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5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40+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主干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
(1)三大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2)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原因
构建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过程
1879年德奥结盟——明显的反俄性质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德国成为其核心
三国协
约原因
三国同盟威胁法俄;德国咄咄逼人;英国力不从心,放弃均势,寻求盟友
过程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1904年英法协约
1907年英俄协约——标志欧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二、概况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两大军事同盟
(1)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
(2)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3.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1914年)
①西线:马恩河战役(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②东线:德、俄互有胜负,进入相持阶段。
③1914年东西两线的战事进入持久的阵地战。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1915年战况: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德国想一举击溃俄国,但未达到目的,德国计划再次落空。
②1916年战况: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海上爆发日德兰海战(英德海军最大规模的海战)。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
①美国参战: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②中国的参战:北洋政府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③苏俄的退出: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④同盟国集团的失败:1918年11月11日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三、后果
1.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虽然塞尔维亚、比利时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2.一战的影响
(1)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催生了新世界(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瓦解四大帝国,美国和日本崛起;建立国际联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3)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运动高涨;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兴起;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2)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
(3)性质:战前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4)操纵者: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5)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
①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和赔款问题。
②评价: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暂时缓解;承认民族自决,诞生了新的国家;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对德国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2.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构成:《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对奥、保、匈、土和约。
(2)结果: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国际联盟
(1)建立:1919年通过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盟约正式生效,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秘书厅。
(3)原则:全体一致原则。
(4)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5)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1)时间、与会国:1921-1922年;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等九国。
(2)内容: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
2.华盛顿体系
(1)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2)与凡尔赛体系的关系: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的基础上,确立了美国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三、维护和平的尝试
1.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1)主要活动:1924 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或组织,为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评价
①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②积极作用: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③消极作用: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2.《非战公约》的签订
(1)时间:1928年8月。
(2)创始国及签订: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
(3)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4)作用
①积极方面: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国际条约;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②消极方面: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重难点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帝国主义战争
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②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③两大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非正义战争
①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②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③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与掠夺。
一战后期,美国参战的原因
(1)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 K
(2)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几乎中断,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
(3)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美国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
(4)如果协约国获胜,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不
同
点
背景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
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矛盾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操纵者
英、法、美
美国
内容
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性质
分赃、反苏
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结果
形成凡尔赛体系
形成华盛顿体系
相同点
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操纵;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都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基础训练】
1.( 2017江西赣州适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是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流派,属于这个流派的大都是青年作家,他们对战争厌恶、恐惧,但又找不到思想出路。他们不相信资产阶级虚妄的道德标准,常常按自己的本能和观感行事。海明威真正闻名并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20世纪30年代,面对现实的困惑……英国人对国联的信任度一再降低。和平主义者针对时局做出了极端的反应,即拒绝一切战争,不惜任何代价保住和平,即使损失自己的利益。为此,英国人成立多个“和平组织”,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革命史观和社会史观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英国和平主义运动的起因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6分)
【答案】(1)革命史观:一战催生了俄国的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社会史观:一战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盛行;战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长期的伤害;人们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产生怀疑。
(2)起因:对一战的反思,经济危机的影响,法西斯势力的对外扩张。
影响:和平主义思潮影响英法等国的外交政策,推动了绥靖政策的出台。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可归纳出对一战的反思,根据“20世纪30年代,面对现实的困惑”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根据“英国人对国联的信任度一再降低”可归纳出法西斯势力的对外扩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和平主义者针对时局做出了极端的反应,即拒绝一切战争,不惜任何代价保住和平,即使损失自己的利益”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影响英法等国的外交政策、推动了绥靖政策的出台。
2.(2017山东滨州诊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一直没能找到圆满的解决方案。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政府于1931年6月再度宣布无力缴付赔款,向战胜国要求延期偿付。英国等国也提出要求,请美国削减战债并同意延期偿付。美国总统胡佛于1931年6月20日正式提出了一项关于所有赔款及战债均延期一年偿付的建议,史称“胡佛延债宣言”。 德国统治集团企图借延债一年的期限彻底解决赔款问题。1932年1月,德国政府正式宣布德国经济困难,以后将不再支付赔款。同年6月16日,有关国家在瑞士洛桑举行了专门研究赔款问题的国际会议。经过激烈的争吵,最后终于达成协议,签订了《洛桑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可以免除战争赔偿义务,但须交出30亿马克的整笔款项作为其免除赔款义务的补偿。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洛桑协定》终于使德国免除了战争赔款的重负。后来德国实际上亦未曾交付这30亿马克。《洛桑协定》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国赔款的规定作了重大修改,对德国以后的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赔款问题始终没能圆满解决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佛发表“延债宣言”的目的并分析其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9分)
【答案】(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经济大危机爆发,法西斯上台;德国拖延战争赔款。
(2)目的:顺利收回战时贷款;防止德国爆发革命,保证美国投资安全。
影响:短期内缓解了欧洲国家赔付战债的压力;没有解决战债与赔款问题;助长了德国法西斯对外扩张的气焰。
3.(2016·广东百校高三质量分析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在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当时的世界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英国已越来越无力领导世界的情况下,它还一味维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当性已经越来越显薄弱;另一个是“新兴国家”们普遍奉行的乃是国家主义,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的评论。(6分)
【答案】(1)原因:英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削弱;各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性;国家主义盛行;世界秩序缺乏有力的领导者来维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9分,答出三点即可)
(2)说明:战争使欧洲原有的政治秩序走向混乱;战争阻碍了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战后,欧洲国际竞争力的衰退,经济中心逐渐向美国转移。(6分)
【测试练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6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两者都在德国皇帝领导下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毫无疑义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被打碎到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2)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预计的战争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预见是否正确。
【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2)结果: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取得战争胜利;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不完全正确。协约国虽然打败了同盟国集团,但它对战败国的掠夺,激化了德国与协约国集团之间的矛盾,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历史根源。
2.(2017·江淮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战役序幕拉开。英法联军一如既往地采用对敌人的防御工事进行毁灭性炮击的古典战术。在德国人称之为“钢铁熔铸的7天7夜”里,英法联军共发射了150万发炮弹,这一数字,竟是战前英国一年生产量的总和,但德国人未被击溃。战至7月10日,英军已付出了10万多人的巨大伤亡,法国也不敢孤军深入,整个索姆河一线形成了拉锯战式的胶着状态。
材料二 9月15日清晨,英国在浓雾的掩护下起用坦克。它碾毁机枪阵地,越过战壕,冲破铁丝网,将工事压得支离破碎。一举突破了德军5公里的防线。然而,好景不长。刚刚进入10月份,索姆河地区便下起了滂沱大雨。连绵的秋雨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弹坑和堑壕里全是积水,低地更是一片沼泽,重炮和其他的重型武器陷在泥潭里。11月8日,交战双方的指挥官们终于沮丧地下达了停止交战的命令。至此,历时4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的索姆河战役宣告结束。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1916年6—11月索姆河战役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姆河战役陷入僵持乃至“停止交战”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战役规模大,投入人数多;持续时间长,陷入长期胶着拉锯战状态,伤亡惨重;使用新式武器,一度取得较大战果。(言之有理即可)
(2)因素:恶劣的自然条件;英法缺乏有效配合;战术缺乏创新;德国军队战斗力较强。(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根据“历时4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得出战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投入人数多;根据“英军已付出了10万多人的巨大伤亡”得出伤亡惨重;根据“英国在浓雾的掩护下起用坦克……一举突破了德军5公里的防线”得出使用新式武器,一度取得较大战果。(2)根据“英法联军一如既往地采用对敌人的防御工事进行毁灭性炮击的古典战术”得出英法战术缺乏创新;根据“在德国人称之为‘钢铁熔铸的7天7夜’里……德国人未被击溃”得出德国军队战斗力较强;根据“索姆河地区便下起了滂沱大雨……重炮和其他的重型武器陷在泥潭里”得出恶劣的自然条件。
3.(2017·中山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20世纪20年代,同英国一道,日美是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倡导者,而在30年代前半期,太平洋两岸几乎没有真正的冲突,因为日本能做到在中国粗暴行事而不招致他国的联合反对。但从30年代中期开始,大国关系逐渐重组,中国得以不再孤军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接二连三地获得外部大国的帮助。到30年代末,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和苏联之间形成了松散的同盟,各国都想遏制日本的推进。可以说,这是一个改造过的华盛顿体系,剔除了日本,加入了苏联。为此,日本试图将苏联从“协作国”中分离,并与德、意结成牢固的同盟。
——据(美)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华盛顿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体系变化带来的影响。
【答案】(1)变化: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前半期,以美英日为主导;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加入,日本受到孤立。
原因:日本走向全面侵华,威胁英美等国利益,促使其对日政策从绥靖转向遏制,并逐渐加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日本与德、意结成法西斯同盟,威胁世界安全。
(2)影响:客观上改善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处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导致了华盛顿体系的最终解体;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终改变了世界格局。
4.(2017·四川四市联合诊断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俄国作家扎米亚金在1920年撰写他的小说《我们》时,他想象了一座城市,经历了200年的世界大战而幸存下来。这座名叫“联合国”的城市,被“大恩主”及其卫兵统治着,致力于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他们下令说,个性妨碍了全体人民福祉的实现,个人需求和情感必须服从理性,而他们垄断着理性的阐释。小说主人公曾短暂地梦想过拥有私人化的爱情和个人思想自由,但他很快被指控为有病。“我们”压倒了“我”。他有意极度夸张地描绘那个社会,随着总体战和革命让国家权力不断增加,国家权力以此前时代做梦也想不到的程度压倒个体。西方也是如此,战争的胜利并不是威尔逊曾经希望的民主制度的胜利。民族主义激情已被激起,
对一些战争老兵和政治领导人来说,它是黩武精神和暴力的一次预演。强化本国力量和荣光的需要是它的正当理由,战后是按照黩武的、威权的模式重塑他们的国家,检验这些新技术和新信仰的时间。
——据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作家扎米亚金在小说《我们》中表达了哪些政治诉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战后世界局势逐渐向黩武方向演变?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认识。
【答案】(1)诉求:成立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国家权力干涉个人自由。
背景:一战结束,国际趋势趋于和平;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强化国家力量,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因素:民族主义情绪;军国主义传统;国家权力的增强;列强矛盾的激化;国际联盟的内在缺陷;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认识:帝国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战争之源;狭隘民族主义助长了世界战争爆发。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0讲经济大2021-08-2413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2021-08-2436页
-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2021-08-2418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2021-05-1410页
-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2021-05-146页
-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2021-05-146页
-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2021-05-146页
-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第22021-05-149页
- 2013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2021-05-148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史知识点总结2021-05-14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