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5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Mg:24 C:12 O:16 H:1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6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 — 个正确答案)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大规模炼铁
C.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去除
D.生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是由于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3.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少量浓盐酸 B.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2的硫酸溶液中c(H+):c(SO42-)等于2:1,稀释100倍后二者的比值几乎不变
B.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Br-、HCO3-一定能大量共存
C.1.0×10-3mol/L盐酸溶液的pH=3,则1.0×10-8mol/L盐酸溶液的pH=8
D.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若使pH=1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两者的体积比为1:10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 + 3O2(g)=2CO2(g) + 3H2O(g);△H = -1367.0 kJ/mol(燃烧热)
B. NaOH(aq) + HCl(aq)=NaCl(aq) + H2O(l);△H= +57.3kJ/mol(中和热)
C.S(s) + O2(g)=SO2(g);△H = -269.8kJ/mol(反应热)
D. 2NO2=O2 + 2NO;△H= +116.2kJ/mol(反应热)
6.可逆反应2NO22NO + O2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7.常温下,对于pH均为5的HCl溶液和NH4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溶液稀释10倍后,pH相等
B.两溶液加热至相同的温度后,pH相等
C.两溶液中各加入等体积的pH等于9的NaOH溶液后,pH相等
D.两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相等
8.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电离度=(已电离的物质的量/原来的总物质的量)×100%。现取2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右图,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A.0.5% B.1.5% C.0.1% D.1%
9.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MgCl2杂质而易于潮解。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固体。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
10.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HCO3-、Al3+、Na+、SO42- B.I-、NO3-、K+、NH4+
C.MnO4-、Cl-、SO42-、K+ D.SiO32-、OH-、SO32-、Na+、Cl-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 — 个正确答案)
11.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
A.V(NaOH)= 0时,c(H+) = 1 × 10-2 mol/L
B.V(NaOH)<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 2 c(C2O42-) + c(HC2O4-)
C.V(NaOH)= 10 mL时,c(H+)= 1 × 10-7mol/L
D.V(NaOH)> 10 mL时,c(Na+)> c(C2O42-)>c(HC2O4-)
12.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CH3COONH4)溶液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 + 2 CH3COONH4 = Pb(CH3COO)2 + (NH4)2SO4,当在醋酸铅(Pb(CH3COO)2)溶液中通入弱电解质H2S时,有黑色沉淀PbS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Pb(CH3COO)2 + H2S = PbS↓ + 2CH3COOH
B.Pb2+ + H2S = PbS↓ + 2H+
C.Pb2+ + 2CH3COO- + H2S = PbS↓ + 2CH3COOH
D.Pb2+ + 2CH3COO- + 2H+ + S2- = PbS↓ + 2 CH3COOH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0.1mol/L NH4NO3溶液中NO3—的数目为0.1NA
B.常温下,在pH = 8的HCOONa溶液中:c(Na+) -c(HCOO-) = 9.9×10-7mol/L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D.常温常压下,4.0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1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 + 3H2(g)2NH3(g)△H = -92.4kJ/mol)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c1>c3 B.a + b=92.4 C.2 p1<p3 D.α1 + α2>1
15.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 + 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 =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C.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D.图4表示将1.000 mol/L氨水滴入20.00mL1.000 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
17.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 - 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 + 2H2O + 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 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18.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 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19.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所表示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20.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aA(g) + bB(g)xC(g),符合下图甲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则图乙中y轴是指
0
y
1.01×107Pa
1.01×106Pa
T(℃)
乙
T2、P2
T1、P2
T1、P1
时间
C%
0
甲
A.C的转化率
B.平衡混合气中B的百分含量
C.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平衡混合气的密度
21.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0.01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c(SO42-)>c(NH4+)>c(OH-)=c(H+)
B.0.1mol·L-1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C.Na2CO3溶液:c(OH-)-c(H+) = c(HCO3-) + c(H2CO3)
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 、CH3COONa 混合溶液:
c(CH3COO-) + c(OH-)z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23.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电池供电时,电子由燃料极通过熔融碳酸盐流向空气极
B.若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电极反应式:CH4 + 5O2--8e- = CO32- + 2H2O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
D.空气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CO2===2CO
2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NaClO溶液和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
Mg(OH)2>Fe(OH)3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25.已知:pAg=-lg{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 mL AgNO3 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1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提示:Ksp(AgCl)>Ksp(AgI)]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被恰好完全沉淀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 NaI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26.(8分)
⑴已知:2NO2(g)===N2O4(g)ΔH=-57.20 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浓度 D.升高温度
⑵在某温度下,H2O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3 mol2·L-2,则该温度下:
100 mL 0.1 mol·L-1H2SO4溶液与100 mL 0.4 mol·L-1的KOH溶液混合后,pH=___________。
⑶已知一溶液有4种离子:X+、Y-、H+、OH-,下列分析结果肯定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A.c(Y-)>c(X+)>c(H+)>c(OH-) B.c(X+)>c(Y-)>c(OH-)>c(H+)
C.c(H+)>c(Y-)>c(X+)>c(OH-) D.c(OH-)>c(X+)>c(H+)>c(Y-)
⑷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⑸水溶液中的行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已知下列物质的电离常数值(25 ℃):
HClO:Ka=3×10-8 HCN:Ka=4.9×10-10 H2CO3:Ka1=4.3×10-7 Ka2=5.6×10-11
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9分)
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 + 2H2(g)CH3OH(g) △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H2O(g) △H2=-23.5kJ·mol-1
③CO(g) + H2O(g)CO2(g) + H2(g) △H3=-41.2kJ·mol-1
⑴若要增大反应①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 D.增大容器体积
⑵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 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a= mol/L。
⑶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 + 3H2(g)CH3OCH3(g) + CO2(g)的△H=
;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 1.0(填“>”、“<”或“=”)。
⑷二甲醚的燃烧热为1455 kJ·mol-1,则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⑸“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28.(7分)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⑴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CO2↑ + H2O 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CO2 + H2O +2NaClO=Na2CO3 + 2HClO
B.CO2 + H2O +NaClO=NaHCO3 + HClO
C.CO2 +H2O +C6H5ONaNaHCO3 + C6H5OH
D.CO2 +H2O +2C6H5ONaNa2CO3 + 2C6H5OH
E.Na2CO3 + C6H5OHNaHCO3 + C6H5ONa
F.CH3COOH + NaCN=CH3COONa + HCN
⑵根据前述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05 mol/L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填编号);其pH为___________(填数值);pH最大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①C6H5OH ②CH3COOH ③HCN ④HClO ⑤H2SO4 ⑥HClO4
⑶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 = 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29.(11分)
MnO2用途很广,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氧化剂。例如将它加入熔态的玻璃中,可以除去带色的杂质(硫化物或亚铁盐),称为普通玻璃的“漂白剂”。在锰 - 锌干电池中用作去极剂,以氧化在电极上产生的氢。
⑴Zn - 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 - NH4Cl混合溶液。其电解质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_________极(填“正”或 “负”)。
⑵工业上,常以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
,常含有少量铁、钙、锌等元素)为原料,用电解法可以制备MnO2。其制备过程如下:
①写出酸浸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
②下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Zn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0~40℃
B.40~60℃
C.60℃以上
③该工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Mn2+,通常用H2S或者Na2S溶液处理。25 ℃,在0.10 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i.pH=13时,溶液中的c(H2S) + c(HS-)=__________mol·L-1;
ii.某溶液含x mol·L-1 Mn2+、0.10 mol·L-1 H2S,当调节溶液pH=5时,Mn2+开始沉淀,则x= 。
[已知:Ksp(MnS)=2.8×10-13]
参考答案
1-5BBDAC 6―10ADDCD 11―15DAABD 16―20AABDC 21―25ABDBB
26.(8分)⑴BC (1分) ⑵ 12(1分) ⑶C(1分)
⑷中(1分) 10-9/(a - 0.01) mol/L (2分)
⑸NaClO + CO2 + H2O = NaHCO3 + HClO(2分)
27.(9分)⑴B C(1分)
⑵0.1mol/(L·min) (1分);5.4 (1分)
⑶ΔH=-246.1 kJ·mol-1(1分);>(1分)
⑷CH3OCH3(g) + 3O2(g)=2CO2(g) + 3H2O(l) ΔH=-1455 kJ·mol-1(2分)
⑸;CH3OCH3 + 3H2O-12e-=2CO2 + 12H+(2分)
28.(7分)⑴A、D (2分) ⑵⑤;1;① (3分) ⑶5.6×10-5mol/L(2分)
29.(11分)⑴酸,NH4+ + H2ONH3﹒H2O + H+,
Zn2+ + 2H2OZn(OH)2 + 2H+,正;(4分)
⑵①MnCO3 + H2SO4===MnSO4 + H2O + CO2↑(2分);②C(1分);
③0.043,0.020(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