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0 KB
  • 2021-08-24 发布

【历史】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笫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Ⅲ。‎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对周礼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反对周礼“亲亲”的宗法血缘的权力分配制度,主张“举贤才”。这表明孔子( )‎ A. 思想极端保守 B. 反对奴隶制度 ‎ C. 主张改革周礼 D. 强调为政以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反对周礼‘亲亲’的宗法血缘的权力分配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继承发展周礼中合理的部分,改革周礼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孔子主张改革周礼,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孔子对周礼的态度,主张改革周礼,无法得出孔子思想极端保守,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孔子对周礼的态度,没有涉及奴隶制度的相关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孔子改革周礼的主张,没有体现为政以德,故D选项错误。‎ ‎2.孟子提出:“鰥寡孤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这言论( )‎ A 宣扬了民贵君轻思想 B. 要求平均分配财富 C. 呼吁保护弱势群体 D. 主张重构社会秩序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而无妻曰鰥,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因此材料中鰥寡孤独属于弱势群体,根据材料“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可知,孟子呼吁保护弱势群体,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孟子保护弱势群体的呼吁,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思想,故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鰥寡孤独属于弱势群体,体现了孟子保护弱势群体的主张,没有体现平均分配财富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孟子保护弱势群体的呼吁,没有体现重构社会秩序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3.下表是汉武帝时期选用的部分官员的基本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官员姓名 思想流派 董仲舒、公孙弘、儿宽、夏侯始昌 儒家 韩安国、张欧、张汤、赵禹、桑弘羊 法家 汲黯、郑当时、司马谈、司马迁 黄老学派 主父偃、严助、徐乐、严安 纵横家 东方朔 杂家 A. 诸子思想在汉朝得到均衡发展 B. 应准确认识“独尊儒术”的主张 C. 汉朝思想文化呈现繁荣的局面 D. 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 ‎【答案】B ‎【解析】由表格信息看出,汉武帝时期选用的官员出自多种思想流派,不仅仅是儒家思想流派,因此,应准确认识“独尊儒术”的主张,故选B;西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表格信息表明汉武帝时期选用的官员出自多种思想流派,无法体现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排除D。‎ ‎4.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的费功夫。由此可见,朱陆二人( )‎ A. 认识论存在分歧 B. 都注重在人生日常处体悟理 C. 思想的本质不同 D. 都提倡儒家积极人世的情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心即是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通过博览群书等方式获得理,而陆九渊通过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理,说明朱陆二人认识论存在分歧,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朱陆二人认识论的差异,没有体现二人都注重在人生日常处体悟理,故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是一样,都是唯心主义,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朱陆二人认识论的差异,没有体现二人是否提倡儒家积极人世的情怀,故D选项错误。‎ ‎5.黄宗羲肯定“三代(夏商周)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所谓“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人民谋利防乱的公平之法,而“一家之法”,则是专为帝王一家谋私利的专制之法。这说明黄宗羲( )‎ A. 推崇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 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 批判旧思想触及制度层面 D. 积极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答案】C ‎【解析】“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人民谋利防乱的公平之法,而“一家之法”则是专为帝王一家谋私利的专制之法”,表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批判旧思想触及制度层面,故选C;材料未体现推崇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西方民权思想,排除ABD。‎ ‎6.明清之际绝大多数儒学家虽然在各自学术领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或侧重经学,或侧重史学,或侧重哲学,或侧重实用,但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大都是从朱学或王学中分化、脱胎而来的。据材料可知,明清儒学( )‎ A. 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学 B. 强调回归先秦原始儒学 C. 注重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D. 学派分化思想争辩激烈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大都是从朱学或王学中分化、脱胎而来的”可知,明清时期的多数儒学家都从程朱理学或陆王心学中分化而来,说明明清儒学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学,故A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明清儒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没有强调明清儒学回归先秦原始儒学,故B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明清儒学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学,而不是否定,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明清儒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没有体现明清儒学学派之间的思想争辩,故D 选项错误。‎ ‎7.下图所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人)。由图中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政府决策决定文化发展程度 B. 北方文学由强盛转向了衰弱 C. 北方土人不断地向南方流入 D. 文化中心呈现南移的渐进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东汉文学家集中在陕西、河南等地区,唐代后期文学家主要集中在陕西、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区,元代文学家主要集中在江苏、江西等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至元代,我国古代文学家的地域分布逐渐南移,即文化中心呈现南移的渐进性,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东汉、唐代后期、元代的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没有体现政府决策,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从东汉到元代,中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渐进性,没有体现北方文学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北方文学由强盛转向了衰弱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从东汉到元代,中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渐进性,没有体现北方土人向南方流入,故C选项错误。‎ ‎8.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倪后瞻评价某一种书体“行内因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变化,如蜿蜒巨龙腾飞纸上,神妙夭矫,不可端倪,有气贯长虹之势,无轻媚流滑之弊…,…令人目眩神驰、胸豁气畅”。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描绘的“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书法字体,同时具有行书的自然洒脱和草书的肆意狂虐,属于行书,与D项所显示的书法一致;A项展示的字体属于隶书,B项是楷书字体,C项字体为狂草,三项均与材料描写的书法特色不符,是错误的。‎ ‎9.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特点表明明清( )‎ A. 小说作者创作水平的提升 B. 章回小说侧重于文学形式 C. 章回小说较注重市场效应 D. 市民阶层精神追求典雅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通过“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说明明清章回小说注重市场效应,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章回小说较注重市场效应的现象,没有体现小说作者创作水平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章回小说的形式,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可知,体现了适应市民阶层的世俗文学,没有体现典雅化,故D选项错误。‎ ‎10.公元前444年,雅典在西西里岛建立殖民城邦,普罗塔戈拉为图里翁城起草了法律。苏格拉底称赞他是“我们活着的人中最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普罗塔戈拉( )‎ A. 凸显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 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C. 认识到法律的社会功能 D. 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答案】C ‎【解析】普罗塔戈拉为图里翁城起草了法律,说明普罗塔戈拉认识到法律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功能,因此,苏格拉底称赞他是“我们活着的人中最有智慧的”,故选C;普罗塔戈拉为图里翁城起草了法律,不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排除A;普罗塔戈拉为图里翁城起草了法律,不属于参与城邦政治生活,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1.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皮科认为:人类具有自由意志,这种能力使人们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他们想象的样子,既可以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层次,也会堕落到比野兽还低劣的地步。这种观点( )‎ A. 突出了人性的尊严 B. 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贪腐 C. 迎合了大众的旨趣 D. 强调了人类是自身的主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人们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他们想象样子,既可以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层次,也会堕落到比野兽还低劣的地步”可知,皮科认为人可以把自己塑造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强调的是人作为自身主宰的作用,故D选项正确;“突出了人性的尊严”不符合材料“也会堕落到比野兽还低劣的地步”,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人作为自身主宰的作用,没有涉及到天主教会,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人作为自身主宰的作用,没有强调材料观点迎合哪一人群旨趣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2.马丁·路德反对罗马天主教会虚假的善功称义,认为称义不在于善功,而是上帝白白地给人的恩典,只要内心信仰虔诚,人人皆祭司,均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马丁·路德的这些言论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 B. 破除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 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D. 使人们获得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C ‎【解析】马丁·路德的这些言论体现因信称义,认为只要内心信仰虔诚,人人皆祭司,否定教会的权威,目的是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故选C;A不是主要目的,排除;马丁·路德不反对人们信仰宗教,排除B;宗教改革使人们获得宗教信仰自由,但这不是宗教改革的最主要目的,排除D。‎ ‎13.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由此可见,《独立宣言》( )‎ A.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B.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 为分权制衡奠定基础 D. 标志着美国赢得独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 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提出自由、平等的主张,因此材料中《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独立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信息,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涉及分权制衡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平等”“自由”等信息可知,《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强调美国是否独立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迨前明嘉靖二十年间”,有位西方学者“洞悉天文地理,言地球与各政相类,日则居中,地与各政,皆循环于日球外,川流不息,周而复始”。据此可知,这位西方学者的成就( )‎ A. 降低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尊贵地位 B.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正式形成 C. 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 D. 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迨前明嘉靖二十年间”“言地球与各政相类,日则居中,地与各政,皆循环于日球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73-1543年期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即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故C选项正确;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没有降低人类在宇宙中的尊贵地位,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正式形成的事件是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故D选项表述错误。‎ ‎15.英国工业革命史专家卡内夫斯基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时期,水动力供应了英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动力。美国学者路易斯·亨特在其专著中详细地论证了水动力在两个半世纪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贡献。据此可知( )‎ A. 蒸汽动力并未对工业革命产生影响 B. 新工业布局仍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C. 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更为多元化 D. 传统动力在工业革命时期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工业革命时期,‎ 水动力供应了英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动力”“水动力在两个半世纪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贡献”等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期间,在蒸汽动力普及之前,水动力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部分动力,说明传统动力在工业革命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水动力等传统动力在工业革命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没有体现蒸汽动力并未对工业革命产生影响,并且不符合史实,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水动力等传统动力在工业革命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没有强调水动力的局限性,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水动力等传统动力在工业革命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没有体现工业革命时期动力的多元化,故C选项错误。‎ ‎16.巴尔扎克曾说:“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学家的秘书而已。……选择社会上主要的事件,结合若干相同的性格上的特点而组成典型,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也许能够写出一部史学家忘记的历史,即风俗史。”下列著作与他所说的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 A. 《老人与海》 B. 《巴黎圣母院》‎ C. 《战争与和平》 D. 《等待戈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选项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是《战争与和平》,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错误;《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等待戈多》也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D选项错误。‎ ‎17.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其中“新学”指古文经学,“新”是王莽的国号。书中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根本不存在,它是王葬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这些观点( )‎ A. 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 B. 基本上符合儒学的发展历程 C. 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 D. 动摇了传统儒学的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根本不存在,它是王葬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进行维新变法,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古文经根本不存在,它是王葬为了篡位而伪造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进行维新变法,而不是体现儒学的发展历程,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上述观点主要是为维新变法服务,而不是为了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观点没有动摇儒学的主导地位,故D选项不符合史实。‎ ‎18.1897年,孙中山称:“不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而建立一个贤良政府,由地道的中国人(一开始用欧洲人作顾问并在几年内取得欧洲人行政上的援助)来建立起纯洁的政治,那么,实现任何改进就完全不可能的。”这一言论说明孙中山( )‎ A. 试图依靠列强支持来实现革命理想 B. 希望中国实行欧式的责任内阁制 C. 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平等 D. 将民权主义看作三民主义的核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而建立一个贤良政府”“一开始用欧洲人作顾问并在几年内取得欧洲人行政上的援助”等信息可知,孙中山不主张推翻原有的旧制度,并且希望用欧洲人作顾问,取得欧洲人的援助,说明孙中山试图依靠列强支持来实现革命理想,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中国实行什么政体的信息,无法得出中国实行欧式的责任内阁制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平等”不符合材料“不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而建立一个贤良政府”,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内容,1897年时期孙中山还没有解释为三民主义,故D选项错误。‎ ‎19.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的全新选择是( )‎ A.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组建新的政党 C. 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D. 开展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都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础,故选C;根据“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可知,中国人民的全新选择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资产阶级革命派曾经组建政党同盟会,排除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不是“中国人民的全新选择”,排除D。‎ ‎20.下表是1956年中国领导人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当时中国领导人( )‎ ‎1‎ 毛泽东指出: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照抄别国经验是危险,会吃亏上当 ‎2‎ 刘少奇说:“凡是能独主思考的人就不会跌跤子,凡是照抄的,就会犯错误”‎ ‎3‎ 周恩来提出:不应硬搬别国的经验,即使别国成功的经验,也须有所选择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外部环境 B.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C. 学习苏联经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D. 坚持务实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B ‎【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56年”,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此后中国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领导人的言论反映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故选B,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A;1956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排除D。‎ ‎21.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 )‎ A.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 表明以人为本是和谐发展观的核心 C.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D. 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了人民利益和地位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和谐发展观的核心,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和谐发展观的核心,没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的内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三个代表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 ‎22.1900年,普朗克在对热辐射的研究中第一个窥见了量子,提出了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进一步发展了量子概念;1924年,在爱因斯坦光量子概念的启发下,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说;1925~1926年间,定量描述物质量子特性的最初理论量子力学诞生。材料意在说明( )‎ A. 科学理论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B. 科学理论在矛盾中不断发展 C. 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D. 假说是科学理论诞生的前提 ‎【答案】C ‎【解析】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发展了量子论,1925~1926年间量子力学诞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历程,说明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技术的发展,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矛盾中不断发展”,排除B;仅从材料不能说明假说是科学理论诞生的前提,排除D。‎ ‎23.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致使15人死于非命。制造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游戏。这说明( )‎ A. 网络的负面影响须引起重视 B. 网络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手段 C. 应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搜索信息 D. 网络成为诱导社会犯罪的元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游戏”等信息可知,网上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人心理和行为,导致悲剧的出现,说明网络的负面影响须引起重视,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社会犯罪的不同手段进行对比,无法得出 网络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手段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网络暴力电子游戏的负面影响,没有强调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搜索信息,应允许未成年人网上搜索信息,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网络暴力电子游戏的负面影响,强调网络的负面影响须引起重视,无法得出网络成为诱导社会犯罪的元凶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24.1964年9月1日,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写信给毛泽东,希望对“迷恋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对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有抵触情绪”这一现象引起重视,毛泽东于9月27日批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材料反映出( )‎ A. “双百”方针引发音乐领域混乱 B. 毛泽东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C. “左”的思潮吞噬音乐艺术领域 D. “双百”方针在贯彻中遭遇挫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写信给毛泽东……”“这一现象引起重视,毛泽东于9月27日批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材料所述中央音乐学院学生重视民族音乐的建议受毛泽东等人的重视,说明这时期毛泽东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在“双百”方针的背景下,有些建设性的建议受毛泽东等人的重视,没有体现音乐领域的混乱,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建设性的建议受毛泽东等人的重视,不属于“左”的思潮,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毛泽东坚持贯彻“双百”方针的表现,没有体现“双百”方针的挫折,故D选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一些学者、儒生纷纷设立书院,教徒讲学。这些书院大多得到朝廷的资助与奖励,也有私人捐赠田和房屋。南宋时期,因战火破坏,官学趋于衰落,受佛教寺院宣传教义的影响,书院成为理学派宣扬理学的场所,书院大兴。书院的最高管理者为山长,山长同时也是主要的教学者,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课、求教,南宋鹅湖书院同时邀请朱熹和陆九渊前往讲学,二人观点对立,辩论相当激烈。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朱熹认为:读书需有疑…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摘编自《宋朝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其意义》等 材料二 上海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书院之一,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和我国学者徐寿于19世纪70年代创建。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座专门研习“格致”之学(主要是物理学和化学)的教育杋构。其主旨是使学生在书院中掌握“格致机器、象纬輿图、制造建筑、电气化学”等科学技术,达到“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的目的。格致书院的课程类目主要有矿务、电学、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格致书院专设博物院,以陈设格致器具,授谍时便辅以实验。格致书院的考试“或询西学,或问时务”摈弃八股时艺。李鸿章、刘坤一、盛宣怀、薛福成、郑观应等人曾参与书院的考试命题,使得格致书院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不但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且造就了一批从事社会改革的人才,如叶渤、钟天纬、叶澜等变法运动积极分子。‎ ‎——摘编自《儒家书院学派:格致书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格致书院的特点并对其做简要评价。‎ ‎【答案】(1)原因:民间办学;官学衰落;佛教传播的影响;理学兴起与传播;宋代科举取土规模日益扩大;印刷术的进步;末代重文轻武政策等。(答出四点即可)‎ ‎(2)特点:中西文化融合;学习内容以“格致”之学(自然科学)为主;以培养近代化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生实验;教学与社会现实联系。(答出三点即可)‎ 评价: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式教学之藩篱,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造就了一批近代化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阶段);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解析】‎ ‎(1)根据材料“儒生纷纷设立书院,教徒讲学”“也有私人捐赠田和房屋”“因战火破坏,官学趋于衰落”等信息可知,民间办学和官学衰落是宋代书院兴盛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受佛教寺院宣传教义的影响”“书院成为理学派宣扬理学的场所,书院大兴”等信息可知,佛教传播和理学兴起也是这时期书院兴盛的重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日益完善,取士规模日益扩大及宋代印刷术的发展都推动了这时期书院的兴盛和发展。‎ ‎(2)特点,根据材料“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和我国学者徐寿于19世纪70年代创建”“第一座专门研习“格致”之学(主要是物理学和化学)的教育杋构”等信息可知,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和学习内容以“格致”之学为主的特点;根据材料“达到‘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的目的”可知,以培养近代化人才为目的;根据材料“以陈设格致器具,授谍时便辅以实验”“使得格致书院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等信息可知,格致书院重视学生实验并且教学与社会现实联系。评价,根据材料“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和我国学者徐寿于19世纪70年代创建”“第一座专门研习“格致”之学(主要是物理学和化学)的教育杋构”等信息可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式教学之藩篱,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根据材料“不但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且造就了一批从事社会改革的人才”可知,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造就了一批近代化人才;根据材料“李鸿章、刘坤一、盛宣怀、薛福成、郑观应等人曾参与书院的考试命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因此格致书院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并且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等正反面进行评价。‎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初始阶段一系列的发现和跨文化交往有关。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从而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谱系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这摧毁了整个基督教教义的基石。敏锐的思想家首先觉悟,并起来呼吁民众质疑和抛弃旧的世界文明图景。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还受到与中国的跨文化交往的影响,启蒙运动期间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与欧洲文明迥异的中国文明在这股“热”中被理想化了,常被用来借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并据此提倡“开明专制君主”模式。他同时也盛赞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的史书充满理性,没有迷信和虚构,这些都被用于揭示法国宗教文化的非理性,以及鼓吹法国需要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启蒙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多元文明的交流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说明:启蒙运动自产生之时,便与世界各地文明联系密切,多元文明的交流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初始阶段一系列的发现和跨文化交往有关。早期的新航路开辟为启蒙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视野,极大扩展了知识分子对人类世界的认知。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交流则给予启蒙运动更多的营养成分。中国文明在洲的流行,洲知识分子对传统中国儒家文化和政治文明的推崇,一定程度上使得启蒙运动具备了多元文明交流的色彩。“东学西渐”使得不同人类文明相得益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近代早期的多元文明的交流在客观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或献。‎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阐述了有关启蒙运动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启蒙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答题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多元文明的交流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角度,结合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方面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0年12月,马克思在致思格斯的书信中说:“在我经受折磨的时期——最近一个月——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引用“自然史的过程”规律来说明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人的现实活动,同达尔文的观点一样,马克思认为自然的进化是生物自身不断进化的过程。1861年1月,马克思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书信中写道:“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 ‎——摘编自冯婧《关于马克思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思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的腐朽无能,在哲学上引起中国人的反思,守旧还是变革就成为觉醒中的中国人苦苦思索的中心问题,也追使真正爱国的士大夫不得不摆脱长久蒙蔽其头脑的“圣经贤传”,转而向西方学习。在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前,近代中国凡主张变革者无不以易变思想为理论依据,厚古薄今为特征。“变”是追求历史进步者的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人们接受进化论的心理障碍。19世纪下半叶,进化论开始传入中国,它促使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摘编自蒋慕东《论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原因。‎ ‎【答案】(1)核心观点:自然选择学说(或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沉重打击了统治多年的宗教神学世界观;促进了欧洲人们的思想解放。‎ ‎(2)原因:近代中国人反帝反封建、自强图存的强烈需求;中国古代易变思想的影响;进化论的社会意义增强;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兴起;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与思考。‎ ‎【解析】‎ ‎(1)核心观点,根据材料“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同达尔文的观点一样,马克思认为自然的进化是生物自身不断进化的过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影响,根据材料“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可知,达尔文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根据材料“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 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的观点打击了统治多年的宗教神学世界观,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根据材料“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的腐朽无能,在哲学上引起中国人的反思”“转而向西方学习”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反帝反封建、自强图存的强烈需求;根据材料“近代中国凡主张变革者无不以易变思想为理论依据”“‘变’是追求历史进步者的共识”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易变思想的影响及进化论的社会意义增强;根据材料“转而向西方学习”“迫使真正爱国的士大夫不得不摆脱长久蒙蔽其头脑的“圣经贤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兴起及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与思考,推动进化论在中国传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