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 M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在各个大陆向海延伸的大陆边缘水深超过
300m
~
500m
的深度,尤其是在海底以下
1000m
~
1100m
深度的沉积地层中,以及高纬度地区广泛发育的永久冻土层中,蕴藏着丰富的气体水合物
——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科学界把它们称之为
“
易燃冰
”
或
“
可燃冰
”
。
这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气体和水形成的冰状白色固态晶体,水分子一般通过氢键合成多面体笼,笼中含有固体的天然气分子。其分子式是
M
·
n
H
2
O
,式中
M
是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乙烷和丙烷等烃类同系物及
CO
2
、
N
2
和
H
2
S
等;
n
是水分子数。水分子组成笼形类冰晶格架,气体分子充填在格架空腔中,组成单一或复合成分的天然气水合物。这种类冰气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性质,除甲烷外,还有一系列结构和性质与它很相似的烃,如下面两种物质:
我们称这类烃为烷烃。那么,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第
2
课时烷烃。
●
梳理导引
1
.烷烃又叫
________
,其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只以
________
结合,剩余价键均与
________
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
____________
都已充分利用,达到
“
饱和
”
。通式为
____________(
n
≥
1
的整数
)
2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
________
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
________
态变到
________
态,再变到
________
态;沸点逐渐
________
,相对密度
________
。
3
.同系物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________
,但具有不同
________
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物现象的化合物统称为
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________
;同分异构现象是
________
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
1.
饱和烃 单键 氢原子 化合价
C
n
H
2
n
+
2
2
.规律性 气 液 固 升高 增大
3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
2
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4
.分子式 结构 同分异构体 增加 有机物种类繁多
●
问题探究
1
.根据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分子式,你能推出烷烃的化学通式吗?
(
设碳原子数为
n
)
提示:
推有机物的通式一种方法是利用数学关系推导,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分子的结构进行推导。
利用数学关系推导:根据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分子式找出规律,判断烷烃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出烷烃的化学通式。
根据分子的结构进行推导:根据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结构找出规律,判断烷烃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出烷烃的化学通式。
答案:
观察法:首先写出乙烷、丙烷和丁烷的分子式
C
2
H
6
、
C
3
H
8
、
C
4
H
10
,不难发现,相邻的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都相差一个
“
CH
2
”
原子团。这样,甲烷的分子式为
CH
4
,分子内含
n
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就应是比甲烷分子式多
(
n
-
1)
个
CH
2
由此可推出烷烃的通式为
C
n
H
2n
+
2
。
递推法探究:因为碳是四价的,一个碳原子应连接四个氢原子,增加一个碳,原碳上去掉一个氢,后来增加的这个碳上还需再接三个氢,这样相当于增加一个碳时,就相应的增加两个氢,故含
n
个碳原子的烷烃相当于在甲烷分子中增加了
(
n
-
1)
个碳,相应增加了
2(
n
-
1)
个氢,于是烷烃的通式为
C
1
+
n
-
1
H
4
+
2(
n
-
1)
=
C
n
H
2
n
+
2
。
2
.有机物如何命名?
提示:
使用习惯命名法命名有机物,要清楚以什么为标准,烷烃中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怎样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怎样命名。对于碳原子数相同的而结构不同的烷烃,还要写明什么。还要清楚习惯命名法适于什么情况,还有什么命名法。
有时使用习惯命名法: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命名。烷烃中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用天干表示,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称某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中文数字来表示。如
C
17
H
36
叫十七烷。对于碳原子数相同的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般在烷烃名称前再加上
“
正、异、新
”
等字加以区别。
使用习惯命名法命名有机物时,常命名碳原子数较少的、结构比较简单的烷烃,对于碳原子数比较多的常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接触到。
●
细品教材
1
.
烷烃的概念:
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
“
饱和
”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1)
烷烃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接,每个碳原子最多能以四个共价单键与其他碳
(
或氢
)
原子相连接。
(2)
烷烃都是立体结构。
2
.组成和结构
(1)
烷烃通式为
C
n
H
2
n
+
2
(
n
≥
1
,整数
)
,其中含碳量最低者是
CH
4
(
含
C 75%)
,随碳原子数增多,含碳量增大,但不会达到
85.7%
。
(2)
烷烃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其他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3)
烷烃分子是空间立体结构,而非平面结构或直线结构,碳链不是直线。
3
.烷烃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①
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时,均为气态
(
但新戊烷沸点为
9.5
℃
,常温下为气体
)
。
②
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多,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导致沸点升高。
③
当碳原子数相同时,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如沸点: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
化学性质
①
氧化反应
燃烧通式为:
烷烃都不能被酸性
KMnO
4
溶液氧化。烷烃完全燃烧时,
n
(H
2
O)
-
n
(CO
2
)
=
1
②
取代反应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卤代产物。
4
.烷烃的命名
(1)
在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后加一烷字,称为某烷。
(2)
分子中碳原子数在十个以内时,用天干表示,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如甲烷、丁烷;
(3)
分子中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上时,直接用汉字数字
(
大写
)
来表示,如十二烷、十八烷等;
(4)
对于碳原子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般在烷烃的名称之前加
“
正
”
、
“
异
”
、
“
新
”
等字加以区别。如:正丁烷、异丁烷等。
●
典例精析
【例
1
】 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烷烃的是
(
)
A
.
CH
2
===CH
2
B
.
CH
3
CH
2
CH
2
CH
2
Cl
【解析
】
根据烷烃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判断。烷烃的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全部是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键全部和氢原子结合。首先就会看出,
B
项中含有氯原子,碳原子其余的键不是全部和氢原子结合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烃,就更谈不上烷烃了;
A
项中不是碳碳单键结合,
C
项中不是链状,它们都不是烷烃;
D
项中碳链上虽然有两个支链,但它仍属于链状,是完全符合烷烃结构特点的。
【答案
】
D
【例
2
】 已知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甲烷:
CH
4
;乙烷:
CH
3
CH
3
;丙烷:
CH
3
CH
2
CH
3
;丁烷:
CH
3
(CH
2
)
2
CH
3
;戊烷:
CH
3
(CH
2
)
3
CH
3
……
试回答:
(1)
这类有机物的通式为
________
;
(2)
其最大含
C
量和最大含
H
量分别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解析
】
(1)
推导有机物的通式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
(
虚拟法
)
:比较相邻烷径的化学式
CH
4
、
C
2
H
6
、
C
3
H
8
、
C
4
H
10
……
不难看出相邻两烷烃在组成上都相差
1
个
“
CH
2
”
原子团
(
此即烷烃通式变化项
)
,这样由
CH
4
往前推,虚拟出
1
个
“
H
2
”
(
氢气
)
,其中
2
就是烷烃通式的常数项,由此得烷烃的通式为:
(CH
2
)
n
·
H
2
,即:
C
n
H
2
n
+
2
。
方法二
(
数列法
)
:观察烷烃化学式:
CH
4
、
C
2
H
6
、
C
3
H
8
、
C
4
H
10
……
可知,它们是一等差数列,其首项
a
1
为
CH
4
,公差
d
是
CH
2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
a
1
+
(
n
-
1)
d
,可得烷烃通式:
CH
4
+
(
n
-
1)CH
2
=
C
n
H
2
n
+
2
。
(2)
由通式
C
n
H
2
n
+
2
可以看出,
n
越大,
w
(C
)
越大;
n
越小,
w
(H
)
越大。故:
【答案
】
(1)C
n
H
2
n
+
2
(2)85.7%
25%
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性质的是
(
)
A
.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B
.它们几乎不溶于水
C
.它们是非电解质
D
.分子的通式为
C
n
H
2
n
+
2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
烃类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
A
不是烷烃的特征性质;烃类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都是非电解质,所以
B
、
C
也不正确。
【答案
】
D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逐渐升高
B
.丙烷与
Cl
2
发生取代反应后生成的一卤代物不只是一种
C
.任何烷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相同的
D
.正丁烷的熔点、沸点比异烷的高
【解析
】
烷烃的通式为
C
n
H
2
n
+
2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n
∶(2
n
+
2)
,并不相同。
【答案
】
C
●
细品教材
1
.同系物及同系物规律
(1)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
2
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2)
判断方法:看是否符合
“
两同一差
”
,同
——
同通式、同结构
(
类别
)
,差
——
差
n
个
CH
2
。对于同系物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同系物必符合同一通式;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同系物化学式不同;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同系物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14
n
(
n
为两种同系物分子的碳原子数差值
)
。
(3)
同系物规律: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增大;因结构相似,同系物之间的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2
.同分异构体
(1)
概念: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它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2)
同分异构体因结构不同,故性质也不同,是不同的物质。
温馨提示:
运用同分异构体时应注意以下
4
点:
①
分子式相同是指化学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②
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③
同分异构现象是产生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
产生同分异构体的原因有:
A.
碳链异构;
B.
官能团异构;
C.
空间异构。
(3)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依据:
①
分子式必须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
C
8
H
18
和
C
7
H
14
O
。
②
结构不同。注意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顺序不同,二是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同,由此能辩认出等同的结构。
(4)CH
3
CH
2
CH(CH
3
)
2
与
CH
3
CH
2
CH(CH
3
)CH
2
CH
3
是同分异构体吗?
不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注意两点:
①
是分子式必须相同。
②
结构一定不同,上述两者属于同系物。
温馨提示:
①
H
2
和
D
2
是由同一元素氢元素的两种核素形成的结构相同的单质,它们既不是同位素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3
.几个概念的比较
概念
内容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适用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判断依据
(1)
原子序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2)
原子之间
(1)
属同一种元素
(2)
单质之间
(1)
结构相似的同一类物质
(2)
符合同一通式
(3)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
相差
14
n
)
(1)
分子式相同
(2)
结构不同
(3)
不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性质
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呈规律性变化
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实例
H
、
D
、
T
,
16
O
与
18
O
红磷与白磷,金刚石与石墨
甲烷与丁烷、乙烯与丙烯
戊烷有正、异、新戊烷三种
4.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1)
书写规律可概括为: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对、邻、间。
(2)
书写步骤:
①
先写出碳原子数最多的主链。
②
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一个碳原子作为甲基接在主链某碳原子上。
③
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两个碳原子作为乙基或两个甲基接在主链碳原子上,以此类推。
现以
C
6
H
14
为例,基本步骤如下:
①
将分子中全部碳原子连成直链做为母链
C
—
C
—
C
—
C
—
C
—
C
②
从母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做为支链
(
即甲基
)
,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有两种:
注意:
不能连在
①
位和
⑤
位上,否则会使碳链变长,
②
位和
④
位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
③
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
(
即乙基
)
或两个支链
(
即
2
个甲基
)
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结构有两种:
②
位或
③
位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会使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使主链变长。
所以
C
6
H
14
共有
5
种同分异构体。
温馨提示: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一定要做到
“
有序
”
和
“
等效
”
,即思维的有序性和碳原子的等效性,避免遗漏和重复。同时要注意总结规律,如:
①
烃的一元取代物种类数等于烃中等效氢原子的种类数。
②
一种烃如果有
m
个氢原子,那么它的
n
元取代物与
(
m
-
n
)
元取代物种类相等。
●
典例精析
【例
3
】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________(
填选项编号,下同
)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__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________
;属于同位素的是
________
;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________
。
A
.
O
2
和
O
3
B
.
H
、
D
、
T
C
.
CH
4
和
CCl
4
D
.正丁烷和异戊烷
【解析
】
本题
A
项为同素异形体;
B
项为同位素;
D
为同系物,均为烷烃的一种;
E
项为同种物质,因为它们的立体结构是四面体结构,结构上相同,且分子式相同;
F
项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G
为不同种物质。
【答案
】
D
F
A
B
E
【点拨】
本题着重考查
“
五同
”
,注意识别,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
(1)
有以下物质
①
CH
3
—
CH
2
—
CH
2
—
CH
2
—
CH
3
⑦
CH
3
Cl
⑧
12
C
⑨
10
N
⑩
14
C
其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________
,互为同系物的是
________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__
,互为同位素的是
________
。
(
填序号
)
(2)
烃分子中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叫烃基,如
—
CH
3
叫甲基。则符合
—
C
5
H
11
的烷基共有
________
种。
【解析
】
依据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及同位素的有关概念、含义对所列物质进行分类;确定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时,可利用等效氢法。
(1)
①②③④⑤
分子式相同,其中
②③④
分子结构中,主链都只有
4
个碳原子,第二个碳上有一个甲基,所以是同种物质,它与
①⑤
都是分子式为
C
5
H
12
(
戊烷
)
的同分异构体;
⑥
是己烷,是烷烃的同系物;
⑧⑩
分别代表质量数为
12
和
14
的碳元素的两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
【答案
】
(1)
②③④
①②
(
或
③
或
④
)
⑤
与
⑥
①②
(
或
③
或
④
)
⑤
⑧⑩
(2)8
【点拨】
“
等效氢原子
”
种类的判断通常有如下三个原则:
①
同一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
同一碳原子所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③
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或镜面对称,对称
(
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
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
资料备选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1)
烷烃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基本原则
其一:最简化原则;其二:明确化原则。
该原则可解释为:
“
一长一近一多一少
”
,即
“
一长
”
是主链要长,
“
一近
”
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最近,
“
一多
”
是支链数目要多,
“
一小
”
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
(2)
烷烃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步骤
步骤归纳
选主链,称某烷;编号码,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在前,相同基,合并算。
相关文档
- 2019届二轮复习考前增分静悟:再现化2021-08-248页
- 【化学】河南省平顶山一中新区学校2021-08-248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8-245页
- 2021届一轮复习鲁科版化学反应的热2021-08-2410页
-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8-2418页
-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2021-08-2415页
- 【化学】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2021-08-2412页
- 【化学】湖北省宜城市第二中学20192021-08-246页
- 【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2021-08-247页
- 2019届二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作业(全2021-08-2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