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 KB
  • 2021-08-24 发布

【化学】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l 35.5 Cu 64 Na 23 Ag 108 ‎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焓”是指( )‎ A. 物质所具有的内能 B. 反应热的变化 C. 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 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单位是焦耳;答案选A。‎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然气、煤、石油均不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且使用时,对环境有污染;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均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下列过程中△H<0的是( )‎ 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 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 C.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 D. 实验室制备氢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为吸热反应,△H>0,故A错误;‎ B. 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为分解反应,需要吸热,△H>0,故B错误;‎ C.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H>0,故C错误;‎ D. 实验室制备氢气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  )‎ A. 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C. 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D.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A ‎【解析】A、燃烧是氧化反应,但多数有机物均能燃烧,不能作为酒精燃烧的优点,故A错误;B、乙醇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故B正确;C、乙醇可以通过有机物发酵制取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乙醇的热效应较高,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 ‎5. 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 A. 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 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 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中氢离子的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B中锌的表面积不同,反应速率不同;C中盐酸和硝酸都是一元强酸,所以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和碳酸钠的反应相同,C正确;D中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D不正确,答案选C。‎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2H5OH+3O2=2CO2+3H2O △H=-1367.0kJ/mol B. NaOH(aq)+ HCl( aq)=NaCl(aq)+ H2O(l) △H =+573 kJ/ mol C. S(s)+ O2 (g)=SO2 (g) △H =-269.8 kJ/ mol D. 2NO(g)+O2(g)=2NO2(g) △H =-116.2 kJ ‎【答案】C ‎【解析】A ‎ 项,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错误;B项,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错误;C项,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正确;D项,ΔH的单位为kJ/mol,错误;答案选C。‎ ‎7.设C+CO2="2CO" △H>0的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的反应速率为V2。若升温,V1和V2的变化可能是:(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少 C. V1增大、V2减少 D. V1减少、V2增大 ‎【答案】A ‎【解析】分析:升高温度,无论对于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都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解:升高温度时,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与吸放热无关.‎ 故选A.‎ ‎8.对于可逆反应A (g)+2B(g)2C (g) 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增大,且使A的转化率增大,以下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A的浓度 C. 减少C的浓度 D. 增大压强 ‎【答案】D ‎【解析】A. 升高温度平衡左移,A的转化率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 增大A的浓度,A的转化率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 减少C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右移,A的转化率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9.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数值)‎ D. 单位时间消耗nmolA,同时生成2nmolC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则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 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生成nmolA一定同时生成3nmolB,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B的速率和生成C的速率之比为3: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该反应一定不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 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消耗nmolA,同时生成2nmolC,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A。‎ ‎10.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 A. +184.6kJ·mol-1 B. -92.3kJ·mol-1‎ C. -369.2kJ·mol-1 D. +92.3kJ·mol-1‎ ‎【答案】D ‎【解析】‎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11.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G·H·Hess)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A. -Y kJ/mol B. -(5X-0.5Y) kJ/mol C. -(10X-Y) kJ/mol D. +(10X-Y) kJ/mo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0.2×2,联立方程,解得x=0.2,y=0.1,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所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0.1mol×Y kJ/mol=0.1YkJ,所以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为XkJ-0.1YkJ,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故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5X-0.5Y)kJ/mol,故选B。‎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的理解,特别是两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13.25℃、101 kPa时,1 g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 B.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1.6 kJ/mol C. 2CH3OH+3O2=2CO2+4H2O(l) ΔH=-22.68 kJ/mol D. CH3OH(l)+O2(g)=CO2(g)+2H2O(g) ΔH=-725.8 kJ/mol ‎【答案】A ‎【解析】‎ ‎【分析】1g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可知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热为22.68kJ×32=725.8 kJ,结合物质的状态、焓变来解答。‎ ‎【详解】A. 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热22.68kJ×32=725.8 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故A正确;‎ B. 放热反应,焓变为负,故B错误;‎ C. 应注明物质的状态,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故C错误;‎ D. 水的状态应为液态,故D错误;‎ 答案选A。‎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共价键 H-H F-F H-F H-Cl H-I E(kJ/mol)‎ ‎436‎ ‎157‎ ‎568‎ ‎432‎ ‎298‎ A. 432kJ/mol>E(H-Br)>298kJ/mol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 H2(g)→2H(g) ΔH=+436kJ/mol D. H2(g)+F2(g)=2HF(g) ΔH=-25kJ/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依据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分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432kJ⋅mol−1>E(H−Br)>298kJ⋅mol−1,故A正确;‎ B. 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大的是H−F,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故B正确;‎ C. 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g)=2H(g)△H=+436kJ⋅mol−1,故C正确;‎ D. 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H=436 kJ /mol+157 kJ /mol−2×568 kJ /mol=−543 kJ /mol,H2(g)+F2(g)=2HF(g)△H=−543kJ⋅mol−1,故D错误;‎ 答案选D。‎ ‎15.关于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反应C(s)+ CO2(g)= 2CO(g)△H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0‎ B.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C.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达到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 CO2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均增大 ‎【答案】B ‎【解析】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反应C(s)+ CO2(g)= 2CO(g)△H >0,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其△S>0,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综合判剧,只有在高温下才能保证△H-T△S<0,所以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随着正反应的发生,混合气体的密度逐渐增大,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均增大。综上所述,B不正确,本题选B。‎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A.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S>0,△H<0,△G=△H-T△S<0一定是自发反应,A正确;‎ B.熵减小△S<0,△H<0高温下,△G=△H-T△S<0,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B错误;‎ C.若△H<0、△S<0,则高温下△G=△H-T△S>0,不能自发进行,故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若△H>0、△S>0,则高温下△G=△H-T△S<0,能自发进行,故吸热反应不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C错误;‎ D.△H-△T△S<0反应自发进行,△G=△H-T△S>0反应非自发进行,改变条件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可以变化为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A。‎ ‎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C. 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1·s-1,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s-1‎ D.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均取正值,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该反应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非瞬时速率。‎ ‎【详解】A项,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中和反应速率很快,但没有明显现象,故A错误;‎ B项,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其浓度变化值为零,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 C项,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mol•(L•S)-1就是指1s内对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为0.5mol•L-1,由于化学计量数不一定相同,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不一定都为0.5mol•L-1,故C错误;‎ D项、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化学反应速率能定量地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D正确。‎ 故选D。‎ ‎18.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  ΔH1=-Q1 kJ/mol          ①‎ C2H5OH(g)=C2H5OH(l)  ΔH2=-Q2 kJ/mol         ②‎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       ③‎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Q1+Q2+Q3) kJ B. [0.5(Q1+Q2+Q3)] kJ C. (0.5Q1-1.5Q2+0.5Q3) kJ D. (1.5Q1-0.5Q2+0.5Q3) kJ ‎【答案】D ‎【解析】‎ ‎【详解】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反应焓变为ΔH。依据热化学方程式H2O(g)=H2O(l) ΔH1=-Q1 kJ/mol  ①‎ C2H5OH(g)=C2H5OH(l) ΔH2=-Q2 kJ/mol ②‎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 ③‎ ‎③-②+3×①得到ΔH=−(Q3−Q2+3Q1),23g即物质的量是0.5mol的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放热(1.5Q1−0.5Q2+0.5Q3) kJ,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9.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K是一个恒定值 B.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压强无关 C. 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D. 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答案】B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压强无关,故B正确;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彻底,故C错误;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故D错误。‎ ‎20.下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B、C、D均为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以看出,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吸热,故A错误;‎ B.图示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气体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气体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若A、B是气体,D是液体或固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一致,D为气体不能符合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B正确;‎ C.由图象可以看出,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吸热,故C错误;‎ D.若A、B、C、D均为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答案选B。‎ 第Ⅰ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0分。‎ ‎21.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有一处仪器未画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其他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如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热量的数值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5)实验中NaOH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 ‎(6)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偏小,请分析可能原因( )。‎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 B.用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缓慢 C.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书 ‎ D.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答案】(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 偏小 (4). 偏大 (5).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6). 偏小 (7). 确保盐酸完全反应 (8). ABD ‎【解析】‎ ‎【详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有热量的损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答案为: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偏小;‎ ‎(3)如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氢氧化钠固体在溶解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测定的中和热数值偏大。故答案为:偏大;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4)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5)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答案为:确保盐酸完全反应;‎ ‎(6)A. 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所以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 B. 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 C. 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酸过量,可以保证碱全反应,会使得中和和热的测定数据偏高,故C错误;‎ D. 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会导致一部分能量散失,所以测的数值降低,故D正确;‎ 答案选ABD。‎ ‎22.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N2和3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1)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92.4kJ。(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___________;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____。‎ ‎(3)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5)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答案】(1). 小于 (2). 1:3 (3). 1:1 (4). 变小 (5). 逆向 (6). 平衡向左移动 (7). 小于 ‎【解析】‎ ‎【详解】(1)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表示1mol氮气(g)与3mol 氢气(g)完全反应生成2mol氨气(g)反应的热量为92.4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1molN2和3molH2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 故答案为:小于;‎ ‎(2)对N2(g)+ 3H2(g)2NH3(g) ΔH<0,在密闭容器中,开始时n(N2):n(H2)=1:3,反应时消耗n(N2):n(H2)=1:3,故平衡时n(N2):n(H2)=1:3,所以c(N2):c(H2)=1:3,转化率之比为1:1。‎ 答案为:1:3;1:1;‎ ‎(3)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总质量不变,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答案为:变小;‎ ‎(4)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氩气,使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答案为:逆向; ‎ ‎(5)恒容时升高温度至原来的2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达新平衡后,由于吸热容器内温度小于原来温度的2倍。答案为:平衡向左移动;小于。‎ ‎2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 ‎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表示H2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表示C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4)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②③④ (2).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3).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4). 1429.0 kJ (5). 283 kJ/mol (6). CO(g)+O2(g)=CO2(g) ΔH= -283 kJ/mol ‎【解析】‎ ‎【详解】(1)△H<0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H>0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根据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①②③④四个反应的△H<0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2)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知:H2燃烧时生成液态水更稳定,所以H2(g)+O2(g)=H2O(l) ΔH=-285.8 kJ/mol就是氢气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其燃烧热△H=-285.8kJ⋅mol−1;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稳定,C(s)+O2(g)=CO2(g) ΔH=-393.5 kJ/mol,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 故答案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C(s)+O2(g)=CO2(g) ΔH=-393.5 kJ/mol;‎ ‎(3)由热化学方程式①可知 H2(g)+O2(g)=H2O(l) Q ‎2g 285.8kJ ‎10g 1429kJ 故答案为:1429kJ;‎ ‎(4)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将④-③得CO(g)+O2(g)=CO2(g)△H=-283kJ⋅mol−1,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kJ⋅mol−1;‎ 故答案为:283kJ⋅mol−1;CO(g)+O2(g)=CO2(g)△H=-283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