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 M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选择题命题区间
3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NO.1 历年真题集中研究——明考情
2
NO.2
解题知能重点强化 ——提能力
3
NO.
3
高考题点全面演
练
——查缺漏
4
专题过关检测
目 录
CONTENTS
NO.1
历年真题集中研究
——
明考情
考向二 利用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推断
元素
W
X
Y
Z
考向三 利用物质性质或
物质间转化关系
推断元素
考情
考法
分析
NO.2
解题知能重点强化
——
提能力
⑤
若
X
n
+
+
Y
―→
X
+
Y
m
+
,则
Y
金属性比
X
强
④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
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②
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本质
金属性比较
④
A
n
-
+
B
―→
B
m
-
+
A
,则
B
非金属性比
A
强
③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②
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①
与
H
2
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本质
非金属性比较
①
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如:
r
(Cl
-
)
>
r
(Cl
)
,
r
(Fe
)
>
r
(Fe
2
+
)
>
r
(Fe
3
+
)
②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
r
(O
2
-
)
>
r
(F
-
)
>
r
(Na
+
)
>
r
(Mg
2
+
)
>
r
(Al
3
+
)
③
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如:
r
(Li
+
)
<
r
(Na
+
)
<
r
(K
+
)
<
r
(Rb
+
)
<
r
(Cs
+
)
;
r
(O
2
-
)
<
r
(S
2
-
)
<
r
(Se
2
-
)
<
r
(Te
2
-
)
④
带电荷、电子层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
较。如:比较
r
(K
+
)
与
r
(Mg
2
+
)
可选
r
(Na
+
)
为参照,可知
r
(K
+
)
>
r
(Na
+
)
>
r
(Mg
2
+
)
离子半径
①
电子层数相同时,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如:
r
(Na)
>
r
(Mg)
>
r
(Al)
>
r
(Si)
>
r
(P)
>
r
(S)
>
r
(Cl)
②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增
大。如:
r
(Li
)
<
r
(Na
)
<
r
(K
)
<
r
(Rb
)
<
r
(Cs
)
原子半径
判断分析依据
角度
①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
+
1
→
+
7
,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由-
4
→
-
1
;
②
同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均相同
(
适用于短周期主族元素,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
)
元素化合价
①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②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
(
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
原子
半径
①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②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
F
无正价,
O
无最高正价,不考虑
)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①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①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②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
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
得失电子能力
判断分析依据
角度
①
一般情况下,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高,如
I
2
>
Br
2
>
F
2
;
②
NH
3
、
H
2
O
、
HF
的沸点反常高,是因为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物质的沸点升高
物质的熔点、沸点
一般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判断分析依据
角度
NO.3
高考题点全面演练
——
查缺漏
命题点
一
利用原子结构或核外
电子排布推断元素
题后
道
命题点
二
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推断元素
a
b
c
d
X
Y
Z
W
命题点
三
利用物质的性质推断元素
命题点三 利用物质的性质推断元素
命题点三 利用物质的性质推断元素
题后
道
命题点
四
利用物质间转化
关系推断元素
命题点四
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推断元素
命题点四
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推断元素
命题点四
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推断元素
“
专题过关检测
”见“
专题跟踪检测
(
三
)
”
(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