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91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
1.(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
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
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
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据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
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结合所学分析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
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
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
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 D 项;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 A 项;材料”
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
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 B 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 C 项。
【答案】D
2.(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图 6 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
【解析】由材料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贩运大量的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黑奴贸易成为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故 A 项正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伴随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与表格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新航
路开辟以后,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参与殖民争夺,而“日不落帝
国”是 18 世纪后期的英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并不只是奴隶贸易,故 C 项错
误;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7·北京高考)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新发现”及图片中的罗盘和美洲的地图,可以判断出图片反映的是新航路
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故 B 项正确。A 项与新航路开辟
及发现美洲无关,排除;智者运动宣告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故排除 C 项;18
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故排除 D 项。
4.(2017.11·浙江高考·20)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考点】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开辟新的商路,没有重新联结传统商路,故 A 项错误;国际
劳动分工格局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故 B 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不是快速形成,故 C 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故 D 项正确。
【答案】D
5.(2017.4·浙江高考·19)右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
包括( )
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
【考点】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解析】18 世纪 50 年代英国在普拉西战役中取得胜利,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这副图中印度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表明时间是在 18 世纪 50 年代前,此时工业革命
尚未开展,远洋运输业没有迅猛发展,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有利于欧洲在亚非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远航探险活动的开
展,有利于欧洲在亚非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商业革命”的
兴起,贸易范围的扩大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有利于欧洲对亚非的贸易和殖民活动,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2014·大纲卷)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
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找到西班牙、葡萄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B 项法国、英
国、荷兰均有此优势;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是西欧各国的共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国家,在王室大力支持下,可以集中物力、财力进行远
洋航行,故选 A 项。
7.(2015·福建高考)17 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
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答案 A
解析 17 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海上贸易尤为发达。荷兰通过建立东
印度公司来控制亚洲海上商路,故 A 项正确。18 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最终打
败法国,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特权,B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17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主要
处于明朝后期,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故 C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
移到大西洋沿岸,西太平洋沿岸没有成为过世界贸易中心,故 D 项错误。
8.( 2020·全国Ⅰ卷高考·34)有人描写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
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
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
【考点】巴黎公社;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贫富差距的扩大)
【解析】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对财富的贪婪,及对工
人的剥削,使得巴黎城内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日益明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日益激化,这是导致“悲惨之城”形成的主因,故选 B 项;波旁王朝在 1830 年七月革命
中被推翻,排除 A 项;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是 16 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不符合
时间限制,排除 C 项;经历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
动,教会统治已经衰落,排除 D 项。
【答案】 B
9.(2020.1·浙江高考·18)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
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
【考点】“蒸汽”的力量——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解析】材料“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普遍的纺
织原料,这和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有关,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又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故选
C 项;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 A 项;阿克莱特建立的第一座水力
纺纱厂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 B 项;骡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
突,排除 D 项。
【答案】C
10.(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
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
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
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 A 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
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 B 项;材料“后在
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 C
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 项。
【答案】A
11.( 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考点】“蒸汽”的力量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 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 年蒸汽机在
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 A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
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 B 项;19 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
C 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 D
项。
【答案】A
12.(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
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
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
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解析】这些观点分别从经济、政治、自然条件方面说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
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故 A 项错误;从传统上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注重政治制度和
自然条件的作用,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研究视角
拓展而趋于全面,故 B 项正确;研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自然要把重心
放在英国方面,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是次要因素,故 C 项错误;后期学者的研究只
是研究视角的不同,不能以此否定传统观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3.(2016·全国卷Ⅱ)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
-1841 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816 年以后,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特别是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
代的工业城市伯明翰、利物浦等,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也
导致了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恶化、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情况的发生,故选 A
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新兴产业,排除 B 项;C 项表述与史实不
符,排除;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医疗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故 D 项排
除。
14.(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19 世纪 60 年代,总长超过 3 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
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 5 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
采用 6 英尺、5.6 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
【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
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
长,故 B 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
故 C 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
市场没有统一,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5.(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
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
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
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
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
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
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
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
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
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宗教改革
【解析】首先提取情节,根据小说梗概可提取的情节主要有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
并贩卖黑奴;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进行开发,建立了自己的领地;鲁滨逊
自学《圣经》,获取精神动力;等等。其次指出该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注意情节与
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可知开办种植园、贩卖黑奴,在海岛
上建立领地等情节反映了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自学《圣经》反映了宗教改革;等
等。最后进行概述和评价,概述时要注意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
如概述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需要指出它的时间(始于新航路开辟)、地域(亚非
拉地区)、方式(武力掠夺、贩卖黑奴、商品贸易等)等要素;最后评价时要全面合理,
辩证评价。
【答案】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要素
4 分 3 分 2 分 1 分
(1)提取的情
节和反映的历
史现象
————
情节提取
于小说,
与历史现
象具有关
联性,历
史现象属
只符合三
项要求的
二个。
只符合三
项要求的
一个。
于该时
代。
(2)对历史现
象的概述
时间、过程、代
表性事件等基
本要素完整准
确。
时间、过
程、代表
性事件等
基本要素
比较完整
准确。
时间、过
程、代表
性事件等
基本要素
不够完整
准确。
时间、过
程、代表
性事件等
基本要素
缺少,表
述不准
确。
(3)对历史现
象的评价
————
评价全面
合理。
评价较全
面合理。
评价不够
全面合
理。
(4)历史现象
的概述与评价
的逻辑关系
———— ————
历史现象
的概述与
评价的逻
辑关系一
致。
历史现象
的概述与
评价的逻
辑关系部
分一致。
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
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
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
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