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0 KB
  • 2021-08-24 发布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注意:1.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共8页,答题卡共2页 ‎2.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3.第一部分(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必须用黑色笔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框内解答,其中21,22题为选考题。‎ ‎4.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S-32 N-14 Sn-119 As-75 Na-23‎ 一. 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述正确的是 ( )‎ A. 医院里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 PM2.5中含有铅、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C. “地沟油”可以放心食用,经加工处理后还可用来制造肥皂和生物柴油 D. Ni-Zn化合物的纳米颗粒作苯与氢气反应的催化剂时,可提高苯的转化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A、 人体血液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B、砷为非金属元素;C、地沟油不能够食用;D、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 详解:人体血液属于胶体,胶体是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医院里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A选项正确;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其中铅、镉、铬、钒均是金属元素,砷为非金属元素,B选项错误;地沟油是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不能够食用,C选项错误;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是对平衡移动无影响,所以转化率不变,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A。‎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答案】B ‎【解析】‎ ‎“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Fe2O3或Fe3O4发生铝热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 B. 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C.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洗涤做焰色反应的铂丝,可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A. 铝在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Fe2O3或Fe3O4发生铝热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A正确;B. 硫酸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0%,B错误;C. 金属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氧气,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错误;D. 盐酸易挥发,洗涤做焰色反应的铂丝,可选用稀盐酸,不能选择稀硫酸,D错误,答案选A。‎ 点睛:选项B是解答的难点,注意掌握两种同溶质溶液等质量混合、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判定:①等质量混合:两种同溶质溶液(或某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时,w混=。②等体积混合:两种同溶质溶液(或某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时,a、若相混合的两种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w混<,如氨、乙醇等少数溶质形成的溶液;b、若相混合的两种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则w混>。如H2SO4、HNO3、NaOH、NaCl等大多数溶质形成的溶液。‎ ‎4.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L CO的质量一定比1L O2的质量小 B. 将1 mol 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A C. 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NA D. 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 分析:A、气体的体积大小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标准状况下Vm=22.4L/mol;B、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C、根据质量、原子数目与物质的量之间关系进行换算;D、1mol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总数是NA。‎ 详解:气体的体积大小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A选项中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摩尔体积没有办法确定,即1L CO的物质的量和1L O2的物质的量大小没有办法确定,导致质量大小也没有办法确定,A选项错误;Cl2+H2OHClO+HCl,该反应是可逆反应,N(HClO)+N(Cl-)+N(ClO-)=2NA成立的条件是所有氯气全部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B选项错误;16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质量是16g,n(O)=16g/16g·mol-1=1mol,所以含有氧原子数为NA,C选项正确;从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1mol过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总数是1mol,7.8g过氧化钠是0.1mol。转移电子总数是0.1mol,即0.1NA,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L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0.2NA B. 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离子数目小于0.1NA C. 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 1 mol Na2O2中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答案】D ‎【解析】‎ 分析:A、pH=1的稀硫酸中C(H+)=0.1mol/L;B、根据公式n=CV分析;C、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D、Na2O2中含有Na+和O22-离子。‎ 详解:pH=1的稀硫酸中C(H+)=0.1mol/L,所以n(H+)=1L×0.1mol/L=0.1mol,即含有0.1NAH+,A选项错误;根据公式n=CV,确定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必需知道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B选项中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B选项错误;Cu+2H2SO4(浓)CuSO4+SO2↑+2H2O,50 mL 18.4 mol/L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92mol,理论上完全反应生成SO2为0.46mol,即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Cu不反应,所以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C选项错误;Na2O2中含有Na+和O22-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之比是2:1,所以1 mol Na2O2中阴、阳离子总数是3NA,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 ‎6.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有(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⑥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⑨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①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②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③碱性氧化物是指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④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⑤同素异形体指相同元素组成,结构不同的单质;⑥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⑧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详解:水银是汞,是单质,属于纯净物,①错误;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不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如硫酸,②错误;Na2O2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③错误;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H2属于单质,④错误;C60、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⑤正确;单糖不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⑥错误;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⑦错误;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大,如饱和硫酸钡溶液,离子浓度很小,溶液不导电,⑧错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⑨正确;所以⑤⑨正确,分类正确的只有2组,正确选项D。‎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 B.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C.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D. 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托盘天平精确度一般为0.1g;C、液体的量取应该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D、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浑液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A选项正确;托盘天平精确度一般为0.1g,不能够称取25.20 g NaCl,只能够称取25.2g,B选项错误;100 mL量筒的最低刻度为1mL,误差较大,无法正确读取5.2mL,应该选择和溶液体积相近规格的10ml量筒,否则误差会很大,C选项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即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溶液没有此现象,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A。‎ 点睛: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计量仪器有量筒,精确度是0.1ml,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它们的精确度是0.01ml,托盘天平,精确度是0.1g,温度计,精确度是0.1摄氏度,熟悉这些仪器的精确度,可以准确判断题干实验数据的正误,也可以正确表达这些仪器的读数,如选项B。‎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 Na +2H2ONa++2OH– + H2↑‎ B.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 H++ BaSO4↓+H2O C.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OH–CaCO3↓+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反应产物,再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详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A选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是:2Na +2H2O=2Na++2OH– + H2↑,A选项错误;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1mol氢氧化钡电离出2mol氢氧根离子,1mol硫酸电离出2mol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 2H++SO42-=BaSO4↓+2H2O,B选项错误;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C选项正确;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氨气,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三“看”): 第一看:符不符(即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1)反应物和生成物不符:如:铁和稀盐酸的反应:2Fe+6H+=2Fe3++3H2↑;‎ ‎(2)漏掉离子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的离子反应写为:Ba2++SO42-=BaSO4↓;‎ ‎(3)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少量”、“足量”等情况:如:本题中的B选项配比不正确,D选项没有考虑石灰水是足量的。 第二看:平不平(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 ⑴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⑵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如本题中的A选项; ⑶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 第三看:拆不拆(即离子、分子形式的书写是不是有问题) ⑴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要拆写为离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挥发性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要书写为化学式; ⑵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拆写为离子,若是悬浊液写为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为化学式,并标“↓”符号; ⑶多元弱酸酸式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 ‎9. 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2S溶液中:SO、K+、Cl-、Cu2+‎ B. 在c(H+)/c(OH-)=1012的溶液中:NH、NO、K+、Cl-‎ C. 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NO、Cl-‎ D. 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 ‎【答案】B ‎【解析】‎ A.含S2-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u2+,易生成CuS黑色沉淀,故A错误;B.c(H+)/c(OH-)=1012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NH、NO、K+、Cl-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可能显酸性或碱性,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Mg2+、NH,在酸性溶液中如存在NO,则不可能生成氢气,故C错误;D.因HClO是弱酸,且酸性比碳酸弱,则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ClO-,故D错误;答案为B。‎ ‎10.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H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H4 D.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及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分析、计算、判断。‎ 详解:N2和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两者的质量相同,其物质的量也相同,N2和CO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两者的原子数相等;密度不同,密度是一个迷惑信息,已知质量,确定原子数目与密度无关,A选项正确; B选项中只说了在同温下,体积相同,压强不同,其物质的量也不同,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中同体积、同密度相当于同质量,可是因为C2H4和CH4的摩尔质量不相同,其物质的量不同,C2H4和CH4原子数目之比24:35,C选项错误;D选项中只说了同体积,没说明温度是否相同,不能够确定物质的量是否相同,所以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A。‎ ‎11. 下列有机反应的类型归属正确的是 (   )‎ ‎①乙酸、乙醇制乙酸乙酯 ②由苯制环己烷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由乙烯制备聚乙烯 ⑤由苯制硝基苯 ⑥由乙烯制备溴乙烷 A. ②③⑥属于加成反应 B. ②④属于聚合反应 C. ①⑤属于取代反应 D. ③④⑤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特征判断分析。‎ 详解:①乙酸、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是取代反应;②苯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制环己烷,是加成反应,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④由乙烯制备聚乙烯是加聚反应;⑤由苯制硝基苯是取代反应;⑥由乙烯制备溴乙烷是加成反应;所以A选项中③属于氧化反应,A选项错误;B选项中②属于加成反应,B选项错误;C选项中 ①⑤都属于取代反应,C选项正确;D选项中 ④是加聚反应,⑤是取代反应,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 ‎1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述正确的是 ( )‎ A. 肯定不含I- B. 可能含SO42- C. 肯定含有SO32- D. 肯定含有NH4+‎ ‎【答案】C ‎【解析】‎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SO32-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没有I2,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32-,故C正确;A、由于SO32-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故A错误;B、所有离子浓度相等,由电荷守恒可判断SO42-肯定没有,故B错误;D、阳离子不止一种,无法判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C。‎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物和NaOH溶液加入分液漏斗,震荡 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B 将一小块钠投入乙醇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 验证ρ(乙醇)<ρ(Na)<ρ(四氯化碳)‎ C 乙烷与乙烯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 将氧化变黑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除去表面黑色物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A、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钠;B、乙醇和四氯化碳互溶;C、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乙醇反应生成铜和乙醛。‎ 详解: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钠,乙醇和乙酸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分层,不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A选项错误;钠投入乙醇中,钠块沉在乙醇底部,钠投入四氯化碳中,‎ 钠块浮在四氯化碳液面上,虽然乙醇和四氯化碳密度不同,但乙醇和四氯化碳互溶,所以将两者混合以后溶液不分层,投入钠块无法确定两者溶液密度大小,B选项错误;乙烯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除去了乙烯,但又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气体,C选项错误;氧化变黑的铜丝表面是氧化铜,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铜和水,所以变黑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可以除去表面黑色物质,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 ‎14.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H C. 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O或HCO D. 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 B、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C、二氧化硫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物质都能够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 详解: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再加入稀盐酸后氯化银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A选项错误;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H4+离子,B选项正确;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原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CO32-或者HCO3-离子,C选项错误;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物质,可能为铁离子,不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B。 点睛: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反应原理:Ba2+ + SO42-=BaSO4↓ 2.所用试剂:稀盐酸和BaCl2溶液 3.滴加顺序:先加稀盐酸无现象(稀盐酸的作用排除是碳酸根和银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离子。注意:(1‎ ‎)盐酸和氯化钡溶液的滴加顺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无法确定是银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2)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混合溶液),应该两种试剂分开加入,否则无法确定是银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3)不能够用稀硝酸酸化,稀硝酸可以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产生的白色沉淀同样不溶,无法确定是硫酸根还是亚硫酸根离子。‎ ‎15. 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能发生酯化反应,该物质一定是丁酸 B. 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若能水解,水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A、C4H8O2属于羧酸时,根据羧基位置异构可以得到丁酸的同分异构体;B、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为饱和一元酯,根据酸和醇的种类来确定;C、分子式为C4H8O2,有1个不饱和度;D、根据分子式C4H8O2的酯水解生成羧酸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详解:C4H8O2属于羧酸时,可以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共有2种同分异构体,A选项错误;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为饱和一元酯,若为甲酸与丙醇形成的酯,甲酸只有1种结构,丙醇有2种,形成的酯有2种,若为乙酸与乙醇形成的酯,乙酸只有1种结构,乙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乙酸乙酯有1种,若为丙酸与甲醇形成的酯,丙酸只有1种结构,甲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丙酸甲酯只有1种,所以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B选项正确;分子式为C4H8O2,有1个不饱和度,它可以成环,也可以有羰基、醛基、酯基、羧基,还可以是碳碳双键,碳碳双键、醛基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选项错误;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其水解的产物可能为甲酸和丙醇或者异丙醇、乙酸和乙醇、丙酸和甲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6和60、60和46、74和32,所以水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相同,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B。‎ ‎16. 氟氧酸是较强的氧化剂,可用被氮气稀释的氟气在细冰上缓慢通过制得:F2+H2O=HOF+HF.该反应中水的作用与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 钠与水反应制氢气 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氧气 C. 氯气与水反应制次氯酸 D. 氟单质与水反应制氧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F2+H2O=HOF+HF反应中,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是还原剂。A.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错误;B.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错误;C.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错误;D.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正确。‎ 考点:考查水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的判断的知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其中21,22题为选考题,只选其中一题)‎ ‎17. 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_____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 “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__)‎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_________)‎ ‎(4)现将100mL 0.5mol/L的盐酸与200mL 0.1mol/LCuCl2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2 (2). BD (3). 4.2 (4). 偏低 (5). 偏高 (6). 0.3mol/L ‎【解析】‎ 分析:(1)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ρW/M进行计算;(2)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 (3)①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②根据c=n/V,判断实验操作对n或V的影响,以此判断实验误差;(4)计算Cl-的物质的量,进一步计算浓度。‎ 详解:(1)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L,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ρW/M=1000×1.2×36.5%/36.5 =12mol/L,正确答案为:12;‎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不同体积的溶液浓度相同,密度相同,物质的量不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离子数目也不同,A选项HCl物质的量与体积多少有关,A选项错误,C选项中Cl-的数目也与物质的量有关,即与溶液的体积有关,C选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D;‎ ‎(3)①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有12mol/L×V=0.5L×0.1mol/L,则V=0.0042L=4.2ml,正确答案为:4.2;‎ ‎②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会导致液体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正确答案:偏低;‎ b、在配置中对取盐酸的量筒进行洗涤,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多,溶液浓度偏高,正确答案:偏高;‎ ‎(4)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1L×0.5mol/L+0.2L×0.1mol/L×2=0.09mol,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9mol/0.3L=0.3mol/L,正确答案:0.3mol/L。‎ ‎18. 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AlCl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 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 (3). 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4). 坩埚 (5). 除去HCl (6). 吸收水蒸气或防止水气进入E中 (7). 碱石灰 ‎【解析】‎ 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会得到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进行焙烧可以得到MgAl2O4,(1)Mg(OH)2 溶解性小,如先加入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再加氨水,氨水少量,应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先加氨水,因氨水足量,能同时生成沉淀,故选B;(2)过滤时应该将漏斗的尖嘴部分紧贴烧杯的内壁,防止液体溅出;(3)沉淀中洗涤液中含有氯离子和铵根离子,若判断是否洗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或硝酸酸性的AgNO3溶液);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坩埚;(4)金属铝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遇潮湿空气会产生大量白雾,铝也能和HCl反应生成H2和AlCl3溶液,故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应除去,并且要防止空气中水的干扰,F可以吸收水分,防止生成的氯化铝变质,因为氯化铝易发生水解,故应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G是吸收反应剩余的氯气。吸收水分还可以用碱石灰。‎ ‎19.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主要用于电镀工业的镀锡、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着色、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双氧水去除剂等。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难溶物Sn(OH)Cl(碱式氯化亚锡)。‎ III.Sn(OH)2的性质与Al(OH)3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I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称取SnSO4·x H2O晶体50.2g,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小火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43g,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抑制SnCl2水解 (2). Sn2++CO32-═SnO↓+CO2↑ (3). NaCl、Na2CO3 (4). Sn2++H2O2+2H+═Sn4++2H2O (5). SnSO4·2H2O ‎【解析】‎ 分析:(1)SnCl2易水解生成难溶物Sn(OH)Cl,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答;(2)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Sn元素化合价不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生成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3)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溶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氯化钠;(4)酸性条件下,双氧水有强氧化性,将Sn2+易被氧化为Sn4+;(5)根据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前后的差量进行计算。‎ 详解:(1)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存在平衡SnCl2+H2O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正确答案:抑制SnCl2水解;‎ ‎(2)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Sn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生成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Sn2++CO32-═SnO↓+CO2↑,正确答案为:Sn2++CO32-═SnO↓+CO2↑;‎ ‎(3)SnCl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SnO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nCl2+Na2CO3=2NaCl+SnO↓+CO2↑,‎ 过滤得到的滤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正确答案:氯化钠和碳酸钠;‎ ‎(4)酸性条件下,SnSO4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双氧水有强氧化性,将Sn2+易被氧化为Sn4+,自身被还原为水,离子方程式为:Sn2++H2O2+2H+═Sn4++2H2O;正确答案为:Sn2++H2O2+2H+═Sn4++2H2O;‎ ‎(5)SnSO4·x H2O全部失去结晶水生成SnSO4,减少的质量是结晶水的质量,结晶水的物质的量是:n(H2O)=(50.2g-43g)/18g·mol-1=0.4mol,n(SnSO4)=43g/215 g·mol-1=0.2mol,所以n(SnSO4):n(H2O)=0.2mol:0.4mol=1:2,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SnSO4·2H2O,正确答案:SnSO4·2H2O。‎ ‎20. 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原理及有关数据如下:‎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甲苯 ‎92‎ 无色液体 ‎-95℃‎ ‎110℃‎ 不溶于水 苯甲酸 ‎122‎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 ‎248℃‎ 微溶于水 高锰酸钾 ‎158‎ 易溶于水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高锰酸钾、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摇匀后,加入甲苯,采用电磁搅拌,加热(但温度不要太高),冷凝回流2h。如仍有高锰酸钾的紫色存在,则加数滴乙醇。 ②将混合液过滤后冷却。③滤液用盐酸酸化,析出白色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的粗产品,最后测定其熔点。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易暴沸,本实验中采用______方法防止此现象;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过滤出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测定熔点时,发现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此不熔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纯苯甲酸粗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电磁搅拌 (2).‎ ‎ 过量的高锰酸钾可被乙醇还原成二氧化锰或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 (3). 二氧化锰或MnO2 (4). 氯化钾或KCl (5). 重结晶 ‎【解析】‎ 分析: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和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h后停止反应,反应混合物为苯甲酸钾、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剩余的高锰酸钾,过量的高锰酸钾可以用乙醇除去,经过滤除去不溶物二氧化锰,滤液为苯甲酸钾、氢氧化钾溶液,加入盐酸酸化,过滤得白色固体为苯甲酸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甲苯和KMnO4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属于溶液之间的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为了防止暴沸,必需加入碎瓷片,并进行不断的搅拌,所以可以用电磁搅拌完成这一操作;乙醇易溶于水,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过量的高锰酸钾可以用乙醇除去,生成的二氧化锰通过过滤除去,所以乙醇的作用: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正确答案:电磁搅拌;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 ‎(2)根据分析可知,过滤所得沉淀是二氧化锰,正确答案:二氧化锰;‎ ‎(3)通过测定白色固体苯甲酸的熔点,发现其在122℃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白色固体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所以不熔物的成分是氯化钾,正确答案:氯化钾;‎ ‎(4)利用苯甲酸和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同,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分离苯甲酸和氯化钾,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钾,所以正确答案:重结晶。‎ ‎2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Fe3+的化学性质比Fe2+稳定,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2)Fe能与CO形成配合物Fe(CO)5,1 mol Fe(CO)5中含有________ molσ键。‎ ‎(3)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 和_______(各举一种,填化学式)。‎ ‎(4)某化合物与Cu(Ⅰ)(Ⅰ表示化合价为+1)结合形成图甲所示的离子。该离子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极性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5)向氯化铜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生成白色沉淀M, M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由砷与镓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为第三代半导体。已知化合物A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晶胞结构如图丙所示,请写出化合物A的化学式___________。设化合物A的晶胞边长为pm,则每立方厘米该晶体中所含砷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2). Fe3+的3d轨道填充了5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 (3). 10 (4). N2 (5). CN- (6). A C D (7). 2Cu2+ + 2Cl- + SO2 + 2H2O ﹦ 2CuCl↓ + SO4 2-+ 4H+ (8). GaAs (9). ‎ ‎【解析】‎ 分析:(1)根据电子排布式书写要求、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理解答;(2)根据Fe(CO)5的结构和σ键的含义分析解答;(3)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来解答;(4)根据化学键的类别解答;(5)根据M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推测M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离子方程式;(6)根据晶胞结构推测A的化学式,并进行计算。‎ 详解:(1)Fe是在元素周期表中是26号元素,所以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Fe2+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根据洪特规则,3d5是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比较稳定,而3d6不是半充满状态,能量较高,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正确答案: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Fe3+的3d轨道填充了5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 ‎(2)Fe与CO通过配位键形成配合物,所以有5个σ键,C和O原子之间形成л键和σ键,其中有1个是σ键,所以共有5个σ键,所以1 mol Fe(CO)5中含有10 molσ键,正确答案:10;‎ ‎(3)根据等电子体的定义可知,CO有2个原子,14个电子组成的,所以其等电子体有N2分子和CN-离子,正确答案:N2;CN-;‎ ‎(4)根据题干图甲可知:N原子与Cu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N原子与C原子之间、N原子与H原子之间、C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C原子与C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所以甲中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所以选择A、C、D,正确答案:A、C、D;‎ ‎(5)‎ 由图乙可以看出,该沉淀的组成应该由两种元素组成,该晶胞中微粒个数可以计算为:小黑球4个,空心球8×1/8+6×1/2=4,所以这两种元素微粒个数比为1:1。该沉淀由氯化铜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u2+有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产物中应该有Cu+和SO42-生成,那沉淀只能是Cu+和Cl-结合而成的。所以根据氧化还原原理书写方程为2Cu2++2Cl-+SO2+2H2O=2CuCl↓+SO42-+4H+。‎ ‎(6)由晶胞结构可知,小黑球4个,空心球8×1/8+6×1/2=4,该化合物化学式为GaAs,;晶胞的体积V=(apm)3=a3×10-10cm3,每个晶胞中含4个As原子,所以每立方厘米该晶体中所含砷元素的质量为:4×75g·mol-1/NAV=3×1032/a3NA,正确答案:GaAs;3×1032/a3NA。‎ 点睛:晶体中微粒的排列具有周期性,晶体中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称为晶胞,利用“均摊法”可以计算一个晶胞中的粒子数,从而确定晶体的化学式。中学中常见考题里涉及的晶胞有立方晶胞、六方晶胞;在立方晶胞中:‎ ‎(1)每个顶点上的粒子被8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只有1/8属于该晶胞,如本题中的空心球;(2)每条棱上的粒子被4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只有1/4属于该晶胞;(3)每个面心上的粒子被2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只有1/2属于该晶胞。如本题中空心球; (4)晶胞内的粒子完全属于该晶胞,如本题中的黑球原子。‎ ‎2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芳砜纶纤维,合成芳砜纶纤维的一种单体M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 ‎②一个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不稳定,会自动脱水,即 ‎③‎ ‎(1)A为芳香烃,请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B、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E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由E生成M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请写出E生成M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E与乙二醇反应来制涤纶,若涤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_____。‎ ‎(6)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Cl-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答案】 (1). (2). 氯原子 (3). 醛基 (4). (5). 对苯二甲酸 (6). 取代反应 (7). (8). 52 (9). 8‎ ‎【解析】‎ 分析:A的分子式是C8H10,符合苯的同系物通式:CnH2n-6,A→B反应条件是光照,A→B发生取代反应,且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说明有相同的取代基且在苯环的对位,所以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根据信息C的结构简式是:,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C被氧化为羧酸盐D,D酸化得到相应的酸E,D、E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根据题干的信息,与SOCl2反应生成M,M的结构简式是:,根据A、B、C、D、E、M的结构简式及有机物官能团性质解答下列问题。‎ 详解:(1)根据分析,A的结构简式是:,正确答案:;‎ ‎(2)B、C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氯原子、醛基,正确答案:氯原子、醛基;‎ ‎(3)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答案:;‎ ‎(4)E的结构简式是:,化学名称为对苯二甲酸,M的其结构简式是:,由E生成M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答案:对苯二甲酸;取代反应;;‎ ‎(5)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涤纶,,链节的式量是:192,所以聚合度n=10000/192=52,正确答案:52;‎ ‎(6)B的分子式是C8H6Cl4,满足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Cl-‎ 不与苯环直接相连这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苯环有一个取代基,其同分异构体有:、,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取代基在邻、间、对有3种,的同分异构体取代基在邻、间、对有3种,所以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正确答案:8。‎ 点睛:限制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一般分四步:第一步解读分子式或者结构简式,如本题中B的分子式是C8H6Cl4;第二步转化限制条件,将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转化为具体的官能团;第三步做减法、巧组合,B的分子式是C8H6Cl4,要满足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Cl-不与苯环直接相连,所以苯环上一个有取代基, -CHCl-CCl3,-CCl2-CHCl2,苯环上最多2个取代基,这两个取代基分别是:-CHCl2和-CHCl2,-CH2Cl和CCl3;第四确定取代基的位置,本题中苯环上邻间对三种位置,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