO2↑+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盐酸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NH4++H2O,故A错误;
B. 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 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故C正确;
D.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3Cu+2NO3−+8H+=3Cu2++2NO↑+4H2O,故D错误。
12.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 甲烷能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
D. 甲烷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
B.甲烷是天然气、沼气以及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
C.甲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故C正确;
D.甲烷性质较为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反应,即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1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和Na+的化学性质相似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C. 钠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 D. 实验室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a和Na+最外层电子数不等,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而不是氧化钠,故B错误;
C.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生成氢氧化铜,故C错误;
D. 钠容易与空气反应导致变质,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大比煤油小,故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图像的是( )
A. 乙醇的燃烧
B. 碳酸钙的分解
C. 镁和盐酸的反应
D.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乙醇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多数分解反应、电离水解反应、碳单质还原氧化物的反应等。
15.下列物质可用于干燥氨气的是( )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过氧化钠 D. 活性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用于干燥氨气可知,本题考查氨气的干燥,运用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与酸或酸性气体反应分析。
【详解】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如浓硫酸等)反应生成铵盐,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过氧化钠与氨气不反应,但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引进杂质,不能用过氧化钠干燥氨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没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氨气;碱石灰不与氨气反应,且能吸水,故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答案选B。
【点睛】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或酸性气体反应,不能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干燥氨气。
16.下列有关硫酸和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均能与木炭反应
B. 将浓硫酸和浓硝酸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均会升高
C. 稀硫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S和N元素的化合价都会发生变化
D. 因为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铝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都能氧化碳,都能与木炭反应,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挥发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故B错误;
C.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氢离子表现氧化性,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
D
.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铝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选:A。
17.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C. 在上述条件下,氢气能全部转化为氨气
D.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降温,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可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故C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8.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Al2O3的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C. 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制备Al(OH) 3
D. 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铝为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故B正确;
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易与强碱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应用铝盐和弱碱反应,故C错误;
D.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可保护铝进一步被腐蚀,并不是因为铝不活泼,故D错误。
故选:B。
1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均放出气体的是( )
A. Al B. Al2O3 C. Al(OH) 3 D. NaH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Al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同时都产生氢气,故A正确;
B. Al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但都不产生气体,故B错误;
C. Al(OH)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但都不产生气体,故C错误;
D.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但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等)、单质(如Al)、氨基酸等,但能放出气体的只有单质(如Al)、弱酸的铵盐等。
20.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小
B.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 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杂质
D. 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CO2时,后者消耗的H+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碳酸盐可溶则其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小于碳酸盐,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均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应选氯化钙,故B错误;
C.NaHCO3加热易分解,而Na2CO3不能,则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故C正确;
D.都生成1mol的二氧化碳,碳酸钠需2mol的盐酸,碳酸氢钠需1mol
的盐酸,所以前者消耗的H+多,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难溶碳酸盐溶解度小于碳酸氢盐,如:碳酸钙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钙;易溶的碳酸盐溶解度大于碳酸氢盐,如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 淀粉、蔗糖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 羊毛、塑料和橡胶均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化石燃料,故A正确;
B.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蔗糖能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能水解为氨基酸,故B正确;
C.塑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羊毛和天然橡胶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糖类和油脂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22.某化合物性质如下所示:①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②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物质是( )
A. NH4Cl B. (NH4)2CO3 C. NaCl D. K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H4Cl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氨气;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故A符合题意;
B. (NH4)2CO3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的沉淀可溶于稀硝酸,故B不符合题意;
C. NaCl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K2SO4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下列物质中,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 甲烷 B. 二氧化硅 C. 二氧化硫 D. 氨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甲烷不具有漂白性且不与品红溶液反应,故A错误;
B. 二氧化硅不具有漂白性且不与品红溶液反应,故B错误;
C. 二氧化硫因为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品红溶液,故C正确;
D. 氨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4.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KMnO4褪色的是( )
A. 苯 B. 乙烷 C. 乙烯 D. 乙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苯可以通过萃取使溴水褪色,发生的不是化学反应,且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
B. 乙烷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
C. 乙烯可以通过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化学反应,且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符合题意;
D. 乙酸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如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
氯化钠
(NaCl)
≥98.0%
(以NaCl计)
碘酸钾
(KIO3)
(35±15)mg/kg
(以I计)
A. 此食盐是纯净物
B.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单质
C. 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D. 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则食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加碘食盐”中的“碘”存在于碘酸钾中,是指碘元素,故B错误;
C.由配料表中碘酸钾的含量可知1kg此食盐中含碘元素的质量为(35±15)mg,而不是碘酸钾,故C错误;
D.因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说明碘酸钾在加热时能分解,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