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7.5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练 2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小题狂练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
1.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进行生产互助合作运动 B.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C.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C
解析: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措施,当时还没有实现农业机耕,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运动实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在平原地区有利于采用机械生产,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机耕退到人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可知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实行人耕,这对于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确为倒退,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的农业发展举措,故D项错误。
2.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认为,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这一认识( )
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C.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D.调整了农村核算单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得出此事件为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故A项正确。
3.[2019·安徽蚌埠模拟]孟德斯鸠曾说:“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居民是否享有自由。”下列能够正面印证这句话的史实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A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经营权的自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故A项正确;乡镇企业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出更多供销对路的商品,与“土地出产之多少”不符,故B项错误;农业机械化与农民自主权无关,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故D项错误。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 )
A.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解放思想对外开放
答案:C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性质,不是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依旧需要上缴国家计划粮食,不是发展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可以借鉴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C项正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内容,故D项错误。
5.[2019·安徽亳州检测]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故A项正确;1982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取得革命性的改变,故B项错误;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粮食增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1992年统购统销政策停止,故D项错误。
6.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前任书记沈浩曾经说过:小岗村远远落后于其他明星村,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小岗村农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说过:“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分田到户不适应当年的小岗村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局限性
C.农村中“左”倾错误未彻底肃清
D.小岗村人民渴望发展集体经济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分田到户不适应当年的小岗村,故A项错误;据材料“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可知通过分田小岗村的村民虽然吃饱了饭,但是钱袋里仍然是空的,所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有局限性的,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左”
倾错误的肃清不彻底,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小岗村渴望发展集体经济,故D项错误。
7.[2018·全国卷Ⅲ]下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A对: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B错:材料中未体现城市与乡镇的联系。C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D错:材料中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没有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
8.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生活在典型的柴米油盐时代,也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时代。但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型期。这次转型最能说明( )
A.市场的供给更为充足 B.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C.农村生产力出现跃进 D.计划经济观念日益淡化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生活在典型的柴米油盐时代,也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时代。但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型期”可以得出这次转型最能说明市场的供给更为充足,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并不是说农村生产力出现跃进,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没有涉及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9.广东省某县曾经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县经委对县办工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二是撤销五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领导企业;三是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基础上,县经委实行财政任务递增包干和超额分成。这些举措( )
A.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B.实现了政企分开
C.改革了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D.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措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实现政企分开,只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项错误;材料通过改革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故D项错误。
10.[2019·乐山市调研]下图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曾经发行的股票。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 )
A.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 B.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公司
答案:C
解析:图片展示的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一张股票,与走向世界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发行股票的时间1984年无关,故B项错误;1984年10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股票以增强其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公司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其代表企业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故D项错误。
11.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元年”,尽管中央文件明确鼓励私人创办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挂靠在集体名下。如李经纬创办的“健力宝”品牌挂靠在佛山市政府名下,鲁冠球创办的“万向”集团挂靠在萧山市政府名下。这反映出( )
A.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 B.民营企业缺乏法律支持
C.国有企业改革刻不容缓 D.改革开放已经裹足不前
答案:A
解析:根据“尽管中央文件明确鼓励私人创办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挂靠在集体名下”可知当时尚未完全突破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束缚,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故A项正确;根据“中央文件明确鼓励私人创办企业”可知民营企业有政策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无关,故C项错误;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元年”,许多民营企业的创办说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进步,故D项错误。
12.[2019·湖南怀化模拟]从1985年开始,国家由“以调为主”
,转向“调放结合”,除了有计划地提高部分粮食收购价格外,还取消了粮食派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即实行“死一块,活一块”的“价格双轨制”。材料表明当时( )
A.农民可以自由销售粮食 B.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深入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D.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可知农民无法自由销售粮食,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开始确立,故C项错误;据材料“有计划地提高部分粮食收购价格,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可知打破了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故D项正确。
13.[2019·河南郑州模拟]198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应依靠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放弃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
B.拉开企业职工收入档次
C.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
14.[2019·吉林模拟]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这一分配政策( )
A.开始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C.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
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
答案:B
解析:这一分配政策有利于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但不能推断是开始,故A项错误;这一分配政策“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故B项正确;这一分配政策强调“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故C项错误;中共“十三大”时市场经济还未建立,故D项错误。
15.[2019·山东滨州模拟]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法律制度的健全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对外开放的深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1958年国家限制人口流动,1984年放宽了相关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我国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讲的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了人口流动政策,允许农民进集镇落户,颁布了相关的规定,但不属于法律制度层面,因此不能体现法律制度的健全,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国家放宽人口流动政策,不能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内的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
16.[2019·山东日照模拟]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赠给客人,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轰动。此举向国际社会传递出( )
A.中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改革方向
B.中国坚决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C.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基本国策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知股票的发行说明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未涉及到中国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依所学,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未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企业,而材料主要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故D项错误。
17.1986年4月到6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很多地方报纸,都集中报道了不少在企业改革中有良好表现的先锋人物被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打击诬告的事件。这些报道旨在( )
A.宣传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打破教条主义的长期束缚
C.纠正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D.营造推进改革的社会氛围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是1987中共十三大,1986年4月到6月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尚未提出,故A项错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已经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故B项错误;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欺软怕硬、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据“被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打击诬告”可知是既得利益者不是官僚主义,故C项错误;据材料“良好表现的先锋人物”和“打击诬告”可知,报纸批判否定改革的行为有利于营造推进改革的社会氛围,故D项正确。
18.[2019·山东德州模拟]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答案:B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中共十四大确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结合所学,改革开放遇到发展瓶颈,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继续给予理论上的指导突破,“南方谈话”正是在理论方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故B项正确;“南方谈话”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故C项错误;“南方谈话”在总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突破,故D项错误。
19.[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1982年10月15日,北京市房管局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首届换房大会。由于都是“公房”,不涉及房子的产权变更问题,办理手续很简单。十年后,劳动人民文化宫不再举办换房大会,1998年,中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此后买房取代了换房。这一历程反映了(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发展
B.房屋产权和使用权分离
C.关注民生成为党和政府执政之要
D.政府管理职能逐渐减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82年、1998年的时间信息,结合材料中1982年换房到1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买房取代了换房”
可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从换房到买房的发展历程,而非房屋的产权和使用权问题,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是执政之要,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从换房到买房的发展历程,并未涉及政府管理职能,故D项错误。
20.[2019·山东济南模拟]1990年12月17日,有人在《人民日报》发文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邓小平在同年12月24日说:不要认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么回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有质的飞跃
B.中国已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邓小平力主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邓小平在同年12月24日说:不要认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么回事”得出邓小平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探索,故C项正确。
21.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10天里抢签的合同。这反映出( )
A.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
B.中国完全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外交孤立
C.中国政府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D.中国政府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
答案:C
解析: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故A项错误;1978年中国依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并没有完全打破,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中国政府在1978年底快速引进外资以发展经济,体现政府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政府快速引进外资,未体现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故D项错误。
22.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 )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 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
C.表明简政放权的开始 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可知,取消票证制度,实行议价,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故A项正确;材料“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只是取消票证制度,不能说明计划体制被取消,故B项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置表明已经实行了简政放权,故C项错误;1984年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国家计划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23.[2019·沈阳测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2年和1995年三次比较集中地给予其一系列政策优惠,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B.浦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C.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
D.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
答案:D
解析: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给予一系列政策优惠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我国的经济状况;A、C两项属于以偏概全,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为D项。
24.[2019·河北沧州质量监测]据下表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总产量( )
A.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
B.在“文革”时期徘徊不前
C.受到中国“入世”的影响
D.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
答案:D
解析:从上表可知粮食总产量没有稳步增长,故A项错误;从上表可知,“文革”时期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故B项错误;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故C项错误;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影响,如受“大跃进”的影响,1960年产量比较低,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显著增加,故D项正确。
课时测评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不符合基本国情 B.阻碍了农业现代化
C.不被民众认可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吃“大锅饭”的局面,是符合国情的,故A项排除;材料的核心思想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农民拥护而非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故B项排除;材料“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民众的认可,故答案为D项,C项排除。
2.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这一规定( )
A.进一步突破了农村原有经济体制
B.反映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
D.体现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
答案:A
解析:“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无法体现“市场经济的建设”,故B项错误;“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无法确定是否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故C项错误;“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可知国家不存在市场经济,也无所谓宏观调控,故D项错误。
3.[2019·安徽江南十校模拟]下图是建国后某农村某一时期的票据部分,对票据所反映的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
注:承包产量、应征农业税任务数、主粮单位为斤
A.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有力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体现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
D.大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国民经济比例的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票据信息之“承包”两字不难看出,这里提及的农村生产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B项正确;新中国三大改造以后,农民所拥有的仅仅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所有权是归属国家的,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不难得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大大提高而非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4.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这些决议旨在( )
A.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放缓国家城市化进程 D.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突出强调发展轻工业,故A项正确。
5.[2019·江西赣州模拟]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些措施( )
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B.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D.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就地收购”,依旧体现的是公有性质,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体现了成本、供求等市场因素,故D项正确。
6.[2019·聊城模拟]
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这表明,当时我国( )
A.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B.劳动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调整
D.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之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984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使得政府的管理权限逐渐缩小,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管理方式上的变化,并非分配制度上和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化,故B、C两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得出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故D项正确。
7.[2019·广西防城港模拟]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表明( )
A.农村正进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探索
B.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起步
C.农民长期遵守的农业税条例即将废除
D.国家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答案:A
解析:1985年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故A项正确;市场经济起步是在90年代,故B项错误;“农业税条例即将废除”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985年还在探索中谈不上提出改革模式,故D项错误。
8.[2019·河南郑州模拟]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谁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90年代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逐步放松对市场的微观管理,根据材料“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谁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
可知经商就能发财,体现了社会需求大,经商符合市场要求,故B项正确。
9.[2019·重庆模拟]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修订主要是基于( )
A.“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B.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C.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95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变政府对经济的计划控制为宏观调控,这与经济全球化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1984年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变政府对经济的计划控制为宏观调控,加大市场调节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故D项正确。
10.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答案:C
解析: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是从1984年,故A项错误;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是在21世纪,故B项错误;90年代国有企业打破“三铁”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故C项正确;到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故D项错误。
11.[2019·广东佛山模拟]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C.营造改革开放良好的外部环境
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1977~1979年中央高层出访发达国家意图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与引进外资,出访正在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了从这些国家改革中吸取经验,因而反映了当时中国意图营造改革开放良好的外部环境,故C项正确。
12.深圳是国内地方法规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法规中,超过57.14%是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例如企业欠薪保障条例、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以上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B.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经验
D.吸引港澳商人来投资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未涉及周边地区,故A项错误;B项未涉及外国的先进技术,与材料中“地方法规”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地方法规”“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不符,没有涉及投资,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差距曾一度缩小,但到90年代后期,城乡差距再一次拉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的影响,虽然一部分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或者乡镇企业工作,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在这一时期继续增加,但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农村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90.75%变为1991年的80.29%。农业增加值占农村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83.1%变为1991年的64.24%,到2008年,这一比重达到最高峰,接近28%。
——摘编自《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
材料二 世界能源消耗量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问题形势严峻。世界水资源消耗量也以5%的速度递增。世界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40%~80%。农业投入产出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比仅为5%。据2008年统计,主要农产品农药超标率达20%。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水土流失量平均为230亿吨/年,15%的耕地已经不再适合农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同时,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农业产业很少能够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在区域生态文化价值的提升上,农业产业贡献小。
——摘编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9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外农业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4分)
答案:(1)特点:农村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城乡差距从缩小到逐渐扩大;农业就业人数及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经济非农化加快。(6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城乡差距一度缩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使这种差距拉大;大批农民工向城市流动;乡镇企业的兴起及国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视。(6分)
(2)问题:资源消耗严重,出现高投低效现象;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发展独立性过强,对提升区域生态文化价值的贡献有限;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相对较低。(9分,答出三点即可)
(3)启示:农业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应与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及其他行业协调发展;农业发展要关注成效,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可知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等。第(2)问,依据材料二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从材料一农村中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可总结启示是农业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应与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及其他行业协调发展,从材料二世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总结启示是农业发展要关注成效,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并且在查理五世的统治下建立了横跨欧洲大陆的哈布斯堡王朝。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从1575年到1647年,西班牙皇室六次宣布破产。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材料二
英国在1215年的《大宪章》中,已经开始对国王的征税权作出限制。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答案:示例一:(观点4分)市场经济制度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史实支撑6分,不少于3个史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认识提升2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地位的认可,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国有企业向现代股份制企业转型,民营企业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示例二:(观点4分)民主政治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
(史实支撑6分,不少于3个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了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认识提升2分)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能够保障国家经济建设有序进行,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面对英国和西班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两国政府不同的经济政策来推断其具体原因,通过材料对比不难得出,两国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再将这种差异从中国视角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