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00 KB
  • 2021-08-24 发布

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友好学校第三十一届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答案】A ‎【解析】‎ ‎【详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祸”、“福”之间的朴素的辩证关系,属于《道德经》的内容,故选A;B反映的是儒家的仁爱思想,排除;C反映的是儒家的“恕”的思想,排除C;D体现的是儒家“礼”的学说,排除。‎ ‎2.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 庄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老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克已复礼”等观点,与材料中要求王公贵族们严格遵守等级规定和严禁逾越是一致的,B项正确;庄子主张齐物和老子一样主张超越功利,墨子主张节用,其他三人都没有强调礼乐等级,ACD三项是错误的。‎ ‎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D ‎【解析】‎ 从题干中的句子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4.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在古代,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董仲舒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故B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联系所学董仲舒的思想分析解答。‎ ‎5.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儒家思想关于施政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儒家主张仁政,强调以德感人而不是以邢惩人,儒家主张一种积极入世精神,而不是顺其自然或者随波逐流,同时儒家没有强调过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管理政务,甲、乙、丁分别是道家、法家、墨家的做法。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详解】‎ ‎6.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根据所学,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是儒家倡导教化以及民本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是要神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 ‎7.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后来并未消亡,本题凡是含①均是错误的,①②③的论述都符合题意,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详解】‎ ‎8.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 “兼爱”和“尚贤 B. “仁”和“德治”‎ C. “克己复礼 D. “有教无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题说到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应该指的是孔子思想主张能为我们今天所借鉴的精华部分,即孔子所提倡的“仁”这一思想核心和 “以德治国”的主张,这既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又涉及到了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问题,故选B。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9.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 A. 陆九渊 B. 李贽 C. 朱熹 D. 程颢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都属于心学,故A正确。‎ ‎10.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 )‎ A. 李贽 B. 王阳明 C. 朱熹 D. 王夫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根据所学知识,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 ‎11.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中国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国画、带描图的小说、八股取士都存在,是可能发生的事情,①②③说法正确,D项符合题意;京剧是在清代乾隆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明代没有京剧,④说法不符合明代的史实,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是错误的。‎ ‎12.“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B. 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 伽俐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科学对工业的重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因此与19世纪末电力工业发展相关的科学理论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因此A符合题意。达尔文、牛顿、伽利略都与“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不相符,均不能选,故排除BCD项。‎ ‎13.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 )‎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由题干内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以得出体现的是宋明理学的观点,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14.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下列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很早就有解决类似问题的主张的是 A. “有教无类”‎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存天理,灭人欲”‎ D. “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让外来工子女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反映的是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相似,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与材料的教育公平不符,排除B。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朱熹的主张,与材料的教育公平不符,排除C。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提出的,与材料的教育公平不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点——教育平等,结合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内容进行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5.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适应了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因此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还未正式建立,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并采纳,故C项错误;孟子和黄宗羲的主张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但董仲舒没有,故D项错误。‎ ‎16.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 A. 崇尚知识美德 B. 重视道德规范 C. 尊崇法律权威 D. 追求政治民主 ‎【答案】C ‎【解析】‎ ‎“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说明二人都主张尊崇法律权威,C正确;A和B是苏格拉底主张;D是柏拉图主张。‎ ‎17.古希腊某著名哲学家提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位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是强调以个人主观感受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否定道德的普遍性,类似于“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A;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突出道德修养,排除B;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同样重视道德教育,排除C;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那些掌握着权力的人,必须是掌握善的哲学家,可见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排除D。‎ ‎18.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800BC年至200BC年之间,尤其是600BC—300BC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百家诸子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A. 宗教神学 B. 自然哲学 C. 社会现实 D. 民主与科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及的时间段(公元前600——公元前300年),这在西方属于希腊先哲最早的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的活跃时期,在古代东方的中国,这属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无论是孔孟儒学的“仁”还是墨家的“非攻”“尚贤”,这些东西方的思想先哲们无不都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现实方面,关注人和人类社会。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 ‎19. “自由是公司的生命,但是没有限制的自由是危险的!只有当自由不再只是观念价值,而被确定为法律价值和制度价值之后,它才值得被尊崇和坚守。”其体现的精神是 A. 专制主义 B. 理性主义 C. 自由主义 D. 人文主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没有限制的自由是危险的!只有当自由不再只是观念价值,而被确定为法律价值和制度价值之后,它才值得被尊崇和坚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理性主义的重要性,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专制主义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在于自由主义,而是有限制的自由,故C错误。人文主义,注重人性,材料未涉及,故D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相关知识。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20. “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的“两大潮流”是指( )‎ A.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C.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强调人文主义,与材料的主旨相符,故D正确。‎ ‎2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答案】A ‎【解析】‎ ‎【详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材料中的“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来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百家争鸣。故答案为A项。“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公元前2世纪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当时不可能形成崇儒尚佛的文化现象,排除D项。‎ ‎2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AC项说法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都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开始,因此不可能是文艺复兴的原因; D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在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错。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开始关注人的价值。故选B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达到高潮,16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23.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伸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C.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是指人思想的不断成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意识,不受神学与君主的影响,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与君主的权力,故A项错误;理性强调个人思想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引伸出对国家的思考,但不是对国家意志与精神的寄托,B项错误;理性主张独立思考,反对权威的判断,故D项错误。‎ ‎24.“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此段话应当出自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三权相互制约和平衡,以保证民主和自由,C项正确;伏尔泰、卢梭和康德都不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没有专门提出分权与制衡思想,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5.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 “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 渴望征服自然 B. 尊重自然规律 C. 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 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寓意是指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幼年不能独立行走用四肢,中青年独立,老年用拐杖搀扶,这则寓言深刻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和思考,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详解】‎ ‎26.雕塑家罗丹(1840一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 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强调的是十八世纪,主要是为了突出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以理性为指导,突出人性和人文主义,强调科学和理性,因而与之相对应的答案为B。A强调的是自然科学领域,和题干中的人无关,C主要说的是文艺复兴,D说得太片面,因为伏尔泰本身不反对君主政体。‎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核心 ‎27. 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对于伏尔泰的思想上的最大的不同点是( )‎ ‎(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3)提出社会契约论 (4)提出人民主权说 A. (1)(2)(3) B. (2)(3)(4)‎ C. (3)(4) D. (1)(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材料谈论的是卢梭和伏尔泰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卢梭的主张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③④是对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影响 ‎28.某同学读到一篇论文,文中的关键词有三大发明、“存天理,灭人欲”、词、关汉卿等,这篇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A. 《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B. 《论宋元文化的高度繁荣》‎ C. 《关汉卿与元曲》‎ D. 《商品经济与词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大发明、“存天理,灭人欲”、词、关汉卿等都属于宋代文化发展表现,故B正确;《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片面强调三大发明的影响,未涉及思想、文学等方面,故A错误;《关汉卿与元曲》片面突出文学的方面,故C错误;《商品经济与词的发展》片面强调经济与文学的方面,也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29.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 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B. 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C. 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 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在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人口最多的民族的国情下,天文历法、中医中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保障了农业生产和民众的健康,体现了天文历法、中医中药的实用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的信息,而是强调天文历法、中医中药的实用性,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的信息,而是强调天文历法、中医中药的实用性,排除C。材料强调强调天文历法、中医中药的实用性,而不是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结合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的联系方面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30.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B.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C. 造成中国人盲目自大故步自封 D.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可以看出,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以后,为西方战胜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了巨大地贡献,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未能推进社会的根本变革,A项正确;A项只是说了西方的影响,太笼统,排除B;C项只是材料意思的一个方面,与材料的主题意图不符,排除;材料只是说了对西方和中国的影响,D项夸大了三大发明的作用,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 ‎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答案】(1)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 ‎(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 ‎(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 ‎(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可以得出“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根据“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些信息可得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考生易错答为“使得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这不是政治方面的影响。‎ ‎(3)根据“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可以得出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根据“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可得出理学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 ‎(4)根据“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可以得出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根据“反对空谈性理”结合顾炎武的思想可以得出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根据“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结合王夫之的思想可以得出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结合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学说可以得出重视工商业发展的答案。‎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答案】(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 材料二: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的“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可知这是宣扬君权神授思想;依据材料二中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这是在说明“君主是天下的大害”的思想。‎ ‎(2)依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把握董仲舒和黄宗羲分别处于我国的西汉和明清之际。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董仲舒强调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期,黄宗羲君强调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思想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黄宗羲的观点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四与材料一各侧重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1)思想:“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的思想。历史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进步意义: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3)材料四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证自由和人权。‎ ‎(4)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一“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和材料出处,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的思想。历史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学说,为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政治构想,是资本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2)思想:根据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材料三“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体现了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进步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启蒙运动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反对封建专制及等级特权提供了思想武器。‎ ‎(3)侧重:根据材料四“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对比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等信息,可得出,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一侧重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证人的自由平等,材料四侧重要求人的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 ‎(4)影响:综合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社会改造和文明进步等方面分析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