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8-24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下学期6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 ‎ 年度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4.34%‎ ‎8.05%‎ ‎12.34%‎ ‎1.74%‎ ‎1.59%‎ ‎7.84%‎ ‎4.57%‎ ‎1.2%‎ 据此可知,当时 A.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B.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 C. 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 D. 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从1953年起,国家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农业服务于工业,因此此时农业生产增长率降低,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此时的农业正在进行改造,故C项错误。‎ ‎2.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这反映了 A. 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 B. 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 C. 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 D. 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C ‎【解析】‎ ‎“解放”“红旗”体现出政治色彩,1956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排除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D。‎ ‎3.1956年,上海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 全行业公私合营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大规模土地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社会主义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进行公私合营,1956年开始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故A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对农业的改造,和材料中“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无关,排除B;1953年到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主要是进行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关,故排除C;土地改革指变地主土地私有为农民土地私有,土地仍然是私有制,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 ‎4.1959年在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报告:“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970亿元,比1958年的2050亿元增长40%,即增加820亿元。其中,工业和手工业产值计划为1650亿元,比1958年的1170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计划为1220亿元,比1958年的880亿元增长39%。”这体现了 A. 党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 B. 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C. 工农业协调发展 D. 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970亿元,比1958年的2050亿元增长4O%,即增加820亿元”可知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而不是党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A项错误。材料并不是反映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而是强调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农业的比例信息,无法推断出工农业协调发展,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970亿元,比1958年的2050亿元增长4O%,即增加820亿元”的分析理解,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5.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城乡比(以农村为1)‎ ‎1957‎ ‎3.48∶1‎ ‎1979‎ ‎2.50∶1‎ ‎1984‎ ‎1.71∶1‎ ‎1990‎ ‎2.02∶1‎ ‎1994‎ ‎2.60∶1‎ A. 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 B. 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 C. 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D. 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1984年左右城乡差别逐渐拉大,主要是当时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企业自主权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故C正确;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和城乡收入差距无关,故排除A;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1992年我国开始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故排B;1957年到1979年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流动小,而后不断加大,与材料中收入差距的变化不符,故排除D。‎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人力的浪费,生产的低效率,该制度也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不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不会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从人口众多的国情出发的产物,而非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A. 1978年12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B. 1978年12月—1984年12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 1984-1992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突破指的是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故D正确。1978年的改革开放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但与题意“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不符,排除A。B项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但与题意“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不符,排除。C项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8.在古代,有“闰七不闰八,闰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 A. 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 B. 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C. 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 D. 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并未提到粤语成为时尚潮流,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说明粤语地区即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力提升,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成熟,D项错误。‎ ‎9.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经济困难 B. 都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C. 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D. 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答案】A ‎【解析】‎ 世界三种近代化模式的比较为本题主要考查点。结合所学可知,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而开创的,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美国,故错误;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苏联解体,D项不符合苏联,故D项错误。‎ 点睛:对于三国的工业化道路,苏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是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美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10.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主要是指 A. 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B.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的新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 项正确;开放经济特区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故A项错误;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属新时代外交,故B项错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故C项错误。‎ ‎11.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 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D. 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D两项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50年”不符;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美元取得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故纽约取代了伦敦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的地位,B项正确;C项属于贸易方面的政策,与题目中的信息“世界金融体系”不符。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12.“怀特方案”是由美国的财政部长助理亨利·得克斯特·怀特早在1940年就制定出来的管理未来国际金融的方案。其中已经包括了建立国际稳定基金和世界银行的问题,后者可以看做是前者的一个有关全球经济长期发展的实质性补充,前者则是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一个金融性措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该方案遭到经济衰退的英国的抵制 B. 反映了美国建立世界霸权企图 C. 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 D. 该方案维持了国际金融市场长期稳定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起者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说明是与世界经济有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美国制定方案包括“建立国际稳定基金和世界银行” 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企图,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英国的态度的信息,A不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二战之后,C不正确;D“长期稳定”说法不正确。‎ ‎13.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据此推断 A. 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 B. 从各国所享有的权利看,此项规定不合理 C. 从各国的国际地位来看,此项规定合理 D. 从各国的经济实力来看,此项规定不合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可知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故A项正确;认缴股金份额应该与各国所享权利有一定关系,应该是合理的,故B项错误;认缴股金多少并不能决定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应该是综合国力,故C项错误;经济实力强理应多交股金,自然投票权利就更大,此处应该是合理的,故D项错误。‎ ‎14.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B. 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 C. 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答案】A ‎【解析】‎ 注意时间“1948~‎1970”‎,结合所学,B错在“普遍消除关税,”C错在“法制化”;D错在“大大加快”。‎ ‎15.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A. 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 B. 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 C. 严重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为英国退出欧盟埋下了伏笔 ‎【答案】B ‎【解析】‎ 英国议会的“欧共体选择委员会”是“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可见其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保障机制,故答案为B项。材料强调的是该机制负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没有涉及这种机制对英国融入欧共体或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排除AC项;材料没有反映英国有退出欧盟的打算,排除D项。‎ ‎16.据统计,世界区域性贸易协定实施的数量在1950~1989年共有75个,而在1990~1998年则有82个。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B. 美国经济霸权衰落 C. 经济区域组织广泛建立 D.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世界区域性贸易协定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各区域间的贸易联系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故排除B;材料中提到的是“世界区域性贸易协定”而不是经济区域组织,故排除C;材料中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状况,故排除D。‎ ‎17.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欧洲联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富雄心的一次扩张。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0国的加入使欧盟成员国增加至25个,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欧盟轮值主席国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评价说,这10国加入欧盟是自15年前柏林墙推倒之后,欧洲统一进程迎来的又一高峰。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趋势是 A. 区域经济集团化 B. 随着成员国的增加,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C. 通过和平方式,由经济联合到谋求政治上的统一 D. 通过斗争方式实现由经济联合到政治统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0国的加入使欧盟成员国增加至25个,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欧洲统一进程迎来的又一高峰”说明欧洲不单是经济联盟,政治等领域都实现了一体化,显然是从经济到政治一体化的迈进,故本题选择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 ‎18.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国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国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 A.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 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 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只有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从材料可以看出,墨西哥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仍处于有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则面临巨大挑战,故B正确;“侵略”说法错误,故排除A;C项本身正确,但是不能说明材料中现象的本质,故排除C;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利大于弊,故排除D。‎ ‎【点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的亮点,现存的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特点各异,欧盟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结成的经济集团,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情形最为复杂,各国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19.有学者说:“不受节制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看似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却可能给全球化带来更大更长期的危害。”这是因为“区域自由贸易”‎ A. 以抵制全球化为主要目的 B. 不利于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C. 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 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答案】D ‎【解析】‎ 区域自由贸易虽然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贸易,对本区域内实行一定贸易保护,但对本区域外的其他地区具有排斥性,因而会为全球化发展会带来危害,故D项正确;区域自由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最终是实现经济全球化,A项错误,排除;区域自由贸易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经济的互补,因而会推动区域内各国的均衡发展,B项错误,排除;区域自由贸易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集团间的矛盾,但不会是加剧世界各国间的矛盾,C项错误,排除。‎ ‎20.“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数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方?’ 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据此判断,横线上应填 A. 两极格局 B. 工业化 C. 多极化 D. 全球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可知,反映了在经济领域中商业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D项符合题意;两极格局是政治领域的,A项排除;工业化是18世纪到20世纪的主流,它的标志是机器大生产,与题干无关,B项排除;多极化指的是政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多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与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速度无关,C项排除;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题干“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以及“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分析所属领域是经济领域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往来。排除不属于经济领域的两极格局和多极化,工业化虽属于经济领域,但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无关。‎ ‎21.2016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 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B. 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 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 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具有片面性;C项“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不符合史实;D项没有依据。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 ‎22.如表为20世纪50至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值(单位:%)‎ ‎1951—1981‎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联邦德国 ‎5.2‎ ‎8.6‎ ‎4.7‎ ‎2.8‎ 美国 ‎3.4‎ ‎3.2‎ ‎3.8‎ ‎3.1‎ 日本 ‎7.8‎ ‎7.9‎ ‎11.2‎ ‎4.8‎ 法国 ‎4.8‎ ‎5.0‎ ‎5.6‎ ‎3.7‎ 英国 ‎2.5‎ ‎2.8‎ ‎2.9‎ ‎1.8‎ 这表明二战后的30年间 A. 德国、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 B.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日益呈现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巩固 D. 福利国家的财政政策制约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1971~1980年德国、日本增长值分别是2.8和4.8,相对1961~1970年的4.7和11.2而言,是削弱,故A项错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同发展,呈现经济发展的多极化势头,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故B项正确;美国霸主地位是削弱,而不是巩固,故C 项错误;福利国家的财政政策材料没有任何体现,故D项错误。‎ ‎23.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文中先后提到的两个“同盟”分别是。‎ A. 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共同体 B.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西欧经济共同体 C.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D.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A ‎【解析】‎ 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同盟是指华约;第二个同盟是指欧共体;所以答案选A。‎ ‎24.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C.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修补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即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修正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前就已经存在,故A项错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银行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成立北约不符合修正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 ‎25.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 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二、材料题部分(共5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6.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材料三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79年 ‎26.6‎ ‎32.1‎ ‎41.3‎ ‎1980年 ‎27.2‎ ‎34.3‎ ‎38.5‎ ‎1981年 ‎28.8‎ ‎36.7‎ ‎34.5‎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9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1)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 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严重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 ‎(2)趋向:农业和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趋向平衡。‎ 影响:保证了消费市场的商品供应;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解析】‎ ‎【详解】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概括得出: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原有的工业基础、重工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国家建设的需要、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第(2)问,“趋向”,依据材料三的数据可知:农业和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趋向平衡。“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市场的商品供应、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等角度分析。‎ ‎27.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 ‎ ‎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果: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文明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原因?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享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影响:带来民族危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促进近代化。‎ ‎(2)原因: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影响:加速经济全球化。‎ ‎(3)①深化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抓住全球化的机遇,申请加入世贸组织。③提出“一带一路”战略。④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经济协商机制(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等。‎ ‎【解析】‎ ‎【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可从工业革命方面回答主要原因即可。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从对中国既带来灾难和又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回答影响即可。‎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建立金融体系、贸易体系方面回答美国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紧扣设问要求“全球经济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速经济全球化方面回答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战略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进行总结。‎ ‎(4)关于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材料一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推动、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协调机制。‎ ‎【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的几个误区:‎ 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 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符台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 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行对比分析。‎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③ ‎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材料三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新浪网网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③是什么?简要说明该组织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亚投行”成立的原因,并指出中国的倡议得到其他国家响应的根本原因。‎ ‎【答案】(1)标志:新航路开辟。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作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沿革:后来演变为世界贸易组织。‎ ‎(3)原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量大;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亚洲地区缺乏专门的基础设施融资平台;中国政府的积极倡议。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解析】‎ ‎【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1997年”“自四五百年前……这一过程就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全球化开始;第二问,从对世界的联系加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支柱”,根据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三大支柱,据此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作用”,依据材料中“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并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第三小问“沿革”,根据所学可知,“关贸总协定”在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3)第一问,根据材料“7300亿美元 ”“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融资平台”和中国政府倡议分析总结即可。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回答。‎ ‎ ‎